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證監會通報新三板市場稽查執法情況 四方面加強監管

新華網北京1月19日電 週五證監會例行發佈會上發言人高莉介紹稱,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新三板)是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2013年底擴大試點以來在服務創新型、創業型、成長型中小微企業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成為服務實體經濟、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擴大投資途徑的重要管道。 隨著市場規模擴大, 有些掛牌企業、仲介機構在資訊披露、市場交易方面暴露出一些問題, 嚴重影響了新三板規範發展。 近年來, 證監會堅持依法全面從嚴監管, 嚴厲打擊新三板市場各類違法違規活動, 有效保障市場規範運行。

高莉表示, 統計顯示, 2016年以來, 證監會稽查部門受理新三板市場各類違法違規有效線索51件, 組織調查42件, 調查啟動率82%;依法立案33起, 立案率79%。 從案件類型看, 資訊披露違法違規、濫用持股優勢單獨或合謀操縱市場比重最大。 稽查部門對29起違規披露、8起操縱市場案件進行了深入調查, 占該領域同期啟動調查數量的88%。 從違法主體看, 掛牌企業大股東和實際控制人、做市商涉案最多。 近兩年, 證監會已經對9起案件做出行政處罰, 其中違規披露8起、操縱市場1起。 另有21起案件已經調查終結並進入審理程式。 參仙源公司財務造假、晨龍鋸床違規披露、易所試與中泰證券合謀操縱市場等一批典型案件被嚴肅查處,

形成有力震懾。

據悉, 這些案件顯示, 一是財務造假隱患大。 有的掛牌企業通過虛開增值稅發票、偽造金融票證人為製造收入相關的經濟利益持續流入假像, 虛增利潤1.5億元。 有的通過費用違規資本化少計成本, 通過關聯交易多計收入, 虛增利潤1.3億元。 二是串通欺詐問題多。 有的掛牌企業與做市商合謀, 為了以目標價格增發股票, 利用資金優勢約定交易, 操控利好消息披露節奏拉抬股價。 有的券商從業人員為了降低業績考核基準與外部投資者串通, 以遠低於其他做市商報價和即時成交價的價格連續申報賣出, 操縱多檔股票價格大幅下跌。 三是頂風作案動機雜。 有的掛牌企業實際控制人為了高價減持通過高杠杆配資成立資管計畫,

大額對倒誘騙他人接盤。 有的為了進入創新層濫用持股優勢和資訊優勢, 連續買賣提高成交量。

高莉稱, 為加強監管執法, 保護投資者權益, 近年來證監會著力強化以下工作:一是組織對掛牌企業專項檢查, 嚴查違規佔用資金, 督促仲介機構提高業務品質。 二是在日常監管檢查的基礎上與全國股轉公司建立違法線索會商機制, 超過一半的違法線索來自股轉公司。 三是以專項行動為抓手, 集中部署和辦理多起重大典型案件, 及時釋放執法信號, 提升執法威懾。 四是與公安司法、審計監督、法制工作部門就新三板監管執法和法律適用問題專題研討, 形成共識。

發言人透露, 下一步, 證監會一方面將繼續積極推動新三板市場監管條例出臺,

增加新三板市場制度供給, 另一方面, 證監會將持續加大稽查執法力度, 對專門領域的違法亂象集中打擊, 切實維護市場秩序和投資者權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