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財經>正文

不用一分錢也能理財!這種理財方式才是最快實現財務自由之路!

大家好, 歡迎來到財富詞典, 前幾天, 有篇文章很火, 叫做《存款500萬以下的人, 千萬不要去理財》, 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 理財到底有沒有門檻。 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 500萬並不是一筆小數目, 如果要等到有了500萬才去理財, 那可能這輩子都無法開始了。 關於理財, 我的建議是除了攢本金, 還要趁早培養自己的理財意識, 學習理財方法, 才能慢慢積累我們的財富。

其實理財就是規劃你的資金, 在收支平衡的基礎上實現有效節餘。 很多人一談到理財的時候, 就會說我的儲蓄那麼少, 理不理財意義不大。 我省再多, 也省不出座金山來, 索性就不理了, 這肯定是不正確的。 最早的積攢過程, 會讓你多一分對於現金流的把控, 會讓你慢慢建立起目標, 有一塊攢一塊, 有十塊攢十塊。 所以最早的積累, 很必要。 否則, 將來就算有100%的賺錢機會, 你沒有資本,

也趕不上。

那篇文章當中有這樣一個例子:假如你有1000元, 按照百分之4的回報率, “理財”一年賺了多少呢?答案是40元。 晚餐別吃了, 少吃一碗拉麵, 餓著肚子回去。 你就把一年的“財”全理了, 順帶還省了二兩脂肪。 聽上去很有道理, 但是, 你會不會每年都只有1000元可供支配?年收入永遠不會增加?你是不是只有年化4%這個選項呢?隨著我們的收入不斷增加, 理財經驗越來越多, 收益率一定會越來越高的。

只要我們趁早培養理財意識, 並且著手行動, 收益是超乎我們想像的, 比如說基金定投, 你從30歲開始定投和從40歲開始定投收益一定是不一樣的。 因為投資時間越長, 複利的效果就越大, 回報率越高。 而且, 有意思的是, 在年收益率為10%、投資期限為30年的情況下, 前五年的投資收益對總收益的貢獻率為41%。 在同樣30年投資期限, 但年收益率為15%的情況下, 前五年的投資收益對總收益的貢獻提升至53%。 也就是說我們的年回報率更高的話, 早期的投資在總收益中的作用就會增大。 這是因為早期投入的資金複利次數多,

在總收益中也就占了更高的比例。 所以說開始定投最好的時間是10年前, 其次是現在, 定投越早開始越好。

當然, 不同收入的人理財規劃的重點也是不一樣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