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箭法如神的老罕王

《清史稿》中不無自誇地記載過, 清太祖努爾哈赤在東北邊陲奮跡起兵時, 就曾率領臣下講武、校獵, 來學習戰鬥技能, 清太宗皇太極也亦步亦趨。

據《滿文老檔》記載, 努爾哈赤率軍出獵時“法度森嚴, 不得喧嘩作聲”, 因為打仗時若隊伍喧嘩, 對手必然知覺, 而打獵時若作聲, 則空穀傳音, 鳥獸遁逸, 在這一點上, 打獵與打仗同理。

努爾哈赤是這樣組織圍獵的:五“牛錄”為一隊, “行則一路, 止則一處, 依次而下, 戰則攻一處”, 圍獵時, 手執長兵器如長矛、長柄大刀, 身披長身厚甲的士兵在陣前搏殺, 身披輕甲的士兵在陣後射箭支援, 另選精銳騎兵在他處, 見戰事膠著則拍馬包抄支援, 這種圍獵完全是戰爭的預演。 所謂“牛錄”即滿語“箭”之意。 努爾哈赤本人也熟習弓箭。

據《滿洲實錄》記載, 努爾哈赤29歲時遇到一人騎馬走過面前, 那人身上背著弓箭。 努爾哈赤自己弓馬嫺熟,

一看這架勢, 知道對方是個行家, 立刻召問左右。

底下人告訴他, 這是棟鄂部的鈕翁金, 是他們部落裡最善射箭的人。 努爾哈赤來了興致, 把鈕翁金叫到跟前, 兩人相約向百步之外的柳樹射箭。 鈕翁金下馬便搭弓, 連開五箭, 但射丟了兩支, 命中樹幹的三箭分列樹幹上中下三處, 之間相隔很遠。

其實, 在曠野環境下風向對箭的影響非常大, 更何況百步之外, 能射中三箭已然不容易了。 努爾哈赤氣定神閑, 射五箭, 箭箭命中樹幹, 箭頭都落在五寸見方之內, 這個散佈範圍僅比當今奧運會射箭項目所用箭靶十環稍大, 而努爾哈赤用的可是沒有瞄準裝置的傳統弓箭, 可見他在圍獵中淬煉出的好武藝。

清軍入關之前, 生產力發展很不均衡。

一方面, 可以靠明朝降將的幫助鑄造出先進的紅衣大炮, 而同時在狩獵中, 卻還經常使用“骨包箭”, 其箭頭就是一塊削尖的骨頭。

後金的制度相當粗獷, 後金大汗帶兵打仗時, 往往不會想到什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非常隨性, 是一種窮游式的遠征。

1629年冬, 皇太極想征討在後金以西的蒙古察哈爾部, 結果察哈爾部見勢不妙直接跑了。 皇太極見狀召集諸王大臣商討對策, 大夥尋思著來都來了, 再往周邊碰碰運氣唄。 果不其然半路就把糧食吃光了。

於是, 皇太極下令“軍中糧盡, 可以打獵”, 大軍開始圍獵。 獵獲黃羊萬餘頭, 皇太極自己射死五十八頭, 還曾一箭射穿兩頭。 全軍分食羊肉, 結果此地又沒水, 軍中一碗水可以換一頭黃羊。

皇太極曾有一次打獵遇虎的傳奇經歷。 皇太極在費德里山狩獵時, 一人策馬離開大隊人馬, 御前侍衛詹土謝圖護衛在其二十步之外。 突然遇到一頭老虎, 詹土謝圖用射麅子的大箭射之, 雖然命中, 但老虎猛地一撲, 當即把詹土謝圖從馬上拍了下來, 眼看著就要吃人。

皇太極趕忙策馬大呼, 徑直上前。 老虎看到這樣一個大塊頭策馬沖過來, 竟然認慫, 直接放下人便後退了。 眾侍衛趕忙上前將老虎射死。

邢大軍據《特別文摘》整理

滿族文化網編輯出品, 轉載請注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