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學佛人如何面對親屬的死亡?

如何面對死亡——妙華法師給亡者親屬的開示

時間:2018年1月11日(丁酉年冬月二十五)

地點:尊客寮茶室

人物:妙華法師、悟啟法師、心取法師、亡者親屬等

緣起:一俗家弟子的姐夫(優秀科研人員, 年僅51歲)突然暴病身亡, 家人一時接受不了。

禮請妙華師父開解有關生死的困惑。 首先表示順變節哀!

凡是過了五十歲的人一定要注意養生, 平常要多關照自己的身體。

冬至前後, 過了五十歲的人如果不懂養生, 走掉的人很多。

人的中風、腦梗、三高等一般都是有徵兆的。

比如說晚上睡覺流口水, 手腳冰涼、麻木, 某個地方異常跳動。

這個時候都要注意了, 可能是中風、心梗、腦梗的先兆。

稍微學點中醫理論常識都可以瞭解並預防, 避免嚴重後果, 這叫生命自查。

還有一些人屬於事業狂、工作狂, 根本就不關心自己的身體。

人的生命就像手機一樣, 雖然軟體很強大, 但還是需要一個好的硬體啊!

硬體離開了軟體不行, 軟體離開了硬體也不行, 人生就是這樣的。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特別注意養生呢?

打個比方:健康是“1”, 財富、愛情、事業都是“0”。 當“1”在的時候, 這些“0”都是有價值的;

當“1”不在了, 這些“0”都沒有意義了。

所以除了工作、生活, 還要注意養生。

孔子說“五十知天命”, 《黃帝內經》說“不妄作勞”。 但現在這個社會很多人都在妄作妄勞。

“冬至一陽生”。 冬至的時候陰陽轉化, 陰氣極盛, 陽氣最弱, 但陽氣已經慢慢升起來了。

如果大家不學習傳統文化的話, 就不瞭解這些知識。

所以說冬至前後養生非常重要, 包括你們在座的各位, 凡事要想得開, 心裡要調達。

飲食起居一定要掌握規律, 不能過勞。

很多在城市裡生活的人, 雖然有房有車......但臉色都不好。

為什麼呢?

第一個是理, 第二個是氣。

理通則氣順。 理是道理, 氣是氣血。

如果你不是修道人, 天地之間的道理領悟得不透, 就不會按道的規律去生活。

平時我們學的道學、理學, 實際上每分每秒在影響著人的生活, 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理不順, 氣就不通。

現在環境污染、社會污染、人心污染都很厲害, 且工作、生活節奏又很快。

如果你一點都不懂得養生的話, 小病就會釀成大病。

最大的一個理就是“生和死”。

你們看這本書:《死亡-哲學》。 Shelly Kagan(雪萊·卡根)教授講授的, 現在是耶魯大學最熱門的課程。

清華、復旦都開了這個課程:死亡哲學。

從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起, 生和死就是手心手背的關係。

當你不瞭解死亡的時候, 活著的意義就呈現不出來, 糊糊塗塗地活一輩子。

被環境, 被社會風氣, 或者被工作、生存推著往前走。

但是當你瞭解了死亡的本質以後, 活著的生命的意義才能真正煥發青春。

一般我們中國人很忌諱談生死的問題。

中國人一般把死亡叫大限。

不管出家為僧為道,

還是在家升官發財, 這個問題都必須面對。

《四十二章經》裡佛問出家人:“人命在幾間啊?”有的說數天, 有的說一頓飯的時間。 佛說都不對, 人命在呼吸間。

你們平時這些話可能都聽得少, 但廟裡的老和尚經常說:

“小和尚你們不要放逸, 今天晚上脫了鞋, 明天晚上還能不能穿在你腳上還是個問題。 ”

人命就在呼吸之間, 一口氣不來命就結束了。

也就是說人是非常脆弱的, 是無常的。 因為無常, 所以我們必須珍惜生命, 善待生命。

也因為無常, 我們必須面對死亡。

法國有個哲學家卡斯帕爾, 研究了人生哲學後得出一句結論:人是會思想的蘆葦。

蘆葦是什麼?

蘆葦是空的。 季節一過就會黃, 風一吹就會折掉。

人和蘆葦的本質區別是因為人有觀念、有思想, 用觀念和思想來指導自己生活。

我們對待人生以及生和死是理性的嗎?

《死亡-哲學》裡面講了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人到底是一元的還是二元的?”

“二元論”是什麼意思呢?

“二元論”說人是靈與肉的結合體,但是靈與肉可以分離。這就很深了,涉及到你們平時學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作者打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

如果人是一台VCD機,正常運行的時能夠發出聲音,當把它摔在地上壞了,

這就相當於人遇到各種疾病和橫禍,那這台VCD機是不是就沒有聲音了呢?

他打這個比喻就是要引起人們開放性的思考,先不要盲目得出結論。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一元論”?人是有靈魂的嗎?

在這裡他拋開了宗教的說法,認為人是靈與肉的混合體,人是有心靈的,也是有肉體的。

那我們死亡之後還有靈魂嗎?

世界上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是相信人是有靈魂的。

佛教講“輪回”,如果沒有靈魂,怎麼輪回呢?

伊斯蘭教講“二世”,如果沒有靈魂,現世和來世怎麼溝通呢?

基督教、天主教講“上天堂”,如果沒有靈魂,怎麼上天堂呢?

道教講“成仙”,如果沒有一個生命的主體性的東西存在,怎麼成仙呢?

總而言之,五大宗教都是相信有靈魂的。至於它叫不叫靈魂,怎麼描述,那是一個學術問題。

那麼我們做出一個推論:如果人有靈魂,那死亡就像換了一件衣服一樣,

也好像出了遠門一樣,有個東西不滅,靈魂不滅。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活人和死人是怎麼溝通的呢?

一種方式,感應。

比如說我母親在病重期間,去世前後,不斷地托夢給我,交代我應該怎麼做怎麼做。

還有一種是修行很深的修道者,他們能夠知道人死後四十九天中陰身的狀態,

通過念經和做佛事來超度他們,讓他們不要有牽掛並得到解脫。

《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裡講了一段話可能對你們有幫助。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複困重。”

也就是說這個人,生前他有很多理想、願望沒有實現,遇到意外的疾病或橫禍走了以後,還不願意離開這個世界。

就像已經餓了三天肚子,背了上百斤的東西,負擔很重。

如果親人們再去爭財產,再去弄感情糾紛,哭哭鬧鬧的,那麼這個亡者就負擔更重,更加困苦。

另一種方式,托夢。

關於夢的神秘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敢下出肯定的結論。它很可能比我們的肉體要深刻複雜的多。

逝去的親人經常以托夢的方式,告訴我們一些意願。

生、死

講到這裡我有兩個意思。

第一方面:家裡出了這種事,要節哀順變。

第二方面:要意識到,只要是生命,都會有這麼一天,只不過是早晚的事。

我們必須要理性地去面對,盡可能讓死者不再牽掛,讓活人不要那樣的痛苦。

要慢慢地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減輕這種情緒上的傷害。因為逝者已去,生者還要活下去。

我們面臨的社會是現實的,殘酷的。如果沒有好的心態,沒有好地身體,煩惱痛苦就會一直伴隨著你。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少婦,名叫喬達彌。她的兒子在一歲左右就病逝了,喬達彌傷心欲絕。

她抱著孩子的小屍體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問是否有藥可以讓她的孩子復活。

有些人不理會她,有的人嘲笑她,更有的人把她當做瘋子。最後,她碰到了一位智者告訴她,

世界上只有佛陀能夠為她施行奇跡。

喬達彌千辛萬苦找到佛陀。她把兒子的屍體放在佛陀的面前,說出了整個過程,求佛陀救救她的孩子。

佛陀以無限的慈悲心傾聽著,然後輕聲地說:“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療你的痛苦,你到城裡去,

向任何一戶沒有親人死過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給我。”

喬達彌好高興啊,立刻動身往城裡去。

她對第一戶人家說“佛陀要我從一戶沒有死過親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我們家已經有很多人過世了。”那個人如此回答。

她於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們家已經有無數的人過世了。”

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後,她終於悲傷地瞭解到佛陀的要求是無法辦到的。

她只好把兒子的屍體抱到墳場,做最後的道別,然後回到佛陀那裡。

“你帶回芥菜子嗎?”佛陀問道,“不!”她說:“我開始瞭解您給我的教法,悲傷讓我盲目,

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受到死亡的折磨。”

所以說不管是在胎裡被打掉,還是生活中遇到橫禍,或者是暴病而死,都會碰到生命的大限。

剛講到“一元論”。如果相信人有靈魂的話,那麼死亡不再是一件悲傷的事。

在死亡之際,你有沒有勇氣對自己說:一生辛苦奔波,我現在終於可以回家了。

回到生命的本源,一個沒有疾病,沒有戰爭,沒有痛苦的地方。

如果你信仰佛教,那就是去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信仰上帝,那便是上天堂......

總之,我們不應該悲傷,就像家裡一位親人出了遠門,他早晚會回來。佛教說會轉世、會投胎、會再來。

我們可以牽掛他,我們可以憂愁,但我們要相信他還會再來。

如果我們有這樣一種,不管是宗教的寄託還是宗教的認識的話,

失去親人的痛苦就可以降低一些,不會在自己心裡去無窮地放大。

如何面對“生死關”?

我們看看有些名人是怎樣面對生死的。

王陽明,一位軍事家、哲學家,才活了五十七歲,病死在路上。他有句名言: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太虛大師才活了五十四歲,這並不影響他對今日中國佛教產生的作用。

在古時候有個說法:五十不為夭。

為什麼“五十不為夭”呢?

如果一個孩子長到七、八歲就暴病而死,就叫夭折。按一百歲來算的話,

五十歲已經活了一半了,該兒孫滿堂,功成名就了。所以說五十不為夭。

有的人活了一百二十歲,但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他的生命是有長度沒有寬度、厚度的,他的生命是沒什麼價值的。

而有的人呢,雖然活得很短,但對社會是有很大貢獻的,他的生命是有價值的。

比如說詩人王勃才活了二十七歲。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在這裡不但談靈魂的有無問題,還談到人的深度、寬度、及價值問題。

總而言之,不是活得越長就越有價值,我們必須要客觀地去看待。

一方面我們承認家裡死了人,肯定會非常地傷心。但是從另一方面考慮,

早晚都會有這麼一天。回避不了死亡的,就是不願意談也回避不了。

因此家裡出了事以後一定要節哀順變。傷心是肯定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心情就好了。

還有要提醒的是:不要老是舊事重提。如果老是談這個事,圈子繞不出去,

這就是在傷口上撒鹽,哪壺不開提哪壺。要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淡忘。

生、死

再講深一點的道理吧。

佛教認為人活在這個地球上,生者不定生,死者不定死。就像海裡起一個浪花一樣。

色空不二、空有不二、生死不二,理解了這層思想,坦然面對生死才好。

佛教的涅槃思想、如來藏思想不是在談哲學,而是告訴我們生死一如,不必恐懼。

文懷沙今年已經一百零八歲了,他最常說的一句話: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活在這世界上偶然性太大了,但是死亡是必然的。

在生死問題上佛教有一個核心的理念:緣起法。

眾生愚鈍,擁有的不知珍惜,失去了又後悔莫及。

老公在的時候,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老是磕磕絆絆;等到分離的時候呢,又痛哭流涕。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愚蠢的生活態度。

所以佛陀就勸這些信徒要惜緣,要珍惜人和人之間的緣分。

以我自己為例來說,原來家裡有個八十歲的老母親。逢年過節只要回去,

親戚朋友一大堆都來了。但是母親走了以後,家裡就很冷清了。

有老人在這裡,就有一個家在這裡;有丈夫在這裡,就有一個家在這裡。

這就提醒大家,不要老是懷念過去,而是要珍惜當下,珍惜人和人之間的緣分。

比如說你們姊妹三個,能不能在有生之年互幫互愛呢?

要珍惜這個緣分,包括各位的親戚眷屬。

另一方面,緣散就做緣散想。

因為十裡搭長亭,沒有不散的宴席。

哪一個幹部不離退休呢?哪一個工人不下崗呢?哪有房子住不爛的呢?

所以佛教說這個世界啊,緣聚緣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它是緣聚緣散的。

明白這些道理以後,要讓自己當下的生命更有品質,而不是希求未來,

懷念過去。要珍惜當下的緣分,當下的親情、事業、家庭,這需要有相當大的智慧去處理好。

逝者已去,活著的人要珍惜當下的緣分,把現在的工作、生活搞好。

再提醒一下,你們在這種悲傷的氣氛當中一定要小心,因為有句話叫“禍不單行”。

一般家裡死了人以後,人的情緒都比較低沉,脾氣會變得暴躁、焦慮,或者走到街上六神無主,

所以這時就要像佛教所說的勤修戒定慧,心裡越冷靜越好。

一般來說走出這種情緒,最快也要一年的時間。如果三年還走不出來,就要看心理醫生了。

廟裡經常有這樣的人來。

因為父母生前沒有盡到孝,或者心裡有遺憾,父母都走了三年了,一提起來就掉眼淚,

心裡面的疙瘩解不開。那就是說已經落下病根了。

所以說要積極地從這種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而不是被動的在這裡痛苦。

走出來的方法很多啊!

比如說把他身後的事情處理妥當,入土為安;另一種是要轉移情緒,

多想想他在世的功德,多想想他的成就,可以彌補你內心的悲傷。

再一種方法就是“念佛、念經”,主動地轉移自己的情緒,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死亡。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

用觀念和思想來指導自己生活。

我們對待人生以及生和死是理性的嗎?

《死亡-哲學》裡面講了幾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人到底是一元的還是二元的?”

“二元論”是什麼意思呢?

“二元論”說人是靈與肉的結合體,但是靈與肉可以分離。這就很深了,涉及到你們平時學的“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作者打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比喻。

如果人是一台VCD機,正常運行的時能夠發出聲音,當把它摔在地上壞了,

這就相當於人遇到各種疾病和橫禍,那這台VCD機是不是就沒有聲音了呢?

他打這個比喻就是要引起人們開放性的思考,先不要盲目得出結論。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一元論”?人是有靈魂的嗎?

在這裡他拋開了宗教的說法,認為人是靈與肉的混合體,人是有心靈的,也是有肉體的。

那我們死亡之後還有靈魂嗎?

世界上有五大宗教: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都是相信人是有靈魂的。

佛教講“輪回”,如果沒有靈魂,怎麼輪回呢?

伊斯蘭教講“二世”,如果沒有靈魂,現世和來世怎麼溝通呢?

基督教、天主教講“上天堂”,如果沒有靈魂,怎麼上天堂呢?

道教講“成仙”,如果沒有一個生命的主體性的東西存在,怎麼成仙呢?

總而言之,五大宗教都是相信有靈魂的。至於它叫不叫靈魂,怎麼描述,那是一個學術問題。

那麼我們做出一個推論:如果人有靈魂,那死亡就像換了一件衣服一樣,

也好像出了遠門一樣,有個東西不滅,靈魂不滅。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裡,活人和死人是怎麼溝通的呢?

一種方式,感應。

比如說我母親在病重期間,去世前後,不斷地托夢給我,交代我應該怎麼做怎麼做。

還有一種是修行很深的修道者,他們能夠知道人死後四十九天中陰身的狀態,

通過念經和做佛事來超度他們,讓他們不要有牽掛並得到解脫。

《地藏經》“利益存亡品第七”裡講了一段話可能對你們有幫助。

“譬如有人從遠地來,絕糧三日,所負擔物,強過百斤,忽遇鄰人,更附少物,以是之故,轉複困重。”

也就是說這個人,生前他有很多理想、願望沒有實現,遇到意外的疾病或橫禍走了以後,還不願意離開這個世界。

就像已經餓了三天肚子,背了上百斤的東西,負擔很重。

如果親人們再去爭財產,再去弄感情糾紛,哭哭鬧鬧的,那麼這個亡者就負擔更重,更加困苦。

另一種方式,托夢。

關於夢的神秘性,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敢下出肯定的結論。它很可能比我們的肉體要深刻複雜的多。

逝去的親人經常以托夢的方式,告訴我們一些意願。

生、死

講到這裡我有兩個意思。

第一方面:家裡出了這種事,要節哀順變。

第二方面:要意識到,只要是生命,都會有這麼一天,只不過是早晚的事。

我們必須要理性地去面對,盡可能讓死者不再牽掛,讓活人不要那樣的痛苦。

要慢慢地減輕自己的心理負擔,減輕這種情緒上的傷害。因為逝者已去,生者還要活下去。

我們面臨的社會是現實的,殘酷的。如果沒有好的心態,沒有好地身體,煩惱痛苦就會一直伴隨著你。

在佛陀時代有一個少婦,名叫喬達彌。她的兒子在一歲左右就病逝了,喬達彌傷心欲絕。

她抱著孩子的小屍體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問是否有藥可以讓她的孩子復活。

有些人不理會她,有的人嘲笑她,更有的人把她當做瘋子。最後,她碰到了一位智者告訴她,

世界上只有佛陀能夠為她施行奇跡。

喬達彌千辛萬苦找到佛陀。她把兒子的屍體放在佛陀的面前,說出了整個過程,求佛陀救救她的孩子。

佛陀以無限的慈悲心傾聽著,然後輕聲地說:“只有一個方法可以治療你的痛苦,你到城裡去,

向任何一戶沒有親人死過的人家要回一粒芥菜子給我。”

喬達彌好高興啊,立刻動身往城裡去。

她對第一戶人家說“佛陀要我從一戶沒有死過親人的人家拿回芥菜子。”“我們家已經有很多人過世了。”那個人如此回答。

她於是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們家已經有無數的人過世了。”

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向全城的人家去要芥菜子,最後,她終於悲傷地瞭解到佛陀的要求是無法辦到的。

她只好把兒子的屍體抱到墳場,做最後的道別,然後回到佛陀那裡。

“你帶回芥菜子嗎?”佛陀問道,“不!”她說:“我開始瞭解您給我的教法,悲傷讓我盲目,

我以為只有我一個人受到死亡的折磨。”

所以說不管是在胎裡被打掉,還是生活中遇到橫禍,或者是暴病而死,都會碰到生命的大限。

剛講到“一元論”。如果相信人有靈魂的話,那麼死亡不再是一件悲傷的事。

在死亡之際,你有沒有勇氣對自己說:一生辛苦奔波,我現在終於可以回家了。

回到生命的本源,一個沒有疾病,沒有戰爭,沒有痛苦的地方。

如果你信仰佛教,那就是去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你信仰上帝,那便是上天堂......

總之,我們不應該悲傷,就像家裡一位親人出了遠門,他早晚會回來。佛教說會轉世、會投胎、會再來。

我們可以牽掛他,我們可以憂愁,但我們要相信他還會再來。

如果我們有這樣一種,不管是宗教的寄託還是宗教的認識的話,

失去親人的痛苦就可以降低一些,不會在自己心裡去無窮地放大。

如何面對“生死關”?

我們看看有些名人是怎樣面對生死的。

王陽明,一位軍事家、哲學家,才活了五十七歲,病死在路上。他有句名言:此心光明,亦複何言。

太虛大師才活了五十四歲,這並不影響他對今日中國佛教產生的作用。

在古時候有個說法:五十不為夭。

為什麼“五十不為夭”呢?

如果一個孩子長到七、八歲就暴病而死,就叫夭折。按一百歲來算的話,

五十歲已經活了一半了,該兒孫滿堂,功成名就了。所以說五十不為夭。

有的人活了一百二十歲,但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他的生命是有長度沒有寬度、厚度的,他的生命是沒什麼價值的。

而有的人呢,雖然活得很短,但對社會是有很大貢獻的,他的生命是有價值的。

比如說詩人王勃才活了二十七歲。這樣的例子非常多。

在這裡不但談靈魂的有無問題,還談到人的深度、寬度、及價值問題。

總而言之,不是活得越長就越有價值,我們必須要客觀地去看待。

一方面我們承認家裡死了人,肯定會非常地傷心。但是從另一方面考慮,

早晚都會有這麼一天。回避不了死亡的,就是不願意談也回避不了。

因此家裡出了事以後一定要節哀順變。傷心是肯定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的心情就好了。

還有要提醒的是:不要老是舊事重提。如果老是談這個事,圈子繞不出去,

這就是在傷口上撒鹽,哪壺不開提哪壺。要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地淡忘。

生、死

再講深一點的道理吧。

佛教認為人活在這個地球上,生者不定生,死者不定死。就像海裡起一個浪花一樣。

色空不二、空有不二、生死不二,理解了這層思想,坦然面對生死才好。

佛教的涅槃思想、如來藏思想不是在談哲學,而是告訴我們生死一如,不必恐懼。

文懷沙今年已經一百零八歲了,他最常說的一句話:生是偶然,死是必然。

活在這世界上偶然性太大了,但是死亡是必然的。

在生死問題上佛教有一個核心的理念:緣起法。

眾生愚鈍,擁有的不知珍惜,失去了又後悔莫及。

老公在的時候,為一點雞毛蒜皮的事老是磕磕絆絆;等到分離的時候呢,又痛哭流涕。

從佛教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愚蠢的生活態度。

所以佛陀就勸這些信徒要惜緣,要珍惜人和人之間的緣分。

以我自己為例來說,原來家裡有個八十歲的老母親。逢年過節只要回去,

親戚朋友一大堆都來了。但是母親走了以後,家裡就很冷清了。

有老人在這裡,就有一個家在這裡;有丈夫在這裡,就有一個家在這裡。

這就提醒大家,不要老是懷念過去,而是要珍惜當下,珍惜人和人之間的緣分。

比如說你們姊妹三個,能不能在有生之年互幫互愛呢?

要珍惜這個緣分,包括各位的親戚眷屬。

另一方面,緣散就做緣散想。

因為十裡搭長亭,沒有不散的宴席。

哪一個幹部不離退休呢?哪一個工人不下崗呢?哪有房子住不爛的呢?

所以佛教說這個世界啊,緣聚緣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高興也好,不高興也好,它是緣聚緣散的。

明白這些道理以後,要讓自己當下的生命更有品質,而不是希求未來,

懷念過去。要珍惜當下的緣分,當下的親情、事業、家庭,這需要有相當大的智慧去處理好。

逝者已去,活著的人要珍惜當下的緣分,把現在的工作、生活搞好。

再提醒一下,你們在這種悲傷的氣氛當中一定要小心,因為有句話叫“禍不單行”。

一般家裡死了人以後,人的情緒都比較低沉,脾氣會變得暴躁、焦慮,或者走到街上六神無主,

所以這時就要像佛教所說的勤修戒定慧,心裡越冷靜越好。

一般來說走出這種情緒,最快也要一年的時間。如果三年還走不出來,就要看心理醫生了。

廟裡經常有這樣的人來。

因為父母生前沒有盡到孝,或者心裡有遺憾,父母都走了三年了,一提起來就掉眼淚,

心裡面的疙瘩解不開。那就是說已經落下病根了。

所以說要積極地從這種悲傷的情緒中走出來,而不是被動的在這裡痛苦。

走出來的方法很多啊!

比如說把他身後的事情處理妥當,入土為安;另一種是要轉移情緒,

多想想他在世的功德,多想想他的成就,可以彌補你內心的悲傷。

再一種方法就是“念佛、念經”,主動地轉移自己的情緒,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死亡。

本文為騰訊佛學獨家原創稿件,

轉載請務必注明作者和出處。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