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全國人大代表賴小民:應用供應鏈金融手段服務於不良資產業務

“未來,中國的供應鏈金融領域必將產生多樣化的發展模式和創新服務類型,成為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國民經濟發輾轉型的重要抓手,有望迎來發展黃金時期,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賴小民對記者說。

賴小民表示,當前我國供應鏈金融的發展也面臨一些問題,包括中小企業融資難;如何實現金融資本與產業鏈相結合,打造供應鏈—價值鏈—產業鏈的完美融合等問題。

賴小民建議,要幫助問題企業與優勢企業聯手,盤活不良資產。 在產能過剩行業裡,問題企業之所以產生,與整個行業經營環境變差有很大關係,不完全是企業自身的經營和管理問題。

問題企業常常面臨產品需求萎縮、存貨滯壓等情況,從而使企業背負了越來越重的債務壓力。 從供應鏈金融解決方案的視角來看,如果一個問題企業能夠搭上業務相關鏈條上的優勢(核心)企業,產品能夠賣給後者,那麼,供應鏈良性迴圈的前提就成立了,問題企業的經營狀況也就能夠有所改善,不良債務(資產)的“不良”帽子就能夠去掉。 由於市場不健全和資訊不對稱,使得金融機構在實現這一銜接中具有天然的優勢。 一是現有不良資產存量中可能在上述兩家企業裡都擁有債權,通過債權人的影響力,更容易促成兩家企業的合作。
二是在新收購業務即增量資產中,有意識地運用供應鏈金融方法,從上下游產業鏈條裡進行收購、承接不良債權,然後將問題企業與優勢(核心)企業進行業務對接,從而盤活問題企業的不良資產。

“要將融資服務貫穿於完整的交易鏈。 ”賴小民說。 供應鏈金融的融資服務貫穿完整交易鏈,它是基於貿易而非質押,這也使得“1+不良資產(N)”供應鏈金融能夠獲得動態的服務收入。 過去,金融機構完成的債務融資是靜態的過程,一次服務僅包括融資發放和債務回收一個迴圈。 而“1+不良資產(N)”供應鏈金融方案是動態地進行服務。 首先,為債務企業搭建上一個供應鏈的核心企業;其次,對該債務企業來自核心企業的票據(訂單、出貨單、發票、預約付款資訊)進行動態的融資服務。

由於對接了優勢企業,問題企業的商流改善明顯、資訊更加透明化,金融機構對該企業的服務將更加有針對性和動態性。 金融機構可按照訂單資訊的狀態對問題企業進行訂單融資、出貨單據融資、發貨單據融資和預約付款融資等服務。 也就是以不良債務為切入點,圍繞上下游搭建供應鏈幫助問題企業改善業績,在此過程中,金融機構又獲得了動態增量的融資服務。

賴小民建議,要走出國門,將國內外產能過剩企業對接另一方市場。 金融企業要跳出中國市場的小範圍,放眼國際市場的大空間,積極推動將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進行嫁接,將國際資本與國內產能進行接軌。

例如,國際上處於週期性不利的礦業、資源類公司,如美國煤礦出現結構性和週期性過剩的疊加困難,如果聯合國內大型煤礦資源公司或單獨採取行動對其實施參股或控股,獲得便宜資源,然後對接中國市場。 在這中間,受益公司不僅是依賴海外資源的國內冶煉加工企業,幫助降低貨源成本,提升盈利水準,而且相關的船運公司也能增加“船運訂單”。 同樣的,目前國內過剩的鋼鐵、建材產品,金融機構可以積極探索通過PPP等模式承接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基礎設施建設等業務,並通過專案管理實現上下游供應鏈金融服務,既可以説明國內企業走出困境,同時金融機構也能獲得豐厚回報。

賴小民還建議,國家應出臺相關政策,對供應鏈金融手段服務於不良資產業務給予扶持。 通過供應鏈金融手段扶持困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是未來金融機構從事不良資產業務的一個重要方面,希望國家通過出臺相關政策,在資訊披露、融資管道、審批流程、稅收優惠等方面對採用供應鏈金融手段扶持中小企業的專案給予便利,幫助此類專案順利落地實施。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