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10個媽媽看了,9個都流下眼淚


孩子, 是慢慢養大的, 教育孩子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需要父母細膩的呵護和理解。 臺灣作家張文亮的這篇文章, 讓看過的媽媽都止不住淚流……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 蝸牛已經盡力爬,

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 我唬它, 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 我扯它, 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 它流著汗,

喘著氣, 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 我還管什麼?

讓蝸牛往前爬, 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

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

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 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 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

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

這其中成就的, 何止是孩子。

孩子是我們在這世上看過的最可愛的人

此文送給所有正處於忙碌中的爸媽們。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很多家長都害怕自己的小孩輸在起跑線上, 但是其實, 他們忘記了:人生不是短跑, 也不是中長跑, 是一場馬拉松——馬拉松從來沒人搶跑, 因為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所以孩子, 你一定要慢慢來!而作為家長, 只需要, 陪著自己家如同蝸牛般慢行的寶寶前行即可。

孩子的成長需要過程, 孩子的成長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循序漸進的過程。 孩子在完成一件任務的時候, 就是他一個學習的過程, 正是他採用的最為自然的、自主的學習方式。 但在現實生活中, 在現實教育教學過程中, 往往會有許多原因使得父母, 教師沒有過多的時間去給予孩子慢慢來, 很多家長和老師都跟在孩子的後面, 拼命催促孩子前行, 只追求速度, 不看過程, 讓自己和孩子都錯失了很多人生的美麗風景, 讓自己和孩子相處的時間變成了相互折磨的時間, 你覺得孩子讓你操心, 孩子覺得你們讓他煩心。

​​​

每一種生物的成長都需要遵循其自然規律, 尤其面對人, 這種複雜的生物。 他既有成長的共性問題的存在, 也有其個性問題。 無論作為父母, 還是教師, 所採用的教育方式應該隨著孩子的成長特點進行相應改變, 這樣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於接受, 同時也會及時學到應該掌握的東西。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家長們,別讓你家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和孩子一起,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家長們,別讓你家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