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紫雲四大寨一村支書倒在扶貧崗位上

1月12日, 紫雲自治縣四大寨鄉喜檔村黨支部書記吳剛生命定格在了45歲。 去世前的20多天, 因為工作忙他一直沒有回家, 吃住都在位於四大寨鄉政府原駐地所在的村委辦公點, 連續加班整理扶貧資料, 不想卻因勞累過度, 在扶貧工作崗位上永遠倒下了。

吳剛所在的喜檔村是深度貧困村, 脫貧摘帽的重任還等著他, 帶著事業未盡的遺憾, 他永遠離開了我們, 但他的精神, 卻在扶貧的道路上樹立了一座豐碑。

吳剛深入農村調查貧困戶資料

據吳剛的同事介紹, 從2017年12月下旬以來, 吳剛每天加班至深夜, 沒有週末和節假日。 11日早晨, 吳剛接到通知, 到四大寨鄉政府新辦公室參加鄉黨委組織的“四大寨鄉2018年‘三會一課’安排部署會”, 因到得較早, 會議尚未開始, 就先到鄉扶貧工作站整理一戶一檔資料。 會議結束後, 他繼續回到扶貧工作站整理貧困戶資料, 直到下午5點30分,

感覺身體疲憊, 便向同事提出先休息下, 他想回到宿舍休息, 然後獨自離開了鄉扶貧工作站。

“我和吳剛住一棟樓, 那天晚上11點左右, 我下樓看見他宿舍燈亮著, 像是在加班趕資料。 ”四大寨鄉黨委副書記吳志祥回憶說。

吳剛(左)深入農村走訪貧困戶

“12日10點44分, 我接到了喜檔村主任吳光瓊的電話, 說早上一直給吳書記打電話沒人接, 我知道他應該在老鄉政府宿舍休息, 就與同事肖尤過去看, 只見他在床上躺著, 但沒有回應。 ”四大寨鄉駐喜檔村包村幹部王仕德說, 發現吳剛沒有反應後, 就立即報警, 並撥打鄉衛生院電話, 接著鄉衛生院安排醫生和救護車到了現場, 發現吳剛已無生命體征。

同事:他最大願望是打通村裡的致富路。

2003年10月, 吳剛開始擔任喜翁村村支書, 2012年喜翁村、喜檔村和把才村三村合併成喜檔村, 他繼續擔任村支書。

在擔任村支書十多年來, 吳剛堅持黨性、認真幹事、誠懇對人。 “吳支書任喜檔村村支書以來, 一直兢兢業業, 腳踏實地。 ”四大寨鄉工作人員魯江乾介紹道。

喜檔村屬於一類貧困村, 全村總人口543戶2943人, 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23戶1385人。 “村支兩委其他同志文化程度低, 全村1000餘人精准扶貧戶建檔立卡資料, 大部分壓在吳支書的頭上。 ”魯江乾說, 吳支書承擔了村支兩委大部分文書工作。

吳剛帶領村民修的通組路尚未完成, 就倒在了扶貧工作崗位上

喜檔村交通不便, 產業基礎薄弱, 村情十分複雜, 要實現脫貧, 任務比較重, 工作量也大。

“2015年冬, 村裡實施退耕還林工作, 遭到村民抵制, 吳支書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 ”王仕德說, 在2015年冬, 全村實施“退耕還林”, 發展臍橙、沙糖柑、晚秋黃梨等精品水果共2100畝, 在種植過程中, 吳剛處處親力親為, 走村串戶, 與村民懇談, 努力轉變村民陳舊思想觀念,

產業才終於有了起步, 村民從此有了盼頭。

按照貧困農戶“戶戶有增收專案、人人有脫貧門路”的基本要求, 吳剛帶領村民用好村裡布依風情特色, 發展蠟染項目, 截止目前, 共發展蠟染小微企業27戶, 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20戶, 解決100名貧困人口就近就業, 發展養殖大戶15戶。

“在修路過程中, 遇到占地、施工等問題, 吳支書都及時化解。 ”王仕德說, 吳剛生前最大心願就是修通全村的“致富路”, 遇到困難, 他會第一時間與村支兩委討論商議, 把大家擰成一股繩, 並在短時間內解決問題。

吳剛帶領村民修的同組路還未完成,就倒在了扶貧工作崗位上

直到目前,在吳剛的帶領下,喜檔村已經修通通組毛坯路喜翁小學到新苑一組3.5公里,喜翁橋至林場7.5公里,移民房至喜檔三組8.5公里,另計畫實施外聯路喜翁至坎邊(望謨縣)12公里。

“吳支書任職以來,工作落實非常好,辦事很出色,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吳志祥回憶道,每年春節,或者冬季來臨,他都會第一時間與政府反映解決貧困群眾的基本物資發放。

村民:家裡有困難 就找吳支書。

吳剛走了,喜檔村全村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哪家有困難,他總是想辦法出點子,幫助貧困村民共渡難關。”喜檔村打攏組村民伍洪香說,村裡有的房子成危房不能住了,吳剛總是主動幫忙渡過難關。

“2年前,我家兩孩子陸續考上大學,為支付孩子的上學費用,家庭經濟處於極端困難,為讓孩子順利完成學業,吳支書主動幫助想法子建議我種植蔬菜。”伍洪香說,她採納了吳剛的建議一口氣種植了8畝蔬菜,用農家肥種植的蔬菜在市場上很暢銷,但受制於村裡落後交通,運不出去,吳剛又想辦法聯繫了車輛,運送到縣城去銷售。

吳剛離世前辦公宿舍裡簡單廚具

“吳支書還幫我解決了住房問題。”伍洪香說,由於家庭困難,家裡房屋淪為危房,吳剛瞭解到情況後,第一時間把她家納為易地扶貧搬遷戶。

據瞭解,喜檔村易地扶貧搬遷戶集中安置在縣城,在吳剛的積極爭取下,全村易地扶貧搬遷戶共有71戶。

“ 村民家裡有困難,都會第一時間找吳支書。”貧困戶伍友妹是村裡的孤寡老人,生活遇到困難,多次向吳剛尋求幫助,他就從自己家裡搬棉被、大米、菜油來給她。

吳剛離世前的辦公宿舍

“吳支書是個能幹人,為百姓幹了不少實事。”喜檔村村民徐華光說,喜檔村雖是一個深度貧困村,但在吳剛的帶領下,村裡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

“10年前,喜檔村村民還需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喝。自從2003年吳剛擔任喜翁村支書,第一件事情就是解決村民的飲水問題,在山上有山泉的地方修建水池,安裝水管,到2007年,喜翁全村都用上了自來水。”徐華光對記者說道。

兒子:為有這樣一個父親而自豪。

吳剛的妻子是農村婦女,如今在紫雲自治縣第三中學擔任宿舍管理員,兩人唯一的兒子今年才21歲,2017年5月開始在紫雲自治縣人民法院猴場鎮法庭上班,是一名合同工。

吳剛與妻子兩人的工資都不高,難以支撐兒子上大學的費用,兒子很懂事,主動申請了助學貸款,目前還欠款12000元。

“上一次見面還是在大半個月前,每次回到家都很難見到父親,他通常都在村裡工作。”兒子吳騰飛說,為了各自工作,一家三口長期分居,除了逢年過節,平時很少能團聚在一起,有事都是電話聯繫。

喜檔村喜翁組貧窮村貌

對於父親少有時間顧家,兒子很能理解。“父親擔任村支書十多年來,都在為了帶領村民們脫貧而奔波,精氣神十足。”吳騰飛說,父親向來幹事雷厲風行,身體一直都很棒,他從來不操心父親的身體。

“沒想到噩耗來得這麼快,都來不及告別,聽到消息時不相信那是真的。”想起父親去世,吳騰飛悲傷不已。

吳騰飛說,在他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做事認真,工作上盡職盡責的人。“父親經常教育我,做人做事多換位思考,多替別人著想,做事一定要認真仔細,我為有這樣一個父親而自豪。

吳剛帶領村民修的同組路還未完成,就倒在了扶貧工作崗位上

直到目前,在吳剛的帶領下,喜檔村已經修通通組毛坯路喜翁小學到新苑一組3.5公里,喜翁橋至林場7.5公里,移民房至喜檔三組8.5公里,另計畫實施外聯路喜翁至坎邊(望謨縣)12公里。

“吳支書任職以來,工作落實非常好,辦事很出色,多次受到上級的表彰。”吳志祥回憶道,每年春節,或者冬季來臨,他都會第一時間與政府反映解決貧困群眾的基本物資發放。

村民:家裡有困難 就找吳支書。

吳剛走了,喜檔村全村人都沉浸在悲痛之中。

“哪家有困難,他總是想辦法出點子,幫助貧困村民共渡難關。”喜檔村打攏組村民伍洪香說,村裡有的房子成危房不能住了,吳剛總是主動幫忙渡過難關。

“2年前,我家兩孩子陸續考上大學,為支付孩子的上學費用,家庭經濟處於極端困難,為讓孩子順利完成學業,吳支書主動幫助想法子建議我種植蔬菜。”伍洪香說,她採納了吳剛的建議一口氣種植了8畝蔬菜,用農家肥種植的蔬菜在市場上很暢銷,但受制於村裡落後交通,運不出去,吳剛又想辦法聯繫了車輛,運送到縣城去銷售。

吳剛離世前辦公宿舍裡簡單廚具

“吳支書還幫我解決了住房問題。”伍洪香說,由於家庭困難,家裡房屋淪為危房,吳剛瞭解到情況後,第一時間把她家納為易地扶貧搬遷戶。

據瞭解,喜檔村易地扶貧搬遷戶集中安置在縣城,在吳剛的積極爭取下,全村易地扶貧搬遷戶共有71戶。

“ 村民家裡有困難,都會第一時間找吳支書。”貧困戶伍友妹是村裡的孤寡老人,生活遇到困難,多次向吳剛尋求幫助,他就從自己家裡搬棉被、大米、菜油來給她。

吳剛離世前的辦公宿舍

“吳支書是個能幹人,為百姓幹了不少實事。”喜檔村村民徐華光說,喜檔村雖是一個深度貧困村,但在吳剛的帶領下,村裡基礎設施有了很大改善。

“10年前,喜檔村村民還需到幾公里外的地方挑水喝。自從2003年吳剛擔任喜翁村支書,第一件事情就是解決村民的飲水問題,在山上有山泉的地方修建水池,安裝水管,到2007年,喜翁全村都用上了自來水。”徐華光對記者說道。

兒子:為有這樣一個父親而自豪。

吳剛的妻子是農村婦女,如今在紫雲自治縣第三中學擔任宿舍管理員,兩人唯一的兒子今年才21歲,2017年5月開始在紫雲自治縣人民法院猴場鎮法庭上班,是一名合同工。

吳剛與妻子兩人的工資都不高,難以支撐兒子上大學的費用,兒子很懂事,主動申請了助學貸款,目前還欠款12000元。

“上一次見面還是在大半個月前,每次回到家都很難見到父親,他通常都在村裡工作。”兒子吳騰飛說,為了各自工作,一家三口長期分居,除了逢年過節,平時很少能團聚在一起,有事都是電話聯繫。

喜檔村喜翁組貧窮村貌

對於父親少有時間顧家,兒子很能理解。“父親擔任村支書十多年來,都在為了帶領村民們脫貧而奔波,精氣神十足。”吳騰飛說,父親向來幹事雷厲風行,身體一直都很棒,他從來不操心父親的身體。

“沒想到噩耗來得這麼快,都來不及告別,聽到消息時不相信那是真的。”想起父親去世,吳騰飛悲傷不已。

吳騰飛說,在他的印象中,父親是一個做事認真,工作上盡職盡責的人。“父親經常教育我,做人做事多換位思考,多替別人著想,做事一定要認真仔細,我為有這樣一個父親而自豪。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