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宇宙大爆炸之前究竟發生了什麼?奇點外面是否存在宇宙呢?

科學界普遍認同的大爆炸理論認為, 宇宙起源於137億年由奇點的大爆炸, 時間空間都從那一刻開始產生, 大爆炸後0.01秒, 約1000億度, 光子, 電子, 中微子為主, 質子, 中子占10億分之一。 大爆炸後0.1秒, 約300度, 中子, 質子比例從1下降到0.61。 大爆炸後1秒, 約30億度, 核時期, 氫, 氦類穩定, 原子核形成。 物質期形成, 光主宰著各種能量形式。 隨著宇宙膨脹, 電池輻射波長被拉長, 相應光子能量也跟著減小。

宇宙和它的動力學開始為物質所主導。 大爆炸30萬年後, 約3000度, 化學結合作用, 使中性原子形成, 宇宙主要成分為氣態物質, 並逐步在自引力作用下, 凝聚成密度較高的氣體雲塊, 至今137億年過去了, 宇宙己膨脹成一個920億光年直徑的巨無霸空間, 包含約10000億個星系, 每個星系約有恒星3000-5000億顆, 我們太陽就是銀河系裡數千億顆恒星中一顆普普通通的恒星。

那麼大爆炸之前宇宙是什麼樣子?奇點外面又存在什麼呢?那我們先來瞭解下目前科學對“奇點”的解釋!

物理上把存在又不存在的點稱為“奇點”。 奇點是天體物理學概念,認為宇宙剛生成時的那一狀態。 是沒有大小的“幾何點”, 但這個沒有大小的奇點物質竟然是能級無限大的物質。 物理學上面的奇點,

多見於描述黑洞中心的情況。 是一個密度無限大、時空曲率無限高、熱量無限高、體積無限小的“點”, 一切已知物理定律均在奇點失效。

科學對奇點的解釋和對黑洞的定義實際是非常的相似的, 如果按照廣義相對論的方程式, 只要形成了一個無自轉的史瓦西黑洞,

該黑洞事件視界內部的物質必然在引力作用下塌陷成一個密度無窮大的點, 即奇點。 宇宙從大爆炸開始的均勻膨脹就是這種黑洞坍縮的鏡像反轉, 意味著宇宙誕生在一個奇點中。 如果按照這個理論推理的話, 奇點又或是宇宙之外實際上還是宇宙!

再結合目前提出的宇宙膨脹到一個臨界點後的坍塌理論, 也就是一個宇宙的開始之處是另外一個宇宙的結束之處。 或許我們宇宙中的星系, 星球可能就是其他宇宙的電子, 原子, 分子, 甚至是更小的微粒。 反之我們宇宙中的電子, 原子, 分子, 也可能是其他生命宇宙中的星系, 甚至是宇宙。

嚴格的說:宇宙之外什麼也沒有,因為宇宙之外根本沒有“存在”這個概念,也就是根本沒有“宇宙之外”。就如同絕對零度以下並不存在更低溫度一樣。

根據大爆炸理論,我們現在和今後所能觀察到的宇宙就是宇宙的全部,不存在宇宙以外,既然已經不存在宇宙之外,相應的也就不存在奇點之外了。

之所以我們會提出宇宙又或是奇點以外的概念,是由於我們人類思維邏輯局限。我們只會按現在的邏輯思考宇宙,認為有內就有外,而無法想出無內無外的存在是什麼樣子。甚至“樣子”都是我們人類基於邏輯推理上的認識,如果一個東西沒有“樣子”,那它是什麼“樣子”,我們是無法想像的。實際上,我們只要思考一個東西無限地分割下去,最後是什麼東西?也許是什麼也沒有了,也許是一個全新概念的、或許可稱做“東西”的東西,我們無法想像。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由於黑洞的中心也算是一個奇點,所以我們這個宇宙可能是另外一個黑洞演變而來的,如果說假設成立的話,那麼我們這個宇宙之外,必然還存在一個更大的宇宙,也必然存在其他無數個宇宙

最後,以上的種種說法,實際上都是一種假設,不管是奇點,還是黑洞或者等等,都是人類以自身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宇宙,我們這個宇宙究竟是什麼樣的,其實沒人知道。

嚴格的說:宇宙之外什麼也沒有,因為宇宙之外根本沒有“存在”這個概念,也就是根本沒有“宇宙之外”。就如同絕對零度以下並不存在更低溫度一樣。

根據大爆炸理論,我們現在和今後所能觀察到的宇宙就是宇宙的全部,不存在宇宙以外,既然已經不存在宇宙之外,相應的也就不存在奇點之外了。

之所以我們會提出宇宙又或是奇點以外的概念,是由於我們人類思維邏輯局限。我們只會按現在的邏輯思考宇宙,認為有內就有外,而無法想出無內無外的存在是什麼樣子。甚至“樣子”都是我們人類基於邏輯推理上的認識,如果一個東西沒有“樣子”,那它是什麼“樣子”,我們是無法想像的。實際上,我們只要思考一個東西無限地分割下去,最後是什麼東西?也許是什麼也沒有了,也許是一個全新概念的、或許可稱做“東西”的東西,我們無法想像。

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由於黑洞的中心也算是一個奇點,所以我們這個宇宙可能是另外一個黑洞演變而來的,如果說假設成立的話,那麼我們這個宇宙之外,必然還存在一個更大的宇宙,也必然存在其他無數個宇宙

最後,以上的種種說法,實際上都是一種假設,不管是奇點,還是黑洞或者等等,都是人類以自身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宇宙,我們這個宇宙究竟是什麼樣的,其實沒人知道。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