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高層力挺軍民深度融合 五股現佈局良機

高層力挺軍民深度融合 一攬子政策料將接踵而至

專業而神秘的軍工行業, 從沒有像今天這樣引發資本市場投資者關注。 全國兩會期間, 軍民融合再獲高層力挺, 讓投資者對這一國家戰略充滿遐想。

習近平總書記日前出席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時強調, 立足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深厚土壤, 順勢而為、乘勢而上, 深入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 開展軍民協同創新, 推動軍民科技基礎要素融合, 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到,

要促進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協調、平衡、相容發展, 深化國防科技工業體制改革, 推動軍民融合深度發展。

實際上, 早在2015年3月12日,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 就第一次明確提出把“把軍民融合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6年3月25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審議通過《關於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融合發展的意見》。 今年1月22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設立中央軍民融合發展委員會。 此次全國兩會期間, 習近平總書記對加快建立軍民融合創新體系再次提出新要求。

從這一系列部署來看, 2017年有望成為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落地元年, 我國軍工產業的改革進程將從前幾年的小步緩行, 轉向大踏步邁進。

我們知道, 軍民融合主要包含兩層含義, 一是“軍轉民”, 就是軍事技術在民間的使用;二是“民參軍”, 即民口主體參與軍工市場, 同時也包含民間資本進入國防科技工業投資建設領域, 民口企業有序參與軍工企業的改組改制。

有關專家指出, 軍民融合發展是國防科技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深度融合, 代表著科技創新與現代產業的發展方向, 是建設先進國防科技工業的物質與技術基礎。 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 有利於推動技術創新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對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巨大的帶動作用。

因此, 可以說, 軍民融合是富國、強軍、利民的大戰略, 勢必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國防大學國防經濟研究中心新近發佈的《中國軍民融合發展報告2016》顯示,

我國“民參軍”已呈井噴之勢。 截至2015年底, 獲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的民口單位約占總數的三分之二。 《報告》還顯示, 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確立的100個大專案中, 與軍民融合相關的占40%左右。 這標誌著我國軍民融合正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推進。

可以預料, 軍民深度融合的一攬子政策將接踵而至, 從而觸發軍工行業整體改革的馬太效應。

據悉, 頂層設計方面, 全面推進國防工業軍民融合指導意見、軍民融合“十三五”規劃已經制訂, 並有望年內出臺。 此外, 有關部門還在論證設立軍民融合產業基金, 加快培育若干“民參軍”骨幹企業。 軍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的部分方案也已成稿並報審,

即將進入發佈程式階段。 而隨著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推進, 軍工企業混改也將成為國企混改的重要突破口。

具體到細分行業層面, 有專家指出, 軍民深度融合有望在三大領域率先取得重大突破。 一是“軍轉民”, 北斗衛星的商業化運作, 其市場規模巨大, 應用前景廣闊。 二是“民參軍”, 民用大飛機的研製將加速, 除商業化用途外, 民用大飛機為軍用特種機的研製奠定基礎。 三是軍民協同, 我國造船業規模巨大, 規模效應降低了軍艦的建造成本, 軍民協同的推進也可以改善民口造船業當前面臨的不利境況。

中央已定調, 大幕已拉開。 軍民深度融合的前景值得期待!

中航飛機:短期業績平穩 長期成長空間大

中航飛機 000768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徐志國,劉磊,蔣俊 撰寫日期:2017-03-14

事件。 公司發佈2016年年度報告,全年營業收入為261.21億元,同比增長8.32%;全年歸母淨利潤為4.13億元,同比增長3.27%;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為2.88億元;同比增長12.21%;營業外收入為1.74億元,主要為收到的政府補助,占利潤總額比例31.88%。

短期業績平穩,長期成長空間大。2016年營收和歸母淨潤同比均保持平穩。

中航飛機是我國主要的大中型運輸機、轟炸機、特種飛機及民用渦槳支線飛機製造商,也是國際市場重要的運輸機和民用渦槳支線飛機供應商之一。空客2014年市場預測認為未來20年亞太將超越北美和歐洲,成為世界最大航空運輸市場。我們認為隨著我國軍民用飛機需求穩步增長,後續業績釋放將提速,公司業績有望進入高增長通道。

國產商用飛機C919首飛倒記時,未來量產將打造業績新增長點。公司作為飛機起落架系統、刹車制動系統的重要供應商,是國內民用飛機C919、ARJ21、AG600以及國外民用飛機的重要供應商。ARJ21即將交付投入運營,C919大飛機已進入首飛倒記時階段。公司作為國產C919大型客機機身、機翼等關鍵部件製造商,將受益于國產商用C919量產。根據公司2016年年報公告,公司生產的民用飛機整機新舟60/新舟600系列飛機,公司新舟60飛機和新舟600飛機共獲得國內外訂單343架,累計交付108架飛機。我們認為公司將成為引領我國飛機產業的龍頭,未來有望複製波音空客成長軌跡,分享我國及世界航空市場大蛋糕。

運20正式列裝,公司未來業績有望爆發。2016年7月空軍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自主發展的運20飛機正式列裝空軍航空兵部隊。作為我國大型運輸機的重要製造商,公司將長期受益於國防空中力量建設,驅動業績長期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大週期反轉拐點確立,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預計未來3年淨利潤複合增速超30%,2016-2018年對應的EPS為0.33、0.46、0.59元。我們長期看好公司作為國內飛機產業絕對龍頭,軍用大運輸機的壟斷地位。考慮到未來運-20列裝和民航飛機的投產所帶來巨大空間,對照可比上市公司估值,給予17年100倍PE,對應目標價至33元,維持“買入”評級,繼續建議從長期投資角度關注。

風險提示。軍品訂單的不確定性;民用飛機業務進展緩慢。

四創電子:核心軍品收購獲批復 長期受益於武器裝備資訊化

四創電子 600990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劉磊,徐志國 撰寫日期:2017-01-19

投資要點:

事件: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於核准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向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批復》:1)核准公司向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發行18,218,423股股份購買相關資產;2)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222,146股新股募集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配套資金。

博微長安雷達技術實力強,注入開啟新增長點。根據公司2017年1月重組預案,擬發行股份收購中電科38所旗下博微長安。此次擬注入的博微長安前身為始建於1965年的國營長安機器總廠,原為國家三大雷達生產基地之一。其主營業務涉及中低空警戒雷達和海面兼低空警戒雷達裝備的研發和製造,同時還包括機動保障裝備和糧食倉儲資訊化改造業務。其雷達產品主要應用於國防領域,探測性能優良並且工作穩定可靠,市場佔有率行業排名前列。2014年、2015年博微長安營收分別為5.03億元和5.83億元,其中警戒雷達裝備及配套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48%和83.07%。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博微長安承諾淨利潤分別為1.00億元、1.16億元、1.32億元。

未來將長期受益於軍工資訊化,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是國內第一家以雷達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雷達第一股”。在敵對雙方的較量中,雷達技術更新極為迅速,其更新換代週期比其它軍事裝備短的多,因此,軍用雷達裝備具有極強的成長性。當前,我國已經發展成為雷達大國和強國,預警、低空、數位陣列、相控陣和精密跟蹤等多個類型的雷達技術都邁入了國際先進行列。先進的技術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將推動我國雷達裝備製造業高成長。中電科第38研究所將軍工核心警戒雷達等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未來四創電子將伴隨我國國防武器裝備資訊化共同成長。

背靠實力雄厚的軍工科研院所,資產證券化仍然值得期待。中電科38所目前是我國雷達電子領域科研能力最強、技術最為先進的研究所之一。2015年38所營收超100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64億元。我們認為作為38所下屬的唯一上市公司,未來隨著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推進,資產證券化仍然值得關注。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暫不考慮博微長安並表,預計公司2016-18年EPS分別為1.27、1.55、1.79元。未來博微長安進入上市公司後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實力,且公司作為38所下屬唯一上市平臺,未來仍然具有較強資產注入預期。參考可比上市公司估值69倍,我們給予公司2016年70倍PE估值,上調目標價88.9元,上調“買入”評級。

航太晨光:轉型初見成效

航太晨光 600501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徐志國,劉磊 撰寫日期:2017-01-10

航太晨光是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控股的大型綜合裝備製造企業。航太晨光主業涵蓋特種裝備、環衛設備、柔性管件、化工機械和藝術工程五大領域。航太晨光是中國重要的專用汽車科研生產基地,專用車輛產品涵蓋28個種類、260多個車型,已取得民航機場加油車生產許可證,同時是中國軍用油料特種車定點研製企業。在柔性管件領域,航太晨光是亞洲波紋膨脹節和金屬軟管的研製生產基地,是全球第五個擁有自主開發RTP管能力的企業,也是世界美國膨脹節標準化組織會員單位。航太晨光還擁有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製造許可證。

關停並轉,聚焦主業,積極應對下游市場低迷。自2014年航太晨光開始對旗下負效資產進行清理整頓。截至2016年中期航太晨光已完成子公司晨光天雲的股權轉讓、晨光山水業務重組等工作,開展晨光利源達、晨光開元、晨光三井三池的清理整頓。另一方面,航太晨光在軍用後勤和市政環衛等優勢產業加大投入,例如2015年航太晨光使用增發募集資金2.80億元,用於年產3500台新型一體化城市垃圾收運環保車輛項目建設。我們認為,伴隨著負效資產剝離和優勢產業業績釋放,航太晨光將迎來業績拐點。

軍工核電領域成果斐然,未來軍品業務值得期待。作為航太科工集團控股企業,航太晨光承擔多項軍品任務,除傳統軍用油料特種車外,航太晨光還參與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專用金屬波紋管配套研製任務,涉及20多個品種近600件產品。在核電設備領域,航太晨光在核電三廢遮罩裝運裝置、錐形乾燥裝置、熱泵蒸發裝置基礎上,又中標防城港核電廠3-4號機組移動式去汙裝置專案,並與中國核電公司聯合研發固體廢料壓實打包裝置。2016年末航太科工集團總經理李躍在公司調研時指出,航太晨光要進一步做強、做大軍品。

順利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資金儲備充足為戰略轉型奠定基礎。2015年6月,航太晨光完成上市以來首次定向增發,募集資金9.60億元,增發股份3200萬股,發行價格為30元。其中,航太晨光控股股東航太科工集團及兄弟單位航太科工資產管理公司合計認購1440萬股。募集資金用於新建產能和補充流動資金。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航太晨光2016年至2018年EPS分別為0.09、0.20和0.18元。結合可比公司估值水準,我們給予航太晨光2017年130倍估值,對應目標價為26.00元,首次覆蓋給予航太晨光“增持”評級。

航太電子:業績穩健增長,有望率先受益院所改制

航太電子 600879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劉軍 撰寫日期:2017-03-06

報告摘要:

事件: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15.48億元,同比增長4.94%,實現歸母淨利潤4.78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受重組購入的電線電纜業務影響,公司民品收入比重增加(軍品占比61.2%,其餘為民品)。

同時公司發佈2016年度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以公司2017年2月21日總股本13.60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

點評:傳統業務領域優勢明顯,資產重組顯著增厚公司業績:公司是是航太電子重要設備製造商,產品廣泛應用于運載火箭、衛星、飛船等領域,並且在這些領域內優勢明顯。得益于未來我國航太型號發射任務增加,公司在航太軍品領域將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公司順利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拓展慣導及電線電纜板塊業務,公司盈利能力大大增強。且公司已成功募集配套資金22.58億元,這將為公司未來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產品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投資建設了無人機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產業化項目,目前已成為國內開展精確制導炸彈研製品種最多、投彈數量最多、軍貿立項最多、軍貿出口種類數量最多的制導炸彈總體單位。公司的無人機產品也已批量列裝國內陸海空軍及公安、海洋等軍民用戶,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同時公司還積極開拓微波/鐳射遙感及物聯網等業務,這些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集團整體上市的試點單位,有望率先受益科研院所改制:航太九院是軍工科研院所事業單位改制首批試點單位。旗下以771所、13所為代表的事業單位2015年度淨利潤約3億元。作為九院旗下唯一上市平臺,公司將率先受益科研院所改制,注入後業績將進一步增厚。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公司業績將保持較快增長,且將在科研院所改制進程中享受到較大紅利,預計公司2017年~2019年EPS為0.43元、0.48元及0.54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武器裝備配套市場競爭加劇;新產品業務拓展不達預期。

航太動力:十年磨一“箭” 從“芯”起航

航太動力 600343

研究機構:國金證券 分析師:賀國文 撰寫日期:2016-11-04

事件

2016年11月3日晚上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

分析

我國航太逐步邁入強國行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研製的起飛規模最大、技術跨度最大、運載能力最大的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火箭起飛品質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運載能力,比現役長征三號乙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以液氧煤油發動機為主動力的長征五號新一代系列運載火箭,運載能力與國外最先進的“阿裡安5”、“宇宙神5”、“德爾它4”等運載火箭達到同一水準。長五在設計、材料、工藝、製造等各個環節都實現突破,其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從航太大國邁入了航太強國行列,同時也為後續載人空間站、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測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液體火箭發動機漸成體系:“長征五號”作為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國務院於2006年批准立項研製。長五的最大亮點就是其擁有強大的綠色環保全新發動機--三型兩種新型火箭發動機,分別是2001年立項的50噸級氫氧發動機YF-77、2006年立項的9噸級膨脹迴圈氫氧發動機和2000年立項的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YF-100。YF-100是我國單管推力最大、技術最先進、應用前途最廣泛的新型動力裝置,填補了我國補燃迴圈發動機技術空白,實現了我國從常規有毒推進劑開式迴圈液體推進技術至綠色無毒推進劑閉式迴圈液體推進技術的跨越。新型火箭發動機是航太科技集團六院研製人員歷經20餘年創新攻關取得的開創性成果。

“十三五”期間控股股東業績增長明確:航太動力控股股東航太科技團六院壟斷了我國火箭用液體發動機生產和製造。今年,我國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成為“史上最密集發射年”,直接利好航太六院的效益。而“十三五”期間,我國規劃年均火箭發射量將會突破30次,“十三五”末期將會達到年發射40次。同時,全新投入使用的兩款無毒發動機在價格方面將有所提升。此外,重型液體發動機研製也有望立項。我們認為,航太六院在“十三五”期間的成長性是確定的,市場空間也是明確的。

投資建議

2008年,在先航太科技集團董事長、曾經的六院院長雷凡培的大力推動下,航太科技集團通過整合一院、八院的航太液體動力資產到六院,支持六院這個“航太液體動力國家隊”做大做強。8年之後,產業整合已基本成熟,資本運作成為題中應有之義。我們預計近期有望在航太發動機資產證券化上實現突破,航太動力作為航太發動機資產整合的唯一平臺,空間十分廣闊。從長遠角度看,航太六院“十三五”目標為年收入340億元,年利潤17億元,資產整合後的市值目標應在500億元以上。我們給予航太動力“買入”評級,未來6個月目標價40元。

短期業績平穩,長期成長空間大。2016年營收和歸母淨潤同比均保持平穩。

中航飛機是我國主要的大中型運輸機、轟炸機、特種飛機及民用渦槳支線飛機製造商,也是國際市場重要的運輸機和民用渦槳支線飛機供應商之一。空客2014年市場預測認為未來20年亞太將超越北美和歐洲,成為世界最大航空運輸市場。我們認為隨著我國軍民用飛機需求穩步增長,後續業績釋放將提速,公司業績有望進入高增長通道。

國產商用飛機C919首飛倒記時,未來量產將打造業績新增長點。公司作為飛機起落架系統、刹車制動系統的重要供應商,是國內民用飛機C919、ARJ21、AG600以及國外民用飛機的重要供應商。ARJ21即將交付投入運營,C919大飛機已進入首飛倒記時階段。公司作為國產C919大型客機機身、機翼等關鍵部件製造商,將受益于國產商用C919量產。根據公司2016年年報公告,公司生產的民用飛機整機新舟60/新舟600系列飛機,公司新舟60飛機和新舟600飛機共獲得國內外訂單343架,累計交付108架飛機。我們認為公司將成為引領我國飛機產業的龍頭,未來有望複製波音空客成長軌跡,分享我國及世界航空市場大蛋糕。

運20正式列裝,公司未來業績有望爆發。2016年7月空軍新聞發言人表示中國自主發展的運20飛機正式列裝空軍航空兵部隊。作為我國大型運輸機的重要製造商,公司將長期受益於國防空中力量建設,驅動業績長期增長。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我們認為公司大週期反轉拐點確立,業績有望持續高增長。預計未來3年淨利潤複合增速超30%,2016-2018年對應的EPS為0.33、0.46、0.59元。我們長期看好公司作為國內飛機產業絕對龍頭,軍用大運輸機的壟斷地位。考慮到未來運-20列裝和民航飛機的投產所帶來巨大空間,對照可比上市公司估值,給予17年100倍PE,對應目標價至33元,維持“買入”評級,繼續建議從長期投資角度關注。

風險提示。軍品訂單的不確定性;民用飛機業務進展緩慢。

四創電子:核心軍品收購獲批復 長期受益於武器裝備資訊化

四創電子 600990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劉磊,徐志國 撰寫日期:2017-01-19

投資要點:

事件:公司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出具的《關於核准安徽四創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向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發行股份購買資產並募集配套資金的批復》:1)核准公司向華東電子工程研究所發行18,218,423股股份購買相關資產;2)核准公司非公開發行不超過4,222,146股新股募集本次發行股份購買資產的配套資金。

博微長安雷達技術實力強,注入開啟新增長點。根據公司2017年1月重組預案,擬發行股份收購中電科38所旗下博微長安。此次擬注入的博微長安前身為始建於1965年的國營長安機器總廠,原為國家三大雷達生產基地之一。其主營業務涉及中低空警戒雷達和海面兼低空警戒雷達裝備的研發和製造,同時還包括機動保障裝備和糧食倉儲資訊化改造業務。其雷達產品主要應用於國防領域,探測性能優良並且工作穩定可靠,市場佔有率行業排名前列。2014年、2015年博微長安營收分別為5.03億元和5.83億元,其中警戒雷達裝備及配套的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9.48%和83.07%。2017年度、2018年度和2019年度,博微長安承諾淨利潤分別為1.00億元、1.16億元、1.32億元。

未來將長期受益於軍工資訊化,市場空間廣闊。公司是國內第一家以雷達為主業的上市公司,被譽為“中國雷達第一股”。在敵對雙方的較量中,雷達技術更新極為迅速,其更新換代週期比其它軍事裝備短的多,因此,軍用雷達裝備具有極強的成長性。當前,我國已經發展成為雷達大國和強國,預警、低空、數位陣列、相控陣和精密跟蹤等多個類型的雷達技術都邁入了國際先進行列。先進的技術和巨大的市場空間將推動我國雷達裝備製造業高成長。中電科第38研究所將軍工核心警戒雷達等資產注入上市公司,未來四創電子將伴隨我國國防武器裝備資訊化共同成長。

背靠實力雄厚的軍工科研院所,資產證券化仍然值得期待。中電科38所目前是我國雷達電子領域科研能力最強、技術最為先進的研究所之一。2015年38所營收超100億元,歸母淨利潤為4.64億元。我們認為作為38所下屬的唯一上市公司,未來隨著軍工科研院所改制推進,資產證券化仍然值得關注。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暫不考慮博微長安並表,預計公司2016-18年EPS分別為1.27、1.55、1.79元。未來博微長安進入上市公司後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實力,且公司作為38所下屬唯一上市平臺,未來仍然具有較強資產注入預期。參考可比上市公司估值69倍,我們給予公司2016年70倍PE估值,上調目標價88.9元,上調“買入”評級。

航太晨光:轉型初見成效

航太晨光 600501

研究機構:海通證券 分析師:徐志國,劉磊 撰寫日期:2017-01-10

航太晨光是中國航太科工集團控股的大型綜合裝備製造企業。航太晨光主業涵蓋特種裝備、環衛設備、柔性管件、化工機械和藝術工程五大領域。航太晨光是中國重要的專用汽車科研生產基地,專用車輛產品涵蓋28個種類、260多個車型,已取得民航機場加油車生產許可證,同時是中國軍用油料特種車定點研製企業。在柔性管件領域,航太晨光是亞洲波紋膨脹節和金屬軟管的研製生產基地,是全球第五個擁有自主開發RTP管能力的企業,也是世界美國膨脹節標準化組織會員單位。航太晨光還擁有國家核安全局頒發的民用核安全設備設計和製造許可證。

關停並轉,聚焦主業,積極應對下游市場低迷。自2014年航太晨光開始對旗下負效資產進行清理整頓。截至2016年中期航太晨光已完成子公司晨光天雲的股權轉讓、晨光山水業務重組等工作,開展晨光利源達、晨光開元、晨光三井三池的清理整頓。另一方面,航太晨光在軍用後勤和市政環衛等優勢產業加大投入,例如2015年航太晨光使用增發募集資金2.80億元,用於年產3500台新型一體化城市垃圾收運環保車輛項目建設。我們認為,伴隨著負效資產剝離和優勢產業業績釋放,航太晨光將迎來業績拐點。

軍工核電領域成果斐然,未來軍品業務值得期待。作為航太科工集團控股企業,航太晨光承擔多項軍品任務,除傳統軍用油料特種車外,航太晨光還參與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專用金屬波紋管配套研製任務,涉及20多個品種近600件產品。在核電設備領域,航太晨光在核電三廢遮罩裝運裝置、錐形乾燥裝置、熱泵蒸發裝置基礎上,又中標防城港核電廠3-4號機組移動式去汙裝置專案,並與中國核電公司聯合研發固體廢料壓實打包裝置。2016年末航太科工集團總經理李躍在公司調研時指出,航太晨光要進一步做強、做大軍品。

順利完成非公開發行股票,資金儲備充足為戰略轉型奠定基礎。2015年6月,航太晨光完成上市以來首次定向增發,募集資金9.60億元,增發股份3200萬股,發行價格為30元。其中,航太晨光控股股東航太科工集團及兄弟單位航太科工資產管理公司合計認購1440萬股。募集資金用於新建產能和補充流動資金。

盈利預測與投資建議。預計航太晨光2016年至2018年EPS分別為0.09、0.20和0.18元。結合可比公司估值水準,我們給予航太晨光2017年130倍估值,對應目標價為26.00元,首次覆蓋給予航太晨光“增持”評級。

航太電子:業績穩健增長,有望率先受益院所改制

航太電子 600879

研究機構:東北證券 分析師:劉軍 撰寫日期:2017-03-06

報告摘要:

事件:公司2016年實現營業收入115.48億元,同比增長4.94%,實現歸母淨利潤4.78億元,同比增長25.3%,其中受重組購入的電線電纜業務影響,公司民品收入比重增加(軍品占比61.2%,其餘為民品)。

同時公司發佈2016年度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預案,以公司2017年2月21日總股本13.60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轉增10股。

點評:傳統業務領域優勢明顯,資產重組顯著增厚公司業績:公司是是航太電子重要設備製造商,產品廣泛應用于運載火箭、衛星、飛船等領域,並且在這些領域內優勢明顯。得益于未來我國航太型號發射任務增加,公司在航太軍品領域將保持較快增長。2016年公司順利完成重大資產重組,拓展慣導及電線電纜板塊業務,公司盈利能力大大增強。且公司已成功募集配套資金22.58億元,這將為公司未來的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產品轉型升級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公司投資建設了無人機及精確制導炸彈等產業化項目,目前已成為國內開展精確制導炸彈研製品種最多、投彈數量最多、軍貿立項最多、軍貿出口種類數量最多的制導炸彈總體單位。公司的無人機產品也已批量列裝國內陸海空軍及公安、海洋等軍民用戶,具有較強的行業影響力。同時公司還積極開拓微波/鐳射遙感及物聯網等業務,這些高技術含量的產品將為公司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

集團整體上市的試點單位,有望率先受益科研院所改制:航太九院是軍工科研院所事業單位改制首批試點單位。旗下以771所、13所為代表的事業單位2015年度淨利潤約3億元。作為九院旗下唯一上市平臺,公司將率先受益科研院所改制,注入後業績將進一步增厚。

盈利預測及投資建議:我們認為未來幾年公司業績將保持較快增長,且將在科研院所改制進程中享受到較大紅利,預計公司2017年~2019年EPS為0.43元、0.48元及0.54元,首次覆蓋,給予“增持”評級。

風險提示:武器裝備配套市場競爭加劇;新產品業務拓展不達預期。

航太動力:十年磨一“箭” 從“芯”起航

航太動力 600343

研究機構:國金證券 分析師:賀國文 撰寫日期:2016-11-04

事件

2016年11月3日晚上20時43分,我國最大推力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在中國文昌航太發射場點火升空,約30分鐘後,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長征五號運載火箭首次發射成功。

分析

我國航太逐步邁入強國行列:長征五號運載火箭是我國研製的起飛規模最大、技術跨度最大、運載能力最大的大型運載火箭。長征五號火箭起飛品質約870噸,具備近地軌道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14噸運載能力,比現役長征三號乙火箭運載能力提升了2.5倍以上。以液氧煤油發動機為主動力的長征五號新一代系列運載火箭,運載能力與國外最先進的“阿裡安5”、“宇宙神5”、“德爾它4”等運載火箭達到同一水準。長五在設計、材料、工藝、製造等各個環節都實現突破,其發射成功,標誌著我國從航太大國邁入了航太強國行列,同時也為後續載人空間站、探月工程三期、以及火星探測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

液體火箭發動機漸成體系:“長征五號”作為我國目前推力最大的運載火箭,國務院於2006年批准立項研製。長五的最大亮點就是其擁有強大的綠色環保全新發動機--三型兩種新型火箭發動機,分別是2001年立項的50噸級氫氧發動機YF-77、2006年立項的9噸級膨脹迴圈氫氧發動機和2000年立項的12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YF-100。YF-100是我國單管推力最大、技術最先進、應用前途最廣泛的新型動力裝置,填補了我國補燃迴圈發動機技術空白,實現了我國從常規有毒推進劑開式迴圈液體推進技術至綠色無毒推進劑閉式迴圈液體推進技術的跨越。新型火箭發動機是航太科技集團六院研製人員歷經20餘年創新攻關取得的開創性成果。

“十三五”期間控股股東業績增長明確:航太動力控股股東航太科技團六院壟斷了我國火箭用液體發動機生產和製造。今年,我國宇航發射次數將首次突破20次,成為“史上最密集發射年”,直接利好航太六院的效益。而“十三五”期間,我國規劃年均火箭發射量將會突破30次,“十三五”末期將會達到年發射40次。同時,全新投入使用的兩款無毒發動機在價格方面將有所提升。此外,重型液體發動機研製也有望立項。我們認為,航太六院在“十三五”期間的成長性是確定的,市場空間也是明確的。

投資建議

2008年,在先航太科技集團董事長、曾經的六院院長雷凡培的大力推動下,航太科技集團通過整合一院、八院的航太液體動力資產到六院,支持六院這個“航太液體動力國家隊”做大做強。8年之後,產業整合已基本成熟,資本運作成為題中應有之義。我們預計近期有望在航太發動機資產證券化上實現突破,航太動力作為航太發動機資產整合的唯一平臺,空間十分廣闊。從長遠角度看,航太六院“十三五”目標為年收入340億元,年利潤17億元,資產整合後的市值目標應在500億元以上。我們給予航太動力“買入”評級,未來6個月目標價40元。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