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自信,是父母最該做的事

做父母的都是用心良苦。

作者:老蘋果(爸媽內參主筆)

我家娃兩歲半, 已經到了秩序敏感期, 很多事都得按他喜歡的順序來。

最讓我煩心的就是睡覺的順序。

按他的意思, 先喝奶, 然後去尿尿, 爬回床上和爸爸玩會兒, 再去尿尿。 接著趴床上, 把臉放在我手上, 翻幾個身, 找著舒服的姿勢後才能睡著。

如果按照這個順序能順利把他哄睡, 我也挺省心的, 可問題是, 這只是基本程式。 要想入睡, 還得再加幾個小節目。

一會兒要水喝, 一會要玩具, 三番五次的起來尿尿, 而且每次都謊報軍情。

對我來說, 哄睡簡直是個大工程,

費時又費力。

但我知道這是培養他安全感的重要時期, 不敢打擾他, 儘量忍著怒氣陪他演。

沒想到的是, 我越是順著他, 他的表現就越來越差勁。

按照順序走的時候, 他基本就沒有尿出來過;而每次主動跟我說尿尿的時候, 已經尿到了褲子上。

每次我都氣的抓狂, 跟他一遍遍的講, 一定要提前跟媽媽說, 不然會尿褲子。

他很懂事的點點頭, 答應的很爽快, 但每次還是先斬後奏。

為了這, 我苦口婆心的跟他說過多少次, 跟他發過多少次脾氣, 打過他多少回, 都不見效。

心裡有氣, 難免表現在臉上。 有陣子, 哄他睡覺讓我煩不勝煩, 對他也不再輕聲細語, 態度有些粗暴。

老孫向來是個好脾氣的人, 對娃的小把戲不大在意, 反倒跟我做思想工作。

他問我, 是尿褲子重要還是讓娃高高興興的睡覺重要。

我答, 當然是讓娃睡覺重要。

他順水推舟, 既然還是睡覺重要, 就不要對尿褲子這麼在意。

於是, 我倆商量好, 帶娃尿尿的事交給老孫來做, 而我只需做個人肉背景就好。

沒想到, 這招還挺管用, 起碼娃尿褲子的次數越來越少。

我就很納悶, 我講道理他也聽, 為什麼就沒效果, 而老孫什麼都不說, 只是陪著他, 他就這麼配合。

說實話, 當媽這幾年, 養孩子這事我就沒怎麼明白過。

為瞭解惑, 我還和不少同樣當媽的朋友交流過, 她們一致認為這是娃在故意搗亂。

但是, 我不大認同。

穿著濕噠噠的褲子多不舒服啊, 他怎麼會一次又一次的犯這種錯誤, 給自己找不舒服呢。

後來看到一篇文章, 我才有點明白。

文章的作者也是枚寶媽, 她曾經為娃口吃的事焦慮不已, 當時娃也兩歲多。

她家娃說話早, 而且話說得很流利, 加上生性活潑, 講起話來跟話匣子一樣。 但是不知什麼時候起, 娃就開始口吃了。

平時說的很利索的話,

現在要費好大勁才說出來, 而且剛說前兩個字就開始結巴。

她特別著急, 所以當娃說話的時候, 她就在一邊糾正, 但越是糾正娃就越是結巴。 沒幾天, 娃連話都不想說了。

她趕緊上網查資料, 看育兒書, 而所有的解決方法都是對此不予重視, 不給他壓力, 讓他慢慢恢復。

她和家人商量好, 不刻意糾正娃說話的錯誤, 而且對他更加耐心, 他說話的時候從不插嘴, 不把他的口吃當一回事。

沒多久, 孩子的口吃就好了, 又成了以前的話匣子。

那麼, 是什麼導致了這樣的轉變呢?

我想, 我們都能發現父母的態度起了很大的作用。

他們的態度變得寬鬆, 不再給孩子施加壓力, 所以孩子才能沒有顧慮的說話。

也就是說, 在父母的無聲鼓勵下,

孩子更能恢復對自己的信心, 才有進步的可能。

尿褲子、口吃等等, 都和孩子的自信有關係。 心理學家阿德勒認為:

孩子的很多行為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他們感到氣餒。 而大多數時候, 氣餒是父母造成的, 因為做父母很容易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評判孩子。

我們認為孩子太柔弱,不成熟,做事情沒經驗,所以有意無意中就把對他們的輕蔑與否定烙印在了他們的心裡,讓他們喪失了自信。

為了克服這種氣餒,孩子會採取各種行動來找補,但由於經驗的限制和對形勢的誤判,很多孩子設置了錯誤的行動目標。

常見的錯誤目標就是用父母反感的行為吸引他們的注意。

就拿孩子尿褲子這事來說,你越是跟孩子說不能尿褲子,而且對他尿褲子這事特別的生氣,他就越是會感到氣餒。

在你的否定下,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就會自我懷疑,認為自己連尿尿這事都做不好。而你一次次的強調,只會讓他喪失信心,更加氣餒。

他會想,既然我控制不了什麼時候尿尿,那麼乾脆不控制了,想尿就尿吧,反正媽媽總會收拾爛攤子。

與此同時,他看到你因為他尿褲子圍著他團團轉,他又覺得尿褲子能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證明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媽媽愛的。

乾爽的褲子和獲得媽媽的愛一比較,還是獲得媽媽的愛更重要,於是他就會一直尿褲子。

這樣的模式很常見,但又很微妙,很多父母意識不到。

比如,從小都是你幫孩子穿衣服,等到他長大了,即使能自己穿衣服了,還是會粘著你,讓你給穿衣服;

孩子上學都是你接送,等到他能自己上學的年齡,他還是會纏著你讓你送;

作業寫的馬馬虎虎,你越是跟他說就越是不改正,逼著你時時刻刻守在他身邊,幫他檢查幫他計算。

這樣的事多的不勝枚舉。

只是,孩子小的時候,可以依靠我們得到庇護,成年後就不能再藏在我們的羽翼下了,我們保護不了他一輩子。

他總得走出我們的世界,經受生活的風風雨雨與各種挫折。

而如果他沒能培養出自信,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遲早會被現實打擊的體無完膚。

所以,讓孩子自信才是為人父母最應該做的事。以下兩點請時刻記在心上:

不急著否定,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有個教育家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確實如此,如果沒有我們的肯定與鼓勵,孩子就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也就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不要急著否定他,給他潑涼水,而是要找出他做的好的地方,給與肯定與鼓勵,激發他的自信心。

他做手工做的一塌糊塗,成果十分的拿不出手,不要急著說他笨,要找出他做的好的地方給與肯定,可以誇獎他有耐心,並且鼓勵他多嘗試幾次,相信很快他就能有進步。

多點耐心,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學習都有個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對不熟悉的事情,我們大人尚且要花一番功夫,更何況小孩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要有耐心。

教孩子系鞋帶,一次做不好,就多給他幾次機會。不要對他大呼小叫,對他批評和責難,要給他犯錯的機會,讓他能夠沒有心理負擔的去嘗試去學習。

相信他回報我們的不僅是漂亮成果,還會有對我們的感激。

我相信,做父母的都是用心良苦,為了孩子的成長操碎了心,但是好的意願不一定能帶來好的結果。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很容易就犯下大錯,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們要時刻小心。

我們要像呵護小樹苗一樣,呵護他們的自信心,也不要吝嗇鼓勵與讚美,相信在我們的鼓勵下,他們變得更加自信與強大。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終有一天,孩子會因此而感激我們,並且帶著尊敬與愛。

作者簡介:老蘋果,佛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苦逼的小城公務員,偽文藝女青年,80後不靠譜媽媽,簡書@老蘋果2,豆瓣@老蘋果。本文首發爸媽內參(ID:shenduwenhua)。

·END·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贊〗

我們認為孩子太柔弱,不成熟,做事情沒經驗,所以有意無意中就把對他們的輕蔑與否定烙印在了他們的心裡,讓他們喪失了自信。

為了克服這種氣餒,孩子會採取各種行動來找補,但由於經驗的限制和對形勢的誤判,很多孩子設置了錯誤的行動目標。

常見的錯誤目標就是用父母反感的行為吸引他們的注意。

就拿孩子尿褲子這事來說,你越是跟孩子說不能尿褲子,而且對他尿褲子這事特別的生氣,他就越是會感到氣餒。

在你的否定下,他感受不到自己的力量,就會自我懷疑,認為自己連尿尿這事都做不好。而你一次次的強調,只會讓他喪失信心,更加氣餒。

他會想,既然我控制不了什麼時候尿尿,那麼乾脆不控制了,想尿就尿吧,反正媽媽總會收拾爛攤子。

與此同時,他看到你因為他尿褲子圍著他團團轉,他又覺得尿褲子能吸引媽媽的注意力,證明自己是重要的,是值得媽媽愛的。

乾爽的褲子和獲得媽媽的愛一比較,還是獲得媽媽的愛更重要,於是他就會一直尿褲子。

這樣的模式很常見,但又很微妙,很多父母意識不到。

比如,從小都是你幫孩子穿衣服,等到他長大了,即使能自己穿衣服了,還是會粘著你,讓你給穿衣服;

孩子上學都是你接送,等到他能自己上學的年齡,他還是會纏著你讓你送;

作業寫的馬馬虎虎,你越是跟他說就越是不改正,逼著你時時刻刻守在他身邊,幫他檢查幫他計算。

這樣的事多的不勝枚舉。

只是,孩子小的時候,可以依靠我們得到庇護,成年後就不能再藏在我們的羽翼下了,我們保護不了他一輩子。

他總得走出我們的世界,經受生活的風風雨雨與各種挫折。

而如果他沒能培養出自信,不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克服困難,遲早會被現實打擊的體無完膚。

所以,讓孩子自信才是為人父母最應該做的事。以下兩點請時刻記在心上:

不急著否定,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有個教育家說,孩子需要鼓勵就像植物需要水。確實如此,如果沒有我們的肯定與鼓勵,孩子就很難意識到自己的能力所在,也就不能施展自己的力量。

如果孩子做的不好,不要急著否定他,給他潑涼水,而是要找出他做的好的地方,給與肯定與鼓勵,激發他的自信心。

他做手工做的一塌糊塗,成果十分的拿不出手,不要急著說他笨,要找出他做的好的地方給與肯定,可以誇獎他有耐心,並且鼓勵他多嘗試幾次,相信很快他就能有進步。

多點耐心,給孩子犯錯的機會

學習都有個過程,需要時間,更需要在錯誤中汲取經驗。對不熟悉的事情,我們大人尚且要花一番功夫,更何況小孩子。

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要有耐心。

教孩子系鞋帶,一次做不好,就多給他幾次機會。不要對他大呼小叫,對他批評和責難,要給他犯錯的機會,讓他能夠沒有心理負擔的去嘗試去學習。

相信他回報我們的不僅是漂亮成果,還會有對我們的感激。

我相信,做父母的都是用心良苦,為了孩子的成長操碎了心,但是好的意願不一定能帶來好的結果。

在養育孩子的路上,我們很容易就犯下大錯,傷害了孩子的自信心,所以我們要時刻小心。

我們要像呵護小樹苗一樣,呵護他們的自信心,也不要吝嗇鼓勵與讚美,相信在我們的鼓勵下,他們變得更加自信與強大。

我們也有理由相信,終有一天,孩子會因此而感激我們,並且帶著尊敬與愛。

作者簡介:老蘋果,佛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苦逼的小城公務員,偽文藝女青年,80後不靠譜媽媽,簡書@老蘋果2,豆瓣@老蘋果。本文首發爸媽內參(ID:shenduwenhua)。

·END·

〖歡迎轉發、評論和點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