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不要碰猴子!佛羅里達獼猴攜帶病毒對人類致命

被皰疹B病毒感染的猴子可能沒有症狀, 但在人體中, 病毒可能是致命的。

遊客到佛羅里達州的銀泉州立公園應該避免與保護區的野生獼猴混為一談; 官員警告說,

靈長類動物攜帶一種對人類可能致命的皰疹病毒。

大約有175只自由漫遊的恒河猴(Macaca mulatta)棲息在這個公園裡, 後來從20世紀30年代發行的十幾種動物的種群中推廣出來, 以促進當地的旅遊業。 可以發現數以百計的獼猴遊蕩在公園附近的地區。

現在, 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的研究人員報告說, 大約有25%的猴子攜帶獼猴病毒1(McHV-1), 這種猴子在猴子身上只會產生輕微的症狀, 但對人體卻是致命的。

科學家還發現, 多達14%的猴子在唾液中從病毒中脫落出DNA, 呈現病毒傳播給人類的風險, 研究人員在一項新的研究中報告, 該研究在2018年2月的“期刊新興傳染病。

數百萬年來, 皰疹病毒已經感染了靈長目動物家族的動物。

事實上, 皰疹的一個應變- HSV-2 -出現在它是從黑猩猩160萬年前發射後, 才, 學活早期人類先前報導。

MCHV-1, 其也被稱為皰疹B或猴病毒B, 由獼猴, 這被認為是一個“天然宿主”為病毒的數種根據其中攜帶的, CDC。

根據佛羅里達大學食品與農業科學研究所(IFAS)2016年5月發表的一項研究, 以前對銀泉公園恒河猴種群的研究已經在動物中鑒定出了皰疹B.

在這項新的研究中, 科學家分析了從獼猴採集的血液, 糞便和唾液樣本, 以及猴子棲息地的土壤樣本。 來自317只獼猴的血樣顯示84只猴子攜帶該病毒, 並且猴子被感染的幾率隨著年齡而增加。

迄今為止, 美國自1932年首次發現該病以來, 僅有50例B型皰疹病例被記錄在人類身上, 根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資料,

許多感染是由動物劃痕或叮咬引起的。

但在人類中, 皰疹B感染可導致嚴重的腦損傷或死亡, 70%的未接受治療的患者因感染併發症而死亡。 CDC報告說, 在50例報告的皰疹B病例中, 21例證明是致命的。 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說, 這種病毒可能對公共健康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研究人員在新研究報告中指出, 銀泉公園的遊客因接觸猴尿或糞便, 或通過劃傷或叮咬動物的唾液而有接觸B型皰疹的危險。 他們的結論是, 管理計畫需要限制獼猴傳播這種潛在致命的病原體。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