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YC 孵化器殺入中國?

矽谷著名孵化器 YC 合夥人 Eric Migicovsky 近日宣佈:將在 5 月 19 日的清華大學, 舉行 YC 的 Startup School 會議。 這被美國媒體視為是——YC 首次正式進入中國。

但 YC 其實好幾年前就已經顯示出對中國的興趣。

首先, YC 現任總裁 Sam Altman 一直留意著中國市場, 甚至發表過中國比三藩市更開放的言論;而 Eric Migicovsky 近年也一直與中國企業家和投資者保持密切聯繫。

2015 年, Sam 與 Peter Thiel 受邀參加“全球互聯網+創投峰會”, 在中國與李開複等一起巡迴演講, 傳道受業解惑;2016 年, YC 鼓勵中國公司申請 YC, 尤其重視身在美國、但考慮回國創業的華人企業家。 YC 兼職合夥人 Adora Cheung(前 Homejoy CEO 兼創始人)駐紮到北京, 任 YC 的“星探”, 開放 Office Hours, 直接面見中國創業者。

但是以上這些接觸, 都不能稱得上是“正式”, 因為, 任何中國公司想真正進入 YC 孵化器, 都必須與美國創業公司一起申請一年兩期的 Startup School。

這個申請有多難?作為“創業者的哈佛大學”, YC 每年會從幾千封申請中淘汰掉九成, 然後篩選出 500 來家企業,

集中面試;最後, 只有 40-50 創業公司能進入訓練營。

中國第一家成功申請 YC 的創業公司 Strikingly 曾經分享過他們經驗:

“YC 著名的 10 分鐘面試, 其實就是個小型路演, 產品構建和創新性都要足夠抓人, 回答必須精簡凝練——每個答案在 15 秒以內, 同時創始人之間的團隊合作必須無懈可擊。 最後, Strikingly 成功從 YC 畢業, 拿到了 150 萬美元融資。 ”

最後,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 Sam 領導下的 YC 野心可謂不小, 他與 YC 孵化器創始人、矽谷教父保羅·格雷厄姆領導 YC 時的最大不同是——Sam 希望把 YC 影響力大幅規模化, 從每年投資 300 家創業公司, 到每年籌資 1 億美元, 投資 1 萬家創業公司;同時實現多元化——從女性創業, 到全球市場無所不及。

YC 近年來在努力推動美國以外地區的創業公司發展,

足跡遍佈印度、東南亞與非洲, 但中國在 YC 的視野裡近乎處女地:從 YC 畢業的來自 53 個國家, 近 1400 家公司裡, 中國公司不到 10 家, 其中包括 branch8(香港)、渡鴉科技、從 Project Flow、TeamNote, 及中國留學生創立的 Grub Market 和 Smarking。 “中國市場”這個 Paul Graham 似乎忽略的命題, 在 Sam 的眼中已經迫在眉睫。

YC 對中國市場可能過於謹慎了。 Eric Migicovsky 接受採訪時說:

“中國人才濟濟, 近年新晉獨角獸湧現, 卻難進入 YC 視野, 這對雙方來說, 都是一大遺憾, Eric 甚至意識到:YC 進入中國市場的時機有點晚。 ”

對中國創業公司來說, 這次 YC 在中國開放 Startup School conference, 則意味著 YC 將近距離接觸中國創業者, 這不吝是個非常好的機會:既可以選擇不同的成長路子, 又能夠增加國際化的視野。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