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道教文化與沉香雕刻

一般認為, 沉香之所以被道教尊為聖物, 是因為沉香樹一生的生閉環、沒有終點。 在活著時為樹, 經數十、數百年後不腐朽的部分最終形成沉香, 這正是重生的過程。 沉香的一生通達三界, 超越了生死。 在道教的驅邪、降魔儀式上都要供奉沉香, 且需要銅制器皿盛放沉香, 終日燃燒, 煙氣正象徵著天地之氣, 氤氳繚繞。 在道教養生教義中, 沉香是修行必備之物, 能幫助人們增長靈性。 《天香傳》記載:“祥付出、奉沼充天書扶持道場科, 蘸無需日, 永書達夕, 寶香不絕, 乘與肅渴則五上為禮。 馥烈之異, 非世所聞, 大約以沉水、乳香為本,

龍香和劑之......”

以道教神仙為題材的作品, 概不乏見。 曾在崇福崇德詩塔內發現、現藏於浙江省博物館的一件明代彩繪木雕鑲象牙臉王母像, 即用沉香木所雕刻。 鑲貼象牙臉的王母頭梳高髻, 前額高聳, 兩眼向下凝視;身穿交領, 廣袖過膝,

肩部披帛曳地, 腰圍長裙, 系有腰帶;上身微向左傾, 雙手捧物於胸前, 雙足呈內八字, 立於方形壺門式木座上;渾身遍佈彩繪, 身材苗條秀麗, 衣紋粗獷遒勁。 較鮮見的是臉上鑲貼了象牙, 並施彩繪, 使王母面部顯得格外嬌嫩細膩, 為明代沉香木雕藝術的代表作。 造像底座上還雕刻有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曹大春朱書, 記敘了沉香木雕王母像的來歷:“崇德寺有二浮圖......複於丙寅秋, 整茸二浮圖, 內有古玩珍寶......余為戲陳不敢毀失, 謹以王母一尊供人西喻(塔蔔...舊寸康熙歲次丙寅七夕”云云。 王母是道教中一位重要的女神, 相傳住在昆侖仙島。 王母的瑤池蟠桃園, 園裡種植蟠桃, 食之可長生不老。 亦可稱為金母、瑤池金母、瑤池聖母等。

沉香木雕八仙紋如意

不過, 沉香體現道教文化, 更多的是使用八仙圖案, 如北京故宮所藏一件沉香木雕八仙紋如意。 如意首呈心狀, 柄略寬, 中間拱起。 通體滿雕壽星和八仙組成的圖案。 如意凸額長髯的壽星, 一手托如意, 一手持桃, 盤腿屈膝端坐于正中。 兩旁伴有八仙之中的漢鐘離、韓湘子, 柄中部刻有呂洞賓、鐵拐李, 柄下方由上到下依次為張果老、曹國舅、藍采和、何仙姑。 柄上還以浮雕4個委角方框, 框中分別刻有陽文楷體“萬”“福”“攸”“同”四字。 柄尾系有用紅絲編結的壽字和以黃絲纏成萬字的黃絲穗。

一些沉香木雕中的八仙則以另外一種方式體現, 其上並不雕刻八仙人物, 而是以其手中所持的法器加以表現, 又稱為暗八仙。

清代乾隆年間雕刻的一件伽楠香木浮雕雙龍八寶雲蝠紋箱就是如此。 這件作品精選上等沉香木材雕刻, 呈規整的長方形, 天蓋地式,用料寬裕,頓顯其得天獨厚之處。整器構思新穎、雕工精湛、刀法嫺熟,器盒頂面所雕刻的紋祥即為暗八仙雲紋。

天蓋地式,用料寬裕,頓顯其得天獨厚之處。整器構思新穎、雕工精湛、刀法嫺熟,器盒頂面所雕刻的紋祥即為暗八仙雲紋。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