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高三壓力大,作為家長如何幫孩子轉壓力為動力?

到了高中, 孩子成績下滑的原因很多, 家長不能都怪到孩子頭上。 問問自己在孩子最應該養成良好學習習慣的時候, 你在哪裡?

而對高三家長來說, “高三家長”這四個字的分量, 相信我們不說, 你們早已經感受到。 其實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家長來說, 高三必定是承受壓力前行的一年。 但說實話, 壓力有時候是把雙刃劍, 是一種身體力量的喚醒, 一味地減壓, 或者是不敢高聲語, 或許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麼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夠幫助孩子學會利用壓力, 變壓力為動力, 讓壓力成為激勵孩子不斷前行、實現理想的最佳動力源呢?

先來看兩個例子:

事例一: “沒關係”等於“不相信”

西西是個文靜又努力的女孩子, 在學習上一直不需要父母太操心。 進入高三後, 也保持著較好的學習狀態。

西西一直住宿, 父母覺得西西自己很要求上進, 多和女兒溝通也要花費時間,

所以親子間交流的機會不是很多。

第一次模擬考試西西的成績不理想, 壓力陡增, 心情很沮喪。 考後放假, 父母問到類比考試的情況時, 西西情緒低落地說:“沒考好……可能都上不了本科。 ”

父母聽完如臨大敵, 西爸很著急:“那怎麼辦?”西媽想安慰女兒, 直接說:“沒關係, 不行就考專科吧, 專科也有很多不錯的學校。 ”聽了爸媽這番話, 西西頓時又生氣又難過:這就給我定性了, 我就只能上專科嗎?

回到學校後, 西西賭氣不願接父母的電話, 複習狀態也大受影響。 她說自己以前的學習狀態很好, 每天都很充實很自信。 但自從父母那樣說之後, 就找不到學習狀態了。

在跟心理老師交流的過程中, 西西仍忍不住流淚抱怨, 本來自己沒考好,

壓力就很大, 心情也很煩了, 父母怎麼可以這樣給自己定性, 為什麼父母不相信自己。

而西西的父母知道原委後, 也是滿腹無奈:其實孩子考砸了, 我們心裡也很急, 看她那麼辛苦也心疼, 不知道該怎麼說, 不是怕她壓力太大為了安慰她才那樣說的嘛。

❏ 案例分析 ❏

高考前幾次重大考試的分數, 對於考生的心理狀態肯定是會產生影響的。 如果考後成績不理想, 考生不能合理地面對這種情況, 就容易在壓力下一蹶不振, 這時家長要給予孩子合適的幫助。

西西父母的做法本意是想緩解孩子的壓力, 結果反而導致親子間的誤會, 影響了孩子的學習狀態。

孩子考砸了, 家長說“沒關係”是為了安慰, 可是對於一直繃著勁兒在辛苦學習的高三學生來說,

能沒關係嗎?甚至在孩子心裡, 沒考好有大關係。

家長的一句“沒關係”就等於“不相信”, 孩子覺得家長不相信自己;建議孩子“考專科”, 其實家長自己心裡也未必是真心這樣想的, 在孩子聽來, 更等於是直接否定了她, 否定了她之前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 讓孩子怎麼接受呢?

這種情況下, 家長合適的做法, 首先是理解孩子心裡的感受, 多關注孩子的情緒, 不要用乾巴巴的“沒關係”“我相信你”“你很聰明的, 沒問題的”這類話簡單地“敷衍”孩子。

其次要引導孩子理性地看待成績的起伏, 認識到在高考前需要經歷多次考試, 成績有波動也是很正常的, 而高考前出現問題反而應該是好事, 能幫助自己及時發現知識的薄弱點,

不把問題帶到高考考場。 引導孩子這樣換個角度來看問題, 把注意力轉入查漏補缺的學習中。

家長遇到此類問題, 可以這樣對孩子說:“媽媽知道你這次沒考好很難過……(這裡可以有一些肢體語言, 如抱抱孩子、拉著孩子的手等), 你一直都很努力, 媽媽都看到了。

不過媽媽覺得這次沒考好也是一件好事, 那些錯的題不正好提醒你哪些知識還有盲點、還需要鞏固嗎?這樣可以讓你在高考前把知識複習得更扎實。

考試已經過去了, 現在好好地分析一下試卷, 看看具體是哪些原因失掉的分數。

爸爸媽媽永遠是你堅強的後盾, 相信我們的女兒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 把這次考試變為成功的墊腳石。 ”

事例二:説明孩子制定目標

文凱進入高三後,主動把一顆愛玩好玩的心收了起來。他很用功,但學習成績一直不穩定。

文凱自己心裡時常會後悔高一高二時玩得太多了,沒好好學習,導致基礎不扎實。

看到周圍的同學埋頭苦讀穩步前進,他心裡也憋著一股勁,但又不知道該往哪處使,感覺壓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緒也越來越容易暴躁。

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為孩子主動努力的行動感到欣喜,同時也很心疼和著急,不知道怎樣幫助孩子。

在老師的建議下,他們找了個合適的時機,跟文凱進行了推心置腹地溝通:

肯定了孩子進高三以來的努力付出,引導孩子客觀正確地分析了自己的實力,並根據孩子幾次考試的成績,共同確定了一個合適的努力目標。

經過這樣的分析和確定,文凱覺得對自己接下來的努力方向非常清晰,也充滿了動力,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態,踏實朝目標前進。

最後的結果皆大歡喜,文凱正常發揮,進入了理想的學校。

❏ 案例分析 ❏

一個明確具體的“跳一跳能夠到”的學習目標,對考生複習備考的狀態有著很大的説明。而事實上,很多高三考生對於自己的目標並不是十分清晰,有時甚至出現班裡很多學生紮堆把同一所大學定為目標的情況,他們既對自己的目標大學不甚瞭解,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況到底適合制定怎樣的目標,導致所謂的目標只是憑感覺而定,並不能從中感受到明確的動力。

而老師一般都要面對全班幾十個學生,也難以做到特別細化地幫助每一個學生制定合適的目標。

從這個角度,家長可以説明孩子一起制定目標、管理目標,這樣做不但有利於孩子調整狀態實現高考目標,也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規劃有所幫助。

建議家長可以先跟老師交流,瞭解孩子各科學習狀態及成績,聽取老師的意見。同時也搜集相關大學相關專業的資訊,然後和孩子溝通,一起制訂適合孩子的個性化目標。

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的目標,孩子才會願意為之努力奮鬥。

對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過於好高騖遠的目標,家長要講究策略,與孩子探討,分析目標的不當之處,幫助孩子調整。目標確立後,當孩子的狀態有所偏離時,家長也要及時地提醒和督促孩子。

以上是高三家長幫助孩子的兩個具體事例。

每個考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説明孩子化壓力為動力,除了一些具體的方法,最重要的還在於家長自身的狀態。

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自身的心理狀態、生活狀態對孩子是最具影響力的。

首先,家長自己對高考也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高考確實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重要一步,但它絕不是全部,孩子的身心健康遠比大學文憑要重要。若家長能淡然處之、信任孩子,這份平靜淡定也會傳遞給孩子。

其次,家長要儘量保持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規律,沒有必要做刻意的安排,比如放下自己的工作全職照顧孩子。家長的心願可以理解,但其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在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有些孩子會產生“父母為我做了那麼多,我要是考不好怎麼辦”的想法,加重心理負擔。有些孩子覺得自己是處在“監視”之下,從而產生逆反情緒,影響學習狀態。

有時家長可能也會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很大的壓力,其實這正好也是言傳身教的一個好機會。讓孩子看到父母在工作壓力下的努力和自信,和孩子互相加油打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強大的榜樣激勵力量。多聽少說,積極暗示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多聽少說,積極暗示

在持續的高強度學習及壓力下,孩子有時心煩氣燥,產生情緒的波動是正常的。有時孩子可能會說氣話,比如“覺得煩、累、不想考了、考上了又怎樣”之類的話。很多時候,孩子這樣說其實就是一種發洩。家長不必太過較真,不妨先讓孩子宣洩情緒。

家長以一個寬容允許的心態,多聽孩子說話,鼓勵孩子說心裡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也許並不能幫孩子解決什麼具體事情,但家長認真傾聽的態度一方面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助於他們把壓力化為動力。

家長也可以用樂觀的情緒和正能量的語言,適時拍拍孩子的肩膀、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關愛的眼神,或者給孩子寫一些溫情鼓勵的話語等多種方式,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在父母的關愛、理解和支持中笑對壓力。

合理安排,避免過度

家長在給孩子做生活安排時,儘量維持孩子原來的生活環境和規律。

比如飲食方面可以適當給孩子增加營養,但不要過於隆重,顯得刻意,一則擾亂孩子正常的飲食習慣,二則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

也不要刻意為孩子營造過於安靜的環境,如果孩子晚睡,家長不要夜夜“陪讀”,這些都會徒增孩子的壓力。

家長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輕鬆的活動,如陪孩子一起散步,聊一些輕鬆有趣的話題,説明孩子“暫停”、充電,不斷以更好的狀態重新投入學習中。

總之不管做什麼,家長的關心要適可而止,既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支持,又能安心學習。

最後,家長要安心地、全心地做好家長的角色,這與自己是否有高學歷、是否知識廣博等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有家長深深的愛和信任在那裡,就已經是最好最重要的幫助。

文凱進入高三後,主動把一顆愛玩好玩的心收了起來。他很用功,但學習成績一直不穩定。

文凱自己心裡時常會後悔高一高二時玩得太多了,沒好好學習,導致基礎不扎實。

看到周圍的同學埋頭苦讀穩步前進,他心裡也憋著一股勁,但又不知道該往哪處使,感覺壓力一天比一天大,情緒也越來越容易暴躁。

父母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他們為孩子主動努力的行動感到欣喜,同時也很心疼和著急,不知道怎樣幫助孩子。

在老師的建議下,他們找了個合適的時機,跟文凱進行了推心置腹地溝通:

肯定了孩子進高三以來的努力付出,引導孩子客觀正確地分析了自己的實力,並根據孩子幾次考試的成績,共同確定了一個合適的努力目標。

經過這樣的分析和確定,文凱覺得對自己接下來的努力方向非常清晰,也充滿了動力,他很快調整好了心態,踏實朝目標前進。

最後的結果皆大歡喜,文凱正常發揮,進入了理想的學校。

❏ 案例分析 ❏

一個明確具體的“跳一跳能夠到”的學習目標,對考生複習備考的狀態有著很大的説明。而事實上,很多高三考生對於自己的目標並不是十分清晰,有時甚至出現班裡很多學生紮堆把同一所大學定為目標的情況,他們既對自己的目標大學不甚瞭解,也不清楚自己的情況到底適合制定怎樣的目標,導致所謂的目標只是憑感覺而定,並不能從中感受到明確的動力。

而老師一般都要面對全班幾十個學生,也難以做到特別細化地幫助每一個學生制定合適的目標。

從這個角度,家長可以説明孩子一起制定目標、管理目標,這樣做不但有利於孩子調整狀態實現高考目標,也會對孩子今後的人生規劃有所幫助。

建議家長可以先跟老師交流,瞭解孩子各科學習狀態及成績,聽取老師的意見。同時也搜集相關大學相關專業的資訊,然後和孩子溝通,一起制訂適合孩子的個性化目標。

在設定目標的過程中家長一定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意見,這樣的目標,孩子才會願意為之努力奮鬥。

對孩子自己提出一些過於好高騖遠的目標,家長要講究策略,與孩子探討,分析目標的不當之處,幫助孩子調整。目標確立後,當孩子的狀態有所偏離時,家長也要及時地提醒和督促孩子。

以上是高三家長幫助孩子的兩個具體事例。

每個考生、每個家庭的情況都不一樣,説明孩子化壓力為動力,除了一些具體的方法,最重要的還在於家長自身的狀態。

過好自己的生活,做孩子的榜樣

家長自身的心理狀態、生活狀態對孩子是最具影響力的。

首先,家長自己對高考也要有一個理性的認識,高考確實是孩子人生路上的重要一步,但它絕不是全部,孩子的身心健康遠比大學文憑要重要。若家長能淡然處之、信任孩子,這份平靜淡定也會傳遞給孩子。

其次,家長要儘量保持自己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規律,沒有必要做刻意的安排,比如放下自己的工作全職照顧孩子。家長的心願可以理解,但其效果往往會適得其反,在無形中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有些孩子會產生“父母為我做了那麼多,我要是考不好怎麼辦”的想法,加重心理負擔。有些孩子覺得自己是處在“監視”之下,從而產生逆反情緒,影響學習狀態。

有時家長可能也會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很大的壓力,其實這正好也是言傳身教的一個好機會。讓孩子看到父母在工作壓力下的努力和自信,和孩子互相加油打氣,這對孩子來說是一種強大的榜樣激勵力量。多聽少說,積極暗示做一個好的傾聽者。

多聽少說,積極暗示

在持續的高強度學習及壓力下,孩子有時心煩氣燥,產生情緒的波動是正常的。有時孩子可能會說氣話,比如“覺得煩、累、不想考了、考上了又怎樣”之類的話。很多時候,孩子這樣說其實就是一種發洩。家長不必太過較真,不妨先讓孩子宣洩情緒。

家長以一個寬容允許的心態,多聽孩子說話,鼓勵孩子說心裡的感受和想法,雖然也許並不能幫孩子解決什麼具體事情,但家長認真傾聽的態度一方面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更重要的是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有助於他們把壓力化為動力。

家長也可以用樂觀的情緒和正能量的語言,適時拍拍孩子的肩膀、給孩子一個擁抱、一個關愛的眼神,或者給孩子寫一些溫情鼓勵的話語等多種方式,給孩子積極的心理暗示,讓孩子在父母的關愛、理解和支持中笑對壓力。

合理安排,避免過度

家長在給孩子做生活安排時,儘量維持孩子原來的生活環境和規律。

比如飲食方面可以適當給孩子增加營養,但不要過於隆重,顯得刻意,一則擾亂孩子正常的飲食習慣,二則影響孩子的心理狀態。

也不要刻意為孩子營造過於安靜的環境,如果孩子晚睡,家長不要夜夜“陪讀”,這些都會徒增孩子的壓力。

家長可以適當安排一些輕鬆的活動,如陪孩子一起散步,聊一些輕鬆有趣的話題,説明孩子“暫停”、充電,不斷以更好的狀態重新投入學習中。

總之不管做什麼,家長的關心要適可而止,既能讓孩子感受到愛和支持,又能安心學習。

最後,家長要安心地、全心地做好家長的角色,這與自己是否有高學歷、是否知識廣博等沒有多大的直接關係。對於孩子來說,有家長深深的愛和信任在那裡,就已經是最好最重要的幫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