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譚姓:同榜弟兄三報捷一庭父子五登朝

【您貴姓·第十六期】譚姓

譚姓在魏晉之後大舉南遷, 形成南方望族, 並稱盛於湖廣。 歷史上, 譚姓名賢眾多, 忠孝賢能之士不斷, 文韜武略之才輩出。 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 力致改革, 戊戌變法, “六君子”血灑京城。 他在被殺前吟詩:“我自橫刀向天笑, 去留肝膽兩昆侖”, 實現了他“為人樹起脊樑鐵, 把卷撐開眼海銀”的夙願。 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譚姓族群的濟世為民, 尚勇為剛的精神品質。

據玉林市公安局統計, 截至2016年底, 玉林市譚姓戶籍人口數為51876人。 譚姓人剛柔相濟的性格, 濟世為民的社會擔當和興經重教的家族風範,

給人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得姓始祖

譚姓始祖, 中國古代政治家、軍事家譚子。

譚氏圖騰

姓氏來源

譚姓人主要出自姒姓, 其他來源(少數民族和談氏避諱改姓)人數較少。 相傳堯時中原洪水氾濫, 禹治水成功後, 舜賜姒姓給禹。 周朝初分封諸侯時, 姒姓的一支以軍功獲封于譚國(今山東省章丘縣西), 爵位為子。 這支姒姓的後人以國為姓。

春秋初期, 齊桓公稱霸諸侯, 于周莊王四年(西元前683年)吞併了譚國。 譚國國君逃亡到莒國(今山東莒縣)。 留在故國的子孫就以國為氏, 稱譚氏。 山東譚氏史稱譚氏正宗。

譚氏開姓始祖是中國古代政治家、軍事家譚子。 山東省章丘市龍山鎮城子崖是譚姓的發源地。 據最新人口統計資料, 譚姓人口約409萬, 排名第65位, 占全國漢族人口的0.34%。

堂號:善斷堂、濟南堂、弘農堂。

郡望:濟陽郡、齊郡、弘農郡、光裕堂。

語言習俗

玉林市譚氏語言主要有二:一是桂東南粵語方言, 二是客家話;習俗主要有二:一是桂東南漢人移民習俗, 二是客家人習俗。

譚氏人口

玉林市譚氏約有22個宗支, 分居在7個縣(市、區)及玉東新區約63個鄉鎮、140多個村。 據玉林市公安局統計, 截至2016年底, 玉林市譚姓戶籍人口數為51876人。 最早遷入玉林市的宗支是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一支, 定居玉林市745年。

遷玉最早宗支始祖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三十是遷入玉林市譚氏最早宗支始祖,

元朝初年從廣東省南雄縣珠璣巷遷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

遷玉最早村莊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是譚姓族群聚集的地方。 (譚村提供)

興業縣石南鎮譚村是譚姓遷居玉林市最早村莊。 元朝初年從廣東省南雄縣珠璣巷遷入,

定居譚村745年。 譚村坐落在興業縣城東面, 現有人口3000多人, 譚姓人口1900多人。 現居住在興業、玉州、福綿各鄉鎮譚姓大多從譚村遷出, 玉林市周邊縣市部分譚姓從譚良村遷出, 現遷居村莊逾100個, 宗親人數超4萬人。

遷玉最早宗支宗祠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宗祠是遷入玉林市譚姓最早宗支宗祠, 2016年建成,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三進五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仿古磚,琉璃瓦,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氣勢恢宏。

各宗支分佈情況及遷徙路線

北流市譚氏有5個宗支,分居在平政、六麻、六靖等16個鄉鎮,人口約1.3萬人。廳級幹部譚世建,局長譚永健,民營醫院老闆譚寶、電子廠老闆譚寶良、制衣廠老闆譚家偉、退休幹部譚紹仁等,是北流市譚氏的傑出代表。

最早遷入北流市的宗支是平政鎮嶺垌村一支,原籍湖廣省波州府(今湖南省),明朝景泰四年,前輩帶兵駐紮廣東省惠州府博羅縣楓木社,後譚志高、譚志亮兄弟奉旨帶兵剿匪,駐紮在北流縣六麻甲洋埇邨,數年後遷移到平政鎮嶺垌村置業定居,明末清初子孫遷居北流各鄉鎮和周邊縣市,至今已500多年。

容縣譚氏主要有1個宗支,分居在石寨、松山、浪水等7個鄉鎮的15個村,人口約5000人。原容縣政府調研員譚志才,中校譚羽,房地產老闆譚延東,農副產品開發商譚緒貴、譚茂喜,五金廠老闆譚傑,民營醫院老闆譚廣森等,是容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石寨鎮霞煙村一支,明朝隆慶年間從廣東肇慶遷移到石寨鎮霞煙村,至今約470多年。

博白縣譚氏主要有2個宗支,分居在博白鎮、英橋、沙陂等12個鄉鎮的15個村,人口約5100多人。中國中核公司廣西分公司總經理譚榮澤、廣東省湛江嶺南大學教授譚榮波、原博白縣法院院長譚勳仁、原興業縣副縣長譚少州、原博白縣教育局局長譚錫英、原合浦縣移民局局長譚錫初、北海市房地產老闆譚波、北海市土建工程老闆譚華、北海市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沾河等,是博白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英橋鎮本衙村一支,明朝弘治年間,從福建漳州府佃田縣豬子街瓦子巷遷移到博白高街坡,後到英橋鎮本衙村開創永久家業,至今已500多年。

陸川縣譚氏有4個宗支,分居在平樂、溫泉、大橋等8個鄉鎮的35個村,人口約3萬人。清朝舉人譚欽、譚紹洛,貢生譚精一,當代福建省公安局紀委書記譚增生、百色市副市長譚錫春、合山礦務局局長譚光林、柳州機械廠黨委書記譚斌、貴港市文聯主席譚濤、原玉林地區行署譚垂源、原陸川縣副縣長譚錫勳、廣西國土廳譚治清、廣西氣象局譚龍,大學教授譚海文、譚麗林,高級工程師譚鏡昌,建築老闆譚陸、譚光德,運輸老闆譚光義,汽車銷售老闆譚勝,職業教育老闆譚增光,電信工程老闆譚鎮超,工程機械銷售老闆譚日桂等,是陸川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大橋鎮華蘭山村一支,明朝萬曆年間從廣東省南雄縣遷居大橋鎮華蘭山村,至今已400多年。

興業縣譚氏主要有一個宗支,分居在石南、葵陽、城隍等13個鄉鎮的50多個村,人口約4萬人。明朝抗清勇士、南明忠勇大夫、太僕寺卿譚榮,解元譚汝試,欽賜進士譚汝謹、譚汝讓,交趾大灣縣巡檢譚球;清朝進士譚有德、欽賜進士譚如海,標統譚樹典;民國少將譚禮勳(國維),公費留學生譚仁勳、譚義勳;當代玉林地區教育局黨組書記譚鑒茂,作家譚鑒堯(談路),工藝大師譚俊,清華大學畢業生譚曉、譚欣欣,房地產老闆譚曉,企業家譚模軍、譚啟柱、譚鴻斌、譚鑒德、譚烈成,興業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會長譚竹成等,是興業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石南鎮譚良村一支,元朝初年從廣東省南雄縣珠璣巷遷移到石南鎮譚良村,至今已745年。

玉州區譚氏有4個宗支,人口約4700人,分居在5個鄉鎮(社區),15個村(街)。清朝雍正乙卯科武舉譚為俊、民國中將譚何易,當代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譚世文、譚麗妮,大學教授譚達先、譚丕森、譚丕勇、譚承德,高級工程師譚丕權、譚丕錦、譚世明、譚世聰、譚大忠、譚明高、譚世義、譚世球,名中醫譚治平,建材老闆譚烈強,房地產老闆譚燕深等,是玉州區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南江街道充口嶺一支,清朝康熙年間從廣東省順德遷居玉林,至今已350多年。

福綿區譚氏有3個宗支,分居在1個鄉鎮、3個村,人口約300人。最早遷入宗支是成均鎮馬地村一支,從興業縣譚良村遷入,遷入時間不詳。

玉東新區譚氏有2個宗支,人口約1600人,分居在2個村。電動車製造老闆譚小松、譚海鋒等是玉東新區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茂林鎮秀水村一支,明朝從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遷入,至今500多年。

族群大事記

1.清朝順治4年,清廷派鄧之禎任興業縣知縣。譚良村譚榮(何以尚女婿)以祖孫父子皆受明朝國恩、親人譚汝訓為保衛興業縣城戰死為由,聚集族人,攻克縣城,殺死知縣鄧之禎,接受南明朝廷嘉獎為忠勇大夫、委任為太僕寺卿,主持縣事,徵集錢糧,資助南明朝廷。順治8年(1651年)清廷以謀逆論,先由鬱林州官誘殺譚榮及親信,農曆七月十三晚,派兵包圍譚良村,瘋狂屠村,譚氏居民“死傷過半”,祠堂、住宅被毀,倖免者部分移居它村避禍,落業於各地。

2.明清兩朝,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為本族名人建造了六坊十祠。六牌坊:登雲坊、經魅坊、賢良坊、鄉賢坊、兩個節孝坊。十祠堂:賢良祠、大夫祠、篆公祠、鄉賢祠、推官祠、文林祠、孝子祠、蔫馨堂、西省祠、灣山祠。

3.清朝光緒戊子冬,鬱博北陸興五屬譚氏宗祠在城區鬱林貢院左邊建成。宗祠一廊三進三開,兩邊建有生活設施房和鋪面。占地,南北長九丈五尺六寸,東西長四丈六尺三寸二分。建築費用六千餘貫。宗祠供奉鬱博北陸興五屬譚氏祖宗,為後人到玉林辦事提供食宿等服務。

家族名人

譚有德(生卒年不詳),字崇之,號鑒亭,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人,譚三十第15代孫,清朝乾隆十六年辛未科進士,正五品官銜。歷任貴州黎平、開泰知縣,廣東新興、臨高、西寧、東莞、廣寧、感恩、昌化知縣,連州、廣州同知,惠州、海防、南雄知府。

譚汝試(1554年—1606年),字惟譽,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人,譚三十第11代孫,明朝萬曆壬午科解元。曾任桐城教諭。著名孝子。

譚何易(1897年—1962年),玉州區南江街道充口嶺村人,譚舒量第8代孫,民國陸軍中將。譚何易畢業于中央軍校南寧分校第一期。後在桂系軍隊中服役。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兵團副司令官等職。1949年率殘部退越南。1953年赴臺灣。後任國民政府國防部中將高參。

譚禮勳(1901年—1992年),號國維,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人,譚三十第22代孫,國軍少將師長。譚禮勳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公費赴日本帝國陸軍大學深造,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1949年赴臺灣。

譚世文(1923年—1988年),玉州區玉城街道攀龍裡人,譚凝彥第8代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土壤系,從教50多年,歷任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他主持的兩個科研專案,分別獲國家農業部科學進步二等獎、三等獎。

譚達先(1925年—2008年),玉州區南江街道充口嶺村人,譚舒量第9代孫,博士,大學教授,中國民間文學大師。195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先後在中山大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的大學任教,出版專著41本。

博白縣沙陂鎮石鋪村譚氏宗祠。

本姓人自評

譚姓人給我最深的印象是興經重教。始祖當年管理譚國,就是以發展經濟為中心,把譚國建設成西周的一顆明珠。玉林市譚氏在發展經濟方面也不乏亮點。從明朝到民國,興業縣譚良村譚氏農、工、商結合抓經濟,改“輕工輕商、耕讀傳家”為“興工興商、耕讀傳家”,家族富裕,人才濟濟。其次是重視教育。譚氏是廣西目前為數不多、省縣村三級同時獎學的姓氏。廣西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每年統一獎勵考上本科的譚氏子弟。玉林市大部分縣(市、區)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每年也統一獎勵考上大學的譚氏子弟。大部分譚氏宗支,每年以宗族為單位,獎勵家族品學兼優的各年段譚氏子弟。發展經濟、重視教育是譚氏歷代人才輩出的主要原因。

〔廣西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族務監督委員會常務副主席、玉林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常務副會長 譚啟成〕

專家點評

譚姓在魏晉之後大舉南遷,形成南方望族,並稱盛於湖廣。歷史上,譚姓名賢眾多,尤其在民國,先後有民主革命者譚人鳳,有民國政府主席、行政院長譚延闓,推動了國民革命。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力致改革,戊戌變法,“六君子”血灑京城。他在被殺前吟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實現他“為人樹起脊樑鐵,把卷撐開眼海銀”的夙願。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譚姓族群的濟世為民、尚勇為剛的精神品質。

玉林自宋以來即為嶺南一都會,商品生產和流通較為發達。在粵商文化的影響下,玉林譚氏族群率先興農興工興商,講求實利,興辦商業和實業,推動了玉商文化的轉型與發展。他們不僅興辦商業一條街,而且到南寧、廣州創辦實業。在香港合資創建“三光布廠”,生產“石礙塔”牌棉布,產品暢銷粵港澳和東南亞,開創了玉林人在海外投資開工廠的先河。

玉林譚氏族群商業意識濃厚,得益於歷來重視“興經重教、耕讀傳家”的薰陶。他們堅守古人譚子的“發展經濟,尊王抑霸;平等互利,共謀發展”的理念,培養勤勞聰慧、勇於開拓、興工興商的人才。做到崇力尚勇為剛、淳樸憨直為柔,剛柔相濟,興經重教。民國時就資助族人外出求學和出國留學,形成風尚。民國時期,玉州區譚何易歷任團、師、軍長和兵團副司令,先後率部參加上海保衛戰、台兒莊戰役,抗擊日軍的侵犯。譚達先在國內外數間大學任教,進行數十年民間文學研究,寫出專著40多部,成為中國民間文學大師,為發展和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貢獻了力量。

(玉林市客家海外聯誼會副秘書長趙彥行)

同榜弟兄三報捷 一庭父子五登朝

在采寫譚姓的過程中,我們翻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拜訪了瞭解譚姓情況的人士,深入到玉林市各縣市區譚姓聚居的村莊採訪,和譚姓各宗支代表座談。譚姓人剛柔相濟的性格、濟世為民的社會擔當和興經重教的家族風範,給我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玉林市譚氏,700多年來,忠孝賢能之士不斷,文韜武略之才輩出,給我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一個卓爾不群的小國

譚國是周朝分封的一個小諸侯國,位於今山東省中部,南倚泰山山地北緣,北臨黃河南岸,西至長清縣廣裡,東至長白山與鄒平、臨淄為界。東為齊國,南為魯國,西為衛國,西南為遂國,北為燕國。譚國“蓋青濟之喉襟,登泰萊之要衝”,前控群山,蜿蜒其南界為屏障;後攬河澤,北扼滔滔黃河之天險,素為戰略要地。

譚國獨具丰姿,卓爾不群,是西周的一顆明珠。譚國的制陶業、農業、釀酒業和畜牧業在各諸侯國中遙遙領先。製作的黑陶舉世聞名,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殼,精巧玲瓏、奇妙絕倫,堪稱古代工藝品之瑰寶,其中蛋殼黑陶器為稀世珍品。農業,以精耕細作為特色,生產工具先進,農作物以粟類等旱地作物為主,也種植水稻、小麥、高粱、稷等,物產豐富。農業的發展,帶來了釀酒業的繁榮,中華民族酒文化與譚氏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譚國故城出土的酒器,充分認證了譚國人的制酒技術和發達的制酒業。家畜飼養業很發達,以豬、雞、狗、馬、牛、羊為主。漁獵經濟佔有一定比重。玉器加工、採礦、冶煉等手工業也已初具規模。鑄造的《父已鹵》《父已爵》《覃父已》《亞中覃父乙》《共覃父乙》等青銅器十分精美。井的發明與利用,使進入高度密集聚居區的人們,無須奔波於河流之濱,便可方便地獲得生產和生活用水,並使對農田的擴大灌溉成為可能。譚國的都城城子崖南北長530米,東西寬430米,總面積22.79萬平方米,居住人口不少於1.5萬人。譚國地域內共發現古遺址近百處,巡檢遺址、七郎院遺址、東澗溪遺址、候家遺址、馬安遺址、西鵝莊遺址等文化遺存,可謂豐富至極。都城周圍20餘公里的範圍內,遠近不同地分佈著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同時代遺址,如燦爛的群星映托著都城,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和鄉邑、村落分級構成的政治地理結構和嚴密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人口高度密集,生產日益擴大,經濟繁榮,國內有士農商工賈五業之民,雖為小國,卻有大國之風。

一位頗有建樹的國君

譚國的國君、譚氏始祖譚子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在譚國建立了政權嚴密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致力於發展經濟,把都城建設成中國古代的一顆明珠。在大國諸侯以強欺弱、爭奪霸主的春秋時代,他首次提出了“尊王抑霸”的政治主張,得到了眾多中小國家的一致回應和支援。周平王東遷後,譚子極力宣導“抑曲扶直、激濁揚清”的政治口號,不參與大國諸侯強加的聯盟,積極主張大小國家均應和平共處,睦鄰友好,平等互利,共謀發展。西元前684年,他指揮了著名的反侵略戰爭——譚國都城保衛戰,使侵略者聞風喪膽。避莒後周王不去其爵,“蓋因譚無取滅之道,是為大國橫逆所加”。

譚子“發展經濟、尊王抑霸、和平共處、共謀發展”的思想和英勇善戰的實力,開創了“剛柔相濟、濟世為民”的譚氏文化基本特徵。其“崇力尚勇”是為剛,“淳樸憨直”是為柔;“好勝尚氣”、不信邪、不畏強暴的慓悍而倔強是譚氏人精神的本質。“剛柔相濟、濟世為民”的譚氏精神,在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譚嗣同身上得到極好的體現,他著書立說,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戊戌變法失敗後慷慨赴死。譚子治國理政的才能,在戰國的譚拾子,民國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譚延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等身上得到極好的傳承。譚子英勇善戰的能力,在明朝抗倭名將譚綸、清朝太平天國慕王譚紹光,共和國大將譚政,中將譚冠三、譚希林等身上得到極好的傳承。

一個人才輩出的姓氏

玉林市譚氏人數不多,但人才輩出。

玉州區南江街道鎮忠社區充口嶺譚氏,清朝康熙年間從廣東順德遷居玉林,子弟勤勞向上、尚武崇文,清朝出了武舉1人,民國出了中將1人、校官5人,當代出了博士2人,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18人。中將譚何易曾是民國將星,民間文學大師譚達先著作等身。

玉州區玉城街道南觀社區攀龍裡譚氏,清朝雍正年間從廣東高明遷居玉林,子弟勤勞聰慧,家族宣導工讀傳家,民國以來,有近70人考上大學,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人。

容縣浪水鎮步竹堂村譚氏,現只有110多人,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已有15人考上大學,3人考上大專。

興業縣城隍鎮鎮南村三江自然村譚氏,從車田村遷出,現連戶籍在外的譚氏後人也只有兩百多人,家族尊師重教、耕讀傳家,1950年以來,已有46人考上大學、3人考上中專,家家都有大學生,譚欣欣畢業于清華大學,譚鳳奎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譚鑒周畢業于湖南大學,現有大學教授5人、研究生3人。三江自然村考上大學的比率是比較高的。

陸川縣譚氏子弟在考場上不甘人後。米場鎮平樂山村譚氏只有400多人,1950年以來有100多人考上大中專院校;溫泉鎮珠龍塘村譚氏只有300多人,1950年以來有50人考上大中專院校;大橋鎮木威塘村譚氏,1950年以來已有150人考上大中專院校。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元朝初年從廣東省南雄縣遷來,家族興農、興工、興商,尊師重教,忠孝賢能之士不斷,文韜武略之才輩出。明清兩朝,有科舉進士1人,欽賜進士3人,舉人(貢生)56名,秀才142人,入士為官30人,其中五品以上4人。民國時期,有少將1人,公費留學生3人,大學生20多人。1950年以來,有大中專生400多人,縣團級以上幹部20多人。

明朝萬曆四年丙子科,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賚考中鄉試副榜,任河南祚城縣教諭。其子譚汝誠、譚汝試、譚汝諴萬曆十年壬午科同考中舉人,譚汝試名列第一,為解元。譚汝誠任四川宜賓知縣、貴州思州府推官,福建監運司;譚汝試任桐城縣教諭,推升內翰;譚汝諴任浙江上虞主簿,雲南大理衛經歷。另一個兒子譚汝訓任廣西靈川縣訓導、廣東翁源縣教諭、四川重慶府教授。譚賚父子為譚良村譚氏家族創下了“同榜弟兄三報捷,一庭父子五登朝”的輝煌。

一條村工業品商業街

現在我們遊覽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古堡,200米長的村巷兩旁古宅林立,殘垣斷壁,滿眼蕭條。我們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繁榮三個朝代、玉林市罕見的古代村級工業品商業街。

明朝中期,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已發展成大村。村民除耕田種地外,許多家庭業餘紡紗織布,挑到街上出賣。豐厚的手工業收入,催富許多家庭,加上村裡官宦人家日多,譚良村聚奎閘門內豪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聚奎胡同終日車水馬龍。需求催生供給,聚奎胡同農貿市場自然形成。而後,有些紡織戶開始在聚奎胡同賣自家織布,一些商人也把棉花、棉紗等運到聚奎胡同出賣,聚奎胡同漸漸變成以棉花、紗線、布匹交易為主的村級市場,人稱紗街。紗街在譚良村的形成,為棉花、紗線、布匹等紡織品交易節省了運費、攤位費、稅金,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利潤空間,大大推動了譚良村紡織業的發展和紡織產業鏈的延伸,染布業開始在譚良村出現,染料交易加入紗街,紗街貿易更加興旺。到了清朝,譚良村的紡織印染業又催生了藍靛種植、漚制、買賣產業,藍靛成為紗街貿易的大宗商品,不少梧州、佛山、廣州的大商人直接到譚良村紗街大批訂購藍靛。同時,運來紗線等在紗街出售,紗街更加繁榮。譚良村農貿市場從紗街遷到彎山街,紗街專營紗線和染料等工業品。紗街的繁榮除了戰亂和災禍短時中斷外,歷時三個朝代,經久不衰,從明朝一直延伸到民國。

譚良村的紡織印染業和市場貿易,不但給譚良村人帶來了豐厚的財富,也影響了譚氏子孫的思想和人生。譚良村譚氏子弟譚仁勳,1931年獲得公費留學日本資格,他選擇了東京高等職業學校紡織科就讀。1935年畢業回國,先後在南寧、廣州、香港開設大型紡織印染廠,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中國的紡織事業,成為民國嶺南小有名氣的紡織工業家。

一個自然村同時擁有農貿和工貿兩條商業街,在玉林市絕無僅有,充分反映了在輕工輕商、崇尚“耕讀傳家”的封建農耕時代,譚良村村民對工業、商業的高度重視。譚良村譚氏通過經營農業、工業和商業創造財富,又運用財富培養人才,人才又創造財富,“財富”和“人才”演繹了譚良村譚氏幾百年的輝煌。(撰稿/攝影:吳毅農)

原標題:【您貴姓】譚姓:同榜弟兄三報捷一庭父子五登朝

2016年建成,占地面積800多平方米,三進五開,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仿古磚,琉璃瓦,雕樑畫棟,古色古香,氣勢恢宏。

各宗支分佈情況及遷徙路線

北流市譚氏有5個宗支,分居在平政、六麻、六靖等16個鄉鎮,人口約1.3萬人。廳級幹部譚世建,局長譚永健,民營醫院老闆譚寶、電子廠老闆譚寶良、制衣廠老闆譚家偉、退休幹部譚紹仁等,是北流市譚氏的傑出代表。

最早遷入北流市的宗支是平政鎮嶺垌村一支,原籍湖廣省波州府(今湖南省),明朝景泰四年,前輩帶兵駐紮廣東省惠州府博羅縣楓木社,後譚志高、譚志亮兄弟奉旨帶兵剿匪,駐紮在北流縣六麻甲洋埇邨,數年後遷移到平政鎮嶺垌村置業定居,明末清初子孫遷居北流各鄉鎮和周邊縣市,至今已500多年。

容縣譚氏主要有1個宗支,分居在石寨、松山、浪水等7個鄉鎮的15個村,人口約5000人。原容縣政府調研員譚志才,中校譚羽,房地產老闆譚延東,農副產品開發商譚緒貴、譚茂喜,五金廠老闆譚傑,民營醫院老闆譚廣森等,是容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石寨鎮霞煙村一支,明朝隆慶年間從廣東肇慶遷移到石寨鎮霞煙村,至今約470多年。

博白縣譚氏主要有2個宗支,分居在博白鎮、英橋、沙陂等12個鄉鎮的15個村,人口約5100多人。中國中核公司廣西分公司總經理譚榮澤、廣東省湛江嶺南大學教授譚榮波、原博白縣法院院長譚勳仁、原興業縣副縣長譚少州、原博白縣教育局局長譚錫英、原合浦縣移民局局長譚錫初、北海市房地產老闆譚波、北海市土建工程老闆譚華、北海市生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譚沾河等,是博白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英橋鎮本衙村一支,明朝弘治年間,從福建漳州府佃田縣豬子街瓦子巷遷移到博白高街坡,後到英橋鎮本衙村開創永久家業,至今已500多年。

陸川縣譚氏有4個宗支,分居在平樂、溫泉、大橋等8個鄉鎮的35個村,人口約3萬人。清朝舉人譚欽、譚紹洛,貢生譚精一,當代福建省公安局紀委書記譚增生、百色市副市長譚錫春、合山礦務局局長譚光林、柳州機械廠黨委書記譚斌、貴港市文聯主席譚濤、原玉林地區行署譚垂源、原陸川縣副縣長譚錫勳、廣西國土廳譚治清、廣西氣象局譚龍,大學教授譚海文、譚麗林,高級工程師譚鏡昌,建築老闆譚陸、譚光德,運輸老闆譚光義,汽車銷售老闆譚勝,職業教育老闆譚增光,電信工程老闆譚鎮超,工程機械銷售老闆譚日桂等,是陸川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大橋鎮華蘭山村一支,明朝萬曆年間從廣東省南雄縣遷居大橋鎮華蘭山村,至今已400多年。

興業縣譚氏主要有一個宗支,分居在石南、葵陽、城隍等13個鄉鎮的50多個村,人口約4萬人。明朝抗清勇士、南明忠勇大夫、太僕寺卿譚榮,解元譚汝試,欽賜進士譚汝謹、譚汝讓,交趾大灣縣巡檢譚球;清朝進士譚有德、欽賜進士譚如海,標統譚樹典;民國少將譚禮勳(國維),公費留學生譚仁勳、譚義勳;當代玉林地區教育局黨組書記譚鑒茂,作家譚鑒堯(談路),工藝大師譚俊,清華大學畢業生譚曉、譚欣欣,房地產老闆譚曉,企業家譚模軍、譚啟柱、譚鴻斌、譚鑒德、譚烈成,興業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會長譚竹成等,是興業縣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石南鎮譚良村一支,元朝初年從廣東省南雄縣珠璣巷遷移到石南鎮譚良村,至今已745年。

玉州區譚氏有4個宗支,人口約4700人,分居在5個鄉鎮(社區),15個村(街)。清朝雍正乙卯科武舉譚為俊、民國中將譚何易,當代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譚世文、譚麗妮,大學教授譚達先、譚丕森、譚丕勇、譚承德,高級工程師譚丕權、譚丕錦、譚世明、譚世聰、譚大忠、譚明高、譚世義、譚世球,名中醫譚治平,建材老闆譚烈強,房地產老闆譚燕深等,是玉州區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南江街道充口嶺一支,清朝康熙年間從廣東省順德遷居玉林,至今已350多年。

福綿區譚氏有3個宗支,分居在1個鄉鎮、3個村,人口約300人。最早遷入宗支是成均鎮馬地村一支,從興業縣譚良村遷入,遷入時間不詳。

玉東新區譚氏有2個宗支,人口約1600人,分居在2個村。電動車製造老闆譚小松、譚海鋒等是玉東新區譚氏的傑出代表。最早遷入宗支是茂林鎮秀水村一支,明朝從江西省吉安府吉水縣遷入,至今500多年。

族群大事記

1.清朝順治4年,清廷派鄧之禎任興業縣知縣。譚良村譚榮(何以尚女婿)以祖孫父子皆受明朝國恩、親人譚汝訓為保衛興業縣城戰死為由,聚集族人,攻克縣城,殺死知縣鄧之禎,接受南明朝廷嘉獎為忠勇大夫、委任為太僕寺卿,主持縣事,徵集錢糧,資助南明朝廷。順治8年(1651年)清廷以謀逆論,先由鬱林州官誘殺譚榮及親信,農曆七月十三晚,派兵包圍譚良村,瘋狂屠村,譚氏居民“死傷過半”,祠堂、住宅被毀,倖免者部分移居它村避禍,落業於各地。

2.明清兩朝,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為本族名人建造了六坊十祠。六牌坊:登雲坊、經魅坊、賢良坊、鄉賢坊、兩個節孝坊。十祠堂:賢良祠、大夫祠、篆公祠、鄉賢祠、推官祠、文林祠、孝子祠、蔫馨堂、西省祠、灣山祠。

3.清朝光緒戊子冬,鬱博北陸興五屬譚氏宗祠在城區鬱林貢院左邊建成。宗祠一廊三進三開,兩邊建有生活設施房和鋪面。占地,南北長九丈五尺六寸,東西長四丈六尺三寸二分。建築費用六千餘貫。宗祠供奉鬱博北陸興五屬譚氏祖宗,為後人到玉林辦事提供食宿等服務。

家族名人

譚有德(生卒年不詳),字崇之,號鑒亭,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人,譚三十第15代孫,清朝乾隆十六年辛未科進士,正五品官銜。歷任貴州黎平、開泰知縣,廣東新興、臨高、西寧、東莞、廣寧、感恩、昌化知縣,連州、廣州同知,惠州、海防、南雄知府。

譚汝試(1554年—1606年),字惟譽,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人,譚三十第11代孫,明朝萬曆壬午科解元。曾任桐城教諭。著名孝子。

譚何易(1897年—1962年),玉州區南江街道充口嶺村人,譚舒量第8代孫,民國陸軍中將。譚何易畢業于中央軍校南寧分校第一期。後在桂系軍隊中服役。歷任營長、團長、旅長、副師長、師長、副軍長、軍長、兵團副司令官等職。1949年率殘部退越南。1953年赴臺灣。後任國民政府國防部中將高參。

譚禮勳(1901年—1992年),號國維,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人,譚三十第22代孫,國軍少將師長。譚禮勳黃埔軍校四期畢業,公費赴日本帝國陸軍大學深造,參加過北伐戰爭、抗日戰爭。1949年赴臺灣。

譚世文(1923年—1988年),玉州區玉城街道攀龍裡人,譚凝彥第8代孫,瀋陽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50年畢業于浙江大學土壤系,從教50多年,歷任教研室主任、研究室主任。他主持的兩個科研專案,分別獲國家農業部科學進步二等獎、三等獎。

譚達先(1925年—2008年),玉州區南江街道充口嶺村人,譚舒量第9代孫,博士,大學教授,中國民間文學大師。1950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先後在中山大學,香港、澳門、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的大學任教,出版專著41本。

博白縣沙陂鎮石鋪村譚氏宗祠。

本姓人自評

譚姓人給我最深的印象是興經重教。始祖當年管理譚國,就是以發展經濟為中心,把譚國建設成西周的一顆明珠。玉林市譚氏在發展經濟方面也不乏亮點。從明朝到民國,興業縣譚良村譚氏農、工、商結合抓經濟,改“輕工輕商、耕讀傳家”為“興工興商、耕讀傳家”,家族富裕,人才濟濟。其次是重視教育。譚氏是廣西目前為數不多、省縣村三級同時獎學的姓氏。廣西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每年統一獎勵考上本科的譚氏子弟。玉林市大部分縣(市、區)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每年也統一獎勵考上大學的譚氏子弟。大部分譚氏宗支,每年以宗族為單位,獎勵家族品學兼優的各年段譚氏子弟。發展經濟、重視教育是譚氏歷代人才輩出的主要原因。

〔廣西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族務監督委員會常務副主席、玉林譚氏文化研究(宗親)會常務副會長 譚啟成〕

專家點評

譚姓在魏晉之後大舉南遷,形成南方望族,並稱盛於湖廣。歷史上,譚姓名賢眾多,尤其在民國,先後有民主革命者譚人鳳,有民國政府主席、行政院長譚延闓,推動了國民革命。近代改良派政治家、思想家譚嗣同,力致改革,戊戌變法,“六君子”血灑京城。他在被殺前吟詩:“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昆侖”,實現他“為人樹起脊樑鐵,把卷撐開眼海銀”的夙願。這些都充分體現了譚姓族群的濟世為民、尚勇為剛的精神品質。

玉林自宋以來即為嶺南一都會,商品生產和流通較為發達。在粵商文化的影響下,玉林譚氏族群率先興農興工興商,講求實利,興辦商業和實業,推動了玉商文化的轉型與發展。他們不僅興辦商業一條街,而且到南寧、廣州創辦實業。在香港合資創建“三光布廠”,生產“石礙塔”牌棉布,產品暢銷粵港澳和東南亞,開創了玉林人在海外投資開工廠的先河。

玉林譚氏族群商業意識濃厚,得益於歷來重視“興經重教、耕讀傳家”的薰陶。他們堅守古人譚子的“發展經濟,尊王抑霸;平等互利,共謀發展”的理念,培養勤勞聰慧、勇於開拓、興工興商的人才。做到崇力尚勇為剛、淳樸憨直為柔,剛柔相濟,興經重教。民國時就資助族人外出求學和出國留學,形成風尚。民國時期,玉州區譚何易歷任團、師、軍長和兵團副司令,先後率部參加上海保衛戰、台兒莊戰役,抗擊日軍的侵犯。譚達先在國內外數間大學任教,進行數十年民間文學研究,寫出專著40多部,成為中國民間文學大師,為發展和傳承優秀中國傳統文化貢獻了力量。

(玉林市客家海外聯誼會副秘書長趙彥行)

同榜弟兄三報捷 一庭父子五登朝

在采寫譚姓的過程中,我們翻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拜訪了瞭解譚姓情況的人士,深入到玉林市各縣市區譚姓聚居的村莊採訪,和譚姓各宗支代表座談。譚姓人剛柔相濟的性格、濟世為民的社會擔當和興經重教的家族風範,給我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玉林市譚氏,700多年來,忠孝賢能之士不斷,文韜武略之才輩出,給我們留下了更深刻的印象。

一個卓爾不群的小國

譚國是周朝分封的一個小諸侯國,位於今山東省中部,南倚泰山山地北緣,北臨黃河南岸,西至長清縣廣裡,東至長白山與鄒平、臨淄為界。東為齊國,南為魯國,西為衛國,西南為遂國,北為燕國。譚國“蓋青濟之喉襟,登泰萊之要衝”,前控群山,蜿蜒其南界為屏障;後攬河澤,北扼滔滔黃河之天險,素為戰略要地。

譚國獨具丰姿,卓爾不群,是西周的一顆明珠。譚國的制陶業、農業、釀酒業和畜牧業在各諸侯國中遙遙領先。製作的黑陶舉世聞名,黑如漆、明如鏡、薄如紙、硬如殼,精巧玲瓏、奇妙絕倫,堪稱古代工藝品之瑰寶,其中蛋殼黑陶器為稀世珍品。農業,以精耕細作為特色,生產工具先進,農作物以粟類等旱地作物為主,也種植水稻、小麥、高粱、稷等,物產豐富。農業的發展,帶來了釀酒業的繁榮,中華民族酒文化與譚氏文化有著不可分割的密切關係,譚國故城出土的酒器,充分認證了譚國人的制酒技術和發達的制酒業。家畜飼養業很發達,以豬、雞、狗、馬、牛、羊為主。漁獵經濟佔有一定比重。玉器加工、採礦、冶煉等手工業也已初具規模。鑄造的《父已鹵》《父已爵》《覃父已》《亞中覃父乙》《共覃父乙》等青銅器十分精美。井的發明與利用,使進入高度密集聚居區的人們,無須奔波於河流之濱,便可方便地獲得生產和生活用水,並使對農田的擴大灌溉成為可能。譚國的都城城子崖南北長530米,東西寬430米,總面積22.79萬平方米,居住人口不少於1.5萬人。譚國地域內共發現古遺址近百處,巡檢遺址、七郎院遺址、東澗溪遺址、候家遺址、馬安遺址、西鵝莊遺址等文化遺存,可謂豐富至極。都城周圍20餘公里的範圍內,遠近不同地分佈著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同時代遺址,如燦爛的群星映托著都城,形成了由中心城市和鄉邑、村落分級構成的政治地理結構和嚴密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人口高度密集,生產日益擴大,經濟繁榮,國內有士農商工賈五業之民,雖為小國,卻有大國之風。

一位頗有建樹的國君

譚國的國君、譚氏始祖譚子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家、軍事家。他在譚國建立了政權嚴密而完整的組織管理體系,致力於發展經濟,把都城建設成中國古代的一顆明珠。在大國諸侯以強欺弱、爭奪霸主的春秋時代,他首次提出了“尊王抑霸”的政治主張,得到了眾多中小國家的一致回應和支援。周平王東遷後,譚子極力宣導“抑曲扶直、激濁揚清”的政治口號,不參與大國諸侯強加的聯盟,積極主張大小國家均應和平共處,睦鄰友好,平等互利,共謀發展。西元前684年,他指揮了著名的反侵略戰爭——譚國都城保衛戰,使侵略者聞風喪膽。避莒後周王不去其爵,“蓋因譚無取滅之道,是為大國橫逆所加”。

譚子“發展經濟、尊王抑霸、和平共處、共謀發展”的思想和英勇善戰的實力,開創了“剛柔相濟、濟世為民”的譚氏文化基本特徵。其“崇力尚勇”是為剛,“淳樸憨直”是為柔;“好勝尚氣”、不信邪、不畏強暴的慓悍而倔強是譚氏人精神的本質。“剛柔相濟、濟世為民”的譚氏精神,在中國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維新派人士譚嗣同身上得到極好的體現,他著書立說,宣傳變法維新,推行新政,戊戌變法失敗後慷慨赴死。譚子治國理政的才能,在戰國的譚拾子,民國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長譚延闓,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國務院副總理譚震林等身上得到極好的傳承。譚子英勇善戰的能力,在明朝抗倭名將譚綸、清朝太平天國慕王譚紹光,共和國大將譚政,中將譚冠三、譚希林等身上得到極好的傳承。

一個人才輩出的姓氏

玉林市譚氏人數不多,但人才輩出。

玉州區南江街道鎮忠社區充口嶺譚氏,清朝康熙年間從廣東順德遷居玉林,子弟勤勞向上、尚武崇文,清朝出了武舉1人,民國出了中將1人、校官5人,當代出了博士2人,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18人。中將譚何易曾是民國將星,民間文學大師譚達先著作等身。

玉州區玉城街道南觀社區攀龍裡譚氏,清朝雍正年間從廣東高明遷居玉林,子弟勤勞聰慧,家族宣導工讀傳家,民國以來,有近70人考上大學,有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人。

容縣浪水鎮步竹堂村譚氏,現只有110多人,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已有15人考上大學,3人考上大專。

興業縣城隍鎮鎮南村三江自然村譚氏,從車田村遷出,現連戶籍在外的譚氏後人也只有兩百多人,家族尊師重教、耕讀傳家,1950年以來,已有46人考上大學、3人考上中專,家家都有大學生,譚欣欣畢業于清華大學,譚鳳奎畢業于國防科技大學,譚鑒周畢業于湖南大學,現有大學教授5人、研究生3人。三江自然村考上大學的比率是比較高的。

陸川縣譚氏子弟在考場上不甘人後。米場鎮平樂山村譚氏只有400多人,1950年以來有100多人考上大中專院校;溫泉鎮珠龍塘村譚氏只有300多人,1950年以來有50人考上大中專院校;大橋鎮木威塘村譚氏,1950年以來已有150人考上大中專院校。

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氏,元朝初年從廣東省南雄縣遷來,家族興農、興工、興商,尊師重教,忠孝賢能之士不斷,文韜武略之才輩出。明清兩朝,有科舉進士1人,欽賜進士3人,舉人(貢生)56名,秀才142人,入士為官30人,其中五品以上4人。民國時期,有少將1人,公費留學生3人,大學生20多人。1950年以來,有大中專生400多人,縣團級以上幹部20多人。

明朝萬曆四年丙子科,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譚賚考中鄉試副榜,任河南祚城縣教諭。其子譚汝誠、譚汝試、譚汝諴萬曆十年壬午科同考中舉人,譚汝試名列第一,為解元。譚汝誠任四川宜賓知縣、貴州思州府推官,福建監運司;譚汝試任桐城縣教諭,推升內翰;譚汝諴任浙江上虞主簿,雲南大理衛經歷。另一個兒子譚汝訓任廣西靈川縣訓導、廣東翁源縣教諭、四川重慶府教授。譚賚父子為譚良村譚氏家族創下了“同榜弟兄三報捷,一庭父子五登朝”的輝煌。

一條村工業品商業街

現在我們遊覽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古堡,200米長的村巷兩旁古宅林立,殘垣斷壁,滿眼蕭條。我們很難想像,這裡曾經是繁榮三個朝代、玉林市罕見的古代村級工業品商業街。

明朝中期,興業縣石南鎮譚良村已發展成大村。村民除耕田種地外,許多家庭業餘紡紗織布,挑到街上出賣。豐厚的手工業收入,催富許多家庭,加上村裡官宦人家日多,譚良村聚奎閘門內豪宅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聚奎胡同終日車水馬龍。需求催生供給,聚奎胡同農貿市場自然形成。而後,有些紡織戶開始在聚奎胡同賣自家織布,一些商人也把棉花、棉紗等運到聚奎胡同出賣,聚奎胡同漸漸變成以棉花、紗線、布匹交易為主的村級市場,人稱紗街。紗街在譚良村的形成,為棉花、紗線、布匹等紡織品交易節省了運費、攤位費、稅金,降低了產品成本,提高了利潤空間,大大推動了譚良村紡織業的發展和紡織產業鏈的延伸,染布業開始在譚良村出現,染料交易加入紗街,紗街貿易更加興旺。到了清朝,譚良村的紡織印染業又催生了藍靛種植、漚制、買賣產業,藍靛成為紗街貿易的大宗商品,不少梧州、佛山、廣州的大商人直接到譚良村紗街大批訂購藍靛。同時,運來紗線等在紗街出售,紗街更加繁榮。譚良村農貿市場從紗街遷到彎山街,紗街專營紗線和染料等工業品。紗街的繁榮除了戰亂和災禍短時中斷外,歷時三個朝代,經久不衰,從明朝一直延伸到民國。

譚良村的紡織印染業和市場貿易,不但給譚良村人帶來了豐厚的財富,也影響了譚氏子孫的思想和人生。譚良村譚氏子弟譚仁勳,1931年獲得公費留學日本資格,他選擇了東京高等職業學校紡織科就讀。1935年畢業回國,先後在南寧、廣州、香港開設大型紡織印染廠,把畢生精力奉獻給中國的紡織事業,成為民國嶺南小有名氣的紡織工業家。

一個自然村同時擁有農貿和工貿兩條商業街,在玉林市絕無僅有,充分反映了在輕工輕商、崇尚“耕讀傳家”的封建農耕時代,譚良村村民對工業、商業的高度重視。譚良村譚氏通過經營農業、工業和商業創造財富,又運用財富培養人才,人才又創造財富,“財富”和“人才”演繹了譚良村譚氏幾百年的輝煌。(撰稿/攝影:吳毅農)

原標題:【您貴姓】譚姓:同榜弟兄三報捷一庭父子五登朝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