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他的徒弟是張海,費新我與張海兩條書法之路

費新我(1903年——1992年), 其藝術之路分兩個階段, 前一個階段是右筆繪畫階段, 後一個階段是左筆書法階段。 現在許多人只知道費新我的左筆書法,

殊不知費新我當年不僅是葉淺予、豐子愷、陸儼少、錢君匋等著名繪畫大師的摯友, 也是與這些大師藝術造詣齊名、著作等身的畫壇名仕, 費新我在40年代出版的“萬葉繪畫”系列叢書, 以及《怎樣畫鉛筆畫》、《怎樣畫毛筆劃》等通俗易懂的繪畫工具書, 吸引了一大批文化青年走上了繪畫之路。

因為早在上海萬葉書店時費新我與繪畫大師葉淺予就相知相識, 又都是浙江同鄉。 1949年新中國建立後, 費新我與葉淺予依然保持著非同尋常的友誼, 只要有機會都會在一起探討繪畫技藝。

葉淺予, 浙江桐廬人, 中國漫畫和速寫畫的奠基人, 以舞蹈、戲劇人物畫見長。 葉淺予的人物畫喜人物背景不著一筆, 留大空白, 使人物造型和精神盡現於前, 以突出人物運動的瞬間之態, 達到動中寓靜的藝術效果。 費新我則以突出人物的靜態為主, 通過人物的體態和神情來表現動態, 達到靜中寓動的藝術效果。 費新我與葉淺予的人物畫, 一手伸向傳統, 一手伸向生活, 題材多以現實生活為主題,

接地氣, 貼近百姓, 而不是像現在的某些畫家, 根本不思創作, 不是抄襲古人, 就是複製故人, 所謂的藝術作品, 也就是一件工藝品。 費新我與葉淺予一靜一動、一張一弛的人物畫, 獨具風格, 各領風騷, 是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創作。

費新我收了一個弟子叫張海,

後來成為了中國書協主席。 葉淺予收了一個弟子叫劉大為, 後來成為了中國美協主席。 費新我與葉淺予, 生前留下了許多藝術佳話, 他們的弟子張海與劉大為, 留給當代中國書畫界的卻是太多的非議。

當年, 中國書協前主席張海, 還是河南安陽的一個普通書法愛好者。 費新我去河南講學時, 張海作為費老的粉絲趕去現場, 鞍前馬後的張羅著。 一次, 張海希望能得到費新我的墨寶, 費老當場書寫的過程, 讓張海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張海看到費老在書寫前先用碳筆在宣紙上把文字框架定好, 反復確定無誤後, 拿起毛筆一揮而就。 一個已經蜚聲世界的書法家, 依然保持著對藝術的虔誠和認真, 讓年輕的張海對費老產生了無限崇敬之情。

至今, 張海家客廳的主牆上, 懸掛的不是自己的作品, 而是費老的巨幅作品, 可見, 恩師費新我在張海心中的分量。

1958年, 費新我右手病殘不能作畫了, 這對於一個正值創作旺盛期的書畫家來說, 不啻晴天霹靂。 費新我卻以特有的韌性與毅力向自我挑戰, 放棄作畫,走上了左筆書法的道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年的努力,費新我終於在書法藝術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特色,隸法古樸,楷書敦厚,行草不受前人羈絆,參以畫意。其作品千姿百態、巧拙互用、跌宕有致、縱橫捭闔,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感。費新我獨特個性的左筆書法,蜚聲國內外書壇。

費新我,一介平民,一無學位,二無官職,一生勵精圖治,勤奮堅韌,頑強進取,其左筆書法終達藝術高峰,載入史冊。

放棄作畫,走上了左筆書法的道路。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數年的努力,費新我終於在書法藝術上形成了鮮明的個人特色,隸法古樸,楷書敦厚,行草不受前人羈絆,參以畫意。其作品千姿百態、巧拙互用、跌宕有致、縱橫捭闔,具有強烈的節奏感和音樂感。費新我獨特個性的左筆書法,蜚聲國內外書壇。

費新我,一介平民,一無學位,二無官職,一生勵精圖治,勤奮堅韌,頑強進取,其左筆書法終達藝術高峰,載入史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