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贛州這個縣,被稱為贛南“客家門匾第一村”

上猶隸屬於贛州市, 建縣於南唐保大十年(西元952年), 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 上猶具有十分豐富的客家文化資源, “客家門匾習俗”是上猶縣獨特的的民間文化藝術, 是有鮮明的地域特色和獨特的客家歷史文化淵源, 在上猶已經傳承三百多年的客家民俗文化現象, 具有豐富的內涵和傳統文化價值, 因此上猶又被稱為贛南“客家門匾第一村”。

這個習俗的形成歷史原因, 據說是明末清初, 從廣州、福建遷徙來的客家人, 經歷了與本地居民進行長期爭奪土地的爭鬥和戰亂, 為了減少、化解仇恨, 當時官府強制促成本地居民和客家人通過聯姻的形式逐漸達到和解與融合。

客家人在建了住宅後, 為了表明在這塊土地上立基、紮根的寓意, 彰顯自己宗族門第、教化子孫、塑正門風, 他們從傳統文化中吸取精華, 把能反映自己姓氏淵源和先輩德行的故事、典籍濃縮成四個字, 並採用石刻、雕築或在牆上書寫的方式製成門匾, “搬不動”的深意蘊含其中。 這可能就是最初的上猶客家門匾的來由。

“上猶客家門匾習俗”, 總體上分成四大類:

一、 來源於姓氏:

1、楊姓:清白傳家 2、鄧姓:禮賢名高 3、廖姓:萬石遺風

4、周姓:愛蓮世第 5、何姓:學海遺風 6、林姓:九龍衍派

7、溫姓:卿相三才 8、饒姓:平陽世第 9、孟姓:亞聖之裔

10、駱姓:四傑才名 11、王姓:珠樹家珍 12、戴姓:注禮傳芳

13、邱姓:忠實家聲 14、謝姓:鳳衣文章 15、田姓:荊花榮茂

16、張姓:金鑒流芳 17、曾姓:三省傳家 18、呂姓:簡重遺風

19、薛姓:龍門良將 20、黃姓:叔度高風 21、鐘姓:越國流芳

22、吳姓:渤海流光 23、吉姓:穆如清風 24、孔姓:詩禮傳家

25、潘姓:詩稱邠老 26、盧姓:奪錦風徽 27、陳姓:義門傳家

28、範姓:文正世澤 29、劉姓:漢室遺風 30、餘姓:靖瑞遺風

31、朱姓:沛國流芳 32、賴姓:秘書世第 33、胡姓:蘇湖世澤

34、肖姓:彪炳文光 35、羅姓:理學傳芳 36、葉姓:楚尹遺風

37、李姓:詩酒流芳 38、藍姓:明德傳芳 39、蘇姓:三蘇望族

二、 以姓氏先輩的祖居地、遷徙經過地、郡望為內容;

郡望, 是古代稱一個姓氏成為名門望族時所在的河南省境內, 鐘、陳、賴等姓的祖先在潁川郡形成了名門望族。 譬如:潁川流芳(鐘、陳、賴等姓)、太原遺風(王、易等姓)等等

三、 來源於姓氏堂號, 堂號是一個姓氏或其中一個支脈的稱號:

世澤三槐(王)、對裔仁居(孔)、汾陽流芳(郭)、詩禮傳家(孔)、金鑒流芳(張)等等

四、為了標榜先輩的品行風範:

北郭遺風(廖)、四傑傳芳(駱姓等)、石公流裕(黃)、幼安衍慶(管)、西山仰止(蔡)、安石遺風(謝)、叔度高風(黃)、京魯流芳(鄒)、春申遺風(黃)等等

歷史悠久的“客家門匾習俗”廣泛分佈於上猶各鄉村, 80%的居民都保留著客家門匾習俗。 全縣鄉村現有門匾題詞40000副以上。 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廣泛的群眾參與性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價值,堪稱客家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對研究家族史、客家遷徙史和民族史以及客家文化的演變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科學價值。

其豐富的思想內涵、廣泛的群眾參與性和深厚的文化歷史價值,堪稱客家文化的一塊“活化石”,對研究家族史、客家遷徙史和民族史以及客家文化的演變過程有著十分重要的史料價值和科學價值。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