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劇本太太太太牛B了!

大約一星期前, 就有人不斷跟我提這部片子, 前幾天的金球獎它也如願登頂, 一開始我有點嫌棄片名, 《三塊看板》?這算什麼鬼名字, 我第一時間想了個下聯《四個奧利奧》。

看之前查了一下, 乖乖, 去年它大大小小提名了60多個獎, 拿下了20多個, 而且所到之處, 都能提名“最佳劇本”, 這很明顯就是我的菜了。

前天晚上我看完已經是兩點多, 興奮的完全睡不著, 這是我近幾年看到的最牛逼的劇本,

每個人物、每一場戲、每一個轉折都有近乎完美的戲劇感, 以我粗淺的見識, 真是一點兒錯都挑不出來, 徹底跪倒。

下面我我就試著去分析分析這個劇本, 我們總說故事故事, 那到底怎麼才叫會講故事呢?我也管不了劇不劇透了, 對劇透過敏的同學看完再來, 資源自己去找, 滿網都是。

故事的矛盾點進入的很快。 美國密蘇里州的一個小鎮郊區有一條路, 高速公路建成後, 這條路就接近廢棄, 路邊的看板也很多年沒有人租用了。 女主米爾德瑞德女士(以下簡稱米女士)有一天開車經過時, 對這三塊破爛的看板產生了興趣。

她馬上找到擁有這三個看板的公司, 說要租用一年, 按月支付租金, 她給了公司老闆一個紙條, 說自己要在看板上寫這幾個字。 這時候有一個鏡頭的後景是鎮上的警局, 暗示著與警方有關, 你如果仔細看, 這部電影中沒有一個廢鏡頭,

全部都是資訊, 讓你不知不覺的陷進去。

看板掛上去的那天晚上, 一個叫迪克森的員警經過, 看到這三個牌子, 說了一聲F*ck me(請自行體會F*ck在這兒的用法)

看板是依次向觀眾展示的,串起來就是:

白天看是這個效果:

這段戲一共9分鐘,算是一個章節,僅僅是這個章節裡,你就能體會到精妙的敘事“節拍”。什麼是節拍呢?其實就是衝突的出現與解決,當米女士對三塊看板產生興趣時,觀眾會產生疑惑,當她去租看板,疑惑升溫,然後看板出現,疑惑釋放。

好的劇本就是由這種不間斷Up、Down節拍構成,一個事件的解決就是一個章節,幾個章節構成一幕(解決一個更大的事件),幾幕構成一部電影(最終解決),這裡面的複雜性,並不比研發高科技產品簡單多少。

第一章節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提出新問題,米女士曝露了一件還沒有告破的強姦謀殺案,而受害者就是她的女兒,做看板的原因就是要引起相關人士的注意,這時另一個重要人物,看板上提到的那位威洛比警長出場了。

讓我們來看看編劇是怎麼塑造這個人物的,依然是遵循著Up Down的節拍。

一開始威洛比好像是個壞員警,因為他接到迪克森的電話先罵了一句粗口,像是個一手遮天的惡人。

第二天,他又到廣告公司,帶著些許威脅的態度讓他們撤下看板,細節強化:他把腳放在了桌子上。

好,通過兩場戲讓觀眾對他種下了壞印象,也就是Down,接下來要反彈。當衝動的迪克森想要去揍廣告公司的小夥時,威洛比把他拉住,一個小Up。

接下來米女士那邊繼續施壓,接受了電視臺採訪,直接批評警方的不作為。

威洛比與妻子在家裡看到了米女士的採訪,此時“家庭”這個字眼出來了,一個壞員警會有一個正常的家庭麼?接下來威洛比心情落寞的走到馬廄,說了一句話,這是第二個Up。

第二天,威洛比穿著整齊的制服來拜訪米女士,兩個人的對話將這個事件比較完整的帶了出來:幾個月前米女士的女兒被強姦謀殺,找到了兇手的DNA,但比對了全國的資料庫都沒有匹配的,在沒有新線索的情況下,偵測只能擱淺,而米女士說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你們必須做的更好。威洛比覺得這個鍋背的很鬱悶。

接下來到了Up的頂點,威洛比說他得了癌症,活不了多久了,那意思是說:你就不能讓我安安靜靜地死去麼?

米女士聽到這個消息一點也不驚訝,因為她早就從鎮上人的口中聽到了,還說了句很氣人的話。

這幾句臺詞不是隨便加的,這裡暗含著小鎮的輿論環境,人與人之間沒什麼秘密可言,是個很人情化的社群,米女士就是要用這種人情對威洛比施壓,這個資訊對之後的一系列情節產生重要影響。

威洛比知道了真相眼淚就要下來,我這招誰惹誰了,只好失落的走了。到此為止,第二章節的節拍完成,這兩個主角,只用不到20分鐘的時間,就躍然紙上,每個人都有兩面性,劇本不是直接“告訴”你他們是什麼樣的人,而是讓你“意識”到他們的性格,“被告訴”和“意識到”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狀態,前者被動後者主動,有太多太多的劇本,都是栽在拙劣的要“告訴”觀眾點什麼,比如昨天的《無問西東》。

以上兩個章節也可以看作是電影的第一幕,主要人物與故事的核心都亮了出來,僅這二十分鐘,就是一個大寫的牛逼,不客氣的說,當下國內幾乎沒有編劇可以有這份功力。

在酒吧裡閒聊的那場戲算作幕間的過度,下面兩個人物都按照自己的邏輯向前走。

還有,在這裡“小惡魔”同學出場了,他在後面是個重要的線索性人物。

首先是米女士這邊,當她從酒吧回到家,一個神父來訪,他的目的是說服米女士把看板撤下來,他說了一句臺詞:“對於你女兒的死,我們都站在你這邊,但對於看板的事兒,沒有人和你一邊”。這句話告訴觀眾,威洛比是個口碑不錯的員警,而且他快死了,你為什麼不能放過他?

接下來米女士說了很長的一段臺詞,精彩的無以復加,編劇把昆汀的指東打西與科恩兄弟的黑色冷峻,都學的惟妙惟肖。原文太長,我給你大致描述一下。

米女士沒有直接回答神父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一個八十年代洛杉磯黑幫的故事。說一旦你加入了黑幫,即使沒有實際做什麼壞事,但當你的黑幫朋友犯罪的時候,你也被默認是有罪的。接著她話鋒一轉,說到神父身上。

明白米女士的策略了麼?她根本不與神父爭辯,而是直接用教會做過的髒事兒,來否決掉神父的權威性,你們這個宗教幫會幹過猥瑣男童的事兒,還TMD有什麼資格來跟我說話!

這段臺詞一氣呵成,爆發力十足,米女士的強硬在字裡行間裡迸發出來,我再一次跪倒。

鏡頭再次轉到威洛比警長這邊,在米女士的施壓下,他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之前做的不夠好,所以啟動了新一輪的調查,同時他開始討厭起鎮上人對他時刻流露出的同情。

米女士這邊則受到了全鎮人的敵視,她去看牙醫,牙醫不打麻藥就要給她鑽牙,她竟然搶過牙醫的工具在他大拇指上鑽了個洞.....

這個情節看似突兀,但因為米女士的性格已經鋪墊充分,就顯得非常合理,我完全相信她就是能做出這種事的女人。

牙醫當然不能算了,米女士被員警拘留,在審訊室裡,她又與威洛比警長有一段正面對話,兩個人一頓鬥心眼,威洛比說我現在把你逮捕,你就沒有收入嘍,那你怎麼付看板下個月的租金呢?米女士說我自有辦法,不用你操心,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突然!

威洛比吐了一口血到米女士的臉上!

這時兩個人都驚呆了。

接下來的一句臺詞非常動人,米女士說:

中文沒有把這句話完整翻譯出來,請注意英文臺詞,她說:“I Know Baby”. 聽到這句話我一下子就哭了出來,這兩個剛才還吵作一團的對頭,突然變得像家人一樣的親密,這場戲簡直是....太絕了。這個“Baby”是米女士本能般脫口而出的,這一刻,她的憐憫、抱歉、內疚,都在這句話裡。觀眾知道了,這個心碎的母親不是個冷血的人,是女兒死去的巨大悲痛把她給淹沒了,她其實心裡對威洛比也充滿著歉疚。

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合情合理的一件事,讓你的心一下子揪起來,什麼叫完美的戲劇感?這就是。(再一次跪倒)

接下來有八場戲,繼續鋪墊兩個人的情緒動向,其中有個閃回交代了米女士女兒死前的經過,這時觀眾知道,其實是米女士無意中造成了女兒的死(不肯借車),所以才會這樣偏執的想要逮到兇手,等於是贖自己的罪,那段她對一隻小鹿喃喃自語的戲,再一次讓我落淚。

這八場戲,完全沒有廢戲,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作用,我仔細的看了好幾遍,無法刪掉一秒。

接下來,故事來到了50多分鐘,在這個劇作“中點”上,必須發生一件大事,大到足以推動後半段的敘事,那就是威洛比警長的死亡。

這場他自殺的戲分成兩段,一開始是很溫馨的,威洛比與妻子在說著枕邊話,還講了個關於王爾德的葷段子,接著二人滾床單。接下來他一個人來到馬廄,戀戀不捨的與馬兒告別,然後戴上一個頭套,用槍給自己爆了頭。

頭套上寫的這行字是只有員警才寫的出來的,他要讓自己不留任何瓜葛的死去,如果自己只是單純自殺,那可能會給家裡人帶來麻煩,這是他對家人最後的掛念。

然後,威洛比警長的聲音從畫外傳來,是他的絕筆信。

這封信寫的,就算是放到一流的文學作品中,也是很合格的,太長,大家自己品味吧。

威洛比死了,接下來必須有一個人接上,否則敘事就斷掉了。在影片的後半段,暴躁的迪克森成為了主角,當他聽到自己上司的死訊之後,完全失控,去把廣告公司的小夥暴揍了一頓,這樣的行為當然要被停職。

同時威洛比的死也讓全鎮人都更加敵視米女士,但她依然強硬如斯,最終鎮上有人把她那三塊看板點著了。

米女士拿著家用的滅火器撲向火場,她的兒子不能理解媽媽為何要如此執著,作為觀眾我知道,這種勁兒她不能泄,否則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到此為止,故事進入到了一個很危險的時刻,如果沒有新的事件發生,敘事會陷入乏力。這時候被停職的迪克森突然收到威洛比妻子寄來的一封信,說是威洛比生前寫給他的,信寄到了警局,但他不方便白天去拿,所以晚上等警局人走光了才去,這時候米女士也放了一個大招:燒掉警局!

她準備了幾個燃燒彈,來到警局對面的廣告公司,在動手前有個小細節,她向警局打了一通電話,鈴聲響了很久沒人接後她才掛掉,是因為她想確定警局沒人,她不想傷害無辜。

但這時候迪克森剛好在哪兒,拿著威洛比的那封信在讀,他已經被停職,當然沒那個閒心接電話,下面電影的高潮點來了。

就在畫外音讀信的時候,米女士扔出了燃燒彈。

但專心讀信的迪克森完全沒意識到起火了(這裡的細節是他帶著耳機所以聽不到)。燃燒與威洛比的畫外獨白是同時出現的,在信上,他告訴迪克森,怨恨無法讓你成為一個好員警,而冷靜與愛可以,這時候背景音是女高音唱的聖歌。

當迪克森終於意識到起火,已經被火包圍,桌子上放著米女士女兒被殺案的案卷,他猶豫了一下,去火堆裡把案卷拿了出來。

迪克森從火海裡跑出來,渾身已經起火,但他依然把案卷抱在懷裡,直到跑出來,才把案卷扔在了路上。

旁邊店裡的“小惡魔”出來幫迪克森滅火,米女士當然也看到了這一幕。

這場戲中的迪克森,就是典型的“英雄弧光”時刻,他先前因為威洛比的死而與米女士勢不兩立,但因為這封信,他實現了轉變,想當一個好員警。這場戲非常精彩,特別是山姆威爾的演出,幾張截圖無法複刻,大家自己去欣賞。

米女士燒警局的事兒因為小惡魔給她打掩護,所以員警沒法追究,迪克森接了威洛比的班繼續調查奸殺案,為下面的故事提供了動力。

接下來就是故事的第三幕了,現在米女士與迪克森的目標一致,都是抓到那個兇手,其實你看完電影以上帝視角來看,這個劇本也無非就是“正、反、合”三個字,竟然可以讓編劇編的如此圓潤。

兇手到底是誰?這個全片最大的懸念即將揭開,但這裡,導演卻突然踩了一腳急刹車,迪克森在忍辱負重之後,找到的那個嫌疑犯,卻並不是兇手,這段劇情和奉俊昊的《殺人回憶》有點神似。

但下面的設計就和《殺人回憶》不同了,迪克森對米女士說這個人也許不是奸殺你女兒的兇手,但他一定對其他女孩幹過類似的事,只是案子沒犯在美國本土(這裡很隱晦的牽扯進了美軍在海外的軍事行動),你願不願意和我一塊兒去幹掉那個狗娘養的。

兩個人在風和日麗的一天上路,米女士問迪克森是不是想好要殺這個人了,迪克森說沒想好,米女士說了一句輕描淡寫的話,然後影片就結束了。

對大多數的觀眾來說,這個結局可能會很意外,裡面有很濃重的科恩兄弟的影子,還記得《老無所依》的結局麼?殺人者沒有死,而是消失在人群裡,惡無處不在,但審判是缺失的。

《三個看板》裡的這個結局設計,可以看作是對《老無所依》的延伸,既然人間的法律懲治不了你,那就讓我來當救世主吧,上帝不在場,那我們就給上帝代言,幹掉這個狗日的強姦犯,即使他沒有殺掉我的女兒,也一樣罪無可恕。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結局,比大快人心更能引人深思,這裡也暗合了威洛比給米女士信中的一句話:“有些事,就是無法找到真相”。威洛比選擇接受宿命,但迪克森與米女士選擇當一個審判者。

這麼一個牛逼的劇本不是泛泛之輩寫出來的,導演兼編劇叫馬丁·麥克唐納,被譽為昆汀塔倫蒂諾之後最有才華的創作型導演,他總能把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編的讓人不得不信,在黑色幽默的荒誕與真實生活細膩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

他之前最牛的作品是2008年的《殺手沒有假期》,你稍微有點閱片量一定看過這部作品。

現在這個履歷可以更新一下了,《三塊看板》的品質全面超越了《殺手沒有假期》。

如果我以後有機會當編劇,那這樣的劇本,就是我做夢都想寫出來的那種。它是虛構的,但也是一個無比真實的世界。編劇的魅力就在於,這些人物、情感,都是你創造的,只要有一張紙一支筆,你就能當上帝。

當然,除了劇本,《三塊看板》中的表演與導演調度,都是超一流的。所有主配角都出彩,特別是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對她我真是沒什麼好說的,只要她出現,絕對沒有發揮失常這種事情。

順便提一句,她的老公就是科恩兄弟裡的那個哥哥——喬爾•科恩。

我覺得它一定會在兩個月後的奧斯卡上大有斬獲,如果它得不到最佳影片,那幫評委真是瞎了眼!

我昨天才知道,《三塊看板》剛剛確定要引進國內,定檔在3月2日,上映的時候我一定會去再刷一遍,這張票省不得。

另外,再給大家一點延伸資料,如果你還想看看類似風格的東西,我推薦你去讀一部小說,這部小說的在電影中出現過,就是第一幕中廣告公司小夥讀的那本書。

這是美國作家弗蘭納裡·奧康納的《好人難尋》,是個短篇小說集,感興趣的可以去讀讀,就是《三塊看板》的風格。

臥槽,一口氣寫了這麼多,好久沒寫這麼長的文章了。人一興奮起來,果然是會失去理智的。

近期新片雜談精選:

-------發條張親測推薦的好物-------

這周推個高顏值零食:鷹嘴脆。非常非常好吃,包裝也可好看。

一共四個口味,廠家都給我寄來了,其中麻辣和芥末的比較另類,紅棗與堅果的相對大眾。可以單買,也可以套裝。價格也算友好,非油炸,不用擔心長肉。

Again,真的很好吃。(不過芥末的我接受不太了)

看板是依次向觀眾展示的,串起來就是:

白天看是這個效果:

這段戲一共9分鐘,算是一個章節,僅僅是這個章節裡,你就能體會到精妙的敘事“節拍”。什麼是節拍呢?其實就是衝突的出現與解決,當米女士對三塊看板產生興趣時,觀眾會產生疑惑,當她去租看板,疑惑升溫,然後看板出現,疑惑釋放。

好的劇本就是由這種不間斷Up、Down節拍構成,一個事件的解決就是一個章節,幾個章節構成一幕(解決一個更大的事件),幾幕構成一部電影(最終解決),這裡面的複雜性,並不比研發高科技產品簡單多少。

第一章節在解決問題的同時,又提出新問題,米女士曝露了一件還沒有告破的強姦謀殺案,而受害者就是她的女兒,做看板的原因就是要引起相關人士的注意,這時另一個重要人物,看板上提到的那位威洛比警長出場了。

讓我們來看看編劇是怎麼塑造這個人物的,依然是遵循著Up Down的節拍。

一開始威洛比好像是個壞員警,因為他接到迪克森的電話先罵了一句粗口,像是個一手遮天的惡人。

第二天,他又到廣告公司,帶著些許威脅的態度讓他們撤下看板,細節強化:他把腳放在了桌子上。

好,通過兩場戲讓觀眾對他種下了壞印象,也就是Down,接下來要反彈。當衝動的迪克森想要去揍廣告公司的小夥時,威洛比把他拉住,一個小Up。

接下來米女士那邊繼續施壓,接受了電視臺採訪,直接批評警方的不作為。

威洛比與妻子在家裡看到了米女士的採訪,此時“家庭”這個字眼出來了,一個壞員警會有一個正常的家庭麼?接下來威洛比心情落寞的走到馬廄,說了一句話,這是第二個Up。

第二天,威洛比穿著整齊的制服來拜訪米女士,兩個人的對話將這個事件比較完整的帶了出來:幾個月前米女士的女兒被強姦謀殺,找到了兇手的DNA,但比對了全國的資料庫都沒有匹配的,在沒有新線索的情況下,偵測只能擱淺,而米女士說我不聽我不聽我不聽,你們必須做的更好。威洛比覺得這個鍋背的很鬱悶。

接下來到了Up的頂點,威洛比說他得了癌症,活不了多久了,那意思是說:你就不能讓我安安靜靜地死去麼?

米女士聽到這個消息一點也不驚訝,因為她早就從鎮上人的口中聽到了,還說了句很氣人的話。

這幾句臺詞不是隨便加的,這裡暗含著小鎮的輿論環境,人與人之間沒什麼秘密可言,是個很人情化的社群,米女士就是要用這種人情對威洛比施壓,這個資訊對之後的一系列情節產生重要影響。

威洛比知道了真相眼淚就要下來,我這招誰惹誰了,只好失落的走了。到此為止,第二章節的節拍完成,這兩個主角,只用不到20分鐘的時間,就躍然紙上,每個人都有兩面性,劇本不是直接“告訴”你他們是什麼樣的人,而是讓你“意識”到他們的性格,“被告訴”和“意識到”是兩個截然不同的狀態,前者被動後者主動,有太多太多的劇本,都是栽在拙劣的要“告訴”觀眾點什麼,比如昨天的《無問西東》。

以上兩個章節也可以看作是電影的第一幕,主要人物與故事的核心都亮了出來,僅這二十分鐘,就是一個大寫的牛逼,不客氣的說,當下國內幾乎沒有編劇可以有這份功力。

在酒吧裡閒聊的那場戲算作幕間的過度,下面兩個人物都按照自己的邏輯向前走。

還有,在這裡“小惡魔”同學出場了,他在後面是個重要的線索性人物。

首先是米女士這邊,當她從酒吧回到家,一個神父來訪,他的目的是說服米女士把看板撤下來,他說了一句臺詞:“對於你女兒的死,我們都站在你這邊,但對於看板的事兒,沒有人和你一邊”。這句話告訴觀眾,威洛比是個口碑不錯的員警,而且他快死了,你為什麼不能放過他?

接下來米女士說了很長的一段臺詞,精彩的無以復加,編劇把昆汀的指東打西與科恩兄弟的黑色冷峻,都學的惟妙惟肖。原文太長,我給你大致描述一下。

米女士沒有直接回答神父的問題,而是給他講了一個八十年代洛杉磯黑幫的故事。說一旦你加入了黑幫,即使沒有實際做什麼壞事,但當你的黑幫朋友犯罪的時候,你也被默認是有罪的。接著她話鋒一轉,說到神父身上。

明白米女士的策略了麼?她根本不與神父爭辯,而是直接用教會做過的髒事兒,來否決掉神父的權威性,你們這個宗教幫會幹過猥瑣男童的事兒,還TMD有什麼資格來跟我說話!

這段臺詞一氣呵成,爆發力十足,米女士的強硬在字裡行間裡迸發出來,我再一次跪倒。

鏡頭再次轉到威洛比警長這邊,在米女士的施壓下,他開始反省自己是不是之前做的不夠好,所以啟動了新一輪的調查,同時他開始討厭起鎮上人對他時刻流露出的同情。

米女士這邊則受到了全鎮人的敵視,她去看牙醫,牙醫不打麻藥就要給她鑽牙,她竟然搶過牙醫的工具在他大拇指上鑽了個洞.....

這個情節看似突兀,但因為米女士的性格已經鋪墊充分,就顯得非常合理,我完全相信她就是能做出這種事的女人。

牙醫當然不能算了,米女士被員警拘留,在審訊室裡,她又與威洛比警長有一段正面對話,兩個人一頓鬥心眼,威洛比說我現在把你逮捕,你就沒有收入嘍,那你怎麼付看板下個月的租金呢?米女士說我自有辦法,不用你操心,兩個人你一言我一語的說著,突然!

威洛比吐了一口血到米女士的臉上!

這時兩個人都驚呆了。

接下來的一句臺詞非常動人,米女士說:

中文沒有把這句話完整翻譯出來,請注意英文臺詞,她說:“I Know Baby”. 聽到這句話我一下子就哭了出來,這兩個剛才還吵作一團的對頭,突然變得像家人一樣的親密,這場戲簡直是....太絕了。這個“Baby”是米女士本能般脫口而出的,這一刻,她的憐憫、抱歉、內疚,都在這句話裡。觀眾知道了,這個心碎的母親不是個冷血的人,是女兒死去的巨大悲痛把她給淹沒了,她其實心裡對威洛比也充滿著歉疚。

出乎意料之外,卻又合情合理的一件事,讓你的心一下子揪起來,什麼叫完美的戲劇感?這就是。(再一次跪倒)

接下來有八場戲,繼續鋪墊兩個人的情緒動向,其中有個閃回交代了米女士女兒死前的經過,這時觀眾知道,其實是米女士無意中造成了女兒的死(不肯借車),所以才會這樣偏執的想要逮到兇手,等於是贖自己的罪,那段她對一隻小鹿喃喃自語的戲,再一次讓我落淚。

這八場戲,完全沒有廢戲,都有這樣或那樣的作用,我仔細的看了好幾遍,無法刪掉一秒。

接下來,故事來到了50多分鐘,在這個劇作“中點”上,必須發生一件大事,大到足以推動後半段的敘事,那就是威洛比警長的死亡。

這場他自殺的戲分成兩段,一開始是很溫馨的,威洛比與妻子在說著枕邊話,還講了個關於王爾德的葷段子,接著二人滾床單。接下來他一個人來到馬廄,戀戀不捨的與馬兒告別,然後戴上一個頭套,用槍給自己爆了頭。

頭套上寫的這行字是只有員警才寫的出來的,他要讓自己不留任何瓜葛的死去,如果自己只是單純自殺,那可能會給家裡人帶來麻煩,這是他對家人最後的掛念。

然後,威洛比警長的聲音從畫外傳來,是他的絕筆信。

這封信寫的,就算是放到一流的文學作品中,也是很合格的,太長,大家自己品味吧。

威洛比死了,接下來必須有一個人接上,否則敘事就斷掉了。在影片的後半段,暴躁的迪克森成為了主角,當他聽到自己上司的死訊之後,完全失控,去把廣告公司的小夥暴揍了一頓,這樣的行為當然要被停職。

同時威洛比的死也讓全鎮人都更加敵視米女士,但她依然強硬如斯,最終鎮上有人把她那三塊看板點著了。

米女士拿著家用的滅火器撲向火場,她的兒子不能理解媽媽為何要如此執著,作為觀眾我知道,這種勁兒她不能泄,否則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氣。

到此為止,故事進入到了一個很危險的時刻,如果沒有新的事件發生,敘事會陷入乏力。這時候被停職的迪克森突然收到威洛比妻子寄來的一封信,說是威洛比生前寫給他的,信寄到了警局,但他不方便白天去拿,所以晚上等警局人走光了才去,這時候米女士也放了一個大招:燒掉警局!

她準備了幾個燃燒彈,來到警局對面的廣告公司,在動手前有個小細節,她向警局打了一通電話,鈴聲響了很久沒人接後她才掛掉,是因為她想確定警局沒人,她不想傷害無辜。

但這時候迪克森剛好在哪兒,拿著威洛比的那封信在讀,他已經被停職,當然沒那個閒心接電話,下面電影的高潮點來了。

就在畫外音讀信的時候,米女士扔出了燃燒彈。

但專心讀信的迪克森完全沒意識到起火了(這裡的細節是他帶著耳機所以聽不到)。燃燒與威洛比的畫外獨白是同時出現的,在信上,他告訴迪克森,怨恨無法讓你成為一個好員警,而冷靜與愛可以,這時候背景音是女高音唱的聖歌。

當迪克森終於意識到起火,已經被火包圍,桌子上放著米女士女兒被殺案的案卷,他猶豫了一下,去火堆裡把案卷拿了出來。

迪克森從火海裡跑出來,渾身已經起火,但他依然把案卷抱在懷裡,直到跑出來,才把案卷扔在了路上。

旁邊店裡的“小惡魔”出來幫迪克森滅火,米女士當然也看到了這一幕。

這場戲中的迪克森,就是典型的“英雄弧光”時刻,他先前因為威洛比的死而與米女士勢不兩立,但因為這封信,他實現了轉變,想當一個好員警。這場戲非常精彩,特別是山姆威爾的演出,幾張截圖無法複刻,大家自己去欣賞。

米女士燒警局的事兒因為小惡魔給她打掩護,所以員警沒法追究,迪克森接了威洛比的班繼續調查奸殺案,為下面的故事提供了動力。

接下來就是故事的第三幕了,現在米女士與迪克森的目標一致,都是抓到那個兇手,其實你看完電影以上帝視角來看,這個劇本也無非就是“正、反、合”三個字,竟然可以讓編劇編的如此圓潤。

兇手到底是誰?這個全片最大的懸念即將揭開,但這裡,導演卻突然踩了一腳急刹車,迪克森在忍辱負重之後,找到的那個嫌疑犯,卻並不是兇手,這段劇情和奉俊昊的《殺人回憶》有點神似。

但下面的設計就和《殺人回憶》不同了,迪克森對米女士說這個人也許不是奸殺你女兒的兇手,但他一定對其他女孩幹過類似的事,只是案子沒犯在美國本土(這裡很隱晦的牽扯進了美軍在海外的軍事行動),你願不願意和我一塊兒去幹掉那個狗娘養的。

兩個人在風和日麗的一天上路,米女士問迪克森是不是想好要殺這個人了,迪克森說沒想好,米女士說了一句輕描淡寫的話,然後影片就結束了。

對大多數的觀眾來說,這個結局可能會很意外,裡面有很濃重的科恩兄弟的影子,還記得《老無所依》的結局麼?殺人者沒有死,而是消失在人群裡,惡無處不在,但審判是缺失的。

《三個看板》裡的這個結局設計,可以看作是對《老無所依》的延伸,既然人間的法律懲治不了你,那就讓我來當救世主吧,上帝不在場,那我們就給上帝代言,幹掉這個狗日的強姦犯,即使他沒有殺掉我的女兒,也一樣罪無可恕。

我個人非常喜歡這個結局,比大快人心更能引人深思,這裡也暗合了威洛比給米女士信中的一句話:“有些事,就是無法找到真相”。威洛比選擇接受宿命,但迪克森與米女士選擇當一個審判者。

這麼一個牛逼的劇本不是泛泛之輩寫出來的,導演兼編劇叫馬丁·麥克唐納,被譽為昆汀塔倫蒂諾之後最有才華的創作型導演,他總能把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編的讓人不得不信,在黑色幽默的荒誕與真實生活細膩間找到那個微妙的平衡點。

他之前最牛的作品是2008年的《殺手沒有假期》,你稍微有點閱片量一定看過這部作品。

現在這個履歷可以更新一下了,《三塊看板》的品質全面超越了《殺手沒有假期》。

如果我以後有機會當編劇,那這樣的劇本,就是我做夢都想寫出來的那種。它是虛構的,但也是一個無比真實的世界。編劇的魅力就在於,這些人物、情感,都是你創造的,只要有一張紙一支筆,你就能當上帝。

當然,除了劇本,《三塊看板》中的表演與導演調度,都是超一流的。所有主配角都出彩,特別是女主角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對她我真是沒什麼好說的,只要她出現,絕對沒有發揮失常這種事情。

順便提一句,她的老公就是科恩兄弟裡的那個哥哥——喬爾•科恩。

我覺得它一定會在兩個月後的奧斯卡上大有斬獲,如果它得不到最佳影片,那幫評委真是瞎了眼!

我昨天才知道,《三塊看板》剛剛確定要引進國內,定檔在3月2日,上映的時候我一定會去再刷一遍,這張票省不得。

另外,再給大家一點延伸資料,如果你還想看看類似風格的東西,我推薦你去讀一部小說,這部小說的在電影中出現過,就是第一幕中廣告公司小夥讀的那本書。

這是美國作家弗蘭納裡·奧康納的《好人難尋》,是個短篇小說集,感興趣的可以去讀讀,就是《三塊看板》的風格。

臥槽,一口氣寫了這麼多,好久沒寫這麼長的文章了。人一興奮起來,果然是會失去理智的。

近期新片雜談精選:

-------發條張親測推薦的好物-------

這周推個高顏值零食:鷹嘴脆。非常非常好吃,包裝也可好看。

一共四個口味,廠家都給我寄來了,其中麻辣和芥末的比較另類,紅棗與堅果的相對大眾。可以單買,也可以套裝。價格也算友好,非油炸,不用擔心長肉。

Again,真的很好吃。(不過芥末的我接受不太了)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