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老夫聊發少年狂:八千米冰山的獨行者李國平!

身在成都的探險家、攝影家李國平絕對是一個不同尋常的人。 按照常理, 一個人到了60多歲, 都該馬放南山、優哉遊哉地靜靜地享受生活了。 而這個幼時出生在四川大山深處的李國平, 卻有點“老夫聊發少年狂”。

20年前李國平就選擇了挑戰自我, 嘗試走遍全世界海拔8000米的極地雪山進行雪山攝影。 他是國內第一個拍完14座8000米以上雪峰的攝影師, 深入藏區100多次, 行走無人區20多年, 只是拍海拔5000米以上的風景, 一年有2/3時間在高原上。

這幾天, 我讀了他的新作《偉大的八千米》畫冊和攀登這14座8000米雪山的文字記錄《孤影八千》, 讓我感歎不已。 我見過李國平至少6次。 每次看到的他都是精神抖擻, 即使是寒冬時節也在屋裡穿著短背心, 步履矯健, 笑聲朗朗。 本來他並不是一個作家, 但是因為他自身的獨特人生體驗, 所以他以攝影家、探險家的視角, 為我們還原了他所經歷的14座8000米高山拍攝的神奇之旅。

大家知道, 8000米的山峰抬升的如此之高, 早已超過生命禁區, 人類永久居住的最高限不超過6000米。 種子植物超過了6000米也就停止了生長的腳步, 動物同樣無法逾越這條生命線。 海拔每上升1000米, 氣溫大致下降6度, 突破6000米海拔, 氣溫大致在零下30度, 既不適合動植物生存, 人類也不能正常、長久地棲息居住。

地球大部分的天氣現象, 如雨水、雪、冰雹都發生在對流層2000米左右的空中, 一些卷雲形成于6000米左右的空中。 極高山已經超出了我們日常見到的那些天氣現象。 高原攝影有著無窮的吸引力, 由於它的高度, 決定了95%的攝影師都到達不了這些神奇的雪山。

世界第三極的8000米雪山全世界僅有14座, 但是8000米雪山上的山峰則有29座。 8000米極高山峰的拍攝過程, 是人生一次艱辛的歷練, 又是意志的長征。 從2005年珠峰冰川拍攝開始, 直到2013年7月加舒爾布魯木II拍攝結束, 歷時八年李國平才完成全世界14座8000米雪山的拍攝夙願。

在剛出版的《孤影八千》書中,記述了從李國平尋夢喜馬拉雅山,到在喀喇昆侖山脈的歷險,激情與豪邁之情,撲面而來。與其說這是一本探尋雪山的文字實錄,不如說是我們人類挑戰大自然極限的宣言書、故事書!

而同樣題材的雪山攝影畫冊《偉大的八千米》,更是真實記錄了一位元勇敢的攝影師對鏡頭的渴望,記錄了一位元懷揣夢想的老男人對極高山的追尋,記錄了一個堅強的心靈對生命的挑戰,以及一個高傲的靈魂對寂寞的不屑。

李國平是不易的,為了拍攝這些極高山,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付出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犧牲,但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所涉地域之廣,所攀海拔之高,所攝景觀之幻與奇,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他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完成個人獨自拍攝世界14 座8000 米以上雪山的壯舉,成為全球完成此舉的第一位攝影師,成就了這一場又一場拍攝孤旅。他具備鑽石般堅硬的身軀和鋼鐵般頑強的意志,也有著自然之子的勇氣和魄力,同時還有出色的攝影能力,這些因素幫助他成功實現在地球第三極這樣宏大的天地的行走,並得以獨自在一次次危難中歸來,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淨化洗禮。

不論是《孤影八千》圖文書,還是《偉大的八千米》畫冊,書中滿眼盡是大氣磅礴、氣吞山河的自然情懷,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堅韌與執著、樂觀與豁達。

近些年來,因為工作原因,我結識了國內幾十位一線旅行家、探險家,這些人年齡各異,性情不一,但是勇於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都是他們的共同特點。他們都愛拓展自己的生活寬度,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此時,我想起了70多年前德裔美籍作家厄爾曼的400字經典短文《年輕》裡的一句名言:“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所以只要勇於有夢,敢於追夢,勤於圓夢,我們就永遠年輕!”

是的,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壯舉中,勇於追夢的老年人,一定會在圓夢的征途上,讓生活更美好,讓世界更廣闊!

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兩本書,除了使讀者瞭解雪山之外,還可以從中得到勵志的教育和啟迪。(本文作者趙強,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編審)

在剛出版的《孤影八千》書中,記述了從李國平尋夢喜馬拉雅山,到在喀喇昆侖山脈的歷險,激情與豪邁之情,撲面而來。與其說這是一本探尋雪山的文字實錄,不如說是我們人類挑戰大自然極限的宣言書、故事書!

而同樣題材的雪山攝影畫冊《偉大的八千米》,更是真實記錄了一位元勇敢的攝影師對鏡頭的渴望,記錄了一位元懷揣夢想的老男人對極高山的追尋,記錄了一個堅強的心靈對生命的挑戰,以及一個高傲的靈魂對寂寞的不屑。

李國平是不易的,為了拍攝這些極高山,他經歷了常人難以想像的磨難,付出了常人難以忍受的犧牲,但他也是幸福的,因為他所涉地域之廣,所攀海拔之高,所攝景觀之幻與奇,也是常人難以想像的。

他用了將近十年時間,完成個人獨自拍攝世界14 座8000 米以上雪山的壯舉,成為全球完成此舉的第一位攝影師,成就了這一場又一場拍攝孤旅。他具備鑽石般堅硬的身軀和鋼鐵般頑強的意志,也有著自然之子的勇氣和魄力,同時還有出色的攝影能力,這些因素幫助他成功實現在地球第三極這樣宏大的天地的行走,並得以獨自在一次次危難中歸來,完成一次又一次的淨化洗禮。

不論是《孤影八千》圖文書,還是《偉大的八千米》畫冊,書中滿眼盡是大氣磅礴、氣吞山河的自然情懷,讓人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他的堅韌與執著、樂觀與豁達。

近些年來,因為工作原因,我結識了國內幾十位一線旅行家、探險家,這些人年齡各異,性情不一,但是勇於挑戰自我、挑戰極限都是他們的共同特點。他們都愛拓展自己的生活寬度,使自己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此時,我想起了70多年前德裔美籍作家厄爾曼的400字經典短文《年輕》裡的一句名言:“沒有人僅僅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變得衰老,只是隨著理想的毀滅,人類才出現了老人。”“所以只要勇於有夢,敢於追夢,勤於圓夢,我們就永遠年輕!”

是的,在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壯舉中,勇於追夢的老年人,一定會在圓夢的征途上,讓生活更美好,讓世界更廣闊!

因此,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這兩本書,除了使讀者瞭解雪山之外,還可以從中得到勵志的教育和啟迪。(本文作者趙強,中國地圖出版集團編審)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