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鴻茅藥酒案教訓:靠譜的拆遷律師怎麼找?

近日, 譚秦東因吐槽鴻茅藥酒被捕事件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被捕後,譚秦東的妻子替他委託了兩名律師, 其中一位律師是警方推薦的,

曾是鴻茅藥酒的法律顧問。 最初其妻子覺得這位元律師“可能認識鴻茅公司裡面的人, 通過他給我們去搭條線, 讓我們跟那邊的領導談一下。 ”但是, 律師在接受委託後卻一直勸說譚秦東認罪, 對方勢力很大, 儘快認罪, 不要惹怒對方, 否則會重判。 此時的妻子才恍然大悟, 斷然解除了委託。

“受人之托,忠人之事”是律師最基本的道德和職業要求。 有過鴻茅藥酒法律顧問的經歷, 現在是譚秦東的辯護律師, 但又“替對方說話”,任何人都會覺得不合適。

而在征地拆遷中, 對於肆意侵害自身合法權益的事件有些被拆遷戶毅然走上“民告官”這條道路。 但是普通老百姓又缺乏專業法律知識, 於是就會想到找拆遷律師助力維權:找到一個好律師,

通過法律程式的操作可以提高補償;找不對律師, 也很有可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腿跑斷、錢花完, 事情還沒辦。 於是, 在委託律師之前, 幾乎每個人都會問這樣一個問題:靠譜的拆遷律師怎麼找?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談談拆遷律師的選擇。

本地律師VS外地律師

首先, 拆遷律師需要與強權對抗, 得罪政府各級部門是家常便飯, 而本地律師執業需要受到當地司法部門的管轄, 在有拆遷專案的區域, 律師事務所被當地司法部門約談並不少見, 提前告知禁止代理拆遷維權案件;即使代理了案件, 也存在司法部門出面要求律師退出代理的情況, 要知道, 當地司法部門管控著律師證的年檢工作, 而一旦律師證年檢不被通過, 對律師執業生涯的打擊是致命的。

其次, 拆遷方和開發商的支付能力顯著的高於普通拆遷戶, 本地律師為了一兩個案子輕易放棄更有支付能力的客戶和市場, 對他們來說影響是巨大的。

基於以上兩點, 本地律師一般是不會為普通被拆遷戶代理拆遷案件的,

個別律師即使代理, 也輕易不會和政府對簿公堂, 而是想盡辦法從中斡旋, 甚至在遭受壓力後, 中途解約。 因此, 拆遷案件, 一定要找外地的律師, 而北京的律師執業環境相較於地方更公正透明, 在北京代理全國的拆遷案件都比較方便。 所以, 最佳的選擇便是北京的律師。

專業VS非專業

律師和醫生一樣分很多專業方向, 從大方向說, 有刑事、民事、行政、非訴業務等等。 回想一下, 普通的病人去看病, 掛號醫生都會根據你對病情的初步描述分配到相應的科室去看病, 而不是掛到急診科。 征地拆遷屬於行政訴訟範圍, 相較于其他傳統專業, 行政訴訟領域律師為數很少, 這也是民告官難的原因之一。 房屋拆遷案件涉及到公民私有產權保護、土地使用權的補償、拆遷的司法裁決、政府檔的公開、強制拆遷的合法性等諸多問題, 甚至還牽涉到一些刑事犯罪。 專業的拆遷律師在經歷了大量的拆遷案件後, 對行政法方面的法律法規的駕馭能力已經相當嫺熟, 再加上傳統民、刑事領域理論和經驗的積累,足以應對房屋拆遷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同時在和政府協商解決問題上也有足夠的智慧和擔當。

先收費VS後收費

在接待諮詢過程中,被拆遷戶對律師代理費也是非常關心的。很多被拆遷戶都會問到,能不能先打官司後付費?在不付錢的情況下,還能得到法律服務,多麼“完美”;而事實上,不擔任何風險的是律師,維權成功收取代理費,理直氣壯;維權不成功的話,損失由被拆遷戶自己承擔,你失去的是價值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更高價值的補償,而省下的律師費卻不及你損失的零頭。所以,律師承受的風險大,還是被拆遷戶自己?

並且,《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明令“禁止刑事訴訟案件、行政訴訟案件、國家賠償案件以及群體性訴訟案件實行風險代理收費”。有人會想:“國家規定雖然禁止,但是律師也可以圓滑些,私下進行風險代理沒人會知道”。但是,這種為了攬下案子就鋌而走險、違規操作的律師,真的值得信賴嗎?律師自己都不守法,還能指望他運用法律來給你維權嗎?這樣的律師不僅難以維護被拆遷戶的合法權益,反而容易授人以柄、受制於人,自身都難保,還能全心全意去代理案件麼?

對律師的選擇直接決定了維權成功與否的走向。因此,大家在選擇律師上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被一些表像所迷惑,以免人財兩空。

再加上傳統民、刑事領域理論和經驗的積累,足以應對房屋拆遷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同時在和政府協商解決問題上也有足夠的智慧和擔當。

先收費VS後收費

在接待諮詢過程中,被拆遷戶對律師代理費也是非常關心的。很多被拆遷戶都會問到,能不能先打官司後付費?在不付錢的情況下,還能得到法律服務,多麼“完美”;而事實上,不擔任何風險的是律師,維權成功收取代理費,理直氣壯;維權不成功的話,損失由被拆遷戶自己承擔,你失去的是價值幾十萬、幾百萬甚至更高價值的補償,而省下的律師費卻不及你損失的零頭。所以,律師承受的風險大,還是被拆遷戶自己?

並且,《律師服務收費管理辦法》明令“禁止刑事訴訟案件、行政訴訟案件、國家賠償案件以及群體性訴訟案件實行風險代理收費”。有人會想:“國家規定雖然禁止,但是律師也可以圓滑些,私下進行風險代理沒人會知道”。但是,這種為了攬下案子就鋌而走險、違規操作的律師,真的值得信賴嗎?律師自己都不守法,還能指望他運用法律來給你維權嗎?這樣的律師不僅難以維護被拆遷戶的合法權益,反而容易授人以柄、受制於人,自身都難保,還能全心全意去代理案件麼?

對律師的選擇直接決定了維權成功與否的走向。因此,大家在選擇律師上一定要擦亮雙眼,不要被一些表像所迷惑,以免人財兩空。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