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親子閱讀中的三大誤區,父母必看!

北外青少英語一直強調“閱讀是金”, 經過老師們的不斷鼓勵和同伴間的持續激勵, 很多家長和學生都能認識到閱讀對於學習語言的重要性, 並開始在家進行“親子閱讀”。

然而, 家長畢竟不是專業的老師, 很多時候會採用一些“不得當”的閱讀方法, 而這不但可能不會讓孩子培養良好的閱讀興趣和提升英語水準, 反而會給孩子徒增壓力。 這篇文章主要是指出“親子閱讀”中可能存在的三個誤區, 希望對這些誤區的剖析能夠幫助家長和孩子們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

01 誤區一:家長幫孩子選書?

選好書, 才會讀好書。 選書是閱讀的第一步, 同時也是非常關鍵的一步。

“3個手指法”

首先, 既然是孩子閱讀, 那一定要讓孩子自己選擇他們感興趣的書, 家長可以輔助挑選, 但一定要符合孩子們的興趣。

那有些家長會說, 這本書孩子很感興趣, 我怎麼知道適不適合他/她閱讀呢?

國外孩子在選擇繪本的時候, 如果一頁繪本中有5個及以上單詞他/她不認識的話, 這本繪本對/她來說就有點困難。

英語對於國內的孩子來說是第二語言, 一頁繪本中如果有3個及以上單詞他/她不認識的話, 那這本書對他/她來說就有點挑戰了。 各位家長可以用這個方法做簡單的鑒別。

首選紙質書

現在電子產品很發達, 很多家長會讓孩子們通過手機, ipad或電腦上各種有趣的軟體來閱讀, 一是方便, 二是更能吸引孩子。 作為一個專業的老師, 我建議剛開始培養孩子閱讀興趣的時候, 最好選擇紙質書籍, 培養孩子與書籍之間的“親近感”。 這樣更有助於他們持續長久地養成閱讀的興趣, 並且能真正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而不是受軟體所吸引。

經典繪本和分級繪本的讀物要搭配閱讀

現在孩子們都在學習自然拼讀, 那老師為了讓孩子們更好地練習拼讀知識和技能, 會推薦孩子們大量閱讀分級讀物, 如大家熟知的麗聲拼讀故事會, I Can Read等等。 但分級讀物裡面很多不是故事類的讀物, 而只是學科類讀物, 這能很好地幫助學生練習拼讀、學習句型, 但長期唯讀這類讀物對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視野拓展不會有很明顯的效果。

這就解釋了很多家長說孩子平時在家也讀了不少分級讀物, 故事大賽準備也很充分, 怎麼閱讀理解還是不行。 故事大賽的故事也來自分級繪本, 所以孩子讀了很多, 都只是在練習拼讀能力, 並沒有去練習閱讀理解能力,

又談何提升呢?

如果想很好地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 推薦孩子多去讀一些經典的故事, 也就是經典閱讀。 經典閱讀內容豐富, 題材廣泛, 畫面精美, 強調閱讀的廣度, 能極大促進孩子的理解能力。 但這類繪本大多以單本形式呈現, 語言分級不如分級閱讀清晰。 所以只有將經典繪本和分級讀物搭配起來才能達到最好的閱讀效果。

以下是我們總結的一些比較經典, 回饋比較好的經典繪本和分級閱讀讀物推薦:

經典繪本

1. 鵝媽媽童瑤集

2. 蘇斯博士

3. 不容錯過的英語啟蒙

4. 艾瑞卡爾一套

5. 安東尼布朗系列

分級繪本

1. I Can Read繪本系列

2. Oxford Reading Tree 牛津樹系列(麗聲+典範)

3. 培生兒童英語分級讀物

4. PM系列-體驗英語

5. 攀登英語

6. Penguin Readers 企鵝英語分級讀物

7. Heinemann 海尼曼分級讀物

8. 哈珀柯林斯出版集團 Big Cat 系列

9. Choose your own adventure 奇幻的設計

10. Black Cat 給中高級水準閱讀者

02 誤區二:先聽後讀?先讀後聽?

到底是先聽後讀還是先讀後聽, 這應該是每個家長都有的疑問。 這個其實是分階段的。

對於啟蒙階段, 還不具備任何拼讀能力的孩子來說當然是先聽後讀, 模仿閱讀。當孩子慢慢開始學習自然拼讀知識,具備一定的拼讀技能以後,就應該慢慢開始自己先拼讀,然後再聽。這個地方要強調的一點是拼讀完一定要聽,即使一本繪本孩子拼讀以後沒有多大問題。

首先“聽”能幫助孩子正音,剛才自己拼讀的是不是都是對的,包括重音和斷句等等;再有就是讓孩子模仿音訊裡面的語音語調。很多孩子大了以後拼讀也沒什麼問題,但就是發音聽起來很硬,很Chinglish, 就是因為聽的太少。

成年期之前的孩子都還處於二語習得的關鍵期,大量純正語言的輸入能讓孩子習得更純正的發音。所以這個地方也建議各位家長最好可以讓孩子跟著錄音筆去朗讀,最好不要自己教,以免影響孩子的發音,除非是個別孩子聽不出來的單詞可以輔助。

03 誤區三:“給我講講這本書講了什麼?”

很多家長在孩子讀完一本繪本之後,生怕孩子沒讀懂,就會讓孩子跟他/她講講那本繪本的內容。結果發現孩子什麼都講不出來,然後很生氣,覺得孩子沒有用心。

這真不是孩子的問題。孩子剛開始閱讀,怎麼可能具備這麼高強的總結能力。所以是家長的引導方法出了問題而不是孩子不用心。家長需要通過更平等更具帶入式的方法幫助孩子們輸出他們理解地內容,如就故事進行討論和一起進行一些小活動。

如果家長想進行故事內容的討論,建議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喜不喜歡這本故事書?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最喜歡故事中的哪個部分?”等等。就一個小點來讓孩子表達,孩子才能言之有物。或者家長可以一起和孩子互動,如在讀一本故事書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各拿一張白紙,邊讀邊畫,過程中不交流,讀完後再一起分享自己的畫,看彼此對細節的把握。這種有趣互動性又很強的活動孩子會很喜歡,同時又能檢查孩子對關鍵內容的理解。

以上是針對“親子閱讀”的一些誤區解讀,希望能幫助家長和孩子們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最後要跟各位家長分享的是: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不要覺得堅持了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沒有效果就放棄,做好量變的積累,才會有質變的飛躍。

本文由北外青少英語原創,作者郭檜娟,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主修英語教育學專業, 持有英語專業八級和高級英語教師資格證,並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TKT(Teaching Knowledge Test)考試證書。從事英語教育多年,深受家長和學生喜愛。現任北外青少英語萬柳校區青少教師。

模仿閱讀。當孩子慢慢開始學習自然拼讀知識,具備一定的拼讀技能以後,就應該慢慢開始自己先拼讀,然後再聽。這個地方要強調的一點是拼讀完一定要聽,即使一本繪本孩子拼讀以後沒有多大問題。

首先“聽”能幫助孩子正音,剛才自己拼讀的是不是都是對的,包括重音和斷句等等;再有就是讓孩子模仿音訊裡面的語音語調。很多孩子大了以後拼讀也沒什麼問題,但就是發音聽起來很硬,很Chinglish, 就是因為聽的太少。

成年期之前的孩子都還處於二語習得的關鍵期,大量純正語言的輸入能讓孩子習得更純正的發音。所以這個地方也建議各位家長最好可以讓孩子跟著錄音筆去朗讀,最好不要自己教,以免影響孩子的發音,除非是個別孩子聽不出來的單詞可以輔助。

03 誤區三:“給我講講這本書講了什麼?”

很多家長在孩子讀完一本繪本之後,生怕孩子沒讀懂,就會讓孩子跟他/她講講那本繪本的內容。結果發現孩子什麼都講不出來,然後很生氣,覺得孩子沒有用心。

這真不是孩子的問題。孩子剛開始閱讀,怎麼可能具備這麼高強的總結能力。所以是家長的引導方法出了問題而不是孩子不用心。家長需要通過更平等更具帶入式的方法幫助孩子們輸出他們理解地內容,如就故事進行討論和一起進行一些小活動。

如果家長想進行故事內容的討論,建議家長可以問問孩子“喜不喜歡這本故事書?為什麼喜歡?為什麼不喜歡?”“最喜歡故事中的哪個部分?”等等。就一個小點來讓孩子表達,孩子才能言之有物。或者家長可以一起和孩子互動,如在讀一本故事書的時候,家長和孩子各拿一張白紙,邊讀邊畫,過程中不交流,讀完後再一起分享自己的畫,看彼此對細節的把握。這種有趣互動性又很強的活動孩子會很喜歡,同時又能檢查孩子對關鍵內容的理解。

以上是針對“親子閱讀”的一些誤區解讀,希望能幫助家長和孩子們達到更好的閱讀效果。最後要跟各位家長分享的是:閱讀是一個長期積累、厚積薄發的過程,不要覺得堅持了幾個星期或幾個月沒有效果就放棄,做好量變的積累,才會有質變的飛躍。

本文由北外青少英語原創,作者郭檜娟,北京外國語大學研究生,主修英語教育學專業, 持有英語專業八級和高級英語教師資格證,並以優異的成績取得了TKT(Teaching Knowledge Test)考試證書。從事英語教育多年,深受家長和學生喜愛。現任北外青少英語萬柳校區青少教師。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