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士兵回憶錄——戰爭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死亡更可怕

一位美軍士兵回憶在伊拉克的日子時說到:“戰爭抹去了我所有關於愛與希望的信仰”, 一個月之後, 這位美軍士兵選擇了自殺身亡。

美國是目前世界上少數能夠經歷真實戰爭的國家之一, 每年都有幾十萬名士兵在經歷戰爭的洗禮, 而有機會能夠回到國家的士兵, 卻經歷著比死亡更可怕的戰後心理傷害。 據統計, 目前已經參與過戰爭的美軍士兵約有230萬人, 約有40%以上的士兵回國後都會產生創傷後應激障礙或抑鬱症需要接受心理治療, 有3%-4%的美軍士兵嘗試過自己或以極端的方式傷害他人。

為什麼戰爭會給人造成如此巨大的心理傷害?到底經歷了什麼讓他們的心理變化如此的巨大?

幾乎每一位去過真實戰場的士兵都有一段不堪回首的回憶, 在電影《狙擊手》、《比利林恩的中場戰爭》中都有對士兵戰後回憶的心理描述, 恐懼、矛盾、亢奮、後怕、自責,

這是幾乎每一個經歷過戰爭士兵的心理歷程。

比起經歷戰爭, 更可怕的卻是心理適應和平環境的這個過程, 這似乎對於普通人已是常態, 但對士兵而言, 戰爭既是可怕的又是一種回憶的嚮往。 有相關心理研究中說到, 人並不會真正的被苦難所擊潰, 真正擊潰人的是適應兩種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這個心理過程。 一些士兵在退伍後會想念戰爭生活, 而和平的生活環境反而是一種不安, 所以, 一些美軍士兵在退役後會成為犯罪率較高的群體之一。

為什麼說戰爭造成的心理傷害比死亡更可怕?

上面說到40%的士兵都會經歷創傷後應急障礙反應, 這是人在經歷災難、戰後、巨大刺激之後的心理損害, 這種反應會造成不穩定的情緒、成癮、行為等諸多方面的問題, 不僅僅讓退伍士兵自己受到影響, 更影響了其家人、朋友甚至社會穩定。 史泰龍的《第一滴血》第一部中, 雖然情節略有誇張, 但是, 將他戰爭中的那些痛苦以及無法適應現實社會的心理折磨體現的非常真實。

對於一部分士兵而言, 死亡意味著無所顧忌, 但是活著就意味著要去回憶那些殺虐、死亡, 要為自己的行為自責贖罪, 這對於他們來說才是最痛苦的, 因為任何士兵能夠逃離這些戰爭之痛帶來的心理痛苦。

一些研究戰後士兵的心理學家說到,

戰爭對於他們的傷害是長期甚至終身無法消除的, 這是普通人無法經歷和想像的, 而這種從地獄回到現實, 在現實中嚮往地獄的心理歷程, 看完之後, 你還想打仗嗎?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