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小學生的課後作業,應該變為學生自願完成的一項任務!

在應試教育體制和機制下, 中小學生課業負擔較重 , 學校普遍缺少相對寬鬆自由的育人情境

義務教育對適齡兒童具有強制性, 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 課堂紀律又是課堂教學效果最重要的保障。 在課堂上, 課堂紀律對每個學生都有強制性的約束力, 學生甚至連“打盹”的權利都沒有。 雖說在課堂上學生有一定自主學習的自由, 但由於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千差萬別, 因材施教的理念難以實現, 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主動性的培養也變得非常困難。

眾所周知, 學生對任何知識和技能掌握的熟練程度,

肯定和多寫、多練、多背成正比。 題海戰術是提高學生紙筆考試成績最主要的方法, 不是之一。 現在學生的紙筆考試成績, 主要是靠題海戰術, 靠大量的課後作業“堆積”起來的!(可參閱本頭條號文章:為什麼要規定“考試成績不公開排名”?——育人情境需要相對寬鬆)

發愁的作業

一般來說, 中小學生課後作業的完成品質, 直接決定著任課教師的教學進度, 最終決定了學生整體的紙筆考試成績

學生課後作業的完成品質, 與其最終的考試成績, 絕對是正相關關係。 因此, 一般教師都比較重視檢查學生課後作業的完成情況, 對沒有按時完成作業的學生, 採取一定的處罰措施還是較為普遍的。 例如:

罰寫作業幾遍或十幾遍。

罰做值日。

停課去教室外補作業。

體罰和變相體罰。

叫家長來陪讀或作保證。

......

處罰

據筆者調查, 在非寄宿制學校裡, 初中大多數學生課後至少要用一半以上的課餘時間, 去完成班主任所代課的作業, 更有甚者, 把班主任的課後作業當成其他課的課堂作業, 所以班主任所代課的成績要比其他課的成績高許多。 由於班主任和學生接觸的機會較多, 管理學生的方法也多, 學生們普遍對班主任有“懼怕感”, 所以一般同學也不敢不重視班主任的作業。 當然, 也有一些比較強勢的任課教師, 比班主任更像主任,

他的課後作業也是學生首先完成的任務。 然而, 學生們的課餘時間畢竟是有限的, 把過多精力放在一門課上, 其它課必然無暇顧及。 因此, 即使從應試教育的角度來看, 如果一個班這樣強勢的任課教師較多, 其最終各門課程的總成績也不會高的。 (可點擊本頭條號文章:班主任, 您手下留情了嗎?)

按理來說, 教學應該因材施教, 課後作業應該分層佈置, 學生應該盡力而為。 但現實情況是, 老師佈置作業一般是全班統一佈置, 不管學生對該知識和技能是否掌握, 都必須完成。 否則, 將會面臨嚴厲的處罰。 事實上, 有些作業對有些學生根本沒有完成的必要, 因為基本上是些簡單重複, 已經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但老師們為了統一管理的需要,

經常以多寫幾遍沒壞處為理由, 一般要求已經會的也必須再寫一遍。 為了讓孩子免遭處罰, 為了讓孩子把精力用在自己真正的弱點上, 有些家長, 自己不得不動手幫孩子抄一些簡單重複性的作業。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 現在所有中小學作業的答案幾乎都可以通過網路輕易得到。 面對大量的課後作業, 為了應對老師的檢查, 直接照搬照抄課後作業的學生越來越多。

負擔過重不僅必然會導致膚淺, 而且會扼殺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的主動性

由於中小學課程門類較多、較雜, 教學方式又普遍陳舊——機械訓練、簡單重複、題海戰術, 至今仍是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 給學生適當寬鬆的學習環境, 有利於學生自由發展,使其智慧潛能得到應有的滋養、生髮,從而逐漸形成他們對世界的深刻、獨到的感悟、體任、理解和把握。反之,過重的負擔容易使孩子從小養成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毛病,不利於學生理智的好奇心、強烈的求知欲、不倦的探究精神的培養,不利於學生批判精神、懷疑精神的培養,不利於不唯書、不唯上,不輕信、不盲從的獨立人格的形成。

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有責任給學生留有比較寬鬆的成長情境

給學生自主選擇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後作業的自由,是從學生終身發展角度考慮的。現實的情境不是學生太閒暇了,而是學業負擔過重。尤其到了初三或高三總複習階段,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辨別某項“作業”是否該做、該怎麼去做的能力,否則複習效率將會大大降低。例如,以在考堂上是否能完全準確“複製”出來為原則,有的作業只需時常眼過一遍,而有的作業必須經常手過一遍。

因此,中小學生的減負,首先應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後作業負擔做起。作為中小學代課教師,應該給學生佈置適量的課後作業,但學生是否能完成,應該完全遵循自願的原則,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處罰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課後作業自願完成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授課進度。

教師應該向課堂教學要品質,而不是向課後作業要成績。應該多用啟發誘導的方法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而不是用強制完成作業的辦法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眼睛不能只盯著學生們階段性的紙筆考試成績,更要看重學生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有利於學生自由發展,使其智慧潛能得到應有的滋養、生髮,從而逐漸形成他們對世界的深刻、獨到的感悟、體任、理解和把握。反之,過重的負擔容易使孩子從小養成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毛病,不利於學生理智的好奇心、強烈的求知欲、不倦的探究精神的培養,不利於學生批判精神、懷疑精神的培養,不利於不唯書、不唯上,不輕信、不盲從的獨立人格的形成。

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有責任給學生留有比較寬鬆的成長情境

給學生自主選擇完成老師佈置的課後作業的自由,是從學生終身發展角度考慮的。現實的情境不是學生太閒暇了,而是學業負擔過重。尤其到了初三或高三總複習階段,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辨別某項“作業”是否該做、該怎麼去做的能力,否則複習效率將會大大降低。例如,以在考堂上是否能完全準確“複製”出來為原則,有的作業只需時常眼過一遍,而有的作業必須經常手過一遍。

因此,中小學生的減負,首先應從減輕學生過重的課後作業負擔做起。作為中小學代課教師,應該給學生佈置適量的課後作業,但學生是否能完成,應該完全遵循自願的原則,教師不得以任何理由處罰沒有完成作業的學生。教師應該根據本班學生課後作業自願完成的實際情況,確定自己的授課進度。

教師應該向課堂教學要品質,而不是向課後作業要成績。應該多用啟發誘導的方法使學生對知識產生興趣,而不是用強制完成作業的辦法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的眼睛不能只盯著學生們階段性的紙筆考試成績,更要看重學生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