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5組詞 揭示當前醫改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近日, 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副所長章濱雲圍繞醫改拋出5組關鍵詞表達自己的主張。 或許, 將引領業內換個視角洞察醫改。

1、初心與終極關懷

醫改的初心和難點, 在於把醫院的科學運營、醫生的價值體現、病人的負擔適度和服務效果及就醫體驗有機統一, 實現人人健康的服務終極關懷。

2、外在與內在

醫改要做好“外在”和“內在”。 “外在”是醫患和諧, 看病不那麼難和不那麼貴, 從宏觀上講是符合“和諧小康社會”要求;“內在”是理順醫院制度, 以及促進醫生價值和尊嚴回歸, 促進物價、財政、衛生、醫保等部門聯動, 可謂從微觀上落實“科學發展觀”。

3、兩道數學題

中國醫改走向成功, 要解好兩道數學題:1.醫生護士收入提高, 而病人負擔減輕;2.醫生的收入與病人的支出無直接關聯。 中國的醫療夢是病人有尊嚴、看病不那麼難和不那麼貴, 以及醫護受尊重, 醫學回歸大醫精誠、人人獲得健康的本質。 毫無疑問, 中國的醫療夢是醫改努力的方向。

4、政府與市場

醫療民生中, 政府和市場都不是萬能的。 市場在要素配置中最活躍, 醫療人力、藥、耗材、器械等生產要素更應市場化, 讓價格反映價值。 政府則在幫扶弱勢人群、保險共擔就醫經濟風險等方面大力承擔責任,

以及扶持市場相對遠離的農村區域、公共衛生領域等。 醫療民生以純粹的市場化或過度的政府主導來詮釋理論和實施政策, 都是不講辯證法。

5、公益性與經營性

私立醫院也要講公益性, 公立醫院也要講經營性。

公益性和經營性是所有醫院的雙重屬性, 正如光有波粒二向性一樣。 區分醫院的行為標準在於產權屬性, 營利性組織是要對利潤進行索取, 非營利性組織是股東無回報, 但對其中很多財務情況要嚴格監管。

公立醫院回歸公益性或許是個偽命題, 公益性在科教文衛體等社會事業中是普遍的, 與產權屬性無關, 所有醫院都有。 公立醫院要去除的是基於“收入減支出”進行分配的趨利性制度模式, 進而建立以新的補償機制、分配制度、管理體制為基礎的現代醫院制度。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