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平遙古城究竟有多少年的歷史

平遙古城位於山西省中部平遙縣內, 始建于西周宣王時期(西元前827年~西元前782年)。 山西平遙被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 也是中國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兩座古城市之一。

雪後的平遙古城

平遙舊稱古陶, 明朝初年, 為防禦外族南擾, 始建城牆, 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 並全麵包磚。 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 更新城樓, 增設敵臺。 康熙四十三年(西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 而築了四面大城樓, 使城池更加壯觀。 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 牆高約12米, 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

康熙二十七年的平遙古城樓

平遙古城始建於西元前827年~前782年間的周宣王時期, 為西周大將尹吉甫駐軍於此而建。

春秋時屬晉國, 戰國屬趙國。 秦置平陶縣, 漢置中都縣, 為宗親代王的都城。 北魏改名為平遙縣。

明朝初年, 為防禦外族南擾, 始建城牆。

洪武三年(西元1370年)在舊牆垣基礎上重築擴修, 並全麵包磚。 以後景泰、正德、嘉靖、隆慶和萬曆各代進行過十次的補修和修葺, 更新城樓, 增設敵臺。

康熙四十三年(西元1703年)因皇帝西巡路經平遙,

而築了四面大城樓, 使城池更加壯觀。 平遙城牆總周長6163米, 牆高約12米, 把面積約2.25平方公里的平遙縣城一隔為兩個風格迥異的世界。

1986年, 國務院公佈平遙古城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1997年12月, 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