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上海博物館藏清代書法,大家雲集,視覺享受

吳大澂(chéng)(1835~1902), 初名大淳, 字止敬, 又字清卿, 號恒軒, 晚號愙齋, 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 清代官員、學者、金石學家、書畫家, 民族英雄。 清同治七年(1868年)進士。

善畫山水、花卉, 精於篆書。 皆得力于金石鑒賞修養。

吳大澂書法以篆書最為著名。 他的篆書很有特色, 將小篆古籀文結合, 功力甚深, 即平時書翰也常用工整精絕的篆字為之, 規矩整齊, 別有情致。 早年從陳碩父學篆書, 中年以後又參以古籀文, 書法益進。 他開始學秦代小篆刻石, 書法酷似李陽冰。 後受楊沂孫的啟示, 將小篆與金文相結合, 並用這種方法書寫《論語》、《孝經》以及信劄。 他的篆書大小參差、淵雅樸茂, 在當時是一種創造。 他對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 開拓了對先秦文字的廣闊的視野, 使他的篆書從中汲取了不少的營養。 吳大澂寫篆書, 喜用隸書書款。 他的隸書橫平豎直, 亦取法漢碑。

黃士陵, 字牧甫(一作穆甫、穆父), 號倦叟, 別號黟山人、黟山病叟、倦叟、倦遊窠主, 先後又有蝸篆居、延清芬室等齋號。 是篆刻“黟山派”開宗大師, 晚清時期書畫篆刻家。

趙之謙(1829年8月8日[1] -1884年11月18日), 中國清代著名的書畫家、篆刻家。 漢族, 浙江紹興人。 初字益甫, 號冷君;後改字撝(huī)叔, 號悲庵、梅庵、無悶等。 趙之謙的篆刻成就巨大, 對後世影響深遠。 近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畫家都從他處受惠良多。

在晚清藝術史上, 趙之謙無疑是最為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在繪畫上, 他是“海上畫派”的先驅人物, 其以書、印入畫所開創的“金石畫風”, 對近代寫意花卉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書法上,

他是清代碑學理論的最有力實踐者, 其魏碑體書風的形成, 使得碑派技法體系進一步趨向完善, 從而成為有清一代第一位在正、行、篆、隸諸體上真正全面學碑的典範;在篆刻上, 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廣為取法, 融會貫通, 以“印外求印”的手段創造性地繼承了鄧石如以來“印從書出”的創作模式, 開闢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

張照(1691~1745), 字得天, 號涇南, 亦號天瓶居士, 江南婁縣人。 康熙四十八年進士。 清藏書家、書法家、戲曲家、書畫目錄整理者。

乾隆時大書法家, 常為乾隆皇帝代筆, 擅長行楷書, 是書“館閣體”能手。 性地高明, 深通釋典, 詩多禪語。 書法初從董其昌入手, 繼乃出入顏、米, 天骨開張, 氣魄渾厚。 兼能畫蘭, 間寫墨梅, 疏花細蕊, 極其秀雅。 嘗作白描大士像, 寥寥數筆, 而法相自佳。 著天瓶齋書畫題跋、得天居士集, 刻有天瓶齋帖。 卒年五十五。

鄭簠(1622-1693) 字汝器,號穀口。江蘇上元(今南京)人。為名醫鄭之彥次子,深得家傳醫學,以行醫為業,終學不仕,工書。少時便立志習隸習,學漢碑達三十餘年,為訪河北,山東漢碑,傾盡家資。清方朔《曹全碑》跋:“國初鄭穀口山人專精此體,足以名家,當其移步換形,覺古趣可挹。至於聯扁大書,則又筆墨俱化為煙雲矣。”他倡學漢碑,對後來漢碑之學的復興起了重要作用。他自稱:“作字最不可輕易,筆管到手,如控於鈞弩,少馳則敗矣。”其隸書飄逸虛靈,活脫灑麗。包世臣《藝舟雙輯》將其隸書列為“逸品上”。時有“穀口八分古今第一”之譽。後人稱之為清代隸書第一人。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他好遊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于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鑒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幹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

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遊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隸書則從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自然獨樹一幟。

翁方綱(1733~1818), 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直隸大興(今屬北京)人,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曆督廣東、江西、山東三省學政,官至內閣學士。精通金石、譜錄、書畫、詞章之學,書法與同時的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

翁方綱學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但他的書法藝術水準並不是很高的。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行書是典型的傳統帖學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範。作品中溫潤豐厚濃墨與纖細的遊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運筆用墨過程中,由濃漸淡、由粗漸細的過渡緩衝。因此,濃淡、粗細、行止極有節奏感。整幅作品用筆以圓潤輕柔為主,沒有絲毫方剛急躁的火氣,從柔潤流暢的筆意中,可推想作者書寫時靈活的用腕。綜觀此作品,運筆沉酣,墨色濃厚,筆劃豐滿,筋勁骨健,妙得神韻,是他的精品之一。

鄭簠(1622-1693) 字汝器,號穀口。江蘇上元(今南京)人。為名醫鄭之彥次子,深得家傳醫學,以行醫為業,終學不仕,工書。少時便立志習隸習,學漢碑達三十餘年,為訪河北,山東漢碑,傾盡家資。清方朔《曹全碑》跋:“國初鄭穀口山人專精此體,足以名家,當其移步換形,覺古趣可挹。至於聯扁大書,則又筆墨俱化為煙雲矣。”他倡學漢碑,對後來漢碑之學的復興起了重要作用。他自稱:“作字最不可輕易,筆管到手,如控於鈞弩,少馳則敗矣。”其隸書飄逸虛靈,活脫灑麗。包世臣《藝舟雙輯》將其隸書列為“逸品上”。時有“穀口八分古今第一”之譽。後人稱之為清代隸書第一人。

金農(1687—1763),清代書畫家,揚州八怪之首。字壽門、司農、吉金,號冬心先生、稽留山民、曲江外史、昔耶居士、壽道士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布衣終身。

他好遊歷,卒無所遇而歸。晚寓揚州,賣書畫自給。嗜奇好學,工于詩文書法,詩文古奧奇特,並精於鑒別。書法創扁筆書體,兼有楷、隸體勢,時稱“漆書”。五十三歲後才工畫。其畫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幹筆作花卉小品,尤工畫梅。

鄧石如(1743—1805),安徽懷寧人。清代篆刻家、書法家,鄧派篆刻創始人。

初名琰,字石如,避嘉慶帝諱,遂以字行,後更字頑伯,因居皖公山下,又號笈游道人、完白山人、鳳水漁長、龍山樵長,少好篆刻,客居金陵梅鏐家八年,盡摹所藏秦漢以來金石善本。遂工四體書,尤長於篆書,以秦李斯、唐李陽冰為宗,稍參隸意,稱為神品。性廉介,遍遊名山水,以書刻自給。有《完白山人篆刻偶存》。隸書則從長期浸淫漢碑的實踐中獲益甚多,能以篆意寫隸,又佐以魏碑的氣力,其風格自然獨樹一幟。

翁方綱(1733~1818), 清代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字正三,一字忠敘,號覃溪,晚號蘇齋。直隸大興(今屬北京)人,乾隆十七年進士,授編修。曆督廣東、江西、山東三省學政,官至內閣學士。精通金石、譜錄、書畫、詞章之學,書法與同時的劉墉、梁同書、王文治齊名。

翁方綱學識廣博,對顏書、歐書和唐人寫經、漢隸都下過很大的功夫。但他的書法藝術水準並不是很高的。他的書法講究無一筆無出處,而自己的東西卻很少。行書是典型的傳統帖學風格。連貫柔和,不急不躁,循規蹈矩,很有特色,不失大家風範。作品中溫潤豐厚濃墨與纖細的遊絲形成強烈的對比。在運筆用墨過程中,由濃漸淡、由粗漸細的過渡緩衝。因此,濃淡、粗細、行止極有節奏感。整幅作品用筆以圓潤輕柔為主,沒有絲毫方剛急躁的火氣,從柔潤流暢的筆意中,可推想作者書寫時靈活的用腕。綜觀此作品,運筆沉酣,墨色濃厚,筆劃豐滿,筋勁骨健,妙得神韻,是他的精品之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