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民生花開蓮花峪——泗水縣教體局駐蓮花峪村工作組幫扶工作紀實

通訊員 劉淑燕 邵常喜

冬日陽光照耀著大地, 蓮花峪村美如畫, 房屋錯落有致, 小橋流水人家, 三三兩兩的村民在牆根下坐著閒聊, 幾隻黑的黃的白的小狗在陽光裡追逐嬉戲, 一盞盞嶄新的太陽能路燈使勁兒吸收著太陽的光芒。 從村委大院往北遠眺, 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紅瓦房的養殖場, 格外醒目。 “這都是咱縣教體局駐村工作組的功勞。 以前我們村各項工作都在鎮上倒數, 現在我們的精准扶貧、三資清理、退養禁養等各項工作在鎮上都排在前頭”, 蓮花峪村黨支部書記孫永客說。

蓮花峪村位於高峪鎮駐地西北部、泗水最北端。

全村共有177戶647人, 其中, 貧困戶30戶51人。 根據全縣駐村工作安排, 去年4月, 縣教體局教師進修學校副校長喬銳、青少年體育科科長蔡貞偉進駐高峪鎮蓮花峪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 他們按照“抓黨建、促脫貧”的總體要求, 在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的基礎上, 做了大量調查研究, 一戶一策制定了幫扶措施。 不到一年的時間, 幫扶工作取得實效。

打基礎 廣泛調研摸透村情民意

工作組入駐後, 積極與村幹部取得聯繫, 爭取他們的支持, 通過與他們的交談, 詳細瞭解村情和每戶村民的基本情況。 他們堅持“從群眾中來, 到群眾中去”, 從田間地頭到街頭巷尾, 走遍了全村所有的農戶, 瞭解群眾生產、生活的實際情況,

認真記錄他們的困難和需求。 走訪中他們發現, 村民孫建利家廁所南牆破損嚴重、屋頂脫落, 存在安全隱患, 而孫建利因妻子患乳腺癌家庭貧困, 工作組立即向教體局彙報, 申請2000元資金為其修繕了房屋。

抓關鍵 加強村級黨組織建設

堅持不懈抓黨建, 強化政治理論學習, 積極開展“兩學一做”常態化制度化教育實踐活動, 落實“三會一課”制度, 提高村級班子的積極性, 築牢脫貧攻堅的堅強戰鬥堡壘, 打造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先鋒模範作用, 利用每月25日的基層黨員活動日, 要求每個黨員發表意見和建議, 徵求他們對駐村工作和村裡工作的建議, 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進示範作用, 增強主人翁意識,

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 此外, 他們還組織村幹部外出考察, 開闊視野、提升境界, 增強帶領群眾致富的能力。

補短板 著力解決實際困難

為了改善基礎設施, 投資8萬餘元為村裡安裝了路燈50處, 結束了村民晚上外出摸黑的歷史, 極大地方便了群眾的生產、生活。 改善村級辦公條件, 投資3萬元為村辦公室配備了電腦、印表機等辦公設備, 為大隊會議室、辦公室配備了空調2台、安裝了太陽能熱水器, 碳晶板取暖設施等。 增加群眾福祉, 投資1050元, 為村裡35戶老人辦理了銀齡安康保險;“六一”兒童節前夕, 為少年兒童14人送去了書包等文具;“七一”前夕對村內的老黨員進行了走訪慰問;黨的十九大前夕對村內的老黨員、困難群眾42戶進行了走訪慰問,

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物資。

明思路 千方百計增加群眾收入

調動群眾種植的積極性, 穩定花生種植。 近兩年來, 花生價格持續走低, 嚴重挫傷了群眾的積極性。 工作組一方面鼓勵群眾繼續種植, 另一方面積極與錦川花生等縣內大型花生製品企業取得聯繫, 拓寬銷售管道。 同時, 抓好農業結構調整, 拓寬收入管道。 在加強環境治理、實施牲畜退養的大形勢下, 畜禽蛋奶價格上漲, 工作組在村西規劃100畝的集中養殖區, 連片發展, 目前全村已有12戶群眾建起了包括豬、牛、羊等的養殖場, 豬、牛、羊存欄量分別為5000頭、200頭、3000頭, 預計可增加年收入400萬元。 此外, 他們還利用丘陵地形適宜種植果樹的優勢, 流轉200畝土地種植桃樹“大中華”和“早春紅”,

預計盛果期畝均純收入在8000元以上。 三是建設扶貧項目, 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利用第一書記專項扶貧資金5萬元, 投資建設生豬養殖項目, 項目承包費用于貧困戶增收, 預計每戶貧困戶年增收1000元左右。

借外力 加快實施鄉村振興

工作組加大招商引資力度, 致力於蓮花峪村村富民美。 一是北斗集團計畫投資15億元在蓮花峪村建設田園綜合體項目, 項目集養殖、種植、旅遊觀光於一體, 將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環境與群眾的收入問題, 目前項目已完成設計規劃。 二是5000畝國家級元寶楓基地建設完成, 實現育苗、種植、基地建設的有機結合, 將有效增加群眾收入。 三是結合本村的養殖區建設, 與溫氏集團洽談畜牧合作共養專案, 採取基地加農戶的模式,實行訂單養殖,消除群眾養殖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最大限度地增加群眾收入。

採取基地加農戶的模式,實行訂單養殖,消除群眾養殖的後顧之憂,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最大限度地增加群眾收入。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