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2018媒體技術趨勢報告,你想知道的全在這裡

技術塑造了媒介形態, 每一輪技術創新都會帶來媒體內容生產方式和傳播管道的變革, 對技術趨勢的把握對於媒體轉型格外重要。 路透新聞研究所《2018媒體技術趨勢報告》中與技術創新相關的部分, 説明中國媒體人洞察國際媒體的技術發展動向。

智慧音箱

以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為代表的聲控智慧音箱發展迅速, 有預測稱在未來五年內, 美國55%的家庭都會使用智慧音箱。 2022年, 智慧音箱全球市場的市值將達到106億美元, 亞馬遜會成為這一市場的領軍者。

目前, 亞馬遜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了70%左右。 2018年智慧音箱市場的競爭將更加激烈,

Sonos、三星、蘋果、微軟甚至Facebook都可能加入競爭。 很多公司都將智慧音箱視為開拓智慧家用設備市場的敲門磚。 在亞洲地區, 阿裡巴巴、小米、Kakao、LG和Naver也想在智慧音箱市場有所作為。

智慧音箱已經改變了消費者行為, 媒體內容因此獲益最多。 使用者會花更多時間收聽音樂、新聞、播客和有聲讀物。

智慧揚聲器的發展會影響電臺節目安排並催生更多音訊點播。 面對這一趨勢, 媒體公司將在2018年增加對音訊媒體和新平臺上短內容的投資。

2018年智慧音箱發展趨勢有:

亞馬遜靠語音購物開拓市場

亞馬遜已經發展出了針對語音市場的商業模式, 大多數消費者都在家使用Alexa語音助手購物。 消費者只需說出幾句簡單指令, 就可以實現訂貨、付款和送貨。

而一旦消費者習慣固化下來, 亞馬遜的地位將難以撼動。

更多智慧音箱會安裝顯示幕

對於消費者來說, 聽設備的語音回復遠沒有閱讀螢幕內容方便。 2018年將會出現更多有電子顯示幕的智慧音箱。

內容創新

BBC 推出互動式廣播劇The Inspection Chamber, 觀眾可以使用智慧音箱參與劇情。 今年會出現更多可以回答問題並創新對話模式的語音機器人。

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

全球智慧手機市場增長放緩。 儘管如此, 我們對智慧手機的依賴程度卻日漸增長。 路透新聞研究所《2017年數字新聞報告》指出, 在受訪的全球36個國家的手機用戶中, 46%在床上看新聞, 32%在衛生間看新聞。 在美國, 讀者使用手機閱讀新聞的占比上升, 與用電腦讀新聞的占比持平。

智慧手機影響了新聞版式, 讓內容吸引眼球變得越發重要。 此外, 消息推送與鎖屏提示的作用也不容小覷。

2018年智慧手機和平板電腦發展趨勢有:

拍照搜索

Google Lense可以讓手機相機更好地識別拍攝內容並根據資訊執行操作。 Snapchat可以在識別照片內容後推薦相關濾鏡。 Google Lense已經可以在Pixel手機上直接使用, 三星和蘋果也在開發類似功能, 計畫今年亮相。

可折疊智慧手機

三星將在年初的電子產品消費展上發佈可折疊智慧手機, 該手機螢幕尺寸超過七英寸。 在未來十年, 可折疊螢幕將不僅局限於手機, 還可能出現在其他設備上。

消息推送過多

手機應用給使用者推送的資訊越來越多, 這讓很多人刪除了推送消息過於頻繁的應用程式。

在新聞界, 像Apple News和Google News這樣的新聞聚合APP也發送了更多的消息提示。 然而Apple News發送的消息提示裡, 只有約25%是重要新聞。 2018年媒體會採取行動, 在減少重複推送的同時, 提升推送品質。 此外, 平臺會增加過濾推送的功能。

增強現實技術(AR)和虛擬實境技術(VR)

2018年, AR技術應用將更為普遍, VR則更側重企業和遊戲業務。 AR市場的主要驅動力是蘋果發佈的ARKit和Google發佈的ARCore。 這兩個平臺方便開發者開發AR應用程式。

協力廠商應用方面, 宜家的應用IKEA Place能夠讓用戶通過AR預覽一款傢俱擺放在家中的樣子。 還有應用可以測量距離(如Ar Measurekit )。 Quartz則將AR元素融入新聞報導。

對於像Apple這樣的硬體廠商來說, 一個關鍵任務就是發展AR並吸引年齡更大、收入更高的用戶群體。 AR還會成為驅動智慧手機更新換代的重要因素。

2018年增強現實技術(AR)和虛擬實境技術(VR)發展趨勢:

AR眼鏡和混合現實眼鏡

Magic Leap推出了Lightwear 眼鏡, 該眼鏡配備了 6 個攝像頭以及多個感測器, 能讓用戶的大腦跟處理真實世界的物體一樣, 自然地處理數位物件, 使用者使用起來更加舒適, 並能長時間使用。 大多數技術公司都將AR眼鏡列為長期發展規劃的一部分。

瞄準企業市場

在未來幾年, 面向消費者的AR產品和面向企業的AR產品會逐步分化。 去年Google Glass推出了企業版。 GE等公司發現類似的眼鏡對員工培訓很有幫助, 能夠提高效率。

不過, VR消費者市場還受到諸多因素的限制, 比如限量銷售、缺乏市場統一標準和缺少高品質內容。

今年平臺會刺激關鍵領域內容的供求。 各廠商都已經盯上了體育內容。新聞方面,Google和Facebook會幫助《紐約時報》等媒體開發擁有高品質內容的產品。

總的來說,2018年對於移動AR設備來說將是突破之年,而VR設備也會逐步發展。AR和VR設備都需要努力實現便攜、實用和低價。

亞洲技術崛起

西方技術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更多機會出現在了亞洲市場。2018年將見證更多出現在東方市場的技術革新。

亞洲技術崛起關鍵發展動態趨勢:

移動支付為無現金社會鋪路

在中國,2017年移動支付交易額達到了5萬億美元左右。支付寶和微信是這一市場的兩大巨頭。在韓國的移動支付市場,Kakao Pay發展迅猛,與T-Pay、Samsung Pay等電子支付系統展開競爭。

小額支付催生新服務

移動支付的成本遠低於傳統信用卡,這創造出了新型商業模式——共用服務。一些手機新聞網站開啟了小額文章打賞功能。直播也有類似的打賞功能。

AI應用程式發展

Monday Note的編輯Frederic Filloux很關注今日頭條這個應用程式。今日頭條的演算法在瞭解讀者偏好、閱讀時間和所在地後可以持續更新使用者介面的資訊流。在韓國,Naver也在開發利用AI技術的個性化推薦。像Flipboard和Laserlike這樣的亞洲新聞聚合軟體尚未打開美國和歐洲市場,不過這種情況有可能會改變。今日頭條就瞄準了西方市場,最近收購了深受美國青少年歡迎的音樂短視頻軟體Musical.ly。Musical.ly開發團隊在上海,是在西方市場獲得成功的第一批中國APP之一。

印度移動市場擴張,智慧手機身份認證發展

2017年中期,印度手機互聯網用戶量達到了4.2億。印度也在朝一個無紙化、無現金的未來邁進。印度的Aadhaar計畫與智慧手機技術聯繫緊密,為每個註冊公民提供一個身份編碼,還鼓勵公民上傳指紋和虹膜掃描。印度手機供應商推出了與Aadhaar適配的機型。實名制的推進將給客戶隱私帶來更大挑戰。

印度移動端內容革命

在印度,移動端內容在不斷變化,尤其是教育和娛樂領域的內容。BYJU是線上學習應用軟體,累積下載量達到1200萬,付費訂閱用戶量達到70萬。技術發展在彌補印度高品質教學內容的短缺。

各廠商都已經盯上了體育內容。新聞方面,Google和Facebook會幫助《紐約時報》等媒體開發擁有高品質內容的產品。

總的來說,2018年對於移動AR設備來說將是突破之年,而VR設備也會逐步發展。AR和VR設備都需要努力實現便攜、實用和低價。

亞洲技術崛起

西方技術市場已經趨於飽和,更多機會出現在了亞洲市場。2018年將見證更多出現在東方市場的技術革新。

亞洲技術崛起關鍵發展動態趨勢:

移動支付為無現金社會鋪路

在中國,2017年移動支付交易額達到了5萬億美元左右。支付寶和微信是這一市場的兩大巨頭。在韓國的移動支付市場,Kakao Pay發展迅猛,與T-Pay、Samsung Pay等電子支付系統展開競爭。

小額支付催生新服務

移動支付的成本遠低於傳統信用卡,這創造出了新型商業模式——共用服務。一些手機新聞網站開啟了小額文章打賞功能。直播也有類似的打賞功能。

AI應用程式發展

Monday Note的編輯Frederic Filloux很關注今日頭條這個應用程式。今日頭條的演算法在瞭解讀者偏好、閱讀時間和所在地後可以持續更新使用者介面的資訊流。在韓國,Naver也在開發利用AI技術的個性化推薦。像Flipboard和Laserlike這樣的亞洲新聞聚合軟體尚未打開美國和歐洲市場,不過這種情況有可能會改變。今日頭條就瞄準了西方市場,最近收購了深受美國青少年歡迎的音樂短視頻軟體Musical.ly。Musical.ly開發團隊在上海,是在西方市場獲得成功的第一批中國APP之一。

印度移動市場擴張,智慧手機身份認證發展

2017年中期,印度手機互聯網用戶量達到了4.2億。印度也在朝一個無紙化、無現金的未來邁進。印度的Aadhaar計畫與智慧手機技術聯繫緊密,為每個註冊公民提供一個身份編碼,還鼓勵公民上傳指紋和虹膜掃描。印度手機供應商推出了與Aadhaar適配的機型。實名制的推進將給客戶隱私帶來更大挑戰。

印度移動端內容革命

在印度,移動端內容在不斷變化,尤其是教育和娛樂領域的內容。BYJU是線上學習應用軟體,累積下載量達到1200萬,付費訂閱用戶量達到70萬。技術發展在彌補印度高品質教學內容的短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