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皮影大叔玩轉二次元 萌新進階百年技藝

作者:張煥煥來源:陝西傳媒網2018年02月01日17:57

相傳, 在兩千多年前的西漢, 漢武帝愛妃李夫人染疾故去, 武帝思念心切神情恍惚, 終日不理朝政。

某日, 大臣李少翁路遇孩童嬉戲, 手中布娃娃的影子倒映在地上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動, 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 塗上色彩, 並在手腳處裝上木杆。 入夜圍方帷, 張燈燭, 恭請皇帝端坐帳中觀看。 武帝看罷龍顏大悅, 就此愛不釋手。 這個載入《漢書》的愛情故事, 被認為是皮影戲最早的淵源。

皮影又稱“影子戲”或“燈影戲”, 是一項古老的民間藝術, 用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 表演故事的民間戲劇, 堪稱“中華一絕”。 如果你真的看到皮影戲的話, 一定會被他的精彩技藝所震驚!2011年, 皮影戲還入選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 一項技藝的傳承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注入, 如今皮影戲也開始涉足二次元領域,

與動漫產生了微妙的化學反應!本期《匠之心》帶大家走進皮影大師——汪天穩五十載的皮影生涯, 看他和女兒汪海燕如何從不同的角度解析皮影, 將皮影與時尚結合!

汪天穩先生是國家級的皮影傳承人, 被譽為 “中國皮影第一刀”、“生活著的皮影博物館”。 12歲起就被中國著名皮影雕刻大師李占文先生(第一批國家授予十大藝術大師之一)收為關門弟子, 二人赴京攜手製作了為北京人民大會堂陝西廳設計的大型皮影屏風《文成公主進藏》。 汪先生受邀為日本的國立民俗博物館設計、刻制了《孫悟空大鬧天宮》全套, 深受友人的讚譽, 他曾帶領團隊歷時11個月, 耗用154張秦川牛皮製作巨副雕刻畫《清明上河圖》, 被業內人士稱為皮影中的“吉尼斯”,

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外參展, 獲得國際大獎, 作品《繡樓》、《元帥》、《西廂記》分別被上海美術博物館、中國皮影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等收藏。

《匠之心》是由西影集團數碼基地、上海網聲文化、4K花園共同出品的深度挖掘非遺工匠、感悟傳統文化、傳承人文情懷的人文紀錄片, 記錄和捕捉各行業中極富匠心的技藝與傳承, 以微紀錄的形式, 運用4K高清技術、動畫、延時攝影、無人機等拍攝表現手法, 全景展現具有特色的12個匠人故事及匠心風情。

節目挖掘主人公身上努力奮鬥、抒寫風采的勵志故事, 反應他們陽光、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通過節目視頻的形式弘揚正能量, 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西影集團數碼基地通過影視創作、內容開發、製作平臺、內容行銷、MCN平臺建設、大運營團隊、全媒體通路等多個業務單元,

生產創作高品質、多品類、高價值的影像內容。 與新華網、優酷、4K花園、今日頭條、一點資訊等達成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實現“從移動小屏到PC端再到客廳大屏”全方位多時空的全媒體宣發矩陣。 (通訊員 張煥煥)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