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北京市首部中華傳統食俗記憶教材出版

19日, 北京市首部融合“二十四節氣”、傳統節日民俗和中國小吃美食在內的校本教材——《中華傳統食俗記憶——節氣·節日·食憶》正式出版。 該教材由北京市東城區帽兒課程活動中心、北京紅螺食品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東城區國際理解教育發展中心共同編寫。

中華傳統食俗記憶教材內容

記者在新書發佈會上看到, 本教材以世界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二十四節氣”為基本架構, 分春、夏、秋、冬四個篇章。 在每個季節的六個節氣中, 不但介紹了節氣的基本知識, 還穿插相關古詩詞、故事傳說、名家體會等內容。 在每個節氣中, 還會教給學生製作一兩種節日食品, 並提出相關問題, 引起學生思考。 在內容編排上, 教材附有大量精美插圖, 不僅豐富了版面, 而且有利於引導閱讀, 引起學生的興趣。

中華傳統食俗記憶教材內容

據悉, 該教材已在東城區黑芝麻胡同小學、西總布小學、東四十四條小學等多所學校試用, 深受師生喜愛。 北京五中分校也把該教材作為選修課教材使用。 西總布小學教學主任張穎說, 學校借助這一教材開展了美食製作系列活動, 發動師生、家長共同參與, 通過飲食感受節氣文化, 從中體驗文化傳承和家國情懷。


中華傳統食俗記憶教材內容

此外, 帽兒課程活動中心還攜手北京老字型大小紅螺食品公司開設了老北京小吃製作課程, 服務周邊學前十多所學校的師生。 “這本教材也成為我們食品技師給學生授課的業務指導教材。 ”紅螺食品公司副經理田軍說,

“這本書從節令飲食入手, 引起閱讀興趣, 進而傳授製作方法, 孩子們非常感興趣。 同時, 延伸的民俗、詩詞、生活常識等閱讀內容, 也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 ”

“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要借助課程這一載體, 《中華傳統食俗記憶——節氣·節日·食憶》這本書創造性地把節氣、節日、飲食結合在一起。 ”東城區教師研修中心主任馬富貴說, 學生通過讀詩詞、講故事學習傳統文化, 通過動手製作、動手繪畫體驗美食, 這樣的學習調動學生運用語文、數學、科學、地理、美術等多學科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體現了穿越學科邊界的學習理念, 有利於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二十四節氣文化不僅是對天時的認知, 更加構成了中國人的價值觀和認知體系。

”帽兒課程活動中心校長賈小如說, 學校將繼續和老字型大小攜手打造老字型大小文化傳承課程, 讓學生瞭解老字型大小企業擁有世代傳承的獨特產品, 初步學習精湛技藝, 感悟體會服務理念, 傳承承載著中華民族工匠精神和優秀傳統文化。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