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西安這個公園內竟有兩座萬人塚,背後慘烈歷史讓人震撼!

西安有一座“革命公園”, 跟許多漂亮的遺址公園相比, 這裡顯得樸素多了。 許多人並不知道, 革命公園背後隱藏了一段西安上世紀最為慘烈的歷史, 當時西安城四分之一的人口都死於那場戰亂中……

最早的革命公園大門

二虎守長安

上世紀二十年代, 國內局勢十分緊張。 1926年春, 國民政府準備北伐, 河南軍閥劉鎮華受吳佩孚指派, 率領十萬“鎮嵩軍”殺入潼關, 妄圖進佔西安。 到1926年5月15日, 劉鎮華部隊完成了合圍行動, 燒掉了西安城外10萬畝麥田, 同時在城周圍挖掘一條寬深各6公尺、長3公里的斷絕溝, 並加築圍牆一道, 從此, 西安和外界完全失去了聯繫。

李虎臣

當10萬鎮嵩軍兵臨西安城下的時候, 西安城內只有李虎臣的四個團和第十二混成旅旅長衛定一的兩個團, 以及楊虎城三個旅, 守兵不過萬人。 而且三部分分屬不同系統, 並無上下級關係, 所以大敵當前, 這三支部隊如何團結合作、統一指揮, 是最大的問題。

楊虎城

後來楊虎城率先提議, 為統一指揮、共同對敵, 守城部隊應合編為一軍, 請李虎臣執掌帥印, 實行分區防守, 他自己則主動承擔敵人主力所在的東城和北城防禦任務, 史稱“二虎守長安”。

馮玉祥解西安之圍

當西安被困之時, 不少人在為如何解救西安奔走。 9月17日, 以馮玉祥為總司令的國民軍聯軍誓師, 接受中共北方區委負責人李大釗“進軍西北, 解圍西安, 出兵潼關, 策應北伐”的建議, 兵分兩路前來解救西安。

馮玉祥

11月28日, 馮玉祥援軍向西安發起全面總攻。 馮軍在攻擊西安十裡鋪劉鎮華大本營時, 西安城內守軍也乘機出擊。 在內外夾攻之下, 劉軍全線動搖, 劉鎮華倉皇逃到豫西陝州。 隨即, 緊閉了8個月的西安城門終於打開, 西安迎來了久違的和平。

1927年, 馮玉祥、楊虎城等與軍民在革命公園舉行公祭

然而和平的代價也是慘重的, 在西安城被圍的幾個月中, 城內糧食極度短缺, 饑寒交迫之下, 城裡每天都有大批民眾死亡。 圍城後期, 餓死病死的人不計其數, 無法安葬, 天氣又熱, 瘟疫橫行, 西安城每天死千人, 前前後後共死了5萬餘人, 占西安城當時人口的四分之一。

建成革命公園

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建立西安革命公園。從革命公園南門往北,過了噴水池兩側便是公園的標誌——東西大塚。當時馮玉祥、于右任、楊虎城等革命將士親臨負土填坑,堆起兩個大塚,西邊的是女塚,東邊的是男塚,它們也被俗稱為“萬人塚”,埋葬的是西安被圍時期的死難軍民。

革命公園四個字由馮玉祥所寫,後刻在了新大門上

革命公園內的“萬人塚”

革命亭

楊虎城將軍雕像

90年過去了,如今的革命公園成了西安著名的“相親會”所在地,也算是以另一種形式“活”在了西安人心裡。這場發生在上個世界的慘烈戰事,不光是外地人,就連很多西安人也說不清楚。然而,當我們一旦瞭解了其歷史,無不為之震撼。不忘歷史,敬仰英雄!

建成革命公園

1927年2月,為紀念西安的死難軍民,馮玉祥率眾公祭,建立西安革命公園。從革命公園南門往北,過了噴水池兩側便是公園的標誌——東西大塚。當時馮玉祥、于右任、楊虎城等革命將士親臨負土填坑,堆起兩個大塚,西邊的是女塚,東邊的是男塚,它們也被俗稱為“萬人塚”,埋葬的是西安被圍時期的死難軍民。

革命公園四個字由馮玉祥所寫,後刻在了新大門上

革命公園內的“萬人塚”

革命亭

楊虎城將軍雕像

90年過去了,如今的革命公園成了西安著名的“相親會”所在地,也算是以另一種形式“活”在了西安人心裡。這場發生在上個世界的慘烈戰事,不光是外地人,就連很多西安人也說不清楚。然而,當我們一旦瞭解了其歷史,無不為之震撼。不忘歷史,敬仰英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