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她是史上第一女文豪,皇室高級參謀,女人啟蒙教師

說起中國歷史上的女性人物, 都知道一連串的名字:班昭、蔡文姬、李清照……。 如果非要將這些名女人做一個排名的話, 毫無疑問班昭第一,

她對中國歷史的影響至少超過一千年!

範曄在編寫《後漢書》的時候, 全文摘錄班昭所作的《女誡》, 詳細介紹班昭對家族、皇室、政治的影響, 以及班昭去世時所受的高規格禮遇。 然而, 儘管範曄在書中不吝溢美的讚頌班昭, 卻是以曹世叔妻的名字為班昭作傳;女人優秀到極致, 也只能屬於人妻, 這顯然是中國古代女性悲哀的一面。

或許, 略懂歷史的人會說:《女誡》不就是奴役女人的書嗎?請不要盲目評價, 班昭的境界需要深刻體會才能有所領悟, 且聽我慢慢說來。

班昭的父親班彪是東漢歷史學家, 長兄班固是《漢書》作者, 次兄班超是抗擊北匈奴的將領、軍事家。

印在《漢書》扉頁上的作者名是班固, 而實際上, 這是班昭家族父兄心血的結晶。

父親班彪有感於《史記》只寫到漢武帝太初年間, 而當時市面可見的史記續寫都不盡人意, 決定自己動手;班彪完成近70篇史記續篇的時候, 不幸身故;長子班固決心完成父親的遺願, 整理續寫父親遺稿, 耗費近40年時間編撰《漢書》, 晚年因捲入政治糾紛的牽連被害離世, 班昭受皇帝命續寫長兄遺作;此時, 班昭已經不年輕了, 整理父兄散稿, 完成部分篇幅後也因病去世, 最後由班昭的學生馬續補足餘篇, 編定成書。

班昭博古通今的才學, 對政治歷史發展的深刻認知, 由《漢書》的編寫可見一斑。 當時名滿天下的大儒馬融, 為學習漢書, 甘願拜服班昭門下。

漢和帝多次令班昭入宮, 讓皇后和嬪妃們視班昭為老師, 班昭後宮教師的身份持續到生命盡頭。 每逢各地進獻珍貴的稀罕貢品, 皇帝就讓班昭作賦進行讚揚, 其文學功底自不用說, 現今仍有作品散見。 鄧太后臨朝聽政後, 特許班昭參與政事。 班昭為政勤奮, 鄧太后非常滿意, 破格加封班昭之子曹成為關內侯,

官至齊國的國相。 班昭曾為二哥班超請命, 上書皇帝得到首肯;也曾為皇太后決斷家政同樣記錄在案, 用現在的話說, 皇太后視班昭為閨蜜、參謀, 大約類似現在南朝鮮的朴槿惠和崔順實;不同的是班昭是學問大家, 崔老太太是賺錢的機器。

現在, 我們再來說《女誡》。 西漢後期, 宮廷內部欲望橫行, 延續到東漢時期, 風氣不見好轉。 而且在班昭的這個時期, 漢室已有女性干預朝政, 外戚跋扈擅權的苗頭。 作為史學家的班昭, 深知這種情況發展下去, 將會給國計民生帶來重創。 於是, 她趁自己在家養病的閒暇, 創作了《女誡》, 託名為教育自己的子女而作。 而此時, 班昭的丈夫去世至少已有30年, 她的子女, 包括兄長子女早已開枝散葉自立門戶,

教育後宮才是她創作的目的, 只是她不可能開宗明義的指責皇室。

然而, 《女誡》如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樣, 迅速得到全國各階層的廣泛認可, 廣為傳抄, 從此成為女孩兒教育的啟蒙讀物;創造了指導中國女性一兩千年的理論依據, 後世曾經有學者稱班昭為“女孔子”, 女人的啟蒙教師。 而從她所有作品綜合來看, 《女誡》實在不足掛齒。

大約是五四運動時期,《女誡》的待遇發生變化,這就不用說了,都懂。當我們認真閱讀《女誡》後,恐怕就不會輕易將之視為文化的糟粕。下麵摘錄幾句:

女子有四行,一是婦德,二是婦言,三是婦容,四是婦功。婦德不一定要聰明絕頂,能謹守節操,有羞恥之心,這就是婦德;婦言不一定要伶牙俐齒,不說惡劣粗俗的語言;婦容不一定要打扮得鮮豔美麗,肮衣服及時地清洗,保持乾淨,打扮得體,不穿暴露裝,這就是婦容;婦功不一定要技藝精巧過人,老實工作,能做好可口的酒菜,用來招待賓客,這就是婦功。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香如蘭。……丈夫的家人,雖和自己沒有血緣之親,但卻有深厚的親緣和情義,應該尊重他們。倘若你是個賢淑謙遜之人,就能依靠道義而和好,推從恩義而互施援手,有些許美德就能彰顯出來。如果你是個愚蠢的人,自恃清高,持寵示驕,這樣做,哪還有和睦。

……

現在看來,《女誡》依然不是全無用處,只是有些不合時宜的說法。其實在現實婚姻中,女性主動放低自己的位置,少一些初始的欲望和要求,率先作出一些犧牲和改變是有利於家庭和睦的;這樣,有可能得到共鳴而相得益彰。大多數婚姻的不幸是由於放大自己的付出,輕視對方的犧牲而造成。或許正是因為班昭對人情世故的通透,才創作了《女誡》,她的著眼點是家庭、社會、國家。實在不應該簡單、教條的理解《女誡》。

西元117年,七十多歲的班昭壽終正寢,皇太后為表達對閨蜜的思念,身穿素服懷念這位亦師亦友的偉大文史學家,並派使者監督辦理班昭的喪葬後事。

大約是五四運動時期,《女誡》的待遇發生變化,這就不用說了,都懂。當我們認真閱讀《女誡》後,恐怕就不會輕易將之視為文化的糟粕。下麵摘錄幾句:

女子有四行,一是婦德,二是婦言,三是婦容,四是婦功。婦德不一定要聰明絕頂,能謹守節操,有羞恥之心,這就是婦德;婦言不一定要伶牙俐齒,不說惡劣粗俗的語言;婦容不一定要打扮得鮮豔美麗,肮衣服及時地清洗,保持乾淨,打扮得體,不穿暴露裝,這就是婦容;婦功不一定要技藝精巧過人,老實工作,能做好可口的酒菜,用來招待賓客,這就是婦功。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香如蘭。……丈夫的家人,雖和自己沒有血緣之親,但卻有深厚的親緣和情義,應該尊重他們。倘若你是個賢淑謙遜之人,就能依靠道義而和好,推從恩義而互施援手,有些許美德就能彰顯出來。如果你是個愚蠢的人,自恃清高,持寵示驕,這樣做,哪還有和睦。

……

現在看來,《女誡》依然不是全無用處,只是有些不合時宜的說法。其實在現實婚姻中,女性主動放低自己的位置,少一些初始的欲望和要求,率先作出一些犧牲和改變是有利於家庭和睦的;這樣,有可能得到共鳴而相得益彰。大多數婚姻的不幸是由於放大自己的付出,輕視對方的犧牲而造成。或許正是因為班昭對人情世故的通透,才創作了《女誡》,她的著眼點是家庭、社會、國家。實在不應該簡單、教條的理解《女誡》。

西元117年,七十多歲的班昭壽終正寢,皇太后為表達對閨蜜的思念,身穿素服懷念這位亦師亦友的偉大文史學家,並派使者監督辦理班昭的喪葬後事。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