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後進村“台爾哇”的新氣象

青海新聞網訊 日前, 到海東市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總堡鄉台爾哇村去採訪, 途經總堡河灘時, 一座橫架在河道上的鋼筋混凝土空心板橋成為進出台爾哇村的一道亮眼風景。 這座投資180萬元、長45米、寬6米的空心板橋的建成通車, 可以說圓了台爾哇村多年來的一個民生“心願”。

而這座橋, 僅僅是台爾哇村從一個“後進村”美麗蛻變的縮影。

在村民們的眼裡, 台爾哇村的美麗蛻變, 還得感恩黨和政府的惠民政策, 更得感恩總堡鄉黨委政府和台爾哇村精准扶貧駐村工作組的傾心傾力。

有著176戶815人的台爾哇村,

因為自然條件差, 基礎設施建設滯後, 加上近幾年來村級黨組織核心作用發揮不力, 以致於讓台爾哇村戴上了“後進村”的帽子。

火車跑得快不快, 全看車頭怎麼帶。 對於台爾哇村來說, 如何從落伍後進的被動中扛旗奮起, 不僅要靠党和政府惠民政策的強力支持, 更要有一個堅強有力的“火車頭”來帶動。

2015年10月, 黨和政府精准扶貧的春風吹進了青海高原, 毫無疑問, 台爾哇村也了精准扶貧陽光的溫暖。

由海東市委統戰部選派的駐村第一書記和精准扶貧工作組帶著脫貧攻堅的莊嚴使命, 踏進了台爾哇村, 挑起了台爾哇村脫貧攻堅的“大樑”。

駐村工作組從駐村第一天起, 便走田頭、進農戶, 拉網式調查摸底, 不留死角的把脈問診,

找准了問題癥結, 開出了治病良藥——那就是一手抓班子建設, 一手抓基礎設施建設, 一手抓精准扶貧。

在村班子建設上, 建立健全制度機制, 強化“三會一課”制度, 促進村幹部作風轉變、陽光辦事, 贏得了村民們的信賴和支持, 重塑村級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 在脫貧攻堅路上, 讓台爾哇村有了一個靠得住的“火車頭”, 2017年台爾哇村黨支部還被總堡鄉黨委評為優秀黨支部。

隨著村黨支部戰鬥力的崛起, 帶領台爾哇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火車頭”已經有了村“兩委”和駐村工作組兩個“發動機”, 這也催生出了台爾哇村脫貧攻堅奔小康的強大合力。 煥然一新的村容村貌和日益改善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 便是最好的見證。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 台爾哇村爭取投資130萬元實施了美麗鄉村建設專案, 落實政府投資220萬元實施危房改造103戶, 投資50萬元建成260平方米的村級綜合服務中心, 投資167萬元完成硬化村道11.6公里, 投資45萬元修建群眾文化活動廣場2處。

海東市委統戰部作為台爾哇村駐村幫扶工作組的“娘家人”, 對台爾哇村的幫扶工作也是傾心傾力的。 駐村幫扶工作組提供的一份資料顯示, 2016年以來, 市委統戰部累計向台爾哇村投入的幫扶資金達到115萬元。

在這些溫暖人心的幫扶濟困中, 既有彌補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缺口資金, 也有幫扶貧困戶改造居住條件的建房補助;既有串戶“走親”的幫扶慰問金慰問品, 也有助力農耕生產的化肥。

僅2017年幫扶的化肥、麵粉、大米、清油、衣服、助聽器等折合人民幣達到19.63萬元。

一項項的民生舉措, 一筆筆的民生投資, 催生出的是台爾哇村日新月異的美麗變遷。 新穎別致的村級文化活動廣場、通村入戶的硬化村道、煥然一新的宜居家園, 處處彰顯出新農村裡的新氣象。

走進該村貧困戶李生全家, 2016年在國家危房改造項目扶持下建成入住的3間磚混結構、瓷磚牆面的新住房成為老莊廓裡的新看點, 與院內東、西兩側尚在的老舊房子形成鮮明的對比。

年過七旬的李生全說, 最破舊的那一面房子是30年前建的, 西面的房子是10年前建的, 而貼著瓷磚的是2016年新建的。

三代房子見證著李生全老人家庭生活的新變遷。 李生全老人感慨地說,

國家政策越來越好, 水泥路鋪給了, 自來水拉給了, 新房子蓋給了, 前面河灘上的橋也修上了, 這都得感謝共產黨給我們老百姓的好政策。

應該說, 李生全道出了台爾哇村老百姓的心聲。 在前不久召開的台爾哇村十九大精神集中學習會上, 75歲高齡的老黨員朱生祥從5公里開外的家裡專程趕來參加學習。 他說, 最近幾年來, 國家惠民政策多, 農村面貌變化大, 老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 這是我們大家看得見、摸得著的新變化, 今天參加會議, 就是想再聽聽習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裡講了啥好政策, 讓我們大家也有個奔頭。

邁進新時代, 踏上新征程。 走進今天的台爾哇村, 映入人們眼簾的不僅美麗蛻變帶來的新氣息, 更是台爾哇人奮進前行的勃勃生機。相信在党的惠民陽光沐浴下,台爾哇村一定會迎來一個陽光燦爛的明天。

更是台爾哇人奮進前行的勃勃生機。相信在党的惠民陽光沐浴下,台爾哇村一定會迎來一個陽光燦爛的明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