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磨蹭拖拉所暗示的真相,看完嚇出一身冷汗!

有些家長可能早已經發現, 自家孩子有著磨蹭拖拉的“小毛病”, 比如, 明明是和其他小朋友做一樣的手工活動, 他卻總是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 又比如, 老師佈置的作業看起來並不多, 可他卻總需要兩三個小時才能完成, 仔細觀察後發現, 在寫作業過程中, 他常常一會兒要喝水, 一會兒要上廁所, 總是沒寫幾個字就要去做別的事。 面對孩子的“低效率做事”這些家長除去催了又催, 還真是束手無策。 不過, 時間長了, 也就見怪不怪, 覺得孩子做事情磨蹭拖拉大概就是性格使然, 可能孩子就是天生的“慢性子”,

所以, 乾脆隨他去吧!

然而, 事實果真如此嗎?

並不是!因為孩子做事磨蹭, 動作拖拉其實只是表面現象, 實則在表像之下, 還意味著孩子可能已經存在著一些感統能力方面的不足或心理情緒方面的問題。 比如:

1.孩子可能身體形象不佳

身體形象, 就是人體通過本體覺所提供的感覺資訊, 在腦子裡建立的一個身體“地圖”, 良好的身體形象能夠説明一個人不需要用眼睛看, 就能夠知道自己的身體和手腳是放在哪個位置, 並適當地運用手腳, 對環境中的其他感覺刺激做出適當的回應。 所以反過來講, 如果孩子的身體形象不佳, 他可能就會在運用自己手腳的過程中遇到困難, 無法快速準確地做出適切反應。 比如, 剪紙的時候掌握不好力度,

總是剪毀, 需要重來, 或是需要較長時間小心翼翼地操作才能剪好等, 結果就會比別人耽誤更長的時間, 顯得磨蹭拖拉。 而造成孩子身體形象不良的原因主要是家長過度包辦代替, 造成孩子自身操作時間有限等, 所以,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朋友可要好好反思了喲!

2.孩子可能專注力差

孩子磨蹭拖拉, 比如寫作業時間很長, 經常以一些雜亂小事為藉口離開座位等, 或說明他的專注力比較差, 無法安靜持續做好預先安排好的事情, 結果做事效率大大降低。 而導致孩子專注力差的原因很多, 比如, 觸覺敏感, 孩子很敏銳就能接受到外來資訊並為之分心, 又比如前庭抑制功能不良, 導致大腦太過忙碌,

總是需要為一些無用感覺資訊下達無用指令等。 所以, 歸根結底, 孩子還是感覺統合的發展出現了問題, 家長應及時運用感統訓練幫助孩子進行改善!

3.孩子可能在與家長做消極對抗

現在很多家長對孩子期望過高, 很少給孩子自由支配的時間, 孩子完成一項任務, 很快又會接到另一項任務, 比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又會有父母佈置的額外作業, 做完額外作業, 還會有舞蹈、鋼琴......反正就是不會有閑著的時候, 所以孩子就想出了磨蹭的消極對抗之法。 因為在他們看來, 做的越快, 任務就越多, 還不如慢慢來, 少做幾個。 所以, 如果家長感覺孩子是在有意磨蹭拖拉, 一定要認真觀察自我反思, 避免給孩子製造過多壓力。

4.孩子可能找不到做事的興趣

做喜歡的事情行動就快, 做不喜歡的事情行動就慢, 這其實不僅是小孩子的習慣, 成年人也是一樣。 比如, 吃飯之前孩子已經吃了很多零食, 喝了很多飲料, 根本沒有饑餓感, 對吃飯根本不感興趣, 當然要磨蹭了。 又比如, 孩子對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但是家長卻無時無刻不在逼著他讀書, 寫作業, 他因此不得不硬著頭皮去應付家長, 而根本不是找到了學習的興趣, 當然也要疲疲塌塌, 能拖則拖了。 所以, 如果你發現孩子磨蹭拖拉是因為沒有興趣, 首先應該做的不是責備, 而是想辦法幫他找回興趣和積極性。 比如, 不愛吃飯的, 在飯前就不要讓他吃太多零食, 不愛學習的, 就不要一味強求他學習, 而要勞逸結合,

讓孩子在愉悅的心情下, 想辦法逐漸發展起他對學習的興趣。

你看, 就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一個見怪不怪的行為方式, 其背後卻隱藏著這麼多的可能原因, 而作為家長, 如果始終忽視, 導致孩子的感統失調無法及時被干預改善, 或心理情緒未能儘快轉向好的方面, 那麼, 最終受傷害的, 必然還是孩子自己。 所以, 老岳在文章的最後, 還是想給大家兩個忠告:

一、一定要在生活中給予孩子多多的關注, 不要因為工作或生活的忙碌而忽略了孩子;

二、一定要好好學習科學育兒知識, 做智慧父母, 要能夠準確解讀孩子的日常行為, 並在發現不對時及時通過正確方式干預和引導。

- The end -

↓↓↓免費做感統測評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