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羅鵬:融合後,滿幫開始著手做這3件事

第1459期

“ 2017年11月27日, 貨車幫與運滿滿聯合宣佈戰略合併, 一家新的集團公司「滿幫」誕生。 時至今日, 「滿幫」剛好滿2個月。 羅鵬說, 這幾個月裡,

合併後的運滿滿與貨車幫在業務、組織、人員甚至文化融合上, 都遠遠超出之前的想像。

如今的「滿幫」, 擁有一張遍佈全國230多個地級市, 2400多個縣級區域的物流資料網。 而接下來, 「滿幫」要開始著手做三件事。

那麼, 這三件事是哪三件?當初的合併有哪些背後故事?如今的羅鵬又是如何看待合作與競爭的?接下來, 就從羅鵬的這篇公開演講中尋找答案吧。 ”

作者 | 羅鵬

編輯 | 小L

2014年夏天, 廣州的一個物流園裡, 我剛卸完一車貨, 衣服全濕透了, 坐在搖搖椅上小憩。 剛睡著, 就被搖醒了。

「大哥, 您好。 」

「那個, 大哥, 您醒醒…」

睜開惺忪的睡眼, 一抹菊黃立在身前。 一個瘦弱的學生模樣的小夥子, 背著一個半身長的大包, 正怯怯地看著我。

「幹什麼的?」

「那個,

大哥, 我是貨車幫的地推人員, 有瓶洗髮水, 想送給您。 」

「平白無故, 幹嘛送我東西?」

「這個, 我們公司是做車貨匹配平臺的, 註冊會員就送洗髮水給你們。 」

「騙子吧?!不需要!」

後來, 貨車幫在園裡租了間檔口, 抹成黃色, 掛上招牌, 門前有時會停幾輛貼著廣告的黃色依維柯。 檔口上方安裝了一個LED顯示幕, 滾動播放貨源資訊和車源資訊, 並且每段文字前都冠上「物流QQ」這樣一個帽子。 顯示幕下方是一個47寸的大電視, 迴圈播放最新的電影。

接下來的場景, 所有人都能想像得到了。 來往的路人一個接一個的上前看、上前打聽, 接著是一個又一個的人註冊貨車幫平臺, 大家領完禮品高高興興地走了。

就這樣, 不知不覺間, 身邊使用貨車幫平臺的同行們越來越多。

2015年, 運滿滿也進來這個物流園了。 那時, 隔壁檔口的老闆娘每週都會笑眯眯地拎一袋米回來。

「註冊運滿滿, 就送大米。 」隔壁老闆娘幾乎把能介紹的人都介紹去了。

再後來, 朋友圈裡, 常常看到資訊部抵制「貨車幫」「運滿滿」的內容。

變化來得太快太猛, 有些人措手不及, 無所適從。 或許唯有歇斯底里, 才能暫時壓制他們內心的恐懼。

2017年11月27日, 運滿滿與貨車幫聯合宣佈戰略合併, 稱雙方共同成立一家新的集團公司。 新公司由運滿滿、滴滴出行天使投資人王剛擔任董事長兼CEO, 運滿滿CEO張暉和貨車幫CEO羅鵬兼任集團聯席總裁。

「滿幫」, 由此誕生。 曾經物流園裡的運滿滿、貨車幫, 現在變成一家兄弟了。

經歷了2013年的起步, 2014年的爆發,

2015年的混戰, 2016年的大浪淘沙, 運滿滿、貨車幫相互探索了近5年, 走向了合併, 成為了戰場上的寡頭。

可究竟為何就合併了?合完怎麼幹?這2個月都幹了什麼?旁觀者們依舊有諸多疑問, 無從解答。

2018年1月19日, 【運聯年會2018:趨勢與預測】大會上, 滿幫聯席總裁兼貨車幫CEO羅鵬發表了演講。 以下內容整理自羅鵬的演講, 分享予讀者, 解開心中疑問。

為什麼融合?

當初有這麼一個場景, 上海黃浦江邊的一個酒店房間裡, 我和王剛、張暉三個人臨窗而坐。

王剛望著波濤洶湧的江面說道:『你們看這個世界, 一邊是太平洋彼岸的美國, 那個川普同學在聯合國強調「美國優先論」, 一邊是我們國家提出的要做「人類共同體、命運共同體」。 當紛爭、自我優先、融合共贏同時在這個世界舞臺出現時,

孰優孰劣?未來已經非常清楚了。 我們一定要打得山窮水盡才能走到那一天嗎?』

過去的三年, 兩個同樣狼性的團隊, 在不同的區域裡, 獲得了各自的市場地位, 且都堅定不移地向著心中的王座進軍。

不得不承認, 貨車幫和運滿滿曾打消耗戰, 為了競爭而競爭。 我們都曾問過自己, 這真的是我們想要的嗎?是我們的初心嗎?我們意識到, 融合時代, 為了追尋心中的理想, 就應該勇敢地放下「小我」, 成就「大我」, 勇敢地擁抱在一起, 勇敢地攜手前行。

無論是商業,還是個體,拋開自我就會發現,世界才是舞臺,每一天都有數不盡的融合,每一天都在變化。

越封閉,越以為可以自給自足,就越落後;越開放,越融合,就越進步。

農業經濟占社會主導地位的時候,開放很少被需要。工業革命之後,社會分工細化,產業整合加速,效率提升,人類社會發生了第一次飛躍。而當資訊化時代到來之時,所有的邊界被打破,我們站在了一個新時代的起點。

2017年7月,阿裡巴巴無人超市品牌「淘咖啡」在杭州亮相。無人超市真的可以走下去嗎?還不得而知。無論它現在多麼不成熟,互聯網+支付+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等技術融合在了一起,新零售的未來正在走來。

2017年,愛迪達第一次用3D列印製造出了第一款品牌用鞋。資訊技術和傳統產業融合了,藝術設計、個性發揮和柔性製造融合了,可以想像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獨特個性的著裝,都可以基於大資料去給自己設計一個特殊的裝扮。

2014年,言幾又在北京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有人說它走不長。有人質疑,這到底是書店還是咖啡吧?到底是創意集市還是創意餐廳?但是基於場景的跨界融合,言幾又獲得了用戶的巨大認可,並且以大家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擴張,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基於融合。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融合在一起?當我們問自己,我們的夢想有多大,格局有多大的時候,貨車幫和運滿滿這兩個幾乎不可能站在一起的企業,就變成了一對兄弟。

正如我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所言:「分則全力出擊,必爭高下;合則信任無間,戮力同行。」

但所有過程中,我們也必須拷問自己,融合後我們究竟該做什麼。

融合後,做什麼?

過去的3個月,運滿滿與貨車幫在業務、組織、人員甚至文化融合上都遠遠超出之前的想像。因為當兩個團隊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的價值觀是一致的。

過去貨車幫的用戶,只要發往華東的貨,找車的速度就很慢;運滿滿的用戶,只要發往西南的貨,速度就很慢,現在二者有了互補。

如今的「滿幫」,擁有一張遍佈全國230多個地級市,2400多個縣級區域的物流資料網,在這個基礎之上,「滿幫」開始著手做三件事。

1、把資訊平臺做深做透

過去,我們僅僅是用簡單的資訊公佈的方式,完成簡單的資訊撮合。現在通過雙方使用者整合、資料整合、使用者畫像整合,彼此不夠完整的使用者行為組合,實現真正的優化資源配置。

滿幫也開始與知名專家合作,比如聘請美國的教授作為智慧路徑演算法的首席科學家。我們希望,大資料+機器學習,能夠結合真實有效的資料,設計精准的演算法,逐漸變成現實。

同時,我們正在制定會員行為守則,用更加優質的運力為更加優質的貨主服務。用資料分析判斷虛假貨源,自動篩選虛假貨源,使平臺誠信交易基礎變得更加堅實。

2、成為一個交易平臺

毫無疑問,作為一個平臺,最終將走向交易的閉環。滿幫將借助已經形成的規模優勢,以及正在形成的成本優勢,開始能夠使得自己成為一個交易平臺,成為交易的基礎設施。

過去的一個月裡,已經收集到了初步的用戶回饋,GMV的增長遠遠超過我們自己的想像。

3、增值業務規模化

競爭狀態時,運滿滿與貨車幫的增值服務是互相打壓的。而合在一起後,「滿幫」ETC的能力覆蓋超過500萬貨車司機,白條業務預計可以覆蓋超過100萬的貨車司機,而且基於資料場景和交易場景的保險產品也將會推出。

合併之後,「滿幫」還做了「互聯網+油品」的嘗試,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油品GMV最近一個月的數值已經超過1.5億。

這些也正是合併之後的滿幫,給市場和用戶帶來的價值,而這,才僅僅是剛剛開始。

如何看待合作和競爭?

運滿滿與貨車幫剛剛啟動合併時,雙方還都比較矜持,一位領導說了這麼一句話——「合作是比競爭更大的生產力」,這句話會一直指引「滿幫」堅定不移地朝著融合的大方向走下去。

最近朋友圈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如是過往,皆為序章」。未來的路上,相信「滿幫」還會遇到很多的坎坷,犯許多的錯誤,但是也相信「滿幫」會滿心滿意地服務好更多的物流人。

■ 轉載請聯繫運聯傳媒獲得授權

無論是商業,還是個體,拋開自我就會發現,世界才是舞臺,每一天都有數不盡的融合,每一天都在變化。

越封閉,越以為可以自給自足,就越落後;越開放,越融合,就越進步。

農業經濟占社會主導地位的時候,開放很少被需要。工業革命之後,社會分工細化,產業整合加速,效率提升,人類社會發生了第一次飛躍。而當資訊化時代到來之時,所有的邊界被打破,我們站在了一個新時代的起點。

2017年7月,阿裡巴巴無人超市品牌「淘咖啡」在杭州亮相。無人超市真的可以走下去嗎?還不得而知。無論它現在多麼不成熟,互聯網+支付+人工智慧+人臉識別等技術融合在了一起,新零售的未來正在走來。

2017年,愛迪達第一次用3D列印製造出了第一款品牌用鞋。資訊技術和傳統產業融合了,藝術設計、個性發揮和柔性製造融合了,可以想像未來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擁有自己獨特個性的著裝,都可以基於大資料去給自己設計一個特殊的裝扮。

2014年,言幾又在北京開第一家店的時候,有人說它走不長。有人質疑,這到底是書店還是咖啡吧?到底是創意集市還是創意餐廳?但是基於場景的跨界融合,言幾又獲得了用戶的巨大認可,並且以大家無法想像的速度快速擴張,而所有這一切都是基於融合。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融合在一起?當我們問自己,我們的夢想有多大,格局有多大的時候,貨車幫和運滿滿這兩個幾乎不可能站在一起的企業,就變成了一對兄弟。

正如我給全體員工的內部信中所言:「分則全力出擊,必爭高下;合則信任無間,戮力同行。」

但所有過程中,我們也必須拷問自己,融合後我們究竟該做什麼。

融合後,做什麼?

過去的3個月,運滿滿與貨車幫在業務、組織、人員甚至文化融合上都遠遠超出之前的想像。因為當兩個團隊坐在一起的時候,我們發現我們的價值觀是一致的。

過去貨車幫的用戶,只要發往華東的貨,找車的速度就很慢;運滿滿的用戶,只要發往西南的貨,速度就很慢,現在二者有了互補。

如今的「滿幫」,擁有一張遍佈全國230多個地級市,2400多個縣級區域的物流資料網,在這個基礎之上,「滿幫」開始著手做三件事。

1、把資訊平臺做深做透

過去,我們僅僅是用簡單的資訊公佈的方式,完成簡單的資訊撮合。現在通過雙方使用者整合、資料整合、使用者畫像整合,彼此不夠完整的使用者行為組合,實現真正的優化資源配置。

滿幫也開始與知名專家合作,比如聘請美國的教授作為智慧路徑演算法的首席科學家。我們希望,大資料+機器學習,能夠結合真實有效的資料,設計精准的演算法,逐漸變成現實。

同時,我們正在制定會員行為守則,用更加優質的運力為更加優質的貨主服務。用資料分析判斷虛假貨源,自動篩選虛假貨源,使平臺誠信交易基礎變得更加堅實。

2、成為一個交易平臺

毫無疑問,作為一個平臺,最終將走向交易的閉環。滿幫將借助已經形成的規模優勢,以及正在形成的成本優勢,開始能夠使得自己成為一個交易平臺,成為交易的基礎設施。

過去的一個月裡,已經收集到了初步的用戶回饋,GMV的增長遠遠超過我們自己的想像。

3、增值業務規模化

競爭狀態時,運滿滿與貨車幫的增值服務是互相打壓的。而合在一起後,「滿幫」ETC的能力覆蓋超過500萬貨車司機,白條業務預計可以覆蓋超過100萬的貨車司機,而且基於資料場景和交易場景的保險產品也將會推出。

合併之後,「滿幫」還做了「互聯網+油品」的嘗試,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油品GMV最近一個月的數值已經超過1.5億。

這些也正是合併之後的滿幫,給市場和用戶帶來的價值,而這,才僅僅是剛剛開始。

如何看待合作和競爭?

運滿滿與貨車幫剛剛啟動合併時,雙方還都比較矜持,一位領導說了這麼一句話——「合作是比競爭更大的生產力」,這句話會一直指引「滿幫」堅定不移地朝著融合的大方向走下去。

最近朋友圈比較流行的一句話,「如是過往,皆為序章」。未來的路上,相信「滿幫」還會遇到很多的坎坷,犯許多的錯誤,但是也相信「滿幫」會滿心滿意地服務好更多的物流人。

■ 轉載請聯繫運聯傳媒獲得授權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