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多彩貴州 砥礪前行|共用 邁開齊步前進新步伐

原標題:共用 邁開齊步前進新步伐——寫在貴安新區迎接省第十二次黨代會召開之際(五)

改革就是要讓新區百姓分享紅利,過上幸福的生活。

春回大地,萬物生長,黔中大地一片盎然生機。

星湖雲社區裡,三五個小孩相互追逐嬉戲著,幾位老人坐在椅子上曬著太陽嘮著家常,一片怡然自樂;

社區外阡陌交通,四通八達,南來北往的車輛,暢行無阻;

高峰中學新校區的工地上,機器穿梭來往,一片繁忙;

貴安醫院,住院樓正以每天一層的速度穩步推進;

……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 ”同步全面小康的要義在於一個都不掉隊、在於全體群眾齊步前進。

三年來,貴安新區圍繞百姓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以大扶貧戰略行動統領民生保障,堅持開發先安民、建設先富民、發展先惠民,使人民群眾在共建共用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高標準 共用扶貧新成果

自從中央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用五大新發展理念以來,貴安新區遵循“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貴州人文精神方向,踐行“五大新發展理念”,給自然種綠、讓生態留白、促城市增色,敢闖敢試敢為人先,創新創業創出新路,真正讓“一張白紙”從想像變為現實,一座充滿“山水田園”的詩意城市正在“綠色崛起”,成為貴州的發展高地,成為西部的綠色增長極。

為了讓新區百姓早日從發展中共用新區發展帶來的宏利,貴安新區提出了2018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的“五年三步走,基本現代化”目標。

堅持以“十大統籌”、“十個精准”、“十位一體”推進大扶貧戰略行動,補齊短板,按“一年高標準脫貧,兩年建成全面小康”要求,出臺新區“1+10”配套檔,從電商、現代農業、鄉村旅遊、就業培訓、教育扶貧、醫療救助、金融扶持、移民搬遷、社保兜底、黨建扶貧等10個方面推進精准扶貧工作;

充分依託大資料、雲計算創新扶貧開發手段,通過打造“扶貧雲”平臺,探索“互聯網+”扶貧新模式,對症下藥、精准扶貧、精准脫貧。

三年來,圍繞2016年高標準脫貧、2018年率先小康、202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五年三步走”目標,貴安新區提出對脫貧對象再幫扶、對貧困村集體經濟再支持,全面實現貧困人口可支配收入達到6000元以上,其中725戶1413人靠低保政策兜底,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萬元以上,貧困村村級集體經濟達10萬元以上。

三年來,17個村寨在貴安“脫貧攻堅戰”釋放出的紅利影響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髒亂差”的村莊變得乾淨整潔,原來“坑坑窪窪”的道路變得寬敞平坦,原來“庸懶散”的村民變得精神抖擻,原來“貧困深”的村莊開始踏上富裕之路……

共用先行 補齊教育短板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貴安新區自成立以來,把教育作為基礎性、先導性和全域性的工作,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突出重點、有序推進,補齊短板、縮小差距”的均衡發展思路,不斷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改革力度,夯築新區教育基礎。

三年來,貴安新區各類教育資金總投入約37億元,新建北師大貴安附校、貴師大幼小初高、貴安實驗小學及幼稚園、高峰鎮幼稚園、省電子科技職業學院等學校;全面啟動高峰、普貢、馬場中學改造提升工程,完成3所幼稚園、10所小學、5所中學校舍的“改薄”提升;

從2014年起,新區在全省率先實行普通高中三年免費教育,投入資金1308.2萬元兌現高中免費教育、高考及中小學升學品質獎勵等,初步實現“普十五”教育;

啟動了高峰中學、普貢中學、實驗中學、新藝學校、党武、林卡、中八等10所學校建設,完成北師大貴安附校、北大培文貴安實驗幼稚園、貴安實驗小學的學校建設,貴安民族中學也於去年2月實現了整體搬遷辦學,教學品質也得到快速提升。

同時,全面推進教育扶貧,實施的“蒲公英計畫”、“國酒茅臺 學生助學”、“省教育發展基金”、“金秋助學”、“滋蕙計畫”等資助計畫。 2013年至今累計發放教育民生資金2901.2萬元,實現建檔立卡貧困戶子女從幼稚園到大學精准扶貧全覆蓋。

外聯內通 共用交通新格局

從貴安新區批復成立那天起,它的每一步建設足跡都吸引著外界的目光。

大手筆拉出城市脈絡,道路建設註定將成為貴安基礎設施加速度的厚重一筆,貴安速度處處可見:

2013年6月,貴安新區首條城市骨幹道路黔中大道建成通車;

2014年10月,一期路網“三縱一橫”已經全面建成通車,標誌著新區骨幹路網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不到兩年時間,二期路網“六橫一縱”建成通車,形成“七橫四縱”十一條綜合路網,三期路網及花溪大學城在建道路10條正在啟動建設。

……

三年來,貴安新區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魄力不斷夯實包括交通、水電、資訊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補足短板,彰顯速度,聚集人氣。

截至2016年12月,直管區範圍內已建在建道路總長約296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約38.6公里,城市主幹路約184.8公里,城市次支道路約72.6公里。

骨幹道路的建成通車,“七橫四縱”的路網編織,讓貴安的通行變得便捷暢達。

不僅是城市道路,三年來,農村路網建設也取得了跨越性的發展,通村路、連戶路,產業園區路……形成一條條通往小康之路。

三年來,新區在以全域美麗鄉村創建推動大扶貧工作中,實施“小康六項行動”,新區積極加快對農村公路的建設,78個村寨完成“連鎮、通村、達組、串戶”的城鄉路網建設。

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轄區內共有農村公路509.205公里,其中縣道105.603公里,鄉道150.302公里,村道253.3公里,僅一年就實現了村村通油路。

未來,黔中交通新格局即將在這裡形成,新區與外界實現外聯內通,共用交通新格局帶來的新氣象:

交通內暢,貴安加速打通區域發展的動脈。新區城市用地整體框架已具雛型,各個功能組團均有建成的骨幹道路支撐,具備全面開展功能組團開發建設的條件。

交通外聯,貴安與貴陽、安順、黔南和貴陽市觀山湖區等地簽訂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合作發展協定。

公路寬敞不堵車,高速發達通各縣,高鐵在建有盼頭,機場距離也方便成為選擇貴安脫口而出的理由。

如今的貴安,互聯互通的開放格局日漸成型,現代化新城筋骨正在搭建,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民生得到改善,發展步伐更加穩健。

立足民生 多重紅利疊加釋放

民生無小事,事事總關民。

不僅在扶貧、教育和交通上,新區還著力聚焦“改革創新、招商引資、民生實事和黨風廉政”四大任務,不斷探索、加速發展,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動教育、社保、民政、科技文體等各項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裡,新區啟動了民生領域專案建設30個,同比增長63.5%,實際完成投資40.86億元,分別占計畫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任務的62.76%和102.15%,全面完成新區“十件民生實事”項目13個,爭取上級資金0.72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43億元;

完成招商引資專案11個,合同協議資金22.31億元。投入19.08億元,快速改造提升高峰中學、馬場普貢中小學、等10所學校;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56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643人;

投入1412萬元,順利通過省級多彩貴州“廣電雲”村村通專案評估驗收,建成92個點的幹線光纜302.6公里,完成平寨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四網融合入地改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三年來,貴安新區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三年來,貴安新區堅持“白紙一張、白手起家”,踐行了先進的貴安理念,發揚貴安精神,創貴安速度,確實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憂,讓惠及民生之政策落地生根,讓新區百姓共用發展中的福利,在前進的道路上齊步向前,共同邁進小康。(曾瑤)

外聯內通 共用交通新格局

從貴安新區批復成立那天起,它的每一步建設足跡都吸引著外界的目光。

大手筆拉出城市脈絡,道路建設註定將成為貴安基礎設施加速度的厚重一筆,貴安速度處處可見:

2013年6月,貴安新區首條城市骨幹道路黔中大道建成通車;

2014年10月,一期路網“三縱一橫”已經全面建成通車,標誌著新區骨幹路網框架基本搭建完成;

不到兩年時間,二期路網“六橫一縱”建成通車,形成“七橫四縱”十一條綜合路網,三期路網及花溪大學城在建道路10條正在啟動建設。

……

三年來,貴安新區以“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是衝刺”的魄力不斷夯實包括交通、水電、資訊等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補足短板,彰顯速度,聚集人氣。

截至2016年12月,直管區範圍內已建在建道路總長約296公里。其中城市快速路約38.6公里,城市主幹路約184.8公里,城市次支道路約72.6公里。

骨幹道路的建成通車,“七橫四縱”的路網編織,讓貴安的通行變得便捷暢達。

不僅是城市道路,三年來,農村路網建設也取得了跨越性的發展,通村路、連戶路,產業園區路……形成一條條通往小康之路。

三年來,新區在以全域美麗鄉村創建推動大扶貧工作中,實施“小康六項行動”,新區積極加快對農村公路的建設,78個村寨完成“連鎮、通村、達組、串戶”的城鄉路網建設。

據統計,截至2015年年底,轄區內共有農村公路509.205公里,其中縣道105.603公里,鄉道150.302公里,村道253.3公里,僅一年就實現了村村通油路。

未來,黔中交通新格局即將在這裡形成,新區與外界實現外聯內通,共用交通新格局帶來的新氣象:

交通內暢,貴安加速打通區域發展的動脈。新區城市用地整體框架已具雛型,各個功能組團均有建成的骨幹道路支撐,具備全面開展功能組團開發建設的條件。

交通外聯,貴安與貴陽、安順、黔南和貴陽市觀山湖區等地簽訂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為主要內容的區域合作發展協定。

公路寬敞不堵車,高速發達通各縣,高鐵在建有盼頭,機場距離也方便成為選擇貴安脫口而出的理由。

如今的貴安,互聯互通的開放格局日漸成型,現代化新城筋骨正在搭建,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推進,民生得到改善,發展步伐更加穩健。

立足民生 多重紅利疊加釋放

民生無小事,事事總關民。

不僅在扶貧、教育和交通上,新區還著力聚焦“改革創新、招商引資、民生實事和黨風廉政”四大任務,不斷探索、加速發展,全力保障改善民生,推動教育、社保、民政、科技文體等各項社會事務管理工作取得扎實成效。

在剛剛過去的2016年裡,新區啟動了民生領域專案建設30個,同比增長63.5%,實際完成投資40.86億元,分別占計畫總投資、固定資產投資任務的62.76%和102.15%,全面完成新區“十件民生實事”項目13個,爭取上級資金0.72億元,實際完成投資3.43億元;

完成招商引資專案11個,合同協議資金22.31億元。投入19.08億元,快速改造提升高峰中學、馬場普貢中小學、等10所學校;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3568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8643人;

投入1412萬元,順利通過省級多彩貴州“廣電雲”村村通專案評估驗收,建成92個點的幹線光纜302.6公里,完成平寨電信、移動、聯通、廣電四網融合入地改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三年來,貴安新區乘風破浪,砥礪前行。

三年來,貴安新區堅持“白紙一張、白手起家”,踐行了先進的貴安理念,發揚貴安精神,創貴安速度,確實做到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解民之所憂,讓惠及民生之政策落地生根,讓新區百姓共用發展中的福利,在前進的道路上齊步向前,共同邁進小康。(曾瑤)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