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超全揭秘!蓋茨家族辦公室,原來首富的秘密都在這

“富而好禮, 富而有道”的蓋茨, 是如何管理自身財富, 從而得以持續多年佔據福布斯全球富豪榜首位置;蓋茨基金會又是如何運作的呢?

在應對現實蕭條的同時, 為了準備可能降臨的更嚴重的經濟蕭條, 如何把握好正確的經營之舵, 正是我們企業經營者面臨的課題。

編 輯 | 張達雄

來 源 | 新財富雜誌(ID:newfortune)

比爾·蓋茨1995年便晉身世界首富, 但是世人對其財富管理機制卻至今所知不詳。 沒有多少人知道, 微軟股票如今僅占其財富的1/8, 而比爾·蓋茨不僅是四季酒店持股45%的控股股東之一, 還手握加拿大國家鐵路、卡特彼勒、沃爾瑪、聯邦快遞等公司的大量股票,

並在加州、伊利諾州等地擁有至少10萬英畝農田。

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家族辦公室課題組經過深入研究, 得以發掘其低調隱蔽的家族辦公室——瀑布投資的發展及運營精髓。

1986年微軟上市時, 蓋茨99%的財富集中於微軟股票。 此後, 蓋茨一邊有紀律地減持微軟, 一邊摸索建立個人財富管理體系。 1994年, 他聘請邁克爾·拉爾森掌舵家族FO, 瀑布投資由此成立。

蓋茨減持微軟股票所得的現金, 注入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 由投資理念與巴菲特相似的拉爾森負責管理。 拉爾森將其分散投資於股票、債券、私人股權、另類投資等金融資產和鐵路、酒店、房地產等實物資產, 以優化財富結構,

降低風險敞口。 在瀑布投資的打理下, 過去30年, 蓋茨身家翻了近290倍, 蓋茨基金會所擁有的捐贈資金規模也無人能及。

家族辦公室扮演了家族財富和慈善的管理中樞角色, 蓋茨通過微軟公司創造財富, 通過FO管理財富, 再通過基金會捐贈財富, 成為富而有道的全球典範。

關鍵線索:家族辦公室

經過大量深入的研究發現, 比爾·蓋茨正是通過一家極其低調的家族辦公室——瀑布投資來管理其富可敵國的家族財富。

比爾·蓋茨名冠全球, 任何與其相關的交易都會引發過多的矚目, 甚至由於世界首富的顯赫地位而抬高購買價格, 因此有效地保持低調是家族辦公室要做到的第一件事。 我們發現, 在美國以“瀑布投資”為名的公司不下十數家,

從而有效地進行了掩飾, 但與此同時, 這也使得筆者對它的深入研究困難重重。

作為第一代創業家, 比爾·蓋茨早期財富主要來自於微軟公司, 過於集中在科技行業。 國內企業家族的資產大部分集中于單一行業或企業, 跟早年的比爾·蓋茨相似。

因此, 與戴爾公司創始人邁克爾·戴爾的家族辦公室MSD Capital十分相似, 瀑布投資的主要目的就是分散投資, 減少比爾·蓋茨對科技行業的風險敞口。 在財富與慈善兩大領域中, 比爾·蓋茨家族辦公室發揮了重要的中樞作用。

比爾·蓋茨的財富版圖

我們首先來看看微軟股票在蓋茨財富中所佔據的比例(表3):

1986年微軟上市時, 蓋茨持有1114萬股, 即總股本的44.8%。 按照每股28美元的價格計算,

蓋茨持有市值3.1億美元的微軟股票, 佔據其總財富的99%。

2016年8月19日, 蓋茨持有微軟1.9億股, 即總股本的2.39%。 按照2016年8月19日每股57.62美元的價格計算, 蓋茨持有的微軟股票價值110.05億美元, 佔據其總財富的12.22%。

在30年的時間內, 比爾·蓋茨的身家翻了近290倍, 即使考慮通貨膨脹, 這也依然是非常亮眼的成績。 然而, 其財富的創造並非完全從微軟公司而來。 事實上, 2016年, 微軟股份在蓋茨900億美元個人財富中的占比不足1/8。

1994-2015年間, 減持微軟股票和分紅總計帶來600多億美元現金(表4), 蓋茨全部交予家族辦公室管理, 並將其中部分捐贈給基金會。

我們在蓋茨家族財富歷史變化趨勢中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在重大經濟危機期間(如2000年間IT泡沫破裂、2008年金融海嘯等), 蓋茨的財富總值與整體經濟趨勢有較為明顯的關聯;但在經濟復蘇期, 蓋茨的財富總值則比微軟市值增長得更快(圖1)。

無論微軟市值如何變化,蓋茨極有紀律地減持微軟股票(圖2),雖然微軟市值越來越高,但其所持的微軟股票越來越少,特別是從2011年開始,減持的勢頭更加猛烈。這也意味著蓋茨在財富增長的同時,擁有著更多元化的財富構成、更少的風險敞口。

比爾·蓋茨的財富管理體系

經過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家族辦公室課題組的系統梳理,比爾·蓋茨的財富管理體系逐漸清晰明朗。蓋茨通過三個管理主體—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對其家族實業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慈善事業)實現了全面、系統的管理和覆蓋。

比爾·蓋茨多年減持微軟公司的股票,所得的現金捐贈/注入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由於信託基金有義務為完成基金會慈善目的而提供任何金額的資助,基金會實際被認為擁有信託基金的受益權。在會計處理上,信託基金被合併入基金會的資產負債表中。

作為蓋茨的信賴家族辦公室管理人,拉爾森同時也被授權管理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的投資組合,這也解釋了為何家族辦公室和信託基金之間的投資組合如此相似。不過,家族辦公室的目的是分散投資蓋茨的個人財富,實現財富的長期保值及增長,而信託基金的目的則是為基金會提供現金。最終,瀑布投資的投資收益也可以再次以現金或股票模式捐贈給基金會。

在比爾·蓋茨的財富管理體系中,瀑布投資的法律實體也十分關鍵。

瀑布投資以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LLC)形式註冊於美國華盛頓州。在美國的大部分州中,LLC結構同時擁有合夥企業或個人獨資企業的“直通徵稅”特性,以及有限責任公司的“有限責任”特性。

換言之,LLC結構的公司是由一或多名成員/股東組成的有限責任公司。“直通徵稅”意味著LLC為流通實體(Flow-through entity,FTE)—避免由於向公司分紅徵稅而導致的雙重徵稅,而LLC的合夥人只徵收個人所得稅。由於瀑布投資只有比爾·蓋茨這唯一一名合夥人,在稅法上,LLC被認為忽略實體,LLC的收入直接合併合夥人的個人所得稅申報;在法律上,LLC被認為是有限責任公司。

以這種企業結構成立的家族辦公室擁有極大的益處:

對LLC債務僅承擔有限責任;

簡化的行政手續;

避免雙重徵稅;

通過LLC捐贈股票給慈善基金會,股票增值部分可獲得徵稅減免。

最後這條極為重要,對於瀑布投資持有一年以上經過增值的股票或共同基金,這些證券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並獲得根據證券合理市價所定的徵稅減免,由此減免了在證券增值部分的課稅。在如此精密的方案設計下,從實業資本(微軟公司)到社會資本(慈善事業)轉換的整個過程中,比爾·蓋茨的金融資本通過瀑布投資和信託基金,最大化了對基金會的捐贈和貢獻。

給中國企業家的啟示

大部分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情況其實跟比爾·蓋茨十分相似。在成功創業數十載後,第一代創始人都不可避免地逐漸從經營崗位上退到幕後。為了家族財富的世代傳承,或許將家族企業傳承給有能力、有意願接班的下一代;或許將家族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或許將家族企業兌現為金融資本,並再投入家族的下一個事業領域······

比爾·蓋茨將實業企業轉換成金融資本,通過家族辦公室來實現其改變世界的使命。傳承的道路阡陌縱橫,就連蓋茨也不免走過彎路,國內家族企業因此更需謹慎規劃。

01 通過家族辦公室實現整體財富戰略設計:

在比爾·蓋茨的案例中,家族辦公室扮演了家族財富頂層設計的重要角色。蓋茨最初的絕大部分財富都聚集在微軟公司中,這種集中持股的情況與國內民營企業家非常相似,由於可投資資產的限制,大部分第一代創始人的財富集中度非常高,風險也因此十分集中。

2001年IT泡沫破裂後,蓋茨的個人財富也隨之大幅縮水。在隨後的十幾年中,通過瀑布投資,蓋茨成功地將財富分散投資於各行各業,微軟在其財富中的占比從99%下降到12%,在財富大幅增值的過程中成功分散風險,優化了家族財富結構。

此外,家族財富的整體戰略還包括了家族社會資本的管理,捐贈給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的財富也同樣由家族辦公室經理人同時投資管理,家族辦公室角色覆蓋家族金融資本與社會資本,為比爾·蓋茨的慈善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02 精心設計家族辦公室結構並選擇職業經理人:

家族永遠是自己財富和聲譽的最終負責人,但家族也需認識到家族辦公室戰略規劃、治理結構與管控流程的重要性。比爾·蓋茨最初委託好友管理財富,並未設定正式的法律實體與組織結構,也沒有確定明晰的職責歸屬,缺乏透明的彙報程式、績效審核及監控機構,沒有對重要工作人員的資格標準進行審核(因朋友關係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不嚴謹的家族辦公室設計勢必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及風險。

最終,埃文斯夫婦的不法行為給蓋茨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聲譽、友誼雙雙蒙受損失。比爾·蓋茨的家族辦公室經歷了從“個人化”到“機構化”的發展過程,世界首富的經驗教訓對中國家族極富價值,中國家族辦公室應該從第一天開始就堅定地走上機構化、專業化的道路。

03 低調隱蔽地管理運營家族辦公室:

瀑布投資是最為低調的家族辦公室之一。大多數成功企業家希望個人財富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在社會聚光燈下。在企業形象、公共關係、家族聲譽等挑戰越來越高的時代,能夠自主地控制家族對外開放的資訊著實不易,家族設立單一家族辦公室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就是其隱蔽性。

因此,單一家族辦公室的隱私管理十分重要。瀑布投資早在2009年就從SEC獲得檔案保密狀態,免去股權變動所需做出的披露,而赦免家族辦公室資訊披露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在2012年才生效。比爾·蓋茨的瀑布投資為國內家族提供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通過綜合運用命名、投資方法、投資工具、員工管理等多種方式讓家族辦公室隱身於公眾視野的雷達之中。

04 對財富本質及社會責任的深思:

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的一次採訪中,蓋茨表示,“我自然是衣食無憂。當超過一定程度,金錢對我便沒用了。財富的效用是用來創建一個機構,然後將資源送到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承擔起與自身影響力相等的社會責任,與好友巴菲特以身作則地將幾乎全部財富捐出,蓋茨也與巴菲特倡議全球最富有的人士們參與“捐贈承諾”計畫,將過半財富捐獻給慈善事業,不禁讓人再次思考財富的意義。

對於蓋茨而言,捐贈金錢早已不是他最大的貢獻,他把終身最為寶貴的資產—時間—也完全奉獻給公益慈善事業。儘管捐出98%財富都能無憂生活的蓋茨夫婦現在全身心投入到基金會中,但誠如他們2016年公開信中所言,如果可以擁有一種超能力,他們希望是更多時間和更多精力。這種對財富本質的深刻理解及人類福祉的責任感,十分值得中國富有家族思考與借鑒。 無論微軟市值如何變化,蓋茨極有紀律地減持微軟股票(圖2),雖然微軟市值越來越高,但其所持的微軟股票越來越少,特別是從2011年開始,減持的勢頭更加猛烈。這也意味著蓋茨在財富增長的同時,擁有著更多元化的財富構成、更少的風險敞口。

比爾·蓋茨的財富管理體系

經過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家族辦公室課題組的系統梳理,比爾·蓋茨的財富管理體系逐漸清晰明朗。蓋茨通過三個管理主體—比爾與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對其家族實業資本、金融資本和社會資本(慈善事業)實現了全面、系統的管理和覆蓋。

比爾·蓋茨多年減持微軟公司的股票,所得的現金捐贈/注入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和瀑布投資。由於信託基金有義務為完成基金會慈善目的而提供任何金額的資助,基金會實際被認為擁有信託基金的受益權。在會計處理上,信託基金被合併入基金會的資產負債表中。

作為蓋茨的信賴家族辦公室管理人,拉爾森同時也被授權管理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的投資組合,這也解釋了為何家族辦公室和信託基金之間的投資組合如此相似。不過,家族辦公室的目的是分散投資蓋茨的個人財富,實現財富的長期保值及增長,而信託基金的目的則是為基金會提供現金。最終,瀑布投資的投資收益也可以再次以現金或股票模式捐贈給基金會。

在比爾·蓋茨的財富管理體系中,瀑布投資的法律實體也十分關鍵。

瀑布投資以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LLC)形式註冊於美國華盛頓州。在美國的大部分州中,LLC結構同時擁有合夥企業或個人獨資企業的“直通徵稅”特性,以及有限責任公司的“有限責任”特性。

換言之,LLC結構的公司是由一或多名成員/股東組成的有限責任公司。“直通徵稅”意味著LLC為流通實體(Flow-through entity,FTE)—避免由於向公司分紅徵稅而導致的雙重徵稅,而LLC的合夥人只徵收個人所得稅。由於瀑布投資只有比爾·蓋茨這唯一一名合夥人,在稅法上,LLC被認為忽略實體,LLC的收入直接合併合夥人的個人所得稅申報;在法律上,LLC被認為是有限責任公司。

以這種企業結構成立的家族辦公室擁有極大的益處:

對LLC債務僅承擔有限責任;

簡化的行政手續;

避免雙重徵稅;

通過LLC捐贈股票給慈善基金會,股票增值部分可獲得徵稅減免。

最後這條極為重要,對於瀑布投資持有一年以上經過增值的股票或共同基金,這些證券可以捐贈給慈善機構並獲得根據證券合理市價所定的徵稅減免,由此減免了在證券增值部分的課稅。在如此精密的方案設計下,從實業資本(微軟公司)到社會資本(慈善事業)轉換的整個過程中,比爾·蓋茨的金融資本通過瀑布投資和信託基金,最大化了對基金會的捐贈和貢獻。

給中國企業家的啟示

大部分中國民營企業家的情況其實跟比爾·蓋茨十分相似。在成功創業數十載後,第一代創始人都不可避免地逐漸從經營崗位上退到幕後。為了家族財富的世代傳承,或許將家族企業傳承給有能力、有意願接班的下一代;或許將家族企業交給職業經理人;或許將家族企業兌現為金融資本,並再投入家族的下一個事業領域······

比爾·蓋茨將實業企業轉換成金融資本,通過家族辦公室來實現其改變世界的使命。傳承的道路阡陌縱橫,就連蓋茨也不免走過彎路,國內家族企業因此更需謹慎規劃。

01 通過家族辦公室實現整體財富戰略設計:

在比爾·蓋茨的案例中,家族辦公室扮演了家族財富頂層設計的重要角色。蓋茨最初的絕大部分財富都聚集在微軟公司中,這種集中持股的情況與國內民營企業家非常相似,由於可投資資產的限制,大部分第一代創始人的財富集中度非常高,風險也因此十分集中。

2001年IT泡沫破裂後,蓋茨的個人財富也隨之大幅縮水。在隨後的十幾年中,通過瀑布投資,蓋茨成功地將財富分散投資於各行各業,微軟在其財富中的占比從99%下降到12%,在財富大幅增值的過程中成功分散風險,優化了家族財富結構。

此外,家族財富的整體戰略還包括了家族社會資本的管理,捐贈給比爾與梅琳達·蓋茨信託基金的財富也同樣由家族辦公室經理人同時投資管理,家族辦公室角色覆蓋家族金融資本與社會資本,為比爾·蓋茨的慈善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02 精心設計家族辦公室結構並選擇職業經理人:

家族永遠是自己財富和聲譽的最終負責人,但家族也需認識到家族辦公室戰略規劃、治理結構與管控流程的重要性。比爾·蓋茨最初委託好友管理財富,並未設定正式的法律實體與組織結構,也沒有確定明晰的職責歸屬,缺乏透明的彙報程式、績效審核及監控機構,沒有對重要工作人員的資格標準進行審核(因朋友關係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種不嚴謹的家族辦公室設計勢必伴隨著巨大的不確定性及風險。

最終,埃文斯夫婦的不法行為給蓋茨的聲譽帶來負面影響,聲譽、友誼雙雙蒙受損失。比爾·蓋茨的家族辦公室經歷了從“個人化”到“機構化”的發展過程,世界首富的經驗教訓對中國家族極富價值,中國家族辦公室應該從第一天開始就堅定地走上機構化、專業化的道路。

03 低調隱蔽地管理運營家族辦公室:

瀑布投資是最為低調的家族辦公室之一。大多數成功企業家希望個人財富盡可能地避免出現在社會聚光燈下。在企業形象、公共關係、家族聲譽等挑戰越來越高的時代,能夠自主地控制家族對外開放的資訊著實不易,家族設立單一家族辦公室的一個重要出發點就是其隱蔽性。

因此,單一家族辦公室的隱私管理十分重要。瀑布投資早在2009年就從SEC獲得檔案保密狀態,免去股權變動所需做出的披露,而赦免家族辦公室資訊披露的多德-弗蘭克法案在2012年才生效。比爾·蓋茨的瀑布投資為國內家族提供了一個非常成功的案例,通過綜合運用命名、投資方法、投資工具、員工管理等多種方式讓家族辦公室隱身於公眾視野的雷達之中。

04 對財富本質及社會責任的深思:

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的一次採訪中,蓋茨表示,“我自然是衣食無憂。當超過一定程度,金錢對我便沒用了。財富的效用是用來創建一個機構,然後將資源送到世界上最貧窮的地方”。承擔起與自身影響力相等的社會責任,與好友巴菲特以身作則地將幾乎全部財富捐出,蓋茨也與巴菲特倡議全球最富有的人士們參與“捐贈承諾”計畫,將過半財富捐獻給慈善事業,不禁讓人再次思考財富的意義。

對於蓋茨而言,捐贈金錢早已不是他最大的貢獻,他把終身最為寶貴的資產—時間—也完全奉獻給公益慈善事業。儘管捐出98%財富都能無憂生活的蓋茨夫婦現在全身心投入到基金會中,但誠如他們2016年公開信中所言,如果可以擁有一種超能力,他們希望是更多時間和更多精力。這種對財富本質的深刻理解及人類福祉的責任感,十分值得中國富有家族思考與借鑒。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