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海觀」中關村創客小鎮=創業+生活+社交+?

這是海澱·故事第616篇文章

1859年11月24日, 達爾文《物種起源》正式出版, 時間記錄著人類社會不斷向前的步伐。

2017年11月24日, 沸騰的夢想在中關村創客小鎮持續升溫,

“海澱·溫泉創客小鎮”終於順利開園~

26800平米眾創空間對外開放, “創業+生活+社交”的夢想, 開始照進現實。

作為北京首批集體土地建租賃房五個試點專案之一, 中關村創客小鎮可真不簡單。

它既是保障房, 又是孵化器, 也可以說是特色小鎮。

它雖不在中關村, 卻享受中關村提供的創業福利和資源。

年輕時尚的創業元素遍佈創客小鎮的各個角落, 從家到公司不出社區的願望終於落地!

“公租房+眾創”新模式

中關村創客小鎮, 是“大眾創業, 萬眾創新”時代大潮之下的一塊改革試驗田。

中關村創客小鎮位於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海澱溫泉鎮, 向北約2公里就是北清路, 地鐵16號線在此處設有屯佃站和稻香湖路站, 交通十分便利。

這個小鎮由海澱區政府支持、溫泉鎮策劃, 最大的亮點是首次將政府公租房與創業創新國家戰略有機結合, 是北京首批集體土地建租賃房五個試點專案之一。

事實上, 早在2015年, 中關村創客小鎮就已開始醞釀。

2015年5月26日, 時任海澱區區委隋振江書記、于軍區長等區領導蒞臨溫泉鎮現場調研“一鎮一園”工作時提出, 區建委、溫泉鎮要創新思想, 精心策劃, 結合國家“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發展戰略, 創新發展思路, 助力中關村科學城建設。

“一鎮一園”概念是在海澱北部生態科技新區的開發建設過程中提出的, 即海澱北部的西北旺鎮、溫泉鎮、蘇家坨鎮、上莊鎮四鎮, 每個鎮都由農村集團經濟組織自辦一個科技園。

這樣做的目的很明確, 就是希望通過自辦科技園的方式推動鎮域經濟轉型、產業升級, 讓當地農民可以從自辦科技園中獲得穩定、持久的經濟收益。

中關村創客小鎮, 是中關村各種先進要素的集大成, 是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深刻思考與創新實踐, 也是海澱區作為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核心區和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發揮先行先試和引領作用的具體體現。

“中關村創客小鎮正在成長為城市有史以來創客人才最密集的創客社區。作為中國雙創社區樣本,創客小鎮正在打造‘創業+生活+社交’360度的全要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在中關村創客小鎮CEO胡堃看來,這樣的模式將是未來城市化的新模式、新路徑。

截至目前,中關村創客小鎮入駐創業團隊已超過350個。

“辦公+居住”新趨勢

搬來好幾個月了,最大的感慨是,早上不用起大早擠地鐵,可以從從容容地吃頓早餐了。

每天早上九點,艾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鵬步行從居住的公寓下樓來到公司,不過兩分鐘。

“過去,公司辦公地點在西四環,每天上下班花費在路上的時間大約2小時。每天坐地鐵都像打仗,特疲憊。”

像李鵬一樣,如今艾牛公司的12位員工都住進了創客小鎮,實現了上樓居住、下樓辦公的“就近就業”。

“像這樣既可以提供居住公寓,又可以提供辦公場地的創客小鎮,簡直是我們初期創業團隊的夢想。目前,我們正在臨時辦公區辦公,年底會搬到裝修好的眾創空間,在租金方面,也節約了一大筆成本。”

李鵬算了一筆賬,相比過去,辦公場地擴大了1倍,租金卻節省了40%。

事實上,像中關村創客小鎮這樣真正意義上的雙創孵化服務升級成“辦公+居住”的模式已漸成趨勢。

在雙創孵化服務中,除了辦公、專案對接、財稅服務、工商服務、資本對接、創業導師之外加入生活居住與配套服務功能,讓創業者從家到公司步行即可。這種不出社區即可就業的模式,在業內人士看來,可大大提高創業效率,有利於緩解潮夕式通勤,有利於承載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對治理像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的城市病具有積極意義。

創業需要什麼?

創業者不僅需要創業方面的服務,更需要24小時的創業圈,同時也存在對居住、配套、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滿足創業者的多元需求,帶來更好的創業服務和創業體驗已經成為雙創孵化服務領域的共識。

作為國家創新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孵化服務是創新創業的基礎,也是創新創業的風向標。特別是在雙創浪潮中,各類創新型孵化機構的大量湧現,打破了原有的格局與生態鏈條。

在這樣的背景下,雙創孵化服務正在不斷洗牌,像中關村創客小鎮這樣“辦公+居住+生活服務+社交”的模式成為新趨勢。

創客小鎮未來的路能走多遠,除了資源、資本等方面對創業者的支撐,在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看來,生活配套服務的完善以及這些服務的品質與價格平衡同樣重要。

在創客小鎮的生活配套服務方面,胡堃透露說,中關村創客小鎮將制定“未來之星”企業孵化計畫,凡是獲得該項計畫認定的企業與品牌,將長期獲得傾斜性政策扶持。

接下來,創客小鎮將以“創客MALL”為概念,依託眾創空間、展覽展示空間,以及相關資源優勢,打造一個融合科創成果發佈與寓教於樂、常設性互動式體驗平臺,不只是讓入駐創業團隊有展示成果的形象視窗,更讓大眾能夠在這裡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並以此激發生活方式的改善。

創新能量迸發智慧火花

“入駐創客小鎮,不但可以獲得很多的品牌曝光機會,而且能夠近距離接觸到政府資源,作為政府大力扶持的創新創業樣板,這裡有你想像不到的資源與活力。”一位創業者這樣說道。

2014年10月,還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做博士後的陳曉迪,註冊成立了“北京知療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之路。

這家旨在推動中國5000年傳統中醫寶庫與最新的人工智慧有機結合的創新企業於2017年初入住小鎮,成為首批入住創客。

在創客小鎮的舞臺上,像他們一樣眼光獨到、追求卓越的創客,還有很多。

鄒皓,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熱愛登山與文學,更藉由對話劇的一腔熱忱,從看戲到做戲,致力打造中國校園版的“四季劇團”。

“劇萌文化”創始人鄒皓1989年出生于大文豪蘇軾的老家——四川眉山。目前,仍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修讀博士學位的他,看起來頗為斯文,但骨子裡卻激情湧動。他常說:“我們自遊人創業的人還挺多的,大家常開玩笑說是‘自由自在慣了,受不住管’。”

“其實,創業就好像登山,設定好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不遺餘力。”

“劇萌,更多是玩出來的。”鄒皓笑著說,“最早僅僅緣於一群人愛看話劇,但都是學生,沒多少錢,而話劇票價相對較貴,所以,就想方設法找學生票。後來,索性成立三無的民間組織‘北京高校話劇學生聯盟’,進而代理銷售學生票,這就是‘劇萌’的前身。”

2015年,當初成立“北京高校話劇學生聯盟”的幾位創始人,或面臨升學壓力,或即將走上職場,大家面臨著各奔東西的十字路口。

“我們何不把劇萌就當作一份事業來做?”

也許,這就是每一位劇萌人的心聲!——出於對“劇萌”的感情,更是對未來心存一份美好的期許,每個人都決定留下來,守護心中“戲劇的萌芽”。

就這樣,“劇萌文化”由學生民間社團涅槃而來。

2015年,“劇萌”成績斐然,與國家話劇院、孟京輝工作室、繁星戲劇村、北京人藝、開心麻花等知名機構均達成高校獨家合作。

同時,他們與人民大學等多家高校達成場地合作協定,成功在優秀劇作與校園之間搭起一座橋樑。

他,剛過而立之年,從實習生成長為總裁,拿過450元的月薪,卻心無旁騖十年如一日,矢志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

他,89年出生,沒有閃光的名校履歷,卻令三大研究所破格錄用,他打造的“鋼鐵俠科技”,連受兩位副總理接見,一周內兩上央視;

她,統計學科班出身,上過《合夥中國人》,拒絕百萬年薪,憑藉對資料的一往情深,從0到1,打造1000萬人在用的圖片社區;

在創客小鎮發生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

中關村創客小鎮孕育創客的夢想,支援創客的成長,打造別具一格的創業環境。

在這裡,“創業+生活+社交”的夢想照進現實;

在這裡,創客們更有創業的底氣,更有夢想的勇氣;

在這裡,你會永遠期待下一秒的無限可能與精彩!

編輯 / 李敏

審校 / 張丹

圖片來源 / 網路

“中關村創客小鎮正在成長為城市有史以來創客人才最密集的創客社區。作為中國雙創社區樣本,創客小鎮正在打造‘創業+生活+社交’360度的全要素創新創業生態體系。”

在中關村創客小鎮CEO胡堃看來,這樣的模式將是未來城市化的新模式、新路徑。

截至目前,中關村創客小鎮入駐創業團隊已超過350個。

“辦公+居住”新趨勢

搬來好幾個月了,最大的感慨是,早上不用起大早擠地鐵,可以從從容容地吃頓早餐了。

每天早上九點,艾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鵬步行從居住的公寓下樓來到公司,不過兩分鐘。

“過去,公司辦公地點在西四環,每天上下班花費在路上的時間大約2小時。每天坐地鐵都像打仗,特疲憊。”

像李鵬一樣,如今艾牛公司的12位員工都住進了創客小鎮,實現了上樓居住、下樓辦公的“就近就業”。

“像這樣既可以提供居住公寓,又可以提供辦公場地的創客小鎮,簡直是我們初期創業團隊的夢想。目前,我們正在臨時辦公區辦公,年底會搬到裝修好的眾創空間,在租金方面,也節約了一大筆成本。”

李鵬算了一筆賬,相比過去,辦公場地擴大了1倍,租金卻節省了40%。

事實上,像中關村創客小鎮這樣真正意義上的雙創孵化服務升級成“辦公+居住”的模式已漸成趨勢。

在雙創孵化服務中,除了辦公、專案對接、財稅服務、工商服務、資本對接、創業導師之外加入生活居住與配套服務功能,讓創業者從家到公司步行即可。這種不出社區即可就業的模式,在業內人士看來,可大大提高創業效率,有利於緩解潮夕式通勤,有利於承載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對治理像北京這樣的超大城市的城市病具有積極意義。

創業需要什麼?

創業者不僅需要創業方面的服務,更需要24小時的創業圈,同時也存在對居住、配套、社交等多方面的需求。滿足創業者的多元需求,帶來更好的創業服務和創業體驗已經成為雙創孵化服務領域的共識。

作為國家創新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孵化服務是創新創業的基礎,也是創新創業的風向標。特別是在雙創浪潮中,各類創新型孵化機構的大量湧現,打破了原有的格局與生態鏈條。

在這樣的背景下,雙創孵化服務正在不斷洗牌,像中關村創客小鎮這樣“辦公+居住+生活服務+社交”的模式成為新趨勢。

創客小鎮未來的路能走多遠,除了資源、資本等方面對創業者的支撐,在北商研究院特約專家、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看來,生活配套服務的完善以及這些服務的品質與價格平衡同樣重要。

在創客小鎮的生活配套服務方面,胡堃透露說,中關村創客小鎮將制定“未來之星”企業孵化計畫,凡是獲得該項計畫認定的企業與品牌,將長期獲得傾斜性政策扶持。

接下來,創客小鎮將以“創客MALL”為概念,依託眾創空間、展覽展示空間,以及相關資源優勢,打造一個融合科創成果發佈與寓教於樂、常設性互動式體驗平臺,不只是讓入駐創業團隊有展示成果的形象視窗,更讓大眾能夠在這裡感受到科技創新的魅力,並以此激發生活方式的改善。

創新能量迸發智慧火花

“入駐創客小鎮,不但可以獲得很多的品牌曝光機會,而且能夠近距離接觸到政府資源,作為政府大力扶持的創新創業樣板,這裡有你想像不到的資源與活力。”一位創業者這樣說道。

2014年10月,還在中國中醫科學院做博士後的陳曉迪,註冊成立了“北京知療科技有限公司”,開始了創業之路。

這家旨在推動中國5000年傳統中醫寶庫與最新的人工智慧有機結合的創新企業於2017年初入住小鎮,成為首批入住創客。

在創客小鎮的舞臺上,像他們一樣眼光獨到、追求卓越的創客,還有很多。

鄒皓,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在讀博士,熱愛登山與文學,更藉由對話劇的一腔熱忱,從看戲到做戲,致力打造中國校園版的“四季劇團”。

“劇萌文化”創始人鄒皓1989年出生于大文豪蘇軾的老家——四川眉山。目前,仍在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修讀博士學位的他,看起來頗為斯文,但骨子裡卻激情湧動。他常說:“我們自遊人創業的人還挺多的,大家常開玩笑說是‘自由自在慣了,受不住管’。”

“其實,創業就好像登山,設定好目標,為實現這個目標不遺餘力。”

“劇萌,更多是玩出來的。”鄒皓笑著說,“最早僅僅緣於一群人愛看話劇,但都是學生,沒多少錢,而話劇票價相對較貴,所以,就想方設法找學生票。後來,索性成立三無的民間組織‘北京高校話劇學生聯盟’,進而代理銷售學生票,這就是‘劇萌’的前身。”

2015年,當初成立“北京高校話劇學生聯盟”的幾位創始人,或面臨升學壓力,或即將走上職場,大家面臨著各奔東西的十字路口。

“我們何不把劇萌就當作一份事業來做?”

也許,這就是每一位劇萌人的心聲!——出於對“劇萌”的感情,更是對未來心存一份美好的期許,每個人都決定留下來,守護心中“戲劇的萌芽”。

就這樣,“劇萌文化”由學生民間社團涅槃而來。

2015年,“劇萌”成績斐然,與國家話劇院、孟京輝工作室、繁星戲劇村、北京人藝、開心麻花等知名機構均達成高校獨家合作。

同時,他們與人民大學等多家高校達成場地合作協定,成功在優秀劇作與校園之間搭起一座橋樑。

他,剛過而立之年,從實習生成長為總裁,拿過450元的月薪,卻心無旁騖十年如一日,矢志為耕者謀利,為食者造福;

他,89年出生,沒有閃光的名校履歷,卻令三大研究所破格錄用,他打造的“鋼鐵俠科技”,連受兩位副總理接見,一周內兩上央視;

她,統計學科班出身,上過《合夥中國人》,拒絕百萬年薪,憑藉對資料的一往情深,從0到1,打造1000萬人在用的圖片社區;

在創客小鎮發生的故事,還有很多很多。

……

中關村創客小鎮孕育創客的夢想,支援創客的成長,打造別具一格的創業環境。

在這裡,“創業+生活+社交”的夢想照進現實;

在這裡,創客們更有創業的底氣,更有夢想的勇氣;

在這裡,你會永遠期待下一秒的無限可能與精彩!

編輯 / 李敏

審校 / 張丹

圖片來源 / 網路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