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MF+軍事|2018年1月啟動米格

1、2018年1月啟動米格-35生產

米格-35已被列入2018-2027年國家武器規劃中, 2018年1月即開始進行最後定型產品的組裝工作。 該機的生產工作由“米格”集團承擔,

大量的部件組裝工作則由位於下諾夫哥羅德的“雄鷹”工廠負責。 米格-35屬於4++代戰鬥機, 同時也被俄業內認為是5代機的過渡機型。 該機裝配的無線電電子設備使其具備了攜帶和使用當前及未來不同品種彈藥的能力, 裝配的火力打擊控制系統使其能夠同時獲取10個敵方目標。

米格-35的飛行技術性能如下:正常起飛重量19200千克, 最大起飛重量24500千克, 高空最大飛行速度2400千米/時, 地面速度1400千米/時, 升限16000米。 攜帶多組空對空導彈和3個油箱的作用半徑為1000-1400千米, 攜帶多類打擊武器和3個油箱的作用半徑為800-1100千米, 最大運行超載9.0克。

2017年1月時, 俄羅斯官方公佈了米格-35新機, 俄總統普京同時強調了該機較為樂觀的出口潛力。

2、俄海軍官員談關於俄羅斯巡洋艦將接收超聲速導彈的報導

俄海軍上將弗拉基米爾•瓦盧耶夫(前波羅的海艦隊司令)向俄新社評論了德國媒體刊登的關於俄羅斯改裝重型核導彈巡洋艦(ТАРКР)的消息。 近日, 德國Stern雜誌報導, 俄羅斯計畫把“口徑”巡航導彈、S-500防空導彈系統、反艦超聲速巡航導彈“鋯石”裝備到2艘1144型重型核導彈巡洋艦 “彼得大帝”號和“納希莫夫海軍上將” 號上。

德國記者認為, 裝備這些武器後, 巡洋艦將對美國航母戰鬥群構成致命威脅。

“鋯石”導彈的試驗時速8馬赫, 能在500公里內命中任意目標。 它機動性好, 比任何最現代的美國反導彈飛得都快, 並且其發射使用的統一垂直發射艦載設備亦可用於“口徑”導彈。

弗拉基米爾•瓦盧耶夫認為, “如果這樣的決定被採納, 那麼將新型武器裝備到重型核導彈巡洋艦的時間將用不了半年”。 他強調, “如果德國的預測是正確的, 那麼將為已造好的新導彈武器建造新的水面艦和潛艇, 並對俄海軍艦隊已有的構成進行改裝”。

3、NASA等成功完成帶有最大3D列印組件的火箭發動機的點火測試

NASA與AeroJet Rocketdyne合作, 近期在NASA斯坦尼斯航太中心成功完成了對RS-25火箭發動機的熱點火測試, 整個測試運行了365秒。 RS-25火箭發動機的製造中採用了3D列印的POGO儲能器元件, 該元件是一種複雜的減振裝置, 由AerojetRocketdyne的洛杉磯工廠利用3D列印技術製造,

Aerojet Rocketdyne能夠對其測試過程進行評估。 POGO儲能器元件的作用是抑制推進劑在RS-25發動機和SLS系統之間流動引起的振動, 因為這些振動可能會損害火箭的外殼, 對飛行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POGO儲能器元件包括兩個零件:POGO-Z擋板和POGO儲能器。 這兩個零件均是採用選擇性鐳射熔融技術來製造的, 3D列印技術的應用, 僅POGO儲能器, 就可使焊件數量減少78%。 POGO儲能器元件需裝配的零件數量從28個減少到6個, 也極大消除了螺栓連接和焊件數量, 從而可顯著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