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軍事>正文

建設強大海軍是為了增強和平力量

作者:史之

2018年4月23日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成立69周年紀念日。 這一天, 中國首艘國產航母在遼寧大連母港內動了起來, 為即將進行的海試做了“熱身”。

此前, 4月20日, 中國首艘航母“遼寧艦”和數艘驅護艦、多架殲-15艦載戰鬥機、多型艦載直升機組成的航母編隊, 在巴士海峽以東的西太平洋海域, 展開“背靠背”綜合攻防對抗演練, 實兵檢驗航母編隊遠海體系作戰運用, 標誌著航母編隊遠海艦機兵力協同運用向深度拓展。

我們的海軍距離實現“雙航母”配置不遠了。

再往前, 4月12日, 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了建國以來最大規模的海上閱兵,

海軍48艘戰艦、76架戰機和1萬余名官兵接受了習近平主席的檢閱。

自黨的十八大以來, 中國將“建設海洋強國”作為重要的國家戰略, 軍事戰略指標在將軍事鬥爭準備基點放在打贏資訊化局部戰爭的同時, 突出強調應對來自海上方向的戰爭威脅這一緊迫需求。

近年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以新型航空母艦、新型驅逐艦、新型潛艇、新型戰鬥機為代表的新一代主戰裝備, 以及與其相配套的新型導彈、魚雷、艦炮, 電子戰裝備等武器系統陸續交付使用。

現在, 中國海軍已經擁有大型區域防空艦、核動力潛艇、AIP潛艇等世界先進武器裝備,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航空兵現已裝備了轟炸機、巡邏機、電子干擾機、水上飛機、運輸機等勤務飛機。

海防導彈形成系列, 不僅有岸對艦導彈、艦對艦導彈, 還有艦對空導彈、空對艦導彈、空對空導彈等。

中國海軍建設的目標明確, 旨在增強維護國家安全和領土主權完整的能力, 為反分裂、反干預和維護海洋權益提供“硬實力”;加速構建適應資訊化戰爭的現代海上作戰體系, 從近海防禦轉變為近海防禦與遠海護衛相結合;為中國“走出去”戰略和“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有效的保障, 當好中國海外利益和海外中國公民人身安全的堅實後盾;通過建設南海島礁和海外保障基地等方式, 探索建成海上戰略支撐體系。

如果對標世界第一的美國海軍, 中國海軍的裝備發展依然有不少路要走, 一些艦種仍是空白,

建設強大海軍任重而道遠。

中國的海軍建設被某些國家持續渲染成“威脅”, 甚至有人轉而認定中國開始奉行進攻性的對外政策。 2017年6月公佈的美國新版《中國軍力報告》高度關注中國海軍建設。 同期美中經濟與安全評估委員提交給美國國會的報告預計, 到2020年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將超過美國海軍艦艇數量。 這份年度報告稱, 在未來6年內, 中國海軍艦艇數量將增至351艘, 而美國海軍當前擁有的可部署戰艦數量僅為289艘, 因而要求國會將美軍太平洋艦隊的艦艇數量增加67艘。

值得注意的是, 美國海軍在2018年3月和4月各派出1艘航母打擊群進入南海開展所謂演練, 美國還有人賣力地煽動印度、日本、澳大利亞、越南等聯手對中國進行海上圍堵,

特朗普政府更在最核心、最敏感的臺灣問題上發起挑釁行動。

中國建設海洋強國、發展強大海軍是歷史必然, 是為了牢牢掌握國家安全命運, 是為了增強維護和平的力量, 不容他人置喙。

習近平主席明確指出, “建設一支強大的人民海軍, 寄託著中華民族向海圖強的世代夙願, 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保障”。

在奔湧不息的時代洪流和紛繁複雜的國際變局中, 中國將更加堅定地高擎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鮮明旗幟, 更加堅定地架設互聯互通、開放融通的寬廣橋樑, 更加堅定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美好願景。

2018/4/25

(責編:shuzi)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