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這個春節沒能在北京吃到的丨中國百科

王世襄買菜歸來

嚴正聲明:“商業人物”所有原創文章, 轉載均須獲得“商業人物”授權。 一切形式的非法轉載, 包括但不限於盜轉、未獲“商業人物”授權通過協力廠商轉載行為,

均屬侵權行為, “商業人物”將公佈“黑名單”並追究法律責任。 “商業人物”只願與尊重智慧財產權的機構進行合作。

作者:李亦儒

“商業人物”過年這幾天開始推送“中國百科”系列文章, 所寫之物均為春節常備食物或地方特產。 這些推文在外賣小哥離開的日子裡, 每一篇都讓我默默咽下不少口水。

看書解饞, 有一款菜令人著迷不已。

“聽黃永玉說, 有一次有幾個朋友在一家會餐, 規定每人備料去表演一個菜。 王世襄來了, 提了一捆蔥。 他做了一個菜:燜蔥。 結果把所有的菜全壓下去了。 ”汪曾祺在《學人談吃》序裡寫道。

我異常天真地打開下廚房, 妄圖找到燜蔥的做法。

未果。 又看到後來任《中華民族飲食風俗大觀》主編的魯克才寫過一篇《莫道君子遠庖廚——訪著名學者、美食家王世襄》,

王世襄用寥寥幾句告訴他燜蔥的做法:“海米適量用水(或加酒)發好。 加醬油、薑末、鹽、味精、料酒適量調成汁, 取肥碩的大蔥白切段, 下溫油中炸軟, 撈出碼好, 與調味汁下炒鍋中燒一下, 使之入味即可。 ”

短短兩句話裡有兩個“適量”, 這是中式菜譜裡最常出現的詞, 把連番茄炒蛋都炒得無法下嚥的我搞得暈頭轉向。 我打算請一位善於烹飪的朋友來做給我吃, 遂開始研究其主料, 大蔥。

果然, 王世襄之子王敦煌專門為燜蔥寫過文章。 蔥得是霜降之後、上凍之前, 從地裡“起出來”的京蔥, 此番講究為的是入口即化的口感。 可即便如此, 早從北京的氣候和大蔥的培育方式初初變化起,

王世襄就再也沒做過這道菜, 兒子寫下這些時, 燜蔥成他記憶中的美味已多年之久。

胡亂搜索中, 我看到了前蘇富比拍賣行專家 Lark Mason 的訪談, 他在五年前回憶說:“80年代後期, 地產開發潮還沒開始, 北京仍有許多明清建築。 每天我都騎自行車穿梭於城市, 通常9點到達王世襄居住的四合院, 坐在紫檀畫案邊工作。 我還記得第一次聽見鴿群從頭頂飛過的聲音, 感覺奇妙。 那個時代的北京已一去不復返了。 ”

王世襄好養鴿子

王世襄年輕時就好養鴿子, 寫過兩卷《明代鴿經清宮鴿譜》和《北京鴿哨》。 我在北京生活不足十年, 沒經歷過任何一段讀到的、或聽人談起的北京的美好時期, 但也每每像讀到上文時一樣為之動容。 於是我關掉外賣軟體, 下定決心上街遛遛, 出門找找舊北京的美食, 我拿起手機, 又打開了大眾點評 App ……

春節期間的北京實在誘人, 你可以到達東三環了再思考去哪家餐廳吃飯, 完全不用擔心堵車和等位, 簡直奢侈。

那帶有舊北京影子的美食有什麼呢?我吃過大碗公居炸醬麵、老莫兒(莫斯科餐廳)、全聚德、胡同裡的豆汁兒或涮肉,

價格較高的私房菜, 或所謂官府菜、宮廷菜是吃不起的。 聽人辯論過北京吃食的“兩級分化”, 大意是從古至今, 一牆之隔, 食物是雲泥之別, 中間地帶幾近貧乏。

王世襄在一些冬天裡, 也像大多數北京人一樣, 屋門口堆著大白菜、大蔥。 而燜蔥這道菜他與家人稱之為“海米燒大蔥”(王敦煌《吃主兒》一書提及)。 海米燒大蔥是從蔥燒海參演變而來的。 海參貴, 作料倒成了主菜, 一點小海米來替代海參的鮮味。

海米燒大蔥

汪曾祺寫《學人談吃》,“學人”指的是做學問的人,“抗戰以後,學人生活一落千丈……教授肚子裡有學問,卻少油水”。以前家裡有廚子,後來吃得倒不如那些“准學人”,也就是學生和助教——年輕人有一點錢便一頓吃光,教授們少下館子,還得顧著家裡的妻兒老小。

我們來到菊兒胡同,朋友把車停在平時去北新橋吃鹵煮時常停的地兒,收停車費的工作人員很敬業,過年也不休息。

1989年到1991年,梁思成的學生吳良鏞主持了菊兒胡同的住宅改造,這被認為是較為成功的舊城更新實踐。那也是吳教授“有機更新”理論在北京的第一次實踐:

“居住區內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體系”。的確,走在裡頭無需時刻留意給汽車讓道兒。

“品質較好、具有文物價值的予以保留。”榮祿府邸現在為某家研究所所用,門口用那種長得像巨大彈簧的金屬自動門攔著,只能從牆上的文字說明得知它的來歷。

“新建住宅將單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結合,探索’新四合院’體系”。胡同裡的二層或三層小樓多為青灰色,不算突兀,有兩棟還佈滿了爬山虎藤蔓。作家何偉(Peter Hessler)曾住在與菊兒胡同相連的小菊兒胡同的一棟三層小樓裡,他見證了在申奧期間的衛生計畫下,胡同裡新建了有紅外線馬桶的公共廁所,他在這裡參與胡同居民的公共生活——選舉W.C.俱樂部的政治局委員,也見證了俱樂部解散,委員們放棄了自己的家。

公共廁所裡晃晃悠悠出來一個老人,他的手還拎著褲子,摸索著像是在系褲腰帶。一旁的北京朋友說:“好像只有這種剛從廁所出來的老頭,能多少給我一點兒我小時候逛胡同的感覺。”

可惜這種感覺很快消失,菊兒胡同往西就是南鑼鼓巷,我們一頭紮進人聲喧鬧中。這條胡同永遠都這麼熱鬧,據說四條南鑼鼓巷拼起來就是一個鼓浪嶼。與南鑼鼓巷類似,上海的田子坊、成都的寬窄巷子和北京的五道營,這些舊城商業化的模式相似,有時店面過於擁擠,便很難分清身在哪座城市。

左右避閃竄出南鑼鼓巷,再走一截路能看到一家烤肉宛。烤肉宛主要賣炙子烤肉,四季民福烤鴨店裡的這道菜叫“貝勒烤肉”。齊白石為其寫過一塊“清真烤肉宛”的匾,大量香菜和醬油、香油為作料“清烤”,也的確是回民館子的風味。

炙子烤肉

“炙子頗高,只能站著烤,或一隻腳踩在長凳上。大火烤著,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脫得只穿一件襯衫。足登長凳,解衣磅礴,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汪曾祺在《貼秋膘》一文裡用大量段落寫過烤肉宛。

這應該是後來所謂的“武吃”,梁實秋也寫過:“三五個一夥圍著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邊烤邊飲邊吃邊說笑,這是標準的吃烤肉的姿勢。”

我幾年前去的時候,早已改成了“文吃”,並且店裡代烤。當時是冬天,半個小時的等待後,服務員竟然端來一盤徹底冷了的烤肉,我一邊想著——應該用出過煙的松樹枝子或果木烤,這樣一點“柴煙火氣”會從炙子的縫隙裡透上來,肉就會帶著木頭香,然後肉湯又會一點點往炙子下面流,多一分焦香——一邊嚼著冰冷的肉。從此再也沒有去過烤肉宛。

1956年毛澤東在國務會議上問過:為什麼東來順的羊肉變得不好吃了?為什麼全聚德的烤鴨咬不動了?

以前老飯莊有給“小費”的傳統,顧客若是滿意,可以順手把找零扔進櫃檯邊的竹筒裡。公私合營後,這一做法被廢除了。全聚德現在倒是收服務費的。倘若我這次主動給烤肉宛的服務員一些小費,是不是就可以降低吃到涼烤肉的幾率了呢?

猶豫了一下,沒勇氣再次踏入烤肉宛。在街邊買了糖葫蘆與棉花糖繼續逛胡同。

海米燒大蔥

汪曾祺寫《學人談吃》,“學人”指的是做學問的人,“抗戰以後,學人生活一落千丈……教授肚子裡有學問,卻少油水”。以前家裡有廚子,後來吃得倒不如那些“准學人”,也就是學生和助教——年輕人有一點錢便一頓吃光,教授們少下館子,還得顧著家裡的妻兒老小。

我們來到菊兒胡同,朋友把車停在平時去北新橋吃鹵煮時常停的地兒,收停車費的工作人員很敬業,過年也不休息。

1989年到1991年,梁思成的學生吳良鏞主持了菊兒胡同的住宅改造,這被認為是較為成功的舊城更新實踐。那也是吳教授“有機更新”理論在北京的第一次實踐:

“居住區內的道路保留胡同式街坊體系”。的確,走在裡頭無需時刻留意給汽車讓道兒。

“品質較好、具有文物價值的予以保留。”榮祿府邸現在為某家研究所所用,門口用那種長得像巨大彈簧的金屬自動門攔著,只能從牆上的文字說明得知它的來歷。

“新建住宅將單元式住宅和四合院住宅形式相結合,探索’新四合院’體系”。胡同裡的二層或三層小樓多為青灰色,不算突兀,有兩棟還佈滿了爬山虎藤蔓。作家何偉(Peter Hessler)曾住在與菊兒胡同相連的小菊兒胡同的一棟三層小樓裡,他見證了在申奧期間的衛生計畫下,胡同裡新建了有紅外線馬桶的公共廁所,他在這裡參與胡同居民的公共生活——選舉W.C.俱樂部的政治局委員,也見證了俱樂部解散,委員們放棄了自己的家。

公共廁所裡晃晃悠悠出來一個老人,他的手還拎著褲子,摸索著像是在系褲腰帶。一旁的北京朋友說:“好像只有這種剛從廁所出來的老頭,能多少給我一點兒我小時候逛胡同的感覺。”

可惜這種感覺很快消失,菊兒胡同往西就是南鑼鼓巷,我們一頭紮進人聲喧鬧中。這條胡同永遠都這麼熱鬧,據說四條南鑼鼓巷拼起來就是一個鼓浪嶼。與南鑼鼓巷類似,上海的田子坊、成都的寬窄巷子和北京的五道營,這些舊城商業化的模式相似,有時店面過於擁擠,便很難分清身在哪座城市。

左右避閃竄出南鑼鼓巷,再走一截路能看到一家烤肉宛。烤肉宛主要賣炙子烤肉,四季民福烤鴨店裡的這道菜叫“貝勒烤肉”。齊白石為其寫過一塊“清真烤肉宛”的匾,大量香菜和醬油、香油為作料“清烤”,也的確是回民館子的風味。

炙子烤肉

“炙子頗高,只能站著烤,或一隻腳踩在長凳上。大火烤著,外面的衣裳穿不住,大都脫得只穿一件襯衫。足登長凳,解衣磅礴,一邊大口地吃肉,一邊喝白酒,很有點剽悍豪霸之氣。”汪曾祺在《貼秋膘》一文裡用大量段落寫過烤肉宛。

這應該是後來所謂的“武吃”,梁實秋也寫過:“三五個一夥圍著一個桌子,抬起一條腿踩在條凳上,邊烤邊飲邊吃邊說笑,這是標準的吃烤肉的姿勢。”

我幾年前去的時候,早已改成了“文吃”,並且店裡代烤。當時是冬天,半個小時的等待後,服務員竟然端來一盤徹底冷了的烤肉,我一邊想著——應該用出過煙的松樹枝子或果木烤,這樣一點“柴煙火氣”會從炙子的縫隙裡透上來,肉就會帶著木頭香,然後肉湯又會一點點往炙子下面流,多一分焦香——一邊嚼著冰冷的肉。從此再也沒有去過烤肉宛。

1956年毛澤東在國務會議上問過:為什麼東來順的羊肉變得不好吃了?為什麼全聚德的烤鴨咬不動了?

以前老飯莊有給“小費”的傳統,顧客若是滿意,可以順手把找零扔進櫃檯邊的竹筒裡。公私合營後,這一做法被廢除了。全聚德現在倒是收服務費的。倘若我這次主動給烤肉宛的服務員一些小費,是不是就可以降低吃到涼烤肉的幾率了呢?

猶豫了一下,沒勇氣再次踏入烤肉宛。在街邊買了糖葫蘆與棉花糖繼續逛胡同。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