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初唐“短命天才”王勃(中):妙筆生花《滕王閣序》,不朽之名篇

與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並稱“初唐四傑”的王勃, 實在是少年得志, 才華橫溢。 王勃擅寫五律、五絕等詩歌體裁, 然而, 他最主要的文學成就還屬駢文。 王勃的駢文, 自然妥帖、對仗工整, 實在是妙筆生花, 尤其是《滕王閣序》, 堪稱之最。

然而王勃的這篇《滕王閣序》, 實為機緣巧合之作, 也是其不諳世事之果。 唐高宗上元二年秋, 王勃父親王福畤被貶為交趾縣令, 王勃前往探望。 途徑南昌時, 適逢都督閻伯輿翻修滕王閣竣工, 九月九日, 于滕王閣宴請賓客, 王勃名聲在外, 因而也被邀請入席。 閻都督此次在滕王閣設宴, 一來是慶祝滕王閣修成, 二來是為了展示其女婿孟學士的才識。 閻都督提前讓女婿準備一篇文章, 而後故作提議讓在座賓客們即興創作一篇文章, 為此次宴會寫序。

眾賓客自然知其所為何意, 因而紛紛推辭才疏學淺, 不善屬文, 閻都督欣然。 然而, 半路殺出個程咬金――“愣頭青”王勃, 他一個晚輩, 不作謙虛之態也罷, 還不懂閻都督深意, 躍躍欲試, 提筆便書。 眾賓客雖覺尷尬, 卻也好奇圍觀, 只有閻都督拂袖而去, 十分不悅。

他雖不滿, 卻也有些好奇, 便派一人去看看王勃都寫了什麼。 下人說王勃首句寫的是“豫章故郡, 洪都新府”, 閻都督輕蔑一笑:“不過都是些老生常談。 ”下人繼續念:“星分翼軫, 地接衡廬”, 閻都督沉默不語。 直等下人念到“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閻都督才大呼:“此真天才, 當垂不朽!”

《唐才子傳》也據此記載:“勃欣然對客操觚, 頃刻而就, 文不加點,

滿座大驚。 ”儘管王勃早已盛名在外, 然而這次宴席所作《滕王閣序》, 還是讓諸多文人對王勃更生敬佩。 不知世故, 尊崇本心, 隨性而作, 這便是王勃。

《滕王閣序》這篇駢文實在是巧奪天工之作, 讓人如何能相信這是一篇即興文章呢?“潦水盡而寒潭清,

煙光凝而暮山紫”, 這一句景物描寫讀來仿佛使人置身仙境, 飄渺朦朧, 極盡優美。 而最是著名的一句當屬“落霞與孤鶩齊飛, 秋水共長天一色”, 堪稱一絕, 對仗工整, 且景致美不勝收。 王勃不僅擅長寫景, 他還善於寓情于景:“關山難越, 誰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 盡是他鄉之客。 ”如此難得的高山美景, 卻使他憐惜起壯志未酬之人, 他環顧四周, 這看似觥籌交錯的盛宴, 卻都是他鄉之客。 萍水相逢, 只是過客。

王勃不僅寫景抒情,還大秀文學素養,“用典”之處數不勝數:“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倡狂,豈效窮途之哭!”“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這些典故的運用,何嘗不是表達其壯志難酬、知音難覓的憤懣嗎?

這次宴席結束,王勃與父親得以短暫團聚,而後他便踏上歸途。然而當時正值夏季,南海狂風大作,波濤洶湧,王勃溺水,驚悸而亡。時年27歲,英才早逝,令人惋惜!

王勃不僅寫景抒情,還大秀文學素養,“用典”之處數不勝數:“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屈賈誼于長沙,非無聖主;竄梁鴻于海曲,豈乏明時?”“孟嘗高潔,空余報國之情;阮籍倡狂,豈效窮途之哭!”“非謝家之寶樹,接孟氏之芳鄰。”“楊意不逢,撫淩雲而自惜;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這些典故的運用,何嘗不是表達其壯志難酬、知音難覓的憤懣嗎?

這次宴席結束,王勃與父親得以短暫團聚,而後他便踏上歸途。然而當時正值夏季,南海狂風大作,波濤洶湧,王勃溺水,驚悸而亡。時年27歲,英才早逝,令人惋惜!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