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遊戲>正文

《巫師》之父:我蠢到家了,竟然把小說一次打包賣給他們改編遊戲

“他們帶了一個大袋子來, 裡面都是錢。 ”《巫師》小說系列的原作者說他現在已不記得當時怎樣就同意了遊戲開發商的要求, 但總之, 現在後悔死了。

文/無聲暢遊

● ● ●

說實話, 剛接到讓我去採訪巫師之父的任務我是抗拒的, 誰都知道他是個脾氣有些古怪的老頭, 所以人們在得知我的使命後, 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祝你好運”, 這可不是普通的祝福語, 與安傑伊·薩普科夫斯基(Andrzej Sapkowski)打交道, 運氣確實是你最需要的一樣東西。

薩普科夫斯基如此不好相處, 自然與遊戲脫不開干係。 無論他走到哪兒, 人們問他的問題必然與CD Projekt Red的知名遊戲系列《巫師》有關:

“你玩過他們的遊戲嗎?”

“是遊戲給你的創作帶來了靈感嗎?”(黑人問號臉???)

“你是否會感謝遊戲給你帶來這麼高的曝光率?”

凡此諸如此類的問題, 想必脾氣再好的人也會被問煩吧!

用實力逆轉波蘭人對奇幻的偏見

那麼薩普科夫斯基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呢?這還得把時光倒回到1985年, 當時的他還是一位從事皮毛生意的旅行推銷員。 在旅行途中, 他酷愛讀書打發時間, 尤其對奇幻小說情有獨鍾。 趁每年前往蒙特利爾參加皮毛展銷會的機會, 他下飛機後的第一站永遠都是當地書店, “請問有最新的《安伯編年史》嗎?”如果有, 那一定是他這次旅行途中最開心的時刻。

這時, 波蘭剛好有一家《幻想》雜誌社舉辦了一場短篇小說大賽,

具有經濟學學位並通曉多門外語的薩普科夫斯基覺得這是一個揚名立萬的機會, 他覺得以自己的水準, 寫一篇轟動全波蘭的作品還不是分分鐘的事情。 但是雜誌社只給他30頁的篇幅, “我寫情書都比這長。 ”不過, 他還是很有自信, 因為他知道波蘭當時的奇幻文學水準爛透了, 說是騙小孩子的童話故事還差不多。

青年時代的薩普科夫斯基

波蘭的奇幻文學有多弱?當時有一個傳說在波蘭很流行, 說是一個貧窮的補鞋匠憑藉自己的聰明才智殺死了一條巨龍, 他誘騙這條巨龍吃下了一隻體內塞滿硫磺的羔羊, 巨龍感覺肚子裡像火燒, 就跑到附近的河裡喝水, 但越喝越不對勁, 最後, 只聽嘭的一聲, 巨龍爆炸了。

“這是瞎扯淡, 窮鞋匠只會修鞋子, 怎麼殺得了怪獸;士兵和騎士都是一幫廢柴;祭司一心只想撈錢並哄騙那些年輕的善男信女。 那麼要指望誰去屠龍呢?是專家。 如果有惡龍飛來, 你會去請補鞋匠的學徒幫忙嗎?當然不會,
你得喊專家。 是的, 就是我發明了專家這一說法。 ”

他把自己創作的故事起名為《Wiedzmin》(也就是英文Witcher一詞的由來), 並寄給了《幻想》雜誌。 在出結果之前, 他足足等了一年。 在這段備受煎熬的焦急等待期間, 他不斷地在心裡對自己說:“沒戲了, 沒戲了, 我輸了, 我輸了, 是沒有人看到我的作品嗎, 還是覺得我寫得不好?”好在他最後拿到了不錯的名次, 這讓薩普科夫斯基又開始迷之自信起來, 他認為他的作品完全夠格拿第一, 之所以冠軍旁落, 在因為奇幻文學在當時的波蘭地位太低。

即使與人合影, 他也總是擺出一副苦瓜臉, 讓人感覺很冷漠。 但這其實只是你跟他接觸不深罷了

“過去, 波蘭人認為只有那些連飛機都打不利索的智障兒童才看奇幻小說。 ”所以, 評委們雖然都認為他的小說是寫得最棒的, 但也只能給個第三名。 偏心的評委雖然愚蠢, 然而人民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 巫師這篇小說還真如他當初設想的那樣, 轟動了全國上下, 所有人都在說:“多寫一點!多寫一點!多寫一點!”

薩普科夫斯基倒是從來沒有想過自己還會有機會寫第二篇故事, 但受到了如此廣泛的讚譽和認可,他不想寫都不行了,讀者還不得把他給撕了。於是他先是寫了一些零敲碎打的短篇小說並集結出版,在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後,老爺子決定動筆寫一部真正的史詩大作,人們都以為他瘋了,他們不相信有哪家書社會願意出版一個波蘭無名者的奇幻小說。

薩普科夫斯基這警惕的小眼神仿佛是在說:“你丫的不會也是因為遊戲才來買我的書吧!?”

結果呢,薩普科夫斯基又一次證明了世俗目光的短淺,他最終寫就了巫師五部曲的長篇巨制,而且是在短短五年內就完成了這一驚人成就,平均一年一部,他不想讀者等得太久,因為他還記得有一年在蒙特利爾的書店裡聽老闆說最新一集的《安伯編年史》還沒出時,他有多麼的失望。

都說薩普科夫斯基是波蘭的托爾金,這話還真沒說錯,如果早生幾十年,他一定是與托爾金並稱於世的奇幻大師。而在現實生活中,他與當世大師喬治·馬丁還真是惺惺相惜的老相識。“我們是好朋友,我們在一次談笑風生,吹了無數瓶啤酒。”巧合的是,兩人居然同歲,而且兩人的寫作速度一樣快到飛起。

當世另一位奇幻大師喬治·馬丁也以寫書快著稱

空手套“白狼”

老爺子說他現在已不記得當時怎樣就同意了CD Projekt的請求,“他們帶了一個大袋子來,裡面都是錢。”不過根據CDP聯合創始人Iwinski的說法,這筆錢並不多。

在薩普科夫斯基看來,遊戲是個很愚蠢的玩意,他今生唯一的遊戲體驗,就是在一台很破舊的電視主機上射殺一些火星人。“玩這個還不如打打牌,喝喝伏特加。殺外星人真的是太無聊了,而且我的觀點至今未變:遊戲這東西蠢得要死。”

因此他沒把這次合作太當回事,之所以沒有一口推掉,是因為這橫豎是筆送上門的買賣,不要白不要。至於CDP怎麼搗鼓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他本人則秉承“不互訪,不提供諮詢,不關注”的三不管原則,最多幫忙寫點過場注解什麼的。

如此看來,之前坊間所謂“老爺子不允許遊戲直接延續小說劇情”的說法是不嚴謹的,他並不是害怕遊戲會破壞小說的體系結構,他只是不想在這上面多勞神罷了。試想,如果他允許CDP沿用小說的設定,那他還不得盯緊點,那樣的話,他就當不了甩手掌櫃,過不了清閒日子了。

如果說薩普科夫斯基是巫師之父,那麼Iwinski就是巫師之母

但遊戲畢竟擴大了他本人的知名度,當有人問他“遊戲有沒有給你帶來好處?”他的回答是“有啊,遊戲給我帶來了多少好處,我就給遊戲帶來了多少好處。你們都說遊戲讓我出名,我還說我用我的故事和角色讓遊戲出名呢!”

當《巫師》1代在2007年推出並一炮而紅後,事情開始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一些出版社為了吸引更多的讀(wan)者(jia),開始瘋狂重版老爺子的小說,並配上了遊戲相關的封面插圖和宣傳標語,這也是後來引發無數誤解的根源。

書商把水給攪渾了,遊戲和原著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以至於發生倒轉。這在波蘭國內還不是問題,畢竟薩普科夫斯基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在西方讀者那裡,種種黑白顛倒的說法讓老爺子感覺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每當有人問他的小說是不是改編自遊戲時,他的反應都特別大,他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問候語”都送給對方。不要忘了,他可是會說多國語言的旅行商人喲。

老爺子會說多國語言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他一眼就能看出那些翻譯版本的好壞。

十年來,他的耳朵都被諸如此類的問題磨出了老繭。如果有人問,你知道《巫師》嗎?肯定會有人搶著回答,就是那個著名的遊戲嘛!可如果再問,那你知道他的作者嗎?多半會是一片沉默吧。當然,要只是沉默倒還罷了,若是有人回答“Somebody”,那還不得把他肺都氣炸了,所以你完全能夠理解老爺子這些年來的尷尬與無奈。

如果遊戲能為老爺子帶來豐厚的報酬,或許多少還能彌補他心靈上的創傷,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我當時太天真了,我把版權一次性打包全賣給他們了。CDP的人本來向我提出的是一定比例的利潤分成,但我說‘不行,我的錢要一次性付清’。我真是蠢到家了,我完全不相信他們能取得那樣的成功。但是誰又能預測得到呢?我又沒開天眼。老小孩

老爺子表面上雖然各種不爽,刻薄言論一大堆,但他內心深處還是很大度的,他從未要求CDP多給自己補償就是明證。那些看似刻薄的言論,只不過是他比較習慣這樣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表達方式,說他是憤世嫉俗也好,說他是真性情也罷,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小。

真正跟這位老小孩接觸下來,你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有娛樂精神的人,段子不斷。如果你讀過他的小說,更會發現他的這種幽默感始終貫穿於全書。他知道媒體和吃瓜群眾喜歡聽什麼,他就說給他們聽唄,反正他也沒說過自己是什麼聖人。他不但噴別人,認起真來連自己都噴,比如他說自己犯傻被CDP空手套白狼,明顯就是自黑嘛。一個有如此大智慧的人,又怎會在意別人給他貼上“出格”“尖刻”“頑固”“孤傲”的標籤呢?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大概老爺子做夢也沒想到《巫師3》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功吧,這讓已古稀之年的他對遊戲的態度開始有所轉變。是的,他確實說過遊戲是“愚蠢的玩意”,只是因為他本人不玩遊戲,也不瞭解遊戲,但這並不表示他痛恨遊戲和遊戲玩家,所以即使有人拿著遊戲盒找他簽名,他也從不拒絕。

“小孩子不懂事,我還能比他更不懂事?看著他們排著長長的隊,也是不容易。我不是那麼不明事理的人。”

他真正反對的,其實是那些屁都不懂,還喜歡在他面前大放厥詞的大傻叉,這種人不知哪來的優越感,成天發表“要是沒有遊戲,哪會有你的今天”之類明顯缺乏教養的言論。

最後一個待解之謎

如此看來,圍繞這位波蘭個性作家的種種說法,比如“不准遊戲延續小說劇情”、“不願與玩家為伍”之類的秘(chuan)聞(yan)都得到了澄清。現在還剩最後一個秘密不知是真是假了:他真的說過不想再續寫《巫師傳奇》的故事了嗎?

“沒這回事,我會寫的。”

“一定會。”

本文編譯整理自eurogamer對Andrzej Sapkowski的採訪。

關注“遊戲研究社”後發送關鍵字“巫師”或“獵魔人”,可獲得進一步系列趣文:《關於波蘭“國民遊戲”的10個秘密》。

但受到了如此廣泛的讚譽和認可,他不想寫都不行了,讀者還不得把他給撕了。於是他先是寫了一些零敲碎打的短篇小說並集結出版,在得到越來越多的支援後,老爺子決定動筆寫一部真正的史詩大作,人們都以為他瘋了,他們不相信有哪家書社會願意出版一個波蘭無名者的奇幻小說。

薩普科夫斯基這警惕的小眼神仿佛是在說:“你丫的不會也是因為遊戲才來買我的書吧!?”

結果呢,薩普科夫斯基又一次證明了世俗目光的短淺,他最終寫就了巫師五部曲的長篇巨制,而且是在短短五年內就完成了這一驚人成就,平均一年一部,他不想讀者等得太久,因為他還記得有一年在蒙特利爾的書店裡聽老闆說最新一集的《安伯編年史》還沒出時,他有多麼的失望。

都說薩普科夫斯基是波蘭的托爾金,這話還真沒說錯,如果早生幾十年,他一定是與托爾金並稱於世的奇幻大師。而在現實生活中,他與當世大師喬治·馬丁還真是惺惺相惜的老相識。“我們是好朋友,我們在一次談笑風生,吹了無數瓶啤酒。”巧合的是,兩人居然同歲,而且兩人的寫作速度一樣快到飛起。

當世另一位奇幻大師喬治·馬丁也以寫書快著稱

空手套“白狼”

老爺子說他現在已不記得當時怎樣就同意了CD Projekt的請求,“他們帶了一個大袋子來,裡面都是錢。”不過根據CDP聯合創始人Iwinski的說法,這筆錢並不多。

在薩普科夫斯基看來,遊戲是個很愚蠢的玩意,他今生唯一的遊戲體驗,就是在一台很破舊的電視主機上射殺一些火星人。“玩這個還不如打打牌,喝喝伏特加。殺外星人真的是太無聊了,而且我的觀點至今未變:遊戲這東西蠢得要死。”

因此他沒把這次合作太當回事,之所以沒有一口推掉,是因為這橫豎是筆送上門的買賣,不要白不要。至於CDP怎麼搗鼓那是他們自己的事,他本人則秉承“不互訪,不提供諮詢,不關注”的三不管原則,最多幫忙寫點過場注解什麼的。

如此看來,之前坊間所謂“老爺子不允許遊戲直接延續小說劇情”的說法是不嚴謹的,他並不是害怕遊戲會破壞小說的體系結構,他只是不想在這上面多勞神罷了。試想,如果他允許CDP沿用小說的設定,那他還不得盯緊點,那樣的話,他就當不了甩手掌櫃,過不了清閒日子了。

如果說薩普科夫斯基是巫師之父,那麼Iwinski就是巫師之母

但遊戲畢竟擴大了他本人的知名度,當有人問他“遊戲有沒有給你帶來好處?”他的回答是“有啊,遊戲給我帶來了多少好處,我就給遊戲帶來了多少好處。你們都說遊戲讓我出名,我還說我用我的故事和角色讓遊戲出名呢!”

當《巫師》1代在2007年推出並一炮而紅後,事情開始朝著失控的方向發展。一些出版社為了吸引更多的讀(wan)者(jia),開始瘋狂重版老爺子的小說,並配上了遊戲相關的封面插圖和宣傳標語,這也是後來引發無數誤解的根源。

書商把水給攪渾了,遊戲和原著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以至於發生倒轉。這在波蘭國內還不是問題,畢竟薩普科夫斯基是個家喻戶曉的名字,但在西方讀者那裡,種種黑白顛倒的說法讓老爺子感覺受到了一萬點傷害。

每當有人問他的小說是不是改編自遊戲時,他的反應都特別大,他恨不得把所有知道的“問候語”都送給對方。不要忘了,他可是會說多國語言的旅行商人喲。

老爺子會說多國語言還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他一眼就能看出那些翻譯版本的好壞。

十年來,他的耳朵都被諸如此類的問題磨出了老繭。如果有人問,你知道《巫師》嗎?肯定會有人搶著回答,就是那個著名的遊戲嘛!可如果再問,那你知道他的作者嗎?多半會是一片沉默吧。當然,要只是沉默倒還罷了,若是有人回答“Somebody”,那還不得把他肺都氣炸了,所以你完全能夠理解老爺子這些年來的尷尬與無奈。

如果遊戲能為老爺子帶來豐厚的報酬,或許多少還能彌補他心靈上的創傷,可事實完全不是這樣。

“我當時太天真了,我把版權一次性打包全賣給他們了。CDP的人本來向我提出的是一定比例的利潤分成,但我說‘不行,我的錢要一次性付清’。我真是蠢到家了,我完全不相信他們能取得那樣的成功。但是誰又能預測得到呢?我又沒開天眼。老小孩

老爺子表面上雖然各種不爽,刻薄言論一大堆,但他內心深處還是很大度的,他從未要求CDP多給自己補償就是明證。那些看似刻薄的言論,只不過是他比較習慣這樣一種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表達方式,說他是憤世嫉俗也好,說他是真性情也罷,其實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小。

真正跟這位老小孩接觸下來,你會發現他其實是一個很有娛樂精神的人,段子不斷。如果你讀過他的小說,更會發現他的這種幽默感始終貫穿於全書。他知道媒體和吃瓜群眾喜歡聽什麼,他就說給他們聽唄,反正他也沒說過自己是什麼聖人。他不但噴別人,認起真來連自己都噴,比如他說自己犯傻被CDP空手套白狼,明顯就是自黑嘛。一個有如此大智慧的人,又怎會在意別人給他貼上“出格”“尖刻”“頑固”“孤傲”的標籤呢?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大概老爺子做夢也沒想到《巫師3》能取得這樣大的成功吧,這讓已古稀之年的他對遊戲的態度開始有所轉變。是的,他確實說過遊戲是“愚蠢的玩意”,只是因為他本人不玩遊戲,也不瞭解遊戲,但這並不表示他痛恨遊戲和遊戲玩家,所以即使有人拿著遊戲盒找他簽名,他也從不拒絕。

“小孩子不懂事,我還能比他更不懂事?看著他們排著長長的隊,也是不容易。我不是那麼不明事理的人。”

他真正反對的,其實是那些屁都不懂,還喜歡在他面前大放厥詞的大傻叉,這種人不知哪來的優越感,成天發表“要是沒有遊戲,哪會有你的今天”之類明顯缺乏教養的言論。

最後一個待解之謎

如此看來,圍繞這位波蘭個性作家的種種說法,比如“不准遊戲延續小說劇情”、“不願與玩家為伍”之類的秘(chuan)聞(yan)都得到了澄清。現在還剩最後一個秘密不知是真是假了:他真的說過不想再續寫《巫師傳奇》的故事了嗎?

“沒這回事,我會寫的。”

“一定會。”

本文編譯整理自eurogamer對Andrzej Sapkowski的採訪。

關注“遊戲研究社”後發送關鍵字“巫師”或“獵魔人”,可獲得進一步系列趣文:《關於波蘭“國民遊戲”的10個秘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