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廣東21城新春慶祝活動大比拼!茂名這“一特”,很多人都羡慕

遊神、點燈、做大戲……

這些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呢?

沒錯!

就是年例!

這個傳統節日已經成為

茂名其中一張文化名片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 至今已經有五千年歷史。 在春節期間, 中國的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 活動均以祭祀祖神、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 形式豐富多彩, 帶有濃郁的各民族特色。

廣東是中國改革開放前沿地, 但至今都保留著較為傳統的過年民俗, 有深厚的文化底蘊。 春節將至, 我市「年例」入選環球網“一城一特”廣東春節特色活動名錄。

年例, 年年有例

年例活動在茂名市、湛江市、陽江市、雲浮市、肇慶市等粵西地區中盛行,其中最為隆重的就是在茂名市。 茂名市的年例日因各地而有所不同, 大體上是從正月初二起至正月底止, 尤十五、十六日為最多, 也有些地方是在農曆二月份的,

年例節一般一個村莊為同一日期, 亦有附近數條村莊的年例節都是在同一日期的。

年例的主旨是祈禱風調雨順、百業興旺、國泰民安。 一村過年例, 周圍村莊群眾都來看熱鬧助興, 家家戶戶大擺宴席招待親朋戚友, 不論是否相識, 一律熱情款待茶飯酒菜。

每到年例期, 村鎮街道張燈結綵, 各戶盛筵宴請親朋, 來客越多, 主人就越高興, 故有“年例大過年”之說。

年例的內容有游神、遊燈、點燈、

做醮、炮會(搶花炮)、

舞獅、舞龍、飄色、八音、

武術表演、做大戲(粵劇)、

木偶戲、燃放煙花炮竹等,

一直鬧至通宵達旦。

從以前的“做年例”、“睇年例”

變作“吃年例”。

胖十斤都不是事。

看看年例有多熱鬧

↓↓↓

比較出名且在正月期間舉行的年例有:

電白區莊垌村年例(正月十四至十六舉行)

信宜六雙村年例(正月十七舉行)

化州旺埇村年例(正月十七舉行)

化州莞塘村例(正月十八舉行)

高州分界圩年例(正月十九舉行)

高州忠平社年例(正月廿一舉行)

茂南區飛馬村年例(正月二十八舉行)

“我待四方客,唯用一好心。”

熱情的茂名人民歡迎您

今年的年例,

約嗎?

我們來看看廣東其他城市

最具特色的新春慶祝活動

↓↓↓

廣州:廣府廟會

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廣府廟會開幕式設在元宵節當天,為期七天,是一項廣府文化嘉年華活動。廣府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閒文化等豐富的內容。廣府廟會是廣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動品牌,既增強廣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年節氣氛,同時也讓廣大遊客通過廟會就能瞭解廣府文化,瞭解廣東。

深圳:火龍鋼花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但春節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動,那就是火龍鋼花表演了。火龍鋼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源自重慶銅梁,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舞龍的小夥子赤膊上陣,用摻雜著1500攝氏度鐵水和特製的液體,拍打著高空撒出的“鋼花”,瞬間鐵水綻放成為耀眼“星光”。火龍鋼花表演在深圳錦繡中華景區進行,從年初一到年初七,每晚都會上演,火龍鋼花表演雖然傳入深圳時間並不長,但已經成為深圳最具特色,廣東僅有的春節活動了。

珠海:耍鳳雞

前山鳳雞舞也叫耍鳳雞,其前身為鳳舞、雄雞舞。耍鳳雞是珠海前山的春節傳統節目,起源于明朝,盛行於清末民初。鳳雞舞道具用篾做成,外形似雞,舞動時,不用鑼鼓指揮,而是有節奏的哨聲指揮。鳳雞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金雞探望、金雞戲水、金雞梳妝、金雞尋寶、金雞瑞步、金雞起舞,整個環節表演完,不斷重複以上程式,最後是“尾聲退場”。

佛山:獅王爭霸

在佛山,無醒獅不春節。春節期間佛山各地均能看到醒獅表演,部分鎮街還會組織舉辦大規模的“獅王爭霸賽”。醒獅現在很多地方均可看到,不過醒獅可以成為佛山春節特色活動,那就是因為醒獅在佛山有著不一樣的歷史文化,其醒獅文化氛圍及技術也是全國僅有的。佛山醒獅屬於南獅技藝,融佛山功夫於一體,所以說看佛山舞獅,也可以看到佛山功夫身影了,喜歡功夫和醒獅的你就不要錯過了。

中山:慈善萬人行

慈善萬人行創辦於1988年,是借鑒香港“百萬行”的民間慈善活動,在中山開展“萬人行”的敬老活動,借助社會力量敬愛老人們,命名“中山敬老萬人行”。1989年起易名為“中山慈善萬人行”,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七舉行,2000年起改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現在慈善萬人行已經成為中山新春最具特色及最有意義的春節傳統活動,同時也成為中山最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品牌,成為中山人民津津樂道的城市名片。

東莞:廣東花燈節

花燈不是只有東莞才有,但廣東唯一的省級花燈節就永久落戶東莞洪梅鎮。洪梅鎮是中國花燈之鄉,有著悠久歷史。廣東省花燈文化節創辦於2012年,至今已經是頗具規模的花燈展了,成為東莞市春節最具特色的活動。在東莞洪梅舉辦的省花燈文化節上,我們可以一次性看到來自全國各地不一樣的花燈,活動現場還會有猜燈謎及現場體驗製作花燈的樂趣。花燈節是在洪梅鎮文化廣場舉行,一般是農曆年正月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歡花燈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

惠州:客家麒麟舞

麒麟舞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惠州小金口是廣東省第一個“麒麟舞之鄉”,小金口麒麟舞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麒麟舞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是真正的本土文化。客家人帶著中原文明南遷,以象徵太平盛世的麒麟為圖騰。從麒麟美麗的古老傳說到麒麟表演藝術風格的形成,麒麟藝術已成為客家人文化活動之“根”。

湛江:舞鷹雄

舞鷹雄”這舞蹈由兩個造型像鷹和一個造型像熊的兩種動物同場嬉戲起舞,是廣東湛江市的民間舞蹈,流傳於廣東湛江市下轄的赤坎區、廉江市良侗、河堤、安鋪等鎮、遂溪縣、雷州市客路墟、企水鎮、唐家鎮等地,已有幾百年歷史。舞鷹雄結集舞蹈、武術、雜技於一體,頗具特色。其中廉江市良垌鎮竹園村的“舞鷹雄”,以其內容豐富,技巧高難度驚險著稱。

江門:荷塘紗龍

江門荷塘紗龍為“廣東第一龍”,起源于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的民間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史料記載始于南北宋期間,荷塘紗龍至今已有800年歷史,舞龍技藝主要靠口耳相傳傳承至今。荷塘紗龍的舞龍套路分平面和立體兩式:平面式為行進路線的姿勢;立體式為技巧性龍舞造型,分別有跳龍、梅花樁、團龍等20多種套路,花式紛呈,高難度動作頻出,整套龍舞約需一個多小時,按表演期間的要求,26人分時接力交替,做到不歇舞、不亂陣,被稱之為“絕技”。

肇慶:德慶“炸獅”

“炸獅”,也稱“炮仗攻獅子”、“炸火獅”、“舞火獅”及“燒火獅”等,此項傳統活動在肇慶市德慶縣、懷集縣及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等均有傳承,以德慶縣元宵節期間的“炸獅”最為精彩。在德慶縣,元宵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而“炸獅”則是元宵節中必不可少,也是最精彩、最刺激、最熱鬧民俗的活動。當日,該縣炮仗聲晝夜不斷,引爆全城,場面十分壯觀,“炸獅”的刺激與瘋狂令人歎為觀止。

汕頭:賽大豬

賽大豬是一種傳統民間慶豐年的儀式,像平時時年過節拜神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有同樣的意義。主要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和福建閩南地區,而最壯觀的就在汕頭市了。賽大豬在潮汕地區沒有統一的日子,都是各村有自己特定的日子,在正月舉行且較為出名的有冠山賽大豬及月浦著丁頭賽大豬。月浦著丁頭賽大豬,是固定每年農曆的正月初八舉行,舉辦地點在汕頭市金平區月浦街道月浦鄉。冠山賽大豬則在正月十七晚上開始,到正月十八日中午結賽。正月十九日再舉行恭請本境眾神巡遊,當然也有精彩的文藝遊行,遊行隊伍有本村年輕人組成的標旗隊,小孩子花籃隊、燈籠隊,英歌隊,潮州大鑼鼓隊,銅管樂隊,醒獅隊等精彩表演。

揭陽:陽美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日舉行。但在廣東揭陽漢族人家也有自己的火把節,且源遠流長。自清光緒年間陽美先民就建廟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土介子推,每年農曆正月初五至初六,陽美社區都舉辦“火把節”這一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旨在祟仰前賢高風亮節,陶冶村民道德情操,弘揚恪守信義、忠孝仁愛美德。

清遠:連山壯瑤大年節

春節期間,不出省,在廣東省內就能夠過一個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風情與民俗大年。每年春節,連山金子山都會舉辦“壯瑤大年節”,鬧年鑼、賽銅鑼、搶花炮、開金庫取金元寶、唱年晚歌等活動讓遊客沉醉在壯家民俗風情裡。當然,過大年離不開吃,連山金子山景區還推出了盤王臘味宴。金子山也是壯瑤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山,這裡有濃郁的壯瑤民族風情。有小長鼓舞、舞火龍、舞春牛、炸火獅等民間藝術表演,民族風情濃郁,古風依存。

陽江:風箏迎新

陽江風箏是廣東地區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陽江背山面海,曠野遼闊,到處都是天然的放飛場。陽江迎新春風箏表演活動通常在大年初一到元宵節期間,只要是不下雨都會有來自各地風箏愛好者參與其中。放風箏算是陽江迎新春的一個特色活動,放風箏既是一項運動,也是一項度假休閒的好活動。

韶關:南雄香火龍

“香火龍”發源於廣東佛山制陶古鎮石灣鎮,是模仿一排排瓷窯點火時的壯觀景象,就地取材,紮成龍身,插上香火製作而成。“香火龍”最初作為瓷窯的點火儀式,逐漸演變成為群眾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動。發源地的佛山石灣鎮“香火龍”文化已經失傳,現在廣東省內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邊遠山區村莊還有傳承“香火龍”活動,而以韶關市南雄的最為精彩。每逢元宵佳節,當地群眾都要進行“香火龍”活動,當地人稱“鬧春”。

梅州:埔寨燒火龍

埔寨燒火龍已有三百年歷史,火龍製作是由竹篾、稻杆紮成龍的形狀,以硫磺、白硝、木炭末配成的火藥,製成火箭、火花等燃放,經過幾百年來的不斷演變,火龍由原來的三、四段發展到如今的十一段,長達三十余米在龍身上安裝煙花、炮竹、火箭多達數千枚,龍頭、龍尾裝的火藥更數不勝數。一條火龍由三四十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龍蝦、金魚等人,整個隊伍達200多人,表演奇特,驚險壯觀。像豐順埔寨這樣的“燒龍”,由村民自發籌款,志願製作,舞龍時赤裸上身,舞著的龍身煙花綻放、火箭飛射,不懼燙出泡來的民俗,對比全國的“燒龍”,堪稱“奇特”。

潮州:遊神賽會

“遊神賽會”其實就是“遊神”與“賽會”組合,“遊神”潮汕俗稱“營老爺”(即抬著神像巡遊誇勝),它遍及縣城、埠鎮至每個鄉村,只是規模大小、時日長短、形式不同而已,這種全城“遊神”景象在其他地方是無法看到。而“賽會”即是比賽,是與其他地方,特別是相鄰的村鎮比“遊神”規模,包括巡遊隊伍、戲曲表演、祭拜品等,從而形成潮州獨特的“遊神賽會”。潮州“遊神賽會”多數在正月期間舉行,也是遊客瞭解潮州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遊神賽會”中,我們可以欣賞到潮州特色文化,如潮州音樂、潮劇、英歌、潮州鐵技木偶戲、潮繡、潮州木雕、鯉魚舞、布馬舞以及百屏燈等。在潮州市內最為隆重的“遊神賽會”要數青龍廟會,對潮州文化有興趣的就不要錯過了。

河源:東源捕魚節

每年大年初三,河源市東源縣漳溪佘族鄉都會舉辦“捕魚節”。據當地村民介紹,中聯村大年初三舉辦的這項活動是由他們的祖輩相傳下來的,具體年代不詳,迄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魚”與“餘”同音,寓意“年年有餘”,“捕魚節”的興起歷經幾百年而不衰,與這民俗文化有著緊密聯繫。不管天有多冷,村民們全然不顧,熱情地投身到水塘中進行捕魚比賽。一時間,被驚動的魚群紛紛躍出水面,捕魚者揮動手中魚網,來回穿梭,很快就有收穫。從魚塘中捕到的魚,不管大小均歸各家所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如果捕獲塘魚數量最多、重量最大的前三名村民,還可獲得村委會的物質獎勵。漳溪“捕魚節”己成為當地有影響力的客家傳統節慶,這個古老的節慶,適逢盛世重獲青春,今後必將大放異彩,成為河源客家民俗文化獨具特色的又一奇葩。

汕尾:五色獅燈

相傳在明洪武年間碣石衛城舞"五色獅燈舞"就已有之,並逐漸成為陸豐碣石鎮最富有地方特色、群眾喜聞樂見、歷史最悠久的民間傳統娛樂節目之一。威武雄壯的“五色獅燈舞”既融洽了外地舞獅特點,又獨具地方特色,形成了突出當地民俗的傳統舞蹈。舞五色獅,不僅能清晰地反映陸豐碣石民俗文化演變的軌跡,更能動態地揭示民間傳統舞蹈的發展歷程。體現傳統與創新,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規律。五色獅是碣石人民嚮往太平盛世,希望吉祥平安的精神寄託,同時也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

雲浮:羅定長卷祈福

“長卷揮毫”一般都是一些活動附加節目,或個人表演創作時可以看到,但在雲浮市就成了每年春節傳統活動。據瞭解,“長卷祈福”活動原是雲浮市羅定群眾書畫交流活動中的一個環節,志在宣傳與弘揚中國書法,而群眾除了可以欣賞書法家們現場揮毫外,也可以在長卷上寫上自己的心願與祝福。相比起許願樹與燒香祈福,羅定“長卷祈福”則更為環保,同時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對書法有興趣或喜歡文雅類活動的遊客,年初一可以到羅定參與“長卷祈福”,親身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茂名發佈編輯部

編輯:詹翔閔

比較出名且在正月期間舉行的年例有:

電白區莊垌村年例(正月十四至十六舉行)

信宜六雙村年例(正月十七舉行)

化州旺埇村年例(正月十七舉行)

化州莞塘村例(正月十八舉行)

高州分界圩年例(正月十九舉行)

高州忠平社年例(正月廿一舉行)

茂南區飛馬村年例(正月二十八舉行)

“我待四方客,唯用一好心。”

熱情的茂名人民歡迎您

今年的年例,

約嗎?

我們來看看廣東其他城市

最具特色的新春慶祝活動

↓↓↓

廣州:廣府廟會

廣府廟會與北京地壇廟會並稱中國兩大廟會,廣府廟會開幕式設在元宵節當天,為期七天,是一項廣府文化嘉年華活動。廣府廟會涵蓋木偶薈萃、中華絕活、武林大會、元宵燈會等主題活動,包含了祈福文化、民俗文化、美食文化、商貿休閒文化等豐富的內容。廣府廟會是廣府民俗文化特色活動品牌,既增強廣府文化的凝聚力和影響力,豐富和活躍群眾文化生活,營造濃厚的年節氣氛,同時也讓廣大遊客通過廟會就能瞭解廣府文化,瞭解廣東。

深圳:火龍鋼花

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但春節也有自己的特色活動,那就是火龍鋼花表演了。火龍鋼花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源自重慶銅梁,有“中華第一龍”的美譽。舞龍的小夥子赤膊上陣,用摻雜著1500攝氏度鐵水和特製的液體,拍打著高空撒出的“鋼花”,瞬間鐵水綻放成為耀眼“星光”。火龍鋼花表演在深圳錦繡中華景區進行,從年初一到年初七,每晚都會上演,火龍鋼花表演雖然傳入深圳時間並不長,但已經成為深圳最具特色,廣東僅有的春節活動了。

珠海:耍鳳雞

前山鳳雞舞也叫耍鳳雞,其前身為鳳舞、雄雞舞。耍鳳雞是珠海前山的春節傳統節目,起源于明朝,盛行於清末民初。鳳雞舞道具用篾做成,外形似雞,舞動時,不用鑼鼓指揮,而是有節奏的哨聲指揮。鳳雞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式:金雞探望、金雞戲水、金雞梳妝、金雞尋寶、金雞瑞步、金雞起舞,整個環節表演完,不斷重複以上程式,最後是“尾聲退場”。

佛山:獅王爭霸

在佛山,無醒獅不春節。春節期間佛山各地均能看到醒獅表演,部分鎮街還會組織舉辦大規模的“獅王爭霸賽”。醒獅現在很多地方均可看到,不過醒獅可以成為佛山春節特色活動,那就是因為醒獅在佛山有著不一樣的歷史文化,其醒獅文化氛圍及技術也是全國僅有的。佛山醒獅屬於南獅技藝,融佛山功夫於一體,所以說看佛山舞獅,也可以看到佛山功夫身影了,喜歡功夫和醒獅的你就不要錯過了。

中山:慈善萬人行

慈善萬人行創辦於1988年,是借鑒香港“百萬行”的民間慈善活動,在中山開展“萬人行”的敬老活動,借助社會力量敬愛老人們,命名“中山敬老萬人行”。1989年起易名為“中山慈善萬人行”,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初七舉行,2000年起改在每年的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舉行。現在慈善萬人行已經成為中山新春最具特色及最有意義的春節傳統活動,同時也成為中山最具特色的城市精神文化品牌,成為中山人民津津樂道的城市名片。

東莞:廣東花燈節

花燈不是只有東莞才有,但廣東唯一的省級花燈節就永久落戶東莞洪梅鎮。洪梅鎮是中國花燈之鄉,有著悠久歷史。廣東省花燈文化節創辦於2012年,至今已經是頗具規模的花燈展了,成為東莞市春節最具特色的活動。在東莞洪梅舉辦的省花燈文化節上,我們可以一次性看到來自全國各地不一樣的花燈,活動現場還會有猜燈謎及現場體驗製作花燈的樂趣。花燈節是在洪梅鎮文化廣場舉行,一般是農曆年正月十三開始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歡花燈的朋友一定要去看看了。

惠州:客家麒麟舞

麒麟舞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而惠州小金口是廣東省第一個“麒麟舞之鄉”,小金口麒麟舞起源於清朝乾隆年間,麒麟舞是客家人世代相傳的藝術文化,是真正的本土文化。客家人帶著中原文明南遷,以象徵太平盛世的麒麟為圖騰。從麒麟美麗的古老傳說到麒麟表演藝術風格的形成,麒麟藝術已成為客家人文化活動之“根”。

湛江:舞鷹雄

舞鷹雄”這舞蹈由兩個造型像鷹和一個造型像熊的兩種動物同場嬉戲起舞,是廣東湛江市的民間舞蹈,流傳於廣東湛江市下轄的赤坎區、廉江市良侗、河堤、安鋪等鎮、遂溪縣、雷州市客路墟、企水鎮、唐家鎮等地,已有幾百年歷史。舞鷹雄結集舞蹈、武術、雜技於一體,頗具特色。其中廉江市良垌鎮竹園村的“舞鷹雄”,以其內容豐富,技巧高難度驚險著稱。

江門:荷塘紗龍

江門荷塘紗龍為“廣東第一龍”,起源于蓬江區荷塘鎮篁灣村的民間藝術,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據史料記載始于南北宋期間,荷塘紗龍至今已有800年歷史,舞龍技藝主要靠口耳相傳傳承至今。荷塘紗龍的舞龍套路分平面和立體兩式:平面式為行進路線的姿勢;立體式為技巧性龍舞造型,分別有跳龍、梅花樁、團龍等20多種套路,花式紛呈,高難度動作頻出,整套龍舞約需一個多小時,按表演期間的要求,26人分時接力交替,做到不歇舞、不亂陣,被稱之為“絕技”。

肇慶:德慶“炸獅”

“炸獅”,也稱“炮仗攻獅子”、“炸火獅”、“舞火獅”及“燒火獅”等,此項傳統活動在肇慶市德慶縣、懷集縣及清遠市連山壯族瑤族自治縣等均有傳承,以德慶縣元宵節期間的“炸獅”最為精彩。在德慶縣,元宵節是一年中最隆重的節日,而“炸獅”則是元宵節中必不可少,也是最精彩、最刺激、最熱鬧民俗的活動。當日,該縣炮仗聲晝夜不斷,引爆全城,場面十分壯觀,“炸獅”的刺激與瘋狂令人歎為觀止。

汕頭:賽大豬

賽大豬是一種傳統民間慶豐年的儀式,像平時時年過節拜神祈求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有同樣的意義。主要流行於廣東潮汕地區和福建閩南地區,而最壯觀的就在汕頭市了。賽大豬在潮汕地區沒有統一的日子,都是各村有自己特定的日子,在正月舉行且較為出名的有冠山賽大豬及月浦著丁頭賽大豬。月浦著丁頭賽大豬,是固定每年農曆的正月初八舉行,舉辦地點在汕頭市金平區月浦街道月浦鄉。冠山賽大豬則在正月十七晚上開始,到正月十八日中午結賽。正月十九日再舉行恭請本境眾神巡遊,當然也有精彩的文藝遊行,遊行隊伍有本村年輕人組成的標旗隊,小孩子花籃隊、燈籠隊,英歌隊,潮州大鑼鼓隊,銅管樂隊,醒獅隊等精彩表演。

揭陽:陽美火把節

火把節是彝族、白族、納西族、基諾族、拉祜族等民族的古老傳統節日,有著深厚的民俗文化內涵,被稱為"東方的狂歡節",大多是在農曆的六月二十四日舉行。但在廣東揭陽漢族人家也有自己的火把節,且源遠流長。自清光緒年間陽美先民就建廟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名土介子推,每年農曆正月初五至初六,陽美社區都舉辦“火把節”這一傳統民俗文化活動,旨在祟仰前賢高風亮節,陶冶村民道德情操,弘揚恪守信義、忠孝仁愛美德。

清遠:連山壯瑤大年節

春節期間,不出省,在廣東省內就能夠過一個原汁原味的少數民族風情與民俗大年。每年春節,連山金子山都會舉辦“壯瑤大年節”,鬧年鑼、賽銅鑼、搶花炮、開金庫取金元寶、唱年晚歌等活動讓遊客沉醉在壯家民俗風情裡。當然,過大年離不開吃,連山金子山景區還推出了盤王臘味宴。金子山也是壯瑤族民間廣泛崇奉的神山,這裡有濃郁的壯瑤民族風情。有小長鼓舞、舞火龍、舞春牛、炸火獅等民間藝術表演,民族風情濃郁,古風依存。

陽江:風箏迎新

陽江風箏是廣東地區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已有1400餘年的歷史,陽江背山面海,曠野遼闊,到處都是天然的放飛場。陽江迎新春風箏表演活動通常在大年初一到元宵節期間,只要是不下雨都會有來自各地風箏愛好者參與其中。放風箏算是陽江迎新春的一個特色活動,放風箏既是一項運動,也是一項度假休閒的好活動。

韶關:南雄香火龍

“香火龍”發源於廣東佛山制陶古鎮石灣鎮,是模仿一排排瓷窯點火時的壯觀景象,就地取材,紮成龍身,插上香火製作而成。“香火龍”最初作為瓷窯的點火儀式,逐漸演變成為群眾祈福的民俗文化活動。發源地的佛山石灣鎮“香火龍”文化已經失傳,現在廣東省內僅有為數不多的幾個邊遠山區村莊還有傳承“香火龍”活動,而以韶關市南雄的最為精彩。每逢元宵佳節,當地群眾都要進行“香火龍”活動,當地人稱“鬧春”。

梅州:埔寨燒火龍

埔寨燒火龍已有三百年歷史,火龍製作是由竹篾、稻杆紮成龍的形狀,以硫磺、白硝、木炭末配成的火藥,製成火箭、火花等燃放,經過幾百年來的不斷演變,火龍由原來的三、四段發展到如今的十一段,長達三十余米在龍身上安裝煙花、炮竹、火箭多達數千枚,龍頭、龍尾裝的火藥更數不勝數。一條火龍由三四十個赤膊青年手擎,加上鼓樂手、龍蝦、金魚等人,整個隊伍達200多人,表演奇特,驚險壯觀。像豐順埔寨這樣的“燒龍”,由村民自發籌款,志願製作,舞龍時赤裸上身,舞著的龍身煙花綻放、火箭飛射,不懼燙出泡來的民俗,對比全國的“燒龍”,堪稱“奇特”。

潮州:遊神賽會

“遊神賽會”其實就是“遊神”與“賽會”組合,“遊神”潮汕俗稱“營老爺”(即抬著神像巡遊誇勝),它遍及縣城、埠鎮至每個鄉村,只是規模大小、時日長短、形式不同而已,這種全城“遊神”景象在其他地方是無法看到。而“賽會”即是比賽,是與其他地方,特別是相鄰的村鎮比“遊神”規模,包括巡遊隊伍、戲曲表演、祭拜品等,從而形成潮州獨特的“遊神賽會”。潮州“遊神賽會”多數在正月期間舉行,也是遊客瞭解潮州文化的一個重要途徑,在“遊神賽會”中,我們可以欣賞到潮州特色文化,如潮州音樂、潮劇、英歌、潮州鐵技木偶戲、潮繡、潮州木雕、鯉魚舞、布馬舞以及百屏燈等。在潮州市內最為隆重的“遊神賽會”要數青龍廟會,對潮州文化有興趣的就不要錯過了。

河源:東源捕魚節

每年大年初三,河源市東源縣漳溪佘族鄉都會舉辦“捕魚節”。據當地村民介紹,中聯村大年初三舉辦的這項活動是由他們的祖輩相傳下來的,具體年代不詳,迄今已有數百年的歷史了。“魚”與“餘”同音,寓意“年年有餘”,“捕魚節”的興起歷經幾百年而不衰,與這民俗文化有著緊密聯繫。不管天有多冷,村民們全然不顧,熱情地投身到水塘中進行捕魚比賽。一時間,被驚動的魚群紛紛躍出水面,捕魚者揮動手中魚網,來回穿梭,很快就有收穫。從魚塘中捕到的魚,不管大小均歸各家所有,在規定的時間內,如果捕獲塘魚數量最多、重量最大的前三名村民,還可獲得村委會的物質獎勵。漳溪“捕魚節”己成為當地有影響力的客家傳統節慶,這個古老的節慶,適逢盛世重獲青春,今後必將大放異彩,成為河源客家民俗文化獨具特色的又一奇葩。

汕尾:五色獅燈

相傳在明洪武年間碣石衛城舞"五色獅燈舞"就已有之,並逐漸成為陸豐碣石鎮最富有地方特色、群眾喜聞樂見、歷史最悠久的民間傳統娛樂節目之一。威武雄壯的“五色獅燈舞”既融洽了外地舞獅特點,又獨具地方特色,形成了突出當地民俗的傳統舞蹈。舞五色獅,不僅能清晰地反映陸豐碣石民俗文化演變的軌跡,更能動態地揭示民間傳統舞蹈的發展歷程。體現傳統與創新,改革與發展的必然規律。五色獅是碣石人民嚮往太平盛世,希望吉祥平安的精神寄託,同時也是一項強身健體的體育項目。

雲浮:羅定長卷祈福

“長卷揮毫”一般都是一些活動附加節目,或個人表演創作時可以看到,但在雲浮市就成了每年春節傳統活動。據瞭解,“長卷祈福”活動原是雲浮市羅定群眾書畫交流活動中的一個環節,志在宣傳與弘揚中國書法,而群眾除了可以欣賞書法家們現場揮毫外,也可以在長卷上寫上自己的心願與祝福。相比起許願樹與燒香祈福,羅定“長卷祈福”則更為環保,同時也提升了城市文化品位。對書法有興趣或喜歡文雅類活動的遊客,年初一可以到羅定參與“長卷祈福”,親身感受這座城市的文化魅力。

茂名發佈編輯部

編輯:詹翔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