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雙能力導彈成為中國新型“航母殺手”,可打擊大中型水面艦艇!

近日, 關於火箭軍某旅組織新型導彈授裝接裝儀式的報導引發廣泛關注, 中國新型中遠端彈道導彈與2015年和2017年兩次閱兵中出現的“東風-26”中遠端彈道導彈特徵高度相似, 它將使中國的反航母防禦圈, 再向外拓展數千公里。

近日, 火箭軍某導彈旅組織新型號導彈武器裝備授裝接裝儀式, 標誌著該導彈旅由組建擴編、試裝試用, 轉入全面形成作戰能力的新階段。 這次整建制裝備該導彈旅的武器系統, 是我國自行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新一代中遠端彈道導彈。

它核常兼備, 可實施快速核反擊, 能對陸上重要目標和海上大中型艦船實施常規中遠端精確打擊, 是我軍戰略威懾和打擊力量體系中的新型利器, 是作戰部隊“殺手鐧”武器中的骨幹力量。 它的正式列裝, 標誌著火箭軍戰略能力又有了新提升、發揮“三個戰略作用”又有了新的戰略選項。

該型導彈有兩大用途:首先是可以對固定目標實施打擊, 其次是可以對海上大中型水面艦艇實施打擊。

“東風-26”首次公開是在2015年。 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軍事專家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 這說明通過3年試裝、試用, 新型導彈達到了技戰術要求, 開始成批量列裝。

中國現在打造的反航母戰鬥部實際上可以作為通用戰鬥部, 可以結合中國更多的彈道導彈形成反航母武器裝備。 這恰恰體現出中國反航母彈道導彈, 已實現通用化、標準化、系列化。 相對于“東風-21D”, “東風-26”的出現將中國的反航母防禦圈再向外拓展數千公里, 而且該導彈飛行速度更快、機動能力更強、突防手段更多。

該導彈是一種“核常兼備”的彈道導彈。 多家境外媒體此前也稱該導彈具有模組化設計, 可使用常規彈頭或核彈頭, 是一種“雙能力”導彈。 有分析認為, 未來, 這種雙能力導彈或許是一個發展趨勢。 火箭軍的核常兼備就是既可以發射核彈頭, 也可以發射常規彈頭, 這其中包括反航母導彈、對重要交通要塞或地下掩體進行打擊的導彈。 所有這些導彈都表明火箭軍現在所擁有的武器裝備完全可以根據目標以及戰爭性質的需要換裝不同的戰鬥部, 實施不同的打擊。

實施不同的打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