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墨馨」父母必讀:最好的教育是教會孩子如何“輸”

父母不能永遠守護在孩子身邊, 孩子的一生也不可能一帆風順, 父母唯一能做的, 便是引導他們正確看待“輸”。

從小輸不起的孩子, 長大後無法適應錯綜複雜的社會而變得苦不堪言, 教會孩子學會輸, 會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

最近, 看到了一則讓人痛心的新聞:

江蘇10歲女童因成績差, 家中服藥輕生, 留下一段3分25秒告別視頻和374字的2頁遺書。

女童在遺書中說:

“當你們看到這封信的時候, 我可能不在世了, 因為我學習不好, 我死不是因為爸媽, 也不是因為老師, 是因為我自己……”

“我走了你們也不用天天打我罵我了, 雖然爸爸媽媽打我罵我, 但我知道都是為了我好。 ”

成績不好就自殺, 這是孩子“輸不起”的表現, 而教會孩子“輸”, 是中國人很缺乏的一種教育。

在我們的教育體系中, 孩子從小到大, 什麼時候學習過如何體面並且有尊嚴地輸?

其實老祖宗早已明白這個道理, 說“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既然不如意事十有八九, 為什麼我們從來不教“十有八九”時的心態和應對能力?十之一二的成功, 被看得極其重要;十之八九的挫折, 也被放大到無以復加。

失敗很可怕嗎?中國有無數的歷史人物, 之所以偉大, 是因為失敗,

而不是因為成功。

岳飛是因為成功才偉大嗎?

如果從我們現在的“成功學”角度來看, 嶽飛很失敗。 不管你仗打得怎麼樣, 被人家N道金字權杖召回, 最後還給辦了, 在當時的社會來說, 他是一個失敗者。

當時的成功者是誰?是秦檜。 可是後來呢?秦檜在西湖邊上已經跪了多少年, 但嶽飛是我們心目當中的英雄, 對嗎?

項羽是成功者嗎?作為一個男人, 一個將領, 項羽已經失敗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了吧?都霸王別姬了。 但是他仍然以英雄的形象, 存留於中國的戲劇故事和百姓談論當中。

反倒是“成功者”劉邦, 會讓我們在內心裡, 產生某種不屑或者不那麼喜歡的感覺。

父母最大的“贏”是教會孩子如何“輸”。

還記得轟動一時的香港教育局局長蔡若蓮的兒子潘匡仁跳樓事件麼?25歲的潘匡仁從小就出類拔萃, 中學就讀香港名校, 去過海外留學, 畢業回到香港工作。

多才多藝, 會彈琴, 酷愛運動, 尤其跑步和單車, 生前在一次單車比賽中, 因受傷沒獲得好名次, 患了抑鬱症, 最終選擇跳樓結束生命。

出生優越, 教育優良, 本該綻放青春的年齡, 僅僅因為輸了比賽鬱鬱寡歡、放棄生命, 讓人唏噓不已。

在現實生活中, 孩子出事之後, 父母的第一反應都和那位媽媽一樣, 幡然醒悟:在生命面前, 成績微不足道。

如果讓父母在“孩子不想活了”和“成績不好”中二選一, 相信所有家長都會毫不猶豫地選擇後者。

先要活著, 然後才有希望, 然後可以追求幸福。

與其在無法挽回的時候痛心疾首, 不如及早教會孩子坦然地面對“輸”, 輸得起, 你就贏了。

推薦墨馨機器人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輸不起”。

大到成績不好就自殺,小到一遇挫折就哭鬧:

沒拿到三好學生,哭得撕心裂肺;

沒考到好成績,一直悶悶不樂;

小朋友聚在一起玩遊戲,孩子一輸就耍賴、打人…

怪孩子自己嗎?

很多家長只求孩子贏,牢記那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遺餘力地對孩子進行智力投資:800萬的天價學區房、媽媽放棄工作娛樂一心陪讀等……

在他們眼中,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和炫耀資本,“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孩子輸不起,家長更輸不起!

著名學者劉震雲在書中就寫過:

生活本沒有輸贏,但如果你一旦有了勝負心,那就便是輸家。

贏未必可喜,輸未必可悲,勝負並不重要,跌倒了站起來的姿態才最重要。

推薦墨馨機器人

“輸不起”的不良影響。

1、孩子因為“輸不起”而出現反抗、耍賴等行為,如果得逞,之後很可能故技重施;如果不能得逞,則產生更多複雜情緒,會逃避、會憤恨等等。

2、孩子不能正視“輸贏”,太過計較,有可能為了“贏”而不擇手段;還有的被“失敗”刺激,從此一蹶不振,無所追求!

3、來自父母方面的逼迫,學業方面的壓力,對自我的不合理評估,都是孩子身上背負的沉重枷鎖,害怕“輸不起”極易引發一系列心理方面的疾病!

如何讓孩子“輸得起”。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就是把有些事情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去做,這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

自主、獨立能力,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現在家庭中的很多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主獨立能力很差,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推薦墨馨機器人

2、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有的孩子輸的時候大哭大鬧,父母遷就孩子,刻意讓孩子贏。而不知讓孩子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

英國心理治療師尼克·盧克斯摩爾說:

“無休止地從失敗的經歷中保護孩子們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當失敗再次發生時,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羞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

3、培養孩子的豁達心懷

經常看到有家長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你不會也打他呀?”“拿大的,挑大個兒的拿!”“你真窩囊,你不會跟他搶啊!”……這樣的引導,怎麼可能讓孩子“輸得起”?要想孩子輸得起,首先就得培養孩子不計較。一個心胸寬廣的孩子,還有什麼不能容下的呢?

推薦墨馨機器人

4、家長要擺正“輸贏觀”,注意言行

所有家長對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而且總會急切地希望孩子早日成才。

過程中難免會給孩子過度施壓,言語上刺激,行動上逼迫,其實都是家長不適當的“輸贏觀”在作祟。

連大人都不可能保證工作一直順風順水,家庭一直和睦無爭,又怎麼去要求孩子一直表現優秀呢?

所以,家長首先要擺正自己的“輸贏觀”,再給孩子做出表率。

表揚孩子時儘量具體,認可孩子的付出,指出進步和不足之處,積極地幫助孩子正確歸因,再尋求對策、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墨馨溫馨提醒:

不打擊、不挖苦、不嘲笑,教會孩子平常心對待,培養孩子正面的樂觀感,孩子心境樂觀,自然以闊達的心態對待輸贏,做一個能贏也能輸的大氣之人。

推薦墨馨機器人

推薦墨馨機器人

現在的很多孩子都“輸不起”。

大到成績不好就自殺,小到一遇挫折就哭鬧:

沒拿到三好學生,哭得撕心裂肺;

沒考到好成績,一直悶悶不樂;

小朋友聚在一起玩遊戲,孩子一輸就耍賴、打人…

怪孩子自己嗎?

很多家長只求孩子贏,牢記那句“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不遺餘力地對孩子進行智力投資:800萬的天價學區房、媽媽放棄工作娛樂一心陪讀等……

在他們眼中,孩子是自己的私有物品和炫耀資本,“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孩子輸不起,家長更輸不起!

著名學者劉震雲在書中就寫過:

生活本沒有輸贏,但如果你一旦有了勝負心,那就便是輸家。

贏未必可喜,輸未必可悲,勝負並不重要,跌倒了站起來的姿態才最重要。

推薦墨馨機器人

“輸不起”的不良影響。

1、孩子因為“輸不起”而出現反抗、耍賴等行為,如果得逞,之後很可能故技重施;如果不能得逞,則產生更多複雜情緒,會逃避、會憤恨等等。

2、孩子不能正視“輸贏”,太過計較,有可能為了“贏”而不擇手段;還有的被“失敗”刺激,從此一蹶不振,無所追求!

3、來自父母方面的逼迫,學業方面的壓力,對自我的不合理評估,都是孩子身上背負的沉重枷鎖,害怕“輸不起”極易引發一系列心理方面的疾病!

如何讓孩子“輸得起”。

1、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

培養孩子獨立自主能力的就是把有些事情交給孩子,讓他自己去做,這可以有效地提高孩子的自立能力。

自主、獨立能力,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以及成年後事業的成功和家庭生活的美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

現在家庭中的很多孩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自主獨立能力很差,在現在的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推薦墨馨機器人

2、給孩子體驗失敗的機會

有的孩子輸的時候大哭大鬧,父母遷就孩子,刻意讓孩子贏。而不知讓孩子贏得了一時,贏不了一世。

英國心理治療師尼克·盧克斯摩爾說:

“無休止地從失敗的經歷中保護孩子們對他們是有害無益的,當失敗再次發生時,孩子們就會覺得很羞恥、難以理解甚至難以接受。”

3、培養孩子的豁達心懷

經常看到有家長這樣教育自己的孩子:“他打你,你不會也打他呀?”“拿大的,挑大個兒的拿!”“你真窩囊,你不會跟他搶啊!”……這樣的引導,怎麼可能讓孩子“輸得起”?要想孩子輸得起,首先就得培養孩子不計較。一個心胸寬廣的孩子,還有什麼不能容下的呢?

推薦墨馨機器人

4、家長要擺正“輸贏觀”,注意言行

所有家長對孩子都寄予很高的期望,而且總會急切地希望孩子早日成才。

過程中難免會給孩子過度施壓,言語上刺激,行動上逼迫,其實都是家長不適當的“輸贏觀”在作祟。

連大人都不可能保證工作一直順風順水,家庭一直和睦無爭,又怎麼去要求孩子一直表現優秀呢?

所以,家長首先要擺正自己的“輸贏觀”,再給孩子做出表率。

表揚孩子時儘量具體,認可孩子的付出,指出進步和不足之處,積極地幫助孩子正確歸因,再尋求對策、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

墨馨溫馨提醒:

不打擊、不挖苦、不嘲笑,教會孩子平常心對待,培養孩子正面的樂觀感,孩子心境樂觀,自然以闊達的心態對待輸贏,做一個能贏也能輸的大氣之人。

推薦墨馨機器人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