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未來5年,倉配會成為物流產業的新風口嗎?

第1458期

零售業變革的風暴, 加速了新倉配的進化。 一寸近, 一寸金。 新消費時代, 品牌商和製造商都開始需要一體化的倉配解決方案。

繼快遞、快運之後, 未來五年, 倉配物流會成為物流產業的新風口嗎?

這陣風會怎麼吹?是否有市場經驗可以借鑒?且來看今日分享的這場關於「新倉配」的對話裡, 倉配人眼中的新風口會是什麼樣的。

主持嘉賓 | 畢魯湘

編輯 | 小L

倉配, 不是一個新概念, 卻是一個新趨勢。

1月19日【運聯年會:趨勢與預測】大會上, 4位嘉賓為大家奉獻了一場精彩的對話。 巧的是, 對話當中的三位元嘉賓有一個共同點——同為「轉型者」, 各自在創立現在的企業的過程中, 他們都是「跨界」。

從轉型的角度看倉配新風口, 會是一個很有意思的角度。 所以這場對話從「轉型」故事講起, 再好不過。

01

當初為什麼會選擇轉型做倉?

李平義:在創立發網之前我是做系統的, 從1999年底到2000年初做過兩家軟體公司。

給物流企業做系統的過程中, 我發現中國的物流企業賺錢太少了。 我認為其中的原因是企業沒有掌握核心的能力:第一, 提供零售端、消費端解決方案的能力偏弱;第二, 管理的系統化、流程化偏弱;第三, 服務意識偏弱。

觀察到這些後, 我就在想能不能做一家物流公司, 把對行業的諮詢能力、系統軟體能力、服務能力利用起來。

肖振東:我是從一家小的這個零售店做起, 在這個過程中, 我經常去思考, 自己能在這個流程中充當什麼角色, 也因此轉向物流。

凱東源是一家流通服務商, 不單單是做倉配, 還為廠家的產品方設計路徑, 設計立論分立模式。 我把倉庫設在最前面去, 把原來的3級經銷模式變成1級經銷模式, 做倉配一體+流通服務。

凱東源物流董事長 肖振東

王振飛:在做倉之前我是一名小貨車司機, 當時在廣東專業市場附近會有一些民房做臨時的倉儲方便貨物批發交易, 經常有些人找我借臨時的倉儲。

創業的時候我就在考慮可以提供倉儲供這些企業發貨。

做了六七年後, 我又走了一個彎路, 做寫字樓, 後來又把這個盈利的項目砍掉去做倉, 因為我對倉抱有信心, 相信這一定是風口。

02

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李平義:如果物流的系統和流程可以做到100%匹配, 建立管理的標準化, 管理的成本會降低,

服務穩定性也可以得到保證。

用系統驅動標準的時候, 流程服務品質是可控的。

當時在做發網的時候, 我們一直保持著大量的研發人員來做系統, 系統做好了再去做業務。

發網CEO 李平義

肖振東:第一, 用服務去留住客戶, 尤其是大客戶, 從而產生品牌效應。

凱東源做的是倉配一體+流通服務,什麼是流通服務?要管下游的庫存的貨,要做終端的銷售對賬和收款,要銷售服務。我們幫客戶做更多的服務,讓客戶對我們產生依賴,產生上下游的這個關係,這樣我的生意就會越來越多。

第二,系統推動了服務的標準化和產品化。

第三,團隊培養。倉配的運營過程中,人才的複製和培養是管理的難點,目前我們的辦法是梯隊培養。

代叔科技CEO 王振飛

王振飛:第一,行銷系統建設,要做到體系的標準化。

系統是驅動人的,不是人驅動系統的。

第二,運營體系建設。我們會説明客戶降低不會低於3成的成本,我們把200多項個性化的統計需求,變成了200多個倉儲的標準化的服務產品,客戶只要找代叔科技做服務,想要提出的要求都可以對應代叔科技的標準化產品。

我們專注于提升客戶的體驗和歸納倉儲管理規律,通過資料積累和系統做到線上線下資料一體化,以及結算流程的視覺化。

03

用一個詞來形容2018年的倉配新風口

畢魯湘:「熱」

盛福時代物流總經理 畢魯湘

資本追逐下,每個人眼裡都充滿了渴望,市場似乎充滿了活力,處處是機會。倉也變成了一個很熱的詞。但做物流是一件很實在的事,做倉也是一件很實在的事,需要靜下心來細緻地、踏實地做好眼前事。

所以,「熱度」之外更需要關注的是,倉儲的細節管理,這才是難度所在。

李平義:「乘風破浪」

2017年新零售概念推進後,供應鏈格局和物流流程發生了變化,從而運、配交付節點也發生了改變,而這個節點很可能會轉移到倉。

我認為,倉的環節會往前走。第一,全國佈局會加強;第二,與消費者的距離會更近;第三,與經銷商的距離也會更近。

物流企業之間要互相借勢,這也是「乘風」的含義,應該更多地去打造平臺的概念。未來幾年,會是倉快速發展的幾年。

肖振東:「守」和「改」

首先,倉配是一個非常難做的板塊,但我會一直堅守。

新零售和物流的發展進程中,需要優化流程和制度,從而降低成本。改變交付節點,改變商業模式,從而減少層次,節點更少,使客戶體驗更好。

其次,倉要不斷的優化細節,從貨架的智慧擺放、條碼擺放、庫位管理、智慧配展、智慧調度等等,優化倉內技術,降低成本和操作錯誤率。而對於配,則一定要做到調度的智慧化。

王振飛:元年

2017年以前專注於做倉配一體化的企業還很少,代叔科技是其中之一。過去11年裡,代叔科技專注于小微企業的共倉共配,服務了約2000家客戶。也就是從2017年開始,倉配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我認為2018年,這個領域會崛起,專注於小微企業的共倉共配會是未來的風口。因為我們的客戶就是快運、專線等企業的上游客戶,是做「運」的水庫。

■ 轉載請聯繫運聯傳媒獲得授權

凱東源做的是倉配一體+流通服務,什麼是流通服務?要管下游的庫存的貨,要做終端的銷售對賬和收款,要銷售服務。我們幫客戶做更多的服務,讓客戶對我們產生依賴,產生上下游的這個關係,這樣我的生意就會越來越多。

第二,系統推動了服務的標準化和產品化。

第三,團隊培養。倉配的運營過程中,人才的複製和培養是管理的難點,目前我們的辦法是梯隊培養。

代叔科技CEO 王振飛

王振飛:第一,行銷系統建設,要做到體系的標準化。

系統是驅動人的,不是人驅動系統的。

第二,運營體系建設。我們會説明客戶降低不會低於3成的成本,我們把200多項個性化的統計需求,變成了200多個倉儲的標準化的服務產品,客戶只要找代叔科技做服務,想要提出的要求都可以對應代叔科技的標準化產品。

我們專注于提升客戶的體驗和歸納倉儲管理規律,通過資料積累和系統做到線上線下資料一體化,以及結算流程的視覺化。

03

用一個詞來形容2018年的倉配新風口

畢魯湘:「熱」

盛福時代物流總經理 畢魯湘

資本追逐下,每個人眼裡都充滿了渴望,市場似乎充滿了活力,處處是機會。倉也變成了一個很熱的詞。但做物流是一件很實在的事,做倉也是一件很實在的事,需要靜下心來細緻地、踏實地做好眼前事。

所以,「熱度」之外更需要關注的是,倉儲的細節管理,這才是難度所在。

李平義:「乘風破浪」

2017年新零售概念推進後,供應鏈格局和物流流程發生了變化,從而運、配交付節點也發生了改變,而這個節點很可能會轉移到倉。

我認為,倉的環節會往前走。第一,全國佈局會加強;第二,與消費者的距離會更近;第三,與經銷商的距離也會更近。

物流企業之間要互相借勢,這也是「乘風」的含義,應該更多地去打造平臺的概念。未來幾年,會是倉快速發展的幾年。

肖振東:「守」和「改」

首先,倉配是一個非常難做的板塊,但我會一直堅守。

新零售和物流的發展進程中,需要優化流程和制度,從而降低成本。改變交付節點,改變商業模式,從而減少層次,節點更少,使客戶體驗更好。

其次,倉要不斷的優化細節,從貨架的智慧擺放、條碼擺放、庫位管理、智慧配展、智慧調度等等,優化倉內技術,降低成本和操作錯誤率。而對於配,則一定要做到調度的智慧化。

王振飛:元年

2017年以前專注於做倉配一體化的企業還很少,代叔科技是其中之一。過去11年裡,代叔科技專注于小微企業的共倉共配,服務了約2000家客戶。也就是從2017年開始,倉配被越來越多的人關注。

我認為2018年,這個領域會崛起,專注於小微企業的共倉共配會是未來的風口。因為我們的客戶就是快運、專線等企業的上游客戶,是做「運」的水庫。

■ 轉載請聯繫運聯傳媒獲得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