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中的蘇聯:為什麼莫斯科男人不用上前線?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 如果預備役人員想要合法的留在後方, 避免被派往前線打仗, 獲得“後方安置許可證”, 是非常必要的。

起先, “後方安置許可證”僅僅頒發給國防工業和經濟領域的高水準專業人員, 對於二戰時的蘇聯來說, 此類人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段時間之後, “後方安置許可證”的頒發拓展到文化、藝術和體育等領域的優秀人才。

但因為某些負責發放“後方安置許可證”的官員, 本身太過於敷衍塞責, 在二戰時的蘇聯, 有許多在人才標準判定上並不符合後方安置標準的公民, 獲得了這一證件。

這批人, 要麼有錢, 要麼擁有較高的地位, “斯塔羅斯京兄弟案” 就是衛國戰爭末期曝出的重要案件, 作為著名足球運動員的斯塔羅斯京兄弟通過各種各樣的關係, 幫助60個本應被派往前線的人, 留在了後方。

在二戰時所有大型蘇聯城市當中, 如果按照拿到“後方安置許可證”的人口占城市總人口的比例來計算, 莫斯科無疑要排到前列。 整個莫斯科市的預備役人員中, 大概有45%獲得了“後方安置許可證”。 同一時期西伯利亞地區的所有城市, 最高只有占預備役人員28%的居民獲得了“後方安置許可證”。

而蘇聯的農村居民裡, 可以獲得“後方安置許可證”的預備役人員平均只有5%。 看到這些冰冷的數字, 就會明白, 無怪乎許多二戰戰史的研究者認為, 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 是由農民打下來的——幾乎所有的蘇聯農民被送往前線, 派到戰場。

一個人的健康狀況是判斷他是否可以豁免服役的核心標準。 為了不上戰場, 少數蘇聯年輕人採取了他們能想到的一切方法和手段:刻意地服毒裝病、朝自己的身體開槍……總之, 自我的傷害的方法有很多很多。 許多人就是這樣拿到了“後方安置許可證”。

也有些人則想方設法的和不負責任的醫生相互勾結, 只要拿出五千盧布, 就可以獲得一份偽造的醫療診斷, 什麼精神分裂症或肺結核, 只要得了這類疾病, 就不用上戰場去面對德國鬼子了。

也有些狡猾的人想出了別的方法。 他們偽造公章, 製造虛假的“後方安置許可證”, 再想方設法地賄賂軍人通過檢查。 儘管沒有醫生的説明, 部分這樣的人也逃過了上前線的命運。

蘇聯政府對待這一問題的態度是非常認真的,

1944年11月18日, 貝利亞就在寫給史達林的報告當中提到, 發現了部分地區兵役委員會或軍醫大開後門, 幫助違法亂紀分子獲取“後方安置許可證”, 免除在紅軍中服役的情況。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