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這個鎮很牛!全鎮才1萬6千人,卻出了27位開國將軍,令人佩服

才溪, 是中國福建省的一個鎮(以前叫做才溪縣), 位於福建省龍岩市上杭縣西北部, 全鎮土地面積116平方公里。 才溪是一個很美麗的地方, 風景如畫, 盛產果實, 尤以甜橙出名。

而除了美麗的風景, 才溪還有一個身份特別出名, 它是著名的革命老區。

上個世紀50年代, 中央政府南方老根據地訪問團總團長謝覺哉率團來到才溪, 問才溪出了多少開國將軍, 當地幹部回答:“已聯繫上的有9位軍長、18位師長”。 才溪“九軍十八師”由此聞名。 1955年新中國首次軍隊授銜時, 才溪有9個軍級以上幹部、18個師級幹部(10人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 加起來一共27個開國將軍, 被譽為 “將軍之鄉”。

上圖中為王集成

“九軍十八師”, 27位開國將軍, 涉及當時新中國的海陸空三軍。 27位開國將軍中, 軍銜最高的是中將劉忠;有13歲任兒童團團長、抗美援朝時參加並指揮著名的上甘嶺等戰役的少將王直;有參加平津等戰役的少將王奇才;有抗美援朝中, 參與、指揮擊落、擊傷幾十架敵機的少將王香雄;有動員一家兄弟5人參加紅軍的少將王集成。 此外, 才溪籍少將還有王勝、邱子明等人。

此外, 在國家領導人身邊, 也不乏才溪籍軍人的身影, 李質忠擔任過毛澤東機要秘書、中共中央辦公廳副主任;吳振英曾是劉少奇機要、行政、警衛秘書。

然而, 才溪為中國革命所作出的貢獻遠遠不止這些。

據統計, 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 當時只有人口一萬六千人的才溪鄉, 出外當紅軍做工作的3400餘人, 在革命戰爭中英勇犧牲的兩千餘人,

確定評為烈士的961人, 加上在“肅社黨”中被錯殺後追認為烈士的281人合計1242人, 其中時任紅軍團級以上的指揮員就有林俊烈士等37人。 以及一門雙烈士60戶, 三烈士5戶, 兄弟烈士58戶, 父子烈士4戶, 夫妻烈士2戶等等。

據資料顯示, 毛主席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

一共去過才溪三次。 1933年, 毛主席第三次來到才溪, 在才溪鄉開展社會調查, 親自來到莊背廟看望醫護人員和紅軍傷病員, 同時瞭解藥品、藥價等情況, 並寫下膾炙人口的《才溪鄉調查》。 以下摘錄部分文字:“大數量的青壯年男子出外當紅軍、做工作去了, 因此, 耕種主要依靠女子。 同時, 老同志精神很好, 開山開嶺多是他們, 一部分還可蒔田割禾。 兒童也參加生產, 因此, 生產是在發展中的。 除了女子、老人、兒童參加生產之外, 生產的發展還依靠於勞動力的相互調劑。 一村中, 勞動力有餘之家, 幫助不足之家。 ”

筆者並非才溪人, 但才溪人為中國革命做出的貢獻, 以及他們心中大無畏的奉獻精神, 令人佩服!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