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牛鼻子出血是什麼病?如何治療?

1、鼻大量出血

牛鼻大量出血, 有時呈線狀, 甚至噴瀉狀排出, 常見於鼻黏膜損傷、鼻甲骨骨折、牛角折斷、肺出血、熱射病等。 牛鼻黏膜損傷多因插入胃管引起, 根據病史易於診斷。 治療時應立即抬高病牛頭部, 用濕厚布敷在額部, 以冷水澆頭, 配合止血藥, 方可止住出血。 牛鼻甲骨骨折時, 碎骨刺破鼻黏膜微血管, 甚至小血管, 流血不止。 破損血管越大, 流血越多、越快。 因病牛大多有被重物打擊或跌入低谷的病史。 牛肺出血時多表現咯血, 不僅鼻腔出血, 口腔也出血, 血呈鮮紅色, 有小氣泡, 從口腔出來的血還可能混有食物殘渣。

病牛咳嗽、呼吸困難, 肺部聽診音異常。 熱射病引起急性肺充血、水腫, 如肺部血管破裂, 則可引起肺出血、咯血。 根據發病季節及氣溫, 臨床上病牛出現體溫升高, 昏迷, 呼吸困難等症狀, 不難診斷。 應盡可能使病牛臥於通風避光處, 以助降溫, 必要時可採用放血、涼血, 再反輸給牛, 可避免輸血反應。

2、鼻孔滴血

牛鼻孔經常性不明原因的滴血, 常見於齒鼻瘺、鼻旁竇炎、肉芽腫性鼻炎、血小板減少症、水牛類惡性卡他熱、黴爛草木樨中毒、升汞中毒。 齒鼻瘺因引起鼻黏膜增生, 形成息肉, 稍有觸碰即可引起鼻出血。 這種出血多為一側性, 仔細檢查鼻腔和口腔, 可發現息肉和脫落的臼齒, 上頜竇叩診呈濁音者即可做出診斷。

鼻旁竇炎時, 竇腔碎骨屑刺傷血管引起滲血和出血, 出血同時伴有粘膿性鼻涕, 多為一側性出血, 經久不愈是其特點。 肉芽腫性鼻炎因鼻孢子蟲引起, 鼻不定期流血和鼻部瘙癢, 牛常在牆邊或樹幹上摩擦鼻部是其特點。 水牛類惡性卡他熱僅發生於水牛, 只發生在與山羊有密切接觸的水牛。 從病牛高熱、稽留、貧血, 多發生于青壯年牛, 而且有頜下、胸前水腫, 全身淋巴結腫大, 白細胞數減少等特點, 不難做出診斷。 黴爛草木樨作為青貯飼料或曬成青乾草後, 其所含香豆素轉化為雙香豆素, 可抑維生素K的吸收, 故臨床表現為維生素K缺乏症。 成年公牛、母牛發病較多, 而天然的維生素K缺乏則發生于犢牛, 停喂草木樨, 補充維生素K是治療該病的關鍵。
升汞中毒常是人為造成的, 地面、既舍消毒後未用清水沖洗, 讓犢牛舔食而中毒, 病史調查不難診斷。

3、鼻孔滲血

牛鼻孔滲血, 常有血水樣液體流出時, 應注意與彌散性血管內凝血、蕨中毒、氣腫疽、炭疽和牛瘟等病進行區別。 彌散性血管內凝血是敗血症和毒血症的結果, 病牛可視黏膜上常有淤血斑和尿血現象, 打針後針孔流血不止是其特點。 結合病牛體溫升高, 鼻孔、肛門滲血, 可做出診斷。 蕨中毒多發生在山區放牧牛, 因蕨生長在高山避陽坡上, 牛長期採食蕨類而引起膀胱出血、便血, 關節腔血腫、跛行。 對當地放牧山坡實地調查, 易於診斷。 氣腫疽時, 牛口腔、鼻腔流泡沫樣的血水, 更重要的症狀是厚大肌肉處出現氣性腫脹,

手壓之有撚發音, 切開腫脹皮膚, 流出黑紅色液體。 該病多因創傷感染, 羊極少發病, 主要發生于牛。 根據流行病學特點, 結合病牛肌肉腫脹、出血等現象, 不難診斷。 患炭疽的牛死後鼻孔、口角、肛門出血, 有典型特徵, 不難進行診斷。 牛瘟在我國已基本撲滅, 故在診斷中常疏於考慮。

4、鼻液中夾血

牛不經常流血, 偶爾鼻液中夾血, 常見於牛放線桿菌性肉芽腫、牛惡性卡他熱、傳染性鼻氣管炎、大葉性肺炎等。 放線桿菌性肉芽腫多侵害一側鼻孔黏膜, 引起一側性鼻出血。 因在鼻孔內形成腫塊, 腫塊破裂後才出血, 故屬不經常出血。 確診需對腫塊活組織取平、包埋、切片, 進行病理學和組織學培養檢查, 切面上肉眼可觀察到硫黃樣顆粒,

可做出診斷。 大葉性肺炎時鼻孔並無出血現象, 只是有鐵銹色鼻液流出, 誤認為鼻液中夾血, 更應注意病牛有體溫升高, 稽留不退, 肺部聽診有大面積鑼音, 呼吸困難和咳嗽等其他症狀時, 易進行診斷。 牛惡性卡他熱時, 也呈偶爾鼻流血, 頭眼型惡性卡他熱表現持續高溫, 鼻腔、口腔黏膜損傷, 外觀可視黏膜似被煮成半熟狀, 鼻鏡、口腔充血, 蒼白色的壞死上皮脫落, 留下糜爛和潰瘍, 不定期出血。 病牛鼻鏡外觀乾燥, 隨後表面脫落, 鼻黏膜脫落後形成固膜性痂, 並堵塞鼻道, 流涎、流涕時有夾血現象。 診斷時應與傳染性鼻氣管炎相區別。 後者多呈流行性, 並在眼結膜和鼻黏膜上出現特徵性黏膜斑。 惡性卡他熱的牛常有眼損傷、眼色素層炎和眼炎,角膜上長翳。而傳染性鼻氣管炎僅引起牛角膜水腫,但不出現眼內炎症。

惡性卡他熱的牛常有眼損傷、眼色素層炎和眼炎,角膜上長翳。而傳染性鼻氣管炎僅引起牛角膜水腫,但不出現眼內炎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